楊國林 徐國鴻 宋慧萍
摘 要:落實新課程,開展研究性學習,目的是為了適應新的課程改革,教師要把觀念從化學教學轉變?yōu)榛瘜W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教學方式的不斷更新,科學手段不斷完善,拓寬教學思路,發(fā)揮化學學科優(yōu)勢。高中化學新課程則是要幫助學生來主動構建自身在化學中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進一步對化學學科的特點進行了解,并加深對物質世界的認識;這樣有利于學生探究科學和體驗科學,加深學習科學的基本方法,對科學本質上的認識,增強自身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那么,對于新課程的思想、理念與實施,我們如何反思長期以來慣用的化學教學模式,如何構建適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化學模式。下面我們談談在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中具體實施的一些做法。
關鍵詞:高中化學 教學模式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c)-0194-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于學生學習的要求不盡局限于對知識的掌握,更突出了對能力的新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為培養(yǎng)新時代的全能型人才打好基礎,高中的教學面臨著能力立意型高考和新課改帶來的雙重壓力,無論在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還是在實踐過程中都存在著許多缺陷,而化學作為一門靈活性強、使用度高的學科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教學特點,根據當今化學的教學現(xiàn)狀,對于現(xiàn)階段高中化學教學中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有效實踐提出合理建議。
1 創(chuàng)設探究式的教學模式
1.1 創(chuàng)建情境式教學模式,高效開展探究性學習
隨著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可使學生體驗科學家的探究過程,理解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的本質,優(yōu)化學生思維品質、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新課標要求改變學生傳統(tǒng)的學習科學,要求從消極、被動、無奈的狀況下走出來,同時還要教師改變系統(tǒng)的講授方法和題海的訓練教學模式,還要學生改變自身過分的依賴死記硬背和簡單的接受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生活動,教師要在活動中落實三維目標,教學方式要靈活多樣化,才能真正實現(xiàn)以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教學模式。
1.2 開展不同的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來開展不同的探究活動,已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第一,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通過講課,給學生提供當眾表達的機會。由于是講課學生們可以大膽的進行說話,還要讓別人聽得懂,要簡明扼要。這樣的登臺講課可以形成很好的競爭意識,從而表達能力得到很好的訓練。第二,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學生們在課堂上進行講課,這樣不僅可以鍛煉說的能力,還鍛煉了內涵,學生通過積極的預習與老師的指導,可以很好的記住書本上的知識,已達到記憶能力的提高。第三,有利于發(fā)展思維能力:學生講課既要從生活實際、實驗現(xiàn)象、圖表曲線進行分析思考,還要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進行比較抽象,對物質結構、性質、用途和制取歸納對比。因為有“努力把課講好”的內動力,極易形成較強的思維積 極性,在對不同內容“講解過程中,使多種思維方法得到訓練。第四,有利于增強學生實驗能力:因為講課的學生在課堂演示實驗中,必須親自動手(包括實驗的準備活動),自覺不自覺的便增強了實驗能力。第五,有利于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實踐證明,學生通過“講課”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從起初只會閱讀、記憶,逐漸做到“備課”能抓住要點,摘錄筆記,進而分析歸納,學會查閱資料,甚至可以使用儀器實驗等作為學習手段,慢慢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心理,提高自學能力。
2 轉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理念是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
創(chuàng)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并不是全盤否定原來的教學模式,而是在原來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保留適用于新課標的教學方法,有創(chuàng)新性的滲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些做法。因此,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對課堂教學的目標的實現(xiàn)足讓學生完全掌握住知識,通過對學習者知識掌握的程度來評價課堂教學的效果。
2.1 創(chuàng)設活動教學模式
活動教學,即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具有教育性、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加、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征,以實現(xiàn)學生多方面能力綜合發(fā)展為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目的的一種新型教學觀和教學形式。
教師在活動教學模式中應結合課堂上的書本知識,讓知識“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在學生充滿創(chuàng)新和激情的活動中,使學生不斷學習和探索知識。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說,教師也是課堂教學的大主角。特別是使用新課程教材后,高中化學教學已呈現(xiàn)出新教材的知識點在連貫性、系統(tǒng)性方面的薄弱點。尤其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構建知識結構、理清知識脈絡、明白重點和難點,使知識結構化和系統(tǒng)化,從而提高化學教學的效率,有效運用化學教學模式。
2.2 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對教學過程起引導、定向、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探索知識的氛圍,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使學生自覺圍繞目標而學習。例如:在進行氯水的漂白性教學時,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探索知識的情境:將酚酞試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試液變紅,在向上述溶液通入氯氣,紅色退為無色。組織學生討論原因,原因可能有兩種:其一,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其二,有一種漂白性物質使紅色漂白。進一步要求學生設計實驗求證真實原因。在教師有意識創(chuàng)設的探索氛圍中,學生的科學思維方式得到了很好的訓練,從而激發(fā)了學生探究實驗的能力。
3 結語
高中化學是高中教學課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課程,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我?;瘜W教研組在化學的教學改革中,堅持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才能在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當中取得很好的成績。在學校領導正確領導下,給化學教師在進行創(chuàng)作性教學與研究中提供更多的機會,在課改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反思,才能促使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反思、充實自己,才能適應新課改潮流的需求,在學校教務處《認真落實各項教學常規(guī)工作》精神落實中,教師深刻體會到其基礎精神,從而以飽滿的工作狀態(tài),端正的教學態(tài)度,最為有效的教學手段來共同提高化學組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馬俊.淺談新課程下高中化學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J].教師,2012(4):37.
[2] 趙軍.試論新課程下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3(22):60.
[3] 田現(xiàn)波.新課標理念下高中化學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新西部,2010(6):238.
[4] 羅培榮.論高中化學教學方法與模式的創(chuàng)新[J].時代教育,2012(22):67-68.
[5] 孫建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