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麗娟
父母和老師溝通2個好方法
1網絡聊天
父母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班級QQ群、郵件等網絡工具和老師溝通,但是這只適合偶爾的溝通。
2短信溝通
孩子午睡怎么樣、在園有沒有大便……這類只需要老師單方面告知的事情,一個短信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你不用花費很多時間,老師也可在先照顧好孩子的情況下,擇機給你回復。
為了孩子更好地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父母要和幼兒園老師成為戰(zhàn)略上的好朋友。成為老師喜歡的父母,非常重要。
表達對老師的敬意和贊揚
牛牛爸是大學實驗室中的重量級人物,還是博士生導師。同是老師,牛牛爸覺得幼兒園老師太小兒科。一次班里的陶老師想和牛牛爸溝通一下如何讓牛牛敢于當眾表達。牛牛爸和陶老師有些意見不一致,冷冷地來了一句:“行了,我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弊屘绽蠋熓謱擂?。牛牛爸在父母群中也很孤傲,只和自己熟悉的幾個同在大學工作的同事交流。
溝通關鍵詞
尊重
隔行如隔山,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看著孩子盡量別出事”只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養(yǎng)成習慣、陶冶性情、涵養(yǎng)品質、保護興趣、促進交往、增加能力……這些都不簡單,都需要專業(yè)性。
希望爸媽這樣做
尊重老師工作的專業(yè)性
常年和孩子們打交道,幼兒園老師擁有專業(yè)的話語權。如果父母在一些問題上與老師有不同意見,一定要注意場合,還要注意溝通的方式,站在老師的角度想想,注意語言的婉轉。
對所有的老師一視同仁
父母千萬別在心里給班長、助教、生活老師劃分三六九等,在教育孩子上,他們都從不同角度付出著。父母對老師的態(tài)度變化,不但會傷了老師的心,還會在孩子心里撒播“不公平”的種子。真誠地對待老師,同樣是一種會讓孩子在教育過程中獲得的珍貴品質。
不干擾老師的正常工作
杰杰剛上幼兒園,正坐在教室里吃早餐,媽媽一直趴在窗戶外看,盡管老師說請媽媽放心回家,可媽媽還是堅持不走,看了快半個小時了。杰杰在玩游戲的時候,抬頭看見了媽媽,本來已經停止哭泣了,又開始發(fā)瘋似的沖到門口找媽媽,對老師又推又打,誰都攔不住。有一次,媽媽甚至跑去詢問園領導能不能安裝一個攝像頭,好讓她看到孩子在幼兒園的狀況,不然不放心。
溝通關鍵詞
信任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把寶寶送到幼兒園,既來之則安之。爸爸媽媽頻頻在暗中查看寶寶的情況,不但會影響孩子生活,干擾到老師的正常工作,而且還會向老師傳遞不信任的信號。讓老師以輕松的心態(tài)工作,才更有利于寶寶的和諧發(fā)展。想想看,一個總處于神經緊張狀態(tài)的人,會在不經意間傳染給寶寶。
希望爸媽這樣做
入園后迅速離開把孩子交到老師手里后,爸爸媽媽與老師、孩子互道問候語就可以安心上班工作了。多一分鐘在教室門口,就多一分鐘對寶寶的干擾,有大人在寶寶反而不能專心參與班級的各項活動。
慎重找園領導
也許當我們提出疑問:“我們孩子的碗里還有飯呢,你為什么不喂他?”“我們家寶寶怎么在玩球的時候還會磕破嘴唇?”老師不能在第一時間給出一個滿意的答復。這時最好不要立刻去找園領導解決,而是要平心靜氣地傾聽老師進一步的解釋。如果老師的做法已經到了父母不能接受的程度,再去直接和園領導溝通 。
溫馨提示
不在上班時間打擾老師
對幼兒園老師而言,上班時間既是身心放松的又是高度緊張的。幼兒園的活動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老師們總得把心提在嗓子眼,將每個寶寶時時納入自己的視線中。也許只是一個電話,可是老師們還真不一定有時間接聽。
及時和老師保持聯(lián)系
慶慶的爸媽總是家里家外忙得不可開交,爸爸總出差,媽媽不但行色匆匆,還很少使用網絡工具,連班級建立了QQ群都不知道。班級里發(fā)的文字通知也顧不上看,就放在一邊。聯(lián)歡會之前老師請爸媽為孩子準備環(huán)保時裝秀。到了現(xiàn)場,一身普通裝束的慶慶家,看著舞臺上創(chuàng)意迭出的其他人開始發(fā)蒙。在得知“一個月前就通知了啊”的消息后,慶慶父母一臉懊悔。
溝通關鍵詞
溝通
爸爸媽媽與老師保持聯(lián)系,會得知孩子不在自己身邊時的表現(xiàn),而這些父母根本不可能在家里看到。當父母與老師很好地溝通后,一旦出現(xiàn)什么小問題,老師更愿意給父母打電話。父母經常不和老師溝通,對于班級里的事情漸漸一無所知,成了局外人,這樣也會影響孩子對集體、周邊的事情不聞不問、冷冷淡淡。
希望爸媽這樣做
多和老師溝通孩子習慣父母和老師交流,把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以及他的習慣及時告訴老師,這樣便于老師能更好地有針對性地去引導孩子。
定時閱讀群信息
或許父母沒有時間時時關注班級的群動態(tài),但一定可以定期瀏覽下,確保自己不會遺漏任何重要的事情。準備一個小本子,記錄一下你想什么時候和老師溝通,溝通的內容是什么。
關心幼兒園的各種活動
丁丁的爸爸媽媽都是超忙的強人一族,很少有時間和孩子聊聊幼兒園的事情。平日里,都是奶奶參加幼兒園的家長會,一年一度的新年聯(lián)歡會,丁丁爸媽也沒露過面。有一次,老師說要和父母溝通丁丁在幼兒園的情況,奶奶連忙說:“我這兒子媳婦都忙著工作,幾乎沒什么空余時間啊,有什么事和我說吧?!辈坏靡?,老師和丁丁媽媽通過電話簡單溝通了孩子的近況。
溝通關鍵詞
參與
爸爸媽媽多參加幼兒園的活動,你會更了解孩子,更了解孩子需要怎樣的親子溝通方式,孩子熱衷于怎樣的事情,從而密切了親子關系。這個過程中的另一個好處就是父母也會了解老師是怎樣工作的,找到與老師溝通的捷徑。
希望爸媽這樣做
盡可能參與園里的集體活動
孩子們都很重視集體活動,他們希望在集體中展示自己,更希望自己的閃亮時刻有爸媽的捧場。集體活動也算是老師對爸爸媽媽的一種工作匯報,看看孩子在幼兒園都學了什么。和其他的爸媽溝通一下,結識一些新朋友。同時,父母的參與也是對老師工作的最大支持。
主動承擔一些志愿者活動
家委會成員、家長助教、玩教具提供……爸媽有著參與幼兒園活動的廣闊空間。特別是班級中老師需要給孩子們添置一些材料時,總會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如果你及時伸出援手,并讓孩子知曉,孩子會萌生集體榮譽感、以父母為自豪,老師也會感激您為孩子們做的好事。
父母和老師溝通3個好時機
接送孩子入園時
父母可以在接送孩子的五六分鐘時間里,問問孩子在幼兒園的近期表現(xiàn),或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家長約談
每學期老師都會與一些家長進行個別約談,你可以主發(fā)起、毛遂自薦,把你的疑慮一掃而空,對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進行全面了解。
親子活動
這個時刻大家都會很放松,和老師自然地聊幾句既加深了友誼,還能獲得一些你想知道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