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聘 秦坤明 王仁生
【摘要】 目的 探討伽瑪刀治療腦干區(qū)病灶的方法和療效。方法 使用伽瑪刀治療腦干區(qū)病灶18例,周邊劑量6-13Cy,平均10.5Gy,中心劑量12-26Gy,平均18.8Gy,周邊劑量曲線50%。結果 全部病例獲得隨訪,隨訪6月-10年,病灶好轉13例,病灶未控2例,病灶復發(fā)3例。結論 應用伽瑪刀治療腦干病灶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效果滿意。
【關鍵詞】 腦干;伽瑪刀;治療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705-01
腦干是生命中樞所在地,內有許多重要的神經核及傳導束,結構功能十分復雜。如果行手術治療,危險性比較大,手術技巧要求也較高,曾一度被視為手術“禁區(qū)”。近年來,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技術尤其是伽瑪刀的臨床應用,為腦干區(qū)病灶提供了新的治療手段。我院于2002年至2013年共收治了腦干區(qū)病灶18例,應用伽瑪刀治療,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18例,男13例,女5例,年齡7.3-58.5歲,平均28.5歲,其中20歲以下8例。病程1月-6年,平均10.3個月。
1.2 臨床表現 頭痛、眩暈12例,伴有惡心、嘔吐9例,復視、面麻7例,肢體乏力5例,共濟失調3例,嗜睡1例。
1.3 影像學資料 全部病例行頭顱MRI檢查,5例MRI檢查前有頭顱CT檢查。腫瘤位于中腦6例,橋腦8例,延髓4例。腫瘤體積0.85-12.55cm3,平均體積3.38cm3。MRI長T1信號10例,等T1信號6例,短T1信號信號2例,長T2信號1O例,短T2信號5例,混雜信號3例;增強掃描9例明顯強化,7例輕度強化,2例無強化。局灶性囊性變2例,病灶周圍有水腫15例,梗阻性腦積水3例。3例做PET/CT診斷為高代謝病灶(腫瘤?)。
1.4 臨床診斷 1例為開顱手術后殘留,病理為星形膠質細胞瘤3級,其余17例診斷主要根據MRI、CT、PET/CT影像、臨床特征進行綜合診斷。診斷為膠質瘤14例,海綿狀血管瘤3例,動靜脈畸形1例。
1.5 伽瑪刀治療 本組病例用0.6%利多卡因局麻后安裝MASEP立體定向框架,采用GE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薄層掃描,層厚2.0mm無間距掃描獲得軸位、冠狀位和矢狀位定位圖像,經網絡傳輸到計算機工作站,利用Super plan 3.0制定治療計劃。采用4-8mm準直器,盡量做到適形,靶點數2-7個,平均3.3個,等劑量曲線50%,邊緣劑量6-13Gy,中心劑量12-26Gy,腦干受照劑量不大于12Gy。治療后部分有較明顯水腫病人給予適量的甘露醇和地塞米松治療。
2 結 果
全部病例伽瑪刀治療后隨訪6月-10年,平均48.3個月,均定期復查MRI+強化,2年內每半年查1次MRI,2年后每年至少復查1次。14例膠質瘤治療后12例6個月后有不同程度的好轉,表現為瘤體不增大而出現中央大小不等的壞死區(qū)、強化呈現整瘤低減、瘤體縮小,其中1例腫瘤完全消失,1例腫瘤未控,2年后死于腦疝,3例縮小的病例在12-36個月出現瘤體再次增大,1例做第二次伽瑪刀治療,瘤體得到控制,1例瘤體增大明顯,出現嚴重腦室梗阻癥狀,治療后2年行開顱減壓手術,術后10月死亡;3例海綿狀血管瘤病例治療后18個月均取得減少出血的效果,其中2例病灶縮小,1例病灶變化不大;1例動靜脈畸形病例治療后24個月病灶明顯縮小。
3 討 論
腦干在很小的范圍內集中有許多神經核團、傳導束和網狀結構等。腦干腫瘤多為浸潤性生長的膠質細胞瘤,因而手術困難較大,易造成腦干內的重要結構損傷,手術致殘及手術死亡率較高,預后不良,曾一度被視為手術“禁區(qū)”[1]。伽瑪刀是一種無創(chuàng)傷性、治療精確、效果良好、簡便省時的先進技術,可以有效地控制腦干腫瘤的生長,能夠明顯地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質量。腦干區(qū)占位中膠質瘤居首位,由于腦干功能的重要性以及膠質瘤的侵潤性生長,長期以來神經外科醫(yī)師與放射治療醫(yī)師不斷探索和尋求最佳治療方法,伽瑪刀是否作為膠質瘤的一種治療手段仍有爭議。臨床資料顯示:適應癥的病人,在延長生存期及保存生活質量方面,伽瑪刀治療均高于單純手術及單純放療[2]。本組18例腦干區(qū)病灶病例,其中14例為膠質瘤,12例伽瑪刀治療后病灶縮小,取得較好的療效,這與我們嚴格選擇病例有關。考慮到膠質瘤的生長特性及治療并發(fā)癥,我們選擇的病例腫瘤直徑基本小于2.0cm。伽瑪刀治療所造成的并發(fā)癥并不少見,可在30%以上[3],致死性并發(fā)癥高達8%[4],水腫是伽瑪刀治療術后常見并發(fā)癥,但伽瑪刀可顯著減少瘤周組織受損,照射范圍等劑量曲線與水腫發(fā)生率呈負相關,因此我們選用4mm及8mm的小準直器,以減少對周圍正常組織的輻射,在治療后通常應用脫水劑、激素以預防和控制腦水腫發(fā)生及急性放射性反應。本組4例屬于腦血管病變的病例,治療后雖然沒有使畸形血管完全閉塞,但3例縮小,1例雖大小變化不大,在多次隨訪中觀察到病灶出血次數及出血量明顯減少,達到好轉的效果。因此,腦干區(qū)病變的,特別是體積偏小的病灶,伽瑪刀治療不失為一種可選用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Frischi JA,Reulen H J,Spetzler RF,et a1.Cavernous ma1.formations of the brain stem:A review of 139 cases[J].Acta Neurochir(Wien),1994,130:35-36.
[2] 吳錫標,主編.中樞神經系統(tǒng)MR診斷和伽瑪刀治療圖譜[M].第1版.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25l-276.
[3] 周良輔,陳星榮.立體定向放射外科.上海醫(yī)學,1994,17:240.
[4] 漆橙濤,方陸雄,等.顱內腫瘤立體定向放射后被迫手術的原因及影響.中華神經外科雜志,1997,1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