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華鋒
【摘 要】減刑、假釋是刑事執(zhí)行制度的重要組成,我國司法實踐存在大量的違法減刑、假釋的行為,對我國法律權威造成了極大的損害,減刑、假釋程序的正當化已勢在必行。本文從我國的減刑、假釋現狀出發(fā),分析其危害性,并提出了筆者的程序正當化的思路。
【關鍵詞】減刑;假釋;正當化;正當程序
一、減刑、假釋程序正當化的基本理論
1、減刑、假釋的概念
減刑是指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的罪犯在執(zhí)行期間內確有悔改或立功表現的,可依法減輕其刑罰的一種制度。
假釋指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zhí)行一定的刑期以后,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接受刑罰改造后,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附條件得予以提前釋放的一種刑罰執(zhí)行制度。
2、減刑、假釋程序正當化的內涵
程序正當化是指要改革現有程序中的非正當化因素,構建一種可以實現程序正義的程序。
二、我國減刑、假釋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危害性
1、我國減刑、假釋的現狀
(1)提請程序
我國的減刑、假釋程序的提請權歸監(jiān)獄。2003年司法部的《監(jiān)獄提請減刑、假釋工作程序規(guī)定》對提請工作程序做了具體的規(guī)定,首先是由全體警察召開會議確定減刑、假釋的名單,送至監(jiān)獄刑罰執(zhí)行部門審查,審查后,出具審查意見再提交至監(jiān)獄假釋評審委員會。評審后確定的減刑、假釋的服刑人員的名單及意見在獄內進行公示,公示期間,警察或服刑人員可以提出異議。最后減刑、假釋的建議和評審的報告還需要監(jiān)獄辦公室審議決定后,才能提請人民法院裁定。
(2)審判程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五十三條“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可以采用書面審理的方式,但下列案件應當開庭審理:(一)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提請減刑的;…”之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對減刑、假釋案件進行審理。
(3)救濟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五十四條“人民法院作出減刑、假釋裁定后,應當在七日內送達提請減刑、假釋的執(zhí)行機關、同級人民檢察院以及罪犯本人。人民檢察院認為減刑、假釋裁定不當,在法定期限內提出書面糾正意見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意見后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并在一個月內作出裁定。”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第二百六十三條“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減刑、假釋的裁定不當,應當在收到裁定書副本后二十日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糾正意見。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糾正意見后一個月以內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作出最終裁定?!?/p>
2、我國減刑、假釋行政化的危害性
首先,罪犯在減刑、假釋程序的運作中毫無權利可言。服刑罪犯對于監(jiān)獄對自己服刑情況的評價、為什么未被提請減刑、假釋以及法院如何審理自己的減刑、假釋案件等情況均不得而知。不享有申請減刑、假釋權,申辯權,提出異議權,申請復核權,申請復議權,質證權,申訴權,要求公開審判權,申請回避權,參與法庭調查權,最后陳述權,獲得法律幫助權等等。
其次,檢察機關監(jiān)督手段疲軟、滯后,使得對減刑、假釋的監(jiān)督成為空談。在監(jiān)獄提請減刑、假釋建議、法院審理,絲毫未見檢察機關的身影,只是在法院的裁定作出之后,檢察機關才對法院的裁定結果進行事后的監(jiān)督。對監(jiān)督手段在法律上并未作相應的規(guī)定。
最后,被害人作為可能會受到刑事裁判或者刑事審判結局直接影響的主體,卻被排除在了減刑、假釋程序之外。
三、減刑、假釋程序的正當化改造
1、提請程序的改造
改造過后的減刑、假釋提請程序應該要有兩種模式同時運行,一種是由監(jiān)獄依職權提出減刑、假釋建議模式;另一種是由罪犯本人申請減刑、假釋的模式。
由監(jiān)獄機關提請的模式主要是監(jiān)獄機關根據罪犯在服刑期間的表現,提出減刑、假釋建議,送交由決定機關審查。通過設置減刑、假釋程序名單篩選的程序,具體為:首先監(jiān)獄根據全體服刑人員的刑罰執(zhí)行狀況來綜合評估從中選取綜合評分較高的服刑人員進入“減刑、假釋程序名單”。準備程序可以以聽證的形式進行。在準備程序中,檢察院有權參與監(jiān)獄的預先篩選程序并予監(jiān)督。由監(jiān)獄對全體服刑人員的表現進行考量,從中選取優(yōu)異者給予減刑、假釋。但進入“名單”不代表最終一定能夠獲得減刑、假釋,而最初沒有進入“名單”也不代表最終就不會獲得減刑、假釋。進入“名單”的服刑人員的刑罰執(zhí)行情況在減刑、假釋的程序中還將受到檢察院和法院的審查,被害人作為與案件息息相關的人員也有權發(fā)表意見。沒有進入“名單”的服刑人員如果認為自己符合減刑、假釋的法定條件,則有權直接向法院提出減刑、假釋的申請。
服刑一定期限的罪犯如果認為自己在服刑期間的表現符合減刑、假釋的條件,可以依法向監(jiān)獄機關提出減刑、假釋申請,監(jiān)獄機關應當收集相關材料移送法院進行審查。如果服刑人員認為其符合減刑、假釋條件而監(jiān)獄機關拒絕向人民法院提交減刑、假釋建議的,可以通過派駐在監(jiān)獄的檢察機關向人民法院提出建議或者自行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人民檢察院收到上述材料后應當立即到監(jiān)獄核查情況,并在一定時間內做出是否向法院提出減刑、假釋提請建議的決定。
2、審理程序的改造
(1)加大審判硬件建設力度
可以根據各地實際情況,考慮在監(jiān)獄旁建設專門法庭或者運用遠程視頻開庭審理,既方便押解罪犯、防范安全風險,又能對社會公開。
(2)構建專家型人員陪審制度
減刑、假釋開庭審理的重點是服刑人員的悔改表現和再犯可能性,而對人身危險性這一未然事實的判斷,涉及到了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矯正學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有必要引入具有各種專業(yè)知識的人民陪審員,協助法官共同判斷服刑人員的改造情況與人身危險性。
(3)完善服刑人員作證、旁聽制度
對于服刑人員的證言,應由監(jiān)獄機關向法院提交一份服刑人員的大名單(范圍可限定在與罪犯接觸較多的同監(jiān)人員),由法院隨機抽取部分人員出庭作證。為了增加透明度,可以考慮建立同監(jiān)人員(不包括證人)旁聽制度,同時,庭審還可以安排其他在押人員旁聽。
(4)嚴格規(guī)范合議制度
為了避免合而不議等情形,對于合議庭成員的合議過程進行全程錄音、錄象并刻錄光盤放入副卷證物袋。
(5)擴大開庭審理案件范圍
對于下列類型案件,也應明確列入必須開庭審理的案件范圍,①危害國家安全的;②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③實施嚴重暴力的;④黑社會性質組織的領導者、組織者和骨干分子;⑤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和主犯;⑥所有的職務犯罪。
(6)完善審理期限規(guī)定
關于審理期限的規(guī)定,死緩的減刑的審理期限可以規(guī)定三個月必須審結,案情復雜或情況特殊的,經批準可延長一個月。
(7)主要參與人的程序設計
①服刑人員
賦予類似于庭審被告人的權利,例如申請回避的權利,聘請律師的權利,庭上發(fā)表意見的權利,最后陳述權等。服刑人員享有的權利就是為了保障庭審更加的公正、公平。
②被害人
法院在受理后應將監(jiān)獄執(zhí)行機關向法院提交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副本、包括執(zhí)行機關提供非法院申請減刑假釋的各種證明材料,及時郵寄給被害人,并告知其相關權利、義務。需要開庭審理的,應在開庭審理減刑、假釋案件3日前,書面通知被害人參加庭審。被害人可以聘請代理人代為參加訴訟或者提供書面意見。在庭審中,被害人有舉證和發(fā)表意見的權利。中途退庭的,視為放棄審理參與權,庭審繼續(xù)進行。
③檢察機關
檢察機關有權對刑罰執(zhí)行的全過程進行監(jiān)督即“同步監(jiān)督”。
3、救濟程序的改造
減刑假釋案件應實行兩審終審制,賦予罪犯、被害人及檢察院上訴、抗訴的權利。具體程序規(guī)范問題可參造一審程序,在此不作詳述。
【參考文獻】
[1]程紹燕.減刑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
[2]徐華毅.減刑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
[3]束葉.我國減刑假釋程序的正當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
[4]薛成.論減刑假釋程序的正當化[D].復旦大學,2010.
[5]楊正萬.被害人參與減刑假釋程序思考[J].政治與法律,2002(4).
[6]樊崇義.減刑假釋程序的理性思考[J].河南社會科學,2010(4).
[7]陳永生.中國減刑、假釋程序之檢討[J].法商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