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盧 劉娜娜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的分層會診教學適合高中學段教育教學,高中學段新授課的課堂教學基本流程包括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七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分層會診教學 課堂教學流程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018-01
新課程改革實施背景下的分層會診教學,充分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先學后教、多學少教、樂學樂教”,教師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學生因自主而發(fā)展,課堂因自然生成而具有生命力。結合多年一線教學經驗,現(xiàn)將分層會診教學之新授課課堂教學流程總結如下。
一、高中學段新授課課堂教學基本流程
高中學段新授課的課堂教學基本流程包括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七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學案導學,自主探究;
(二)目標展示,銜接高考;
(三)預習反饋,引領課堂;
(四)自主探究,合作提升;
(五)展示點評,質疑拓展;
(六)反饋檢測,總結提升;
(七)教學反思,檢查落實。
二、高效實施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的七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學案導學,自主探究。
此環(huán)節(jié)是在課前完成。
1.學生的任務及要求。
以導學案為載體自主學習,發(fā)揮導學案“導學、導思、導練”的作用,自主學習,用黑色筆或者藍色筆勾畫、標注重要知識點,用紅色筆勾畫、標識疑惑之處。
2.教師的任務及要求。
(1)教師集智備課,編制導學案。備課組教師全員參與集智備課,輪流主備、集體討論,主備者整理出導學案修訂稿。備課組教師二次集智備課,確定導學案終稿,明確不同班級類型、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程度。(2)提前發(fā)放、規(guī)定時間回收和批改導學案,修正教學的深度、廣度和拓展度。充分發(fā)揮班級小組評價考核機制的作用,強化學生高質量完成導學案的意識。充分發(fā)揮學科班長、小組長的作用,全批全改導學案,明確導學案完成情況和知識點掌握情況,掌握學情。教師根據(jù)導學案完成情況,以學定教,確定課堂教學的深度、廣度和拓展度,修改課件、教學設計。(3)教師培訓學科班長、小組長,把控課堂。明確本節(jié)課預期學習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及注意事項;明確學生自主學習任務,具體到某一單元某一課某一框題,甚至具體到某一頁某一自然段;明確課堂自主探究、合作提升、展示點評、質疑拓展、反饋檢測、總結提升等環(huán)節(jié)的預期目標及要求;明確學科班長、小組長在引領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中的職責和作用。
(二)目標展示,銜接高考;
(三)預習反饋,引領課堂;
(四)自主探究,合作提升;
這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課中進行,課堂教學要求如下:
1.基本要求。遵照“先學后教、多學少教、樂學樂教”的“教與學”的關系,教師詮釋學習目標、組織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
2.教師的任務及要求。(1)教師展示、詮釋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教學重難點;以課內探究案為載體,教師組織、引領學生根據(jù)探究點展開小組內合作探究。(2)教師展示本節(jié)課導學案的完成情況(包括完成情況以及知識點掌握情況),用大屏幕展示特優(yōu)生和優(yōu)秀生名單;教師給出導學案預習案的參考答案,明確易錯點和重難點。(3)教師全面掌控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參與各個小組間討論探究,與學生討論探究形成互動,適時點撥。
3.學生的任務及要求。(1)學生根據(jù)導學案探究點以及預習中的疑惑點,學習小組成員間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初步形成探究成果。(2)小組長全面負責本小組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
小組內AA、BB、CC層內、分層、組內討論探究,明確討論探究任務、預期目標、過程控制,把合作探究后仍沒有解決的問題反饋給教師。小組長做到組織和控制,做好小組分工,確保組內每一個同學都能夠積極參與,并達成相對應目標。如:C1展示導學案探究成果,B2準備點評,A1準備質疑、拓展,A2教B1,B2教C1、C2等。
(五)展示點評,質疑拓展
此環(huán)節(jié)在課中完成,課堂教學要求如下:
1.學生的任務及要求。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將合作探究初步成果通過板書或口頭等形式展示于全體學生,學生對展示成果進行點評、質疑,在教師的引領下對知識點進行拓展、總結、提升。
2.教師的任務及要求。
(1)明確規(guī)范展示要求:明確規(guī)范展示要求,如:書寫認真規(guī)范、思路清晰、語言流利、解題過程要符合學科解題規(guī)范要求等;明確展示后總結、拓展、總結歸納以及要注意的問題;明確脫稿展示的注意事項和講解技巧。
(2)明確點評流程:點評思路和方法,梳理解題過程,針對點評問題進行拓展,針對點評內容做出知識性評價以及整體考核評價。
(3)明確質疑拓展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對展示、點評、拓展同學的答案多問幾個為什么,將問題拋給學生,引導學生拓展、總結和提升,通過質疑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引領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chuàng)新。
(4)提升非智力因素:教師要做到教態(tài)自然大方、面帶微笑、聲音宏亮、課堂語言(包括肢體語言)流利、得體,熱情誠懇,富有感染力,吸引、帶動全體學生激情投入。
(六)反饋檢測,總結提升
此環(huán)節(jié)是在課中完成,課堂教學要求如下:
1.學生的任務及要求。
(1)依據(jù)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學以致用,在規(guī)定時間內自主完成反饋檢測案,清理過關,達標檢測。
(2)自主總結本節(jié)課所涉及的知識點、知識框架、知識體系,畫出知識框架圖。
(3)學生靜心總結歸納,總結學科、知識點考查方式的最一般規(guī)律,反芻消化。
2.教師的任務及要求
(1)組織教學反饋、檢測,做好課堂激勵評價。
(2)引領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總結、提升,達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課堂教學效果。
(3)根據(jù)學情,分層次布置課外作業(yè)。
(七)教學反思,檢查落實
此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在課后完成,教學要求如下:
1.教師的任務及要求
(1)二次集智備課
備課組教師堅持課前、課后兩碰頭,課后交流教學心得體會、反思組織教學過程,對處理課堂疑難問題、解答新生成性問題、解決課堂突發(fā)事件等問題談心得體會。
(2)堅持寫教學反思
反思這節(jié)課哪些環(huán)節(jié)處理較好、哪些環(huán)節(jié)或知識點處理不到位、成功的經驗在哪里、失敗的教訓是什么、怎樣揚長避短,再上這節(jié)課我會怎么做等。
(3)培訓學科班長、小組長
課后培訓學科班長、小組長,表揚、肯定課堂教學中達到預期目標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總結、提升沒有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環(huán)節(jié)。
(4)檢查落實
課外檢查落實是保障,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的瞬時記憶因為沒有及時得到正向強化,終歸是“只開花不結果”,只能是“熱熱鬧鬧”的課堂,終究不能達到“高效課堂”。
2.學生的任務及要求
自主完成課后作業(yè),踏實做好知識再學習,查漏補缺,完善知識體系,總結、歸納知識的一般規(guī)律和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