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康有為對老子的總體評價和態(tài)度

2014-04-29 14:38:51魏義霞
理論探索 2014年3期
關鍵詞:康有為老子

魏義霞

〔摘要〕 康有為在考辨中國本土文化“學術源流”的過程中,將老子納入研究視野,并對老子的思想進行了三點界定:第一,在立言宗旨上,老子主張不仁、能忍,與以仁為宗旨的孔子思想截然相反。第二,在人生哲學上,老子不為名利,與孔子的尚名主樂背道而馳。第三,正是對老子立教宗旨不仁、能忍和人生處世不為名利的認定使康有為確信老學與孔學處于爭教之中,同時也注定了他對老子和老學的否定評價。

〔關鍵詞〕 康有為,老子,老學與孔學,總體評價

〔中圖分類號〕B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175(2014)03-0014-04

在對老子的關注和審視中,康有為涉獵了老子思想的諸多方面,從老子的身份歸屬、學派傳承到思想內(nèi)容,逐一被納入了視野。據(jù)康有為在自傳中說,他“在西樵山時,嘗注《老子》,后大惡之,棄去”。這表明,康有為對老子的態(tài)度是變化的,前后之間出入很大 ??偟恼f來,老子思想的價值旨趣與孔子——確切地說,與康有為所講的孔學格格不入,康有為對老子基本上持否定態(tài)度??涤袨閷献优兄?、言辭之激烈超過了譚嗣同,與嚴復、梁啟超和章炳麟等其他近代思想家對老子的好感乃至推崇更是天懸地隔。

一、立教宗旨的不仁、能忍

康有為一面竭盡全力推崇仁,一面將老子視為不仁的代表,這決定了他對老子的否定評價。在中國近代,康有為對仁的推崇可謂不遺余力,不僅將仁說成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甚至聲稱“該孔子學問只一仁字”,而且將仁視為孔教、佛教與耶教(基督教)的共同宗旨和相通之處。在此基礎上,他奉仁為宇宙本原,與譚嗣同一起開辟了中國近代的仁學派。鑒于這種情況,梁啟超在為康有為作傳時,稱康有為哲學為“博愛派哲學”;理由是:“先生之論理,以‘仁字為唯一之宗旨?!?〔1 〕 (P488 )

如果說康有為對仁的推崇無以復加的話,那么,老子在他的眼中則是不仁的典型。在康有為看來,不仁是老子的立教宗旨,這先天地決定了老子的思想與仁背道而馳,并與孔子對仁的推崇勢不兩立。因為老子貴刑賤德,最為不仁。老子之不仁表現(xiàn)在各個方面,以怨報德,阻止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之路,并且以刑名法術鉗制、戕害百姓?;谶@種理解,他反復從各個角度對老子與孔子的立教之本和思想宗旨予以比較,不厭其煩地突出老學與孔學在宗旨上的不共戴天,并且將老子與孔子以及老教與孔教的對立最終歸結為一個仁字——如果說老子以不仁相標榜的話,那么,仁則是孔子的一面旗幟。下僅舉其一斑:

諸教皆有立教之根本。老子本以天地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此老子立教之本。故列、楊傳清虛之學,則專以自私。申、韓傳刑名之學,則專以殘賊。其根本然也。孔子本天,以天為仁人,受命于天,取仁于天。凡天施、天時、天數(shù)、天道、天志,皆歸之于天。故《尸子》謂:孔子貴仁。孔子立教宗旨在此?!? 〕 (P375 )

凡圣人立教必有根本,老子以天地為不仁,孔子以天地為仁,此宗旨之異處。取仁于天,而仁此為道本。故《孟子》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凡百條理從此出矣。仁莫先父子,故謂堯、舜之道,孝弟而已。是以制三年喪而作《孝經(jīng)》,仁莫大于愛民,所謂“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是以制井田而作《春秋》,《中庸》所謂“經(jīng)天下之大經(jīng)”,(鄭注《春秋》也。)“立天下之大本”也。(鄭注《孝經(jīng)》也。)至山川、草木、昆蟲、鳥獸莫不一統(tǒng)。太平之世,大小、遠近若一。大同之治,不獨親其親,子其子,老有所終,壯有所用,鰥寡孤獨廢疾者有養(yǎng),則仁參天矣。后世不通孔子大道之原,自隘其道,自私為我,已遁為老學,而尚托于孔子之道,誣孔子哉!〔2 〕 (P389 )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鬃右匀蕿榈?,故有不忍人之政。孟子傳之,由撥亂至于太平,仁之至,則人人自立而大同。老子以不仁為道,故以忍人之心行忍人之政。韓非傳之,故以刑名法術督責鉗制,而中國二千年受其酷毒?!? 〕 (P415 )

孔子之教,其宗旨在仁,故《論語》有“依于仁”一條?!秴问洗呵铩费钥鬃淤F仁。自老子始倡不仁之學,故其《道德經(jīng)》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萬姓為芻狗。其教旨與孔子相反。故向來中國教旨只仁與不仁而已。孔教尚仁,故貴德賤刑。老子主不仁,故后學申、韓之徒貴刑賤德。孟子謂:人者,仁也。此解最直捷通達。“依于仁”,圣人下一“依”字,有如衣服一般,終身不可舍。董子發(fā)仁最精……為老子之學者全是能忍,能忍便是不仁。孔子謂仁為天心從春生起,老子言天地不仁從冬殺起,生殺亦天地自然之理。西人考之,一百分中,生人直九十四分,死人直六分,生人遠多于殺人,孔教則勝于老子矣?!? 〕 (P227-228 )

通過一而再、再而三地對老子與孔子以及老教與孔教進行對比,康有為得出了三個結論:第一,諸教皆有立教之本,老子與孔子的立教之本是截然對立的。與孔子以仁為立教的宗旨截然相反,老子的立教宗旨是不仁。第二,立教之本的針鋒相對導致了老教與孔教的根本對立,最終演繹出各自不同的思想內(nèi)容:如果說老教的不仁便是能忍,于是推演出貴刑賤德、自私殘暴的話,那么,孔教則由貴仁衍生出孝悌、井田等德治路線和民主思想。第三,老教與孔教的種種對立表明,二者之間相去甚遠,不可對它們等量齊觀,因為“孔教則勝于老子”。顯而易見,在老教不仁與孔教尚仁上,康有為是贊同后者而反對前者的。因此,不仁不僅是康有為對老子思想和老教宗旨的認定,而且反映了他對老教的否定態(tài)度。

循著這個思路,康有為對老子之不仁怒不可遏、大加鞭撻——在強調(diào)老教與孔教不共戴天的同時,竭力揭露老教給中國造成的巨大災難。他說道:“其與儒教異處,在仁與暴,私與公。儒教最仁,老教最暴。故儒教專言德,老教專言力。儒教最公,老教最私。儒教專言民,老教專言國。言力言國,故重刑法,而戰(zhàn)國之禍烈矣。清虛一派,盛行于晉,流于六朝,清談黃老,高說元妙??瘫∫慌?,即刑也,流毒至今日,重君權、薄民命,以法繩人,故泰西言中國最殘暴?!?〔2 〕 (P108 )在康有為的眼中,如果說濃縮自由、平等、博愛的孔教之仁表現(xiàn)在治術上是愛民、民主的話,那么,以不仁為宗旨的老教則既壞人心術,又危害國家:就心術而言,老教的不仁宗旨導致殘暴、自私而非仁愛、為公。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反復強調(diào):老子之學徒為我?!? 〕 (P228 )老子之教為我?!? 〕 (P105 )

就治術而言,老教的治術重刑法,故而殘暴而非仁德,申不害和韓非作為老學嫡派將老子之不仁發(fā)揮到了極致,禍國殃民,使中國二千年受其酷毒。

在此基礎上,康有為揭露說,刑名法術是老學的必然。對于老學來說,刑名法術好比枝葉,是從不仁、去仁義的立言宗旨這一根本中生發(fā)出來的。其實,老子所講的道德并不是仁義道德,而是“托為道德”,本質上就是刑名之術。對此,他解釋說:“蓋老子為陰謀之宗,攻去仁義,自重刑名,乃勢之必然。其托為道德,乃刑名之術耳。其所謂‘道,以無為為本,故視萬物為芻狗,以天地圣人為不仁,與孔子之以仁為天心,義正相反。根本如此,枝葉安得不為刑名法術哉?” 〔4 〕 (P75 )分析至此,他進一步總結說,無論是老學的自私還是殘暴皆根源于不仁、能忍,而不仁、能忍則由于不誠,因而與孔子以及《中庸》的至誠思想截然對立。這用康有為本人的話說便是:“《中庸》以誠為主,《老子》以不誠為主?!?〔2 〕 (P283 )

二、人生處世的不為名利

按照梁啟超的說法,康有為的哲學是“以‘仁字為唯一之宗旨”的“博愛派哲學”,也是旨在“求樂免苦”的“主樂派哲學”。在康有為那里,尚仁、貴德和主樂本身就包含著滿足人之欲求的人道關懷,名和利作為人與生俱來的欲望具有不證自明的正當性和合理性。為此,康有為稱之為天欲,意為這些欲望是天然合理的,理應得到滿足。與此同時,他強調(diào),理是人之所立,故稱人理。滿足這些天欲人理是人生快樂的一部分,也是判斷一切禮法制度、道德是非的標準。在這個前提下,康有為指出,孔子尚名、主樂秉持了貴仁的宗旨,是樂人生、順人情的表現(xiàn);與不仁、能忍一脈相承,老子排斥名利,有悖人道。基于這種認識,康有為以孔子的名義大聲疾呼“求樂免苦”,不仁、能忍的老子也隨之成為被批判的靶子。在這方面,他對老子漠視名的做法尤為怒不可遏,故而竭力攻擊老子對名的排斥。

名為孔子大義,所以厲行恥而光聲譽,致人道于高尚,而補刑賞所未及者也。故《孝經(jīng)》曰: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為孝之終?!吨杏埂费运矗瑒t曰:必得其名;言武王則曰:不失顯名。《榖梁》曰:學成矣,而名譽不彰,友朋之過?!睹献印吩唬毫盥剰V譽施于身,不愿人之文繡。故教曰名教,理曰名理,義曰名義,言曰名言,德曰名德,儒曰名儒,士曰名士,無在而不言名。惟老莊乃戒名,曰: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蓋無出而陽柴立中央之巧也?!? 〕 (P403 )

依據(jù)康有為的分析,名是孔子思想的大義,孔子和孟子都崇尚名。與此相反,老子和作為老子后學的莊子卻排斥名,暴露出不仁、能忍的宗旨。在此基礎上,他進一步揭露說,老子及其后學楊朱等人皆不在乎名,這表明老子之術淺:“老、楊皆以攻名為義,妨其自然也。然彼欲人不爭而去其名,不知人不爭名而爭利,其爭更甚,其術亦淺矣哉。” 〔2 〕 (P207 )在康有為那里,名與利相連,老子不尚名,并且貶低利,這些都是遠人、不仁的具體表現(xiàn)。對此,他不止一次地解釋說:

孔子之學無欲速,無見小利,不尚詐謀,老子則大相反。圣人貴讓賤利,防人世之爭原也。然飲食、宮室、衣服之用,人誰可廢?故又曰:利者,義之和也。 〔2 〕 (P228 )

老子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塞人之情,蔽人之欲,是亂天下也。又曰: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開魏、晉清談放誕之風,乘謬尤甚。老、墨皆攻孔子之禮制者也?!? 〕 (P117 )

這就是說,利是人生存的保障,人生不能無利。老子棄絕利,有悖人道。更有甚者,老子和其后學——莊子、楊朱等人之所以標榜不為名利,是為了明哲保身,這是為我、自私的表現(xiàn)。當然,老子和老子后學的自私成為毒害天下的罪魁禍首,也將老學的不仁推向了極致。對于這一點,康有為反復揭露說:吾嘗謂,老、楊之學為中國之大禍,雖有碩學高行之人,但為謹默之行,保身之謀。坐視君父之難而不顧,坐視宗親師友之難而不恤,坐視國亡種滅而從容,自圖富貴,偷生畏死,蕩絕廉恥,有所少損,皆不敢近,此其為楊朱之貽毒,未有若是之甚矣。〔3 〕 (P497-498 )

自老學托為至高之論以攻儒,乃有為善無近名,名與身孰親,名者實之賓之論,而訶伯夷、伍子胥之殺身成名,此論實與儒相反……若皆不好名,則惟好實利,將若之何?且古今數(shù)千年,亦未見有能讓千乘而爭簞食豆羹者?!? 〕 (P481-482 )

在康有為的視界中,名利與榮辱休戚相關,老學為了保全性命而不近名利,是自私、為我的心態(tài)在作祟;更為荒唐的是,老學以此攻擊儒家之名,好為至高之論,實則讓人在“皆不好名”而“惟好實利”中喪失榮辱感、道德感和廉恥心。長此以往,這種風氣在社會上流行,成為中國道德墮落的根源,直接后果便是使人寡廉鮮恥?;谶@種認識,他一再譴責老學敗壞了中國人的心術。

三、與孔子爭教的“隱而久”

康有為對老子的評價與他對老子思想內(nèi)容的認定息息相關,更與老子與孔子以及老學與孔學關系的界定密不可分。無論是不仁、能忍還是不為名利都表明,老子與孔子的思想不是具體觀點或主張的差異,而是立言宗旨、價值旨趣的根本對立,兩人的基本主張、思維方式和人生追求均截然相反。對于這一點,康有為借助莊子的說法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莊子云:孔子,游于方內(nèi)者也。老子,游于方外者也?!?〔2 〕 (P121 )這一點注定了老教與孔教始終處于相互爭教的對立關系之中,老子與孔子爭教尤以“武帝博士弟子未立以前百年”為甚,之后,則一直以“隱而久”的方式長期與孔子爭教,成為孔教不能大行于天下的主要外部原因。

首先,康有為認為,由于與孔子爭教,從古代到康有為所處的近代,老子始終是孔門批判的靶子:第一,在歷史上,作為孔教對立面的老學就是以孟子為代表的孔門弟子攻擊的對象。對于這一點,他多次指出:孟子所稱鄉(xiāng)愿,亦老學?!? 〕 (P179 )子莫雖執(zhí)中,不依孔子條理,故孟子攻之。其能出于老、墨之外,不能入于孔子之中,故孟子云:執(zhí)中無權,猶執(zhí)一也?!? 〕 (P180 )

第二,康有為一貫以孔教在當時的教主自居,理應對孔教的對頭——老子極力排斥。鑒于老子與孔子立教宗旨的根本對立,他對老子的批判言辭之激烈、態(tài)度之絕決遠,非同時代的其他思想家所及,也是他評價其他先秦諸子時所罕見的。

康有為在抨擊老學時,特別指出老學妨礙了孔子大道的推行,最終陷中國于危難之中。對于康有為的這個心結,其弟子——張伯楨對康有為思想的介紹提供了佐證:“漢世家行孔學,君臣士庶,劬躬從化,《春秋》之義,深入人心。撥亂之道既昌,若推行至于隋、唐,應進化至升平之世,至今千載,中國可先大地而太平矣。不幸當秦、漢時,外則老子、韓非所傳刑名法術、君尊臣卑之說,既大行于歷朝,民賊得隱操其術以愚制吾民;內(nèi)則新莽之時,劉歆創(chuàng)造偽經(jīng),改《國語》為《左傳》,以大攻《公》、《榖》,賈逵、鄭玄贊之。自晉之后,偽古學大行,《公》、《榖》不得立學官,而大義乖;董、何無人傳師說,而微言絕?!?〔7 〕 (P496 )

事實證明,張伯楨的這個介紹忠實記錄了康有為的觀點,康有為本人的說法與此相同,甚至連話語結構都如出一轍??涤袨閷懙溃骸皾h世家行孔學,君臣士庶,劬躬從化,《春秋》之義,深入人心。撥亂之道既昌,若推行至于隋、唐,應進化至升平之世。至今千載,中國可先大地而太平矣。不幸當秦、漢時,外則老子、韓非所傳刑名法術、君尊臣卑之說,既大行于歷朝,民賊得隱操其術以愚制吾民;內(nèi)則新莽之時劉歆創(chuàng)造偽經(jīng),改《國語》為《左傳》,以大攻《公》、《榖》,賈逵、鄭玄贊之。自晉之后,偽古學大行,《公》、《榖》不得立學官,而大義乖;董、何無人傳師說,而微言絕。甚且束閣三傳,而抱究魯史為遺經(jīng);廢置于學,而嗤點《春秋》為‘斷爛朝報。此又變中之變,而《春秋》掃地絕矣!于是三世之說不誦于人間,太平之種永絕于中國;公理不明,仁術不昌,文明不進?!?〔5 〕 (P4 )有了這個理解,在老子導致孔子微言大義歇絕,而“太平之種永絕于中國”,對于妨礙中國“進化至升平之世”難辭其咎的背景下,再回過頭來看康有為對老子的攻擊也就順理成章了。

其次,康有為之所以對老子如此深惡痛絕,究其根源,癥結在于老子之不仁與孔子之仁針鋒相對。正是對老學內(nèi)容和宗旨的不仁界定奠定了康有為對老子的否定態(tài)度和評價。其實,康有為對老子其他觀點的認定和對老子的貶低也都與不仁息息相關。例如,康有為認定老子與孔子爭教“隱而久”,有別于墨子與孔子爭教的“顯而盛”。對此,他解釋說:“文、景之世尚黃、老,故老學大盛。于時墨學已衰,故與儒爭教者惟有老學也。故在武帝博士弟子未立以前百年,為儒、老互爭之世?!?〔4 〕 (P194 )至于儒、老之間爭論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孔子改制考》提供了翔實的資料?,F(xiàn)摘錄如下:莊子述老子之學,以攻孔子。內(nèi)、外篇中,開口輒言之,可知當時聲滿天下矣。名為孔子所特立,其攻之曰:以俶詭幻怪之名聞。又曰:獨弦哀歌以賣名聲于天下。又曰:飾知驚愚,修身以明污。又曰:相引以名。蓋皆取名為實賓、為身贅之意也?!对姟?、《書》、《禮》、《樂》為孔子所定,其攻之曰:性情不離,安用禮樂?又曰:澶漫為樂,摘僻為禮。又曰:圣人死,大盜止,斗斛、權衡、符璽所以重,盜跖而不可禁,皆圣人之過也。又曰:說禮是相于忮,說樂是相于淫。又曰:儒以《詩》、《禮》發(fā)冢。蓋皆祖尚老子清凈無為之旨以相攻詆也。仁以愛人,義以正我,古今之公理,推之東西南北而皆準者也。其攻之曰:黥人以仁義,劓人以是非。蹩躠為仁,踶跂為義,以圣人為利器而大盜乃攘臂其中,以博學為擬圣而天下不可為俗。無親者至愛,而狼虎為仁,自勉者役德,而天下易性。其顛倒乎是非,謬悖其議論,只顧一時之安,不恤天下之亂,老氏之禍慘哉!〔4 〕 (P170 )

不難看出,康有為對老學不仁、能忍的認定與對老學內(nèi)容的闡發(fā)息息相關,主要是從清虛和治術中引申出來的。這些正是老子與孔子爭教的焦點所在,也注定了“老學之爭儒隱而久”。對此,他解釋說:“楊朱之學只有《列子》略存之,然推老學可得其概。老子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于人不仁,故只為我而已,縱欲而已。茍可以為我縱欲,則一切不顧,無人亦無國,故孟子以為無君。當春秋、戰(zhàn)國時,諸子并出,各自改制立法……若《荀子·非十二子篇》、《莊子·天下篇》所稱,皆諸子之創(chuàng)教有成者也。而諸子之中與儒抗者,惟老、墨之最大。老學之爭儒隱而久,故韓非《解老》、《釋老》以督責名術治天下,人主受之,以鉗制臣民,而自私其天下。其道蓋自漢至于今,為中國大毒,皆為我之私中之?!?〔3 〕 (P493 )

正因為老學不仁、能忍并以此治天下,于是才有了與孔子爭教,并且隱密而長久,危害巨大。所以,康有為對老學的否定態(tài)度是必然的,批判的激烈也是必然的。

參考文獻:

〔1〕梁啟超.南??迪壬鷤鳌睲〕.梁啟超全集:第一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康有為.康有為全集:第二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3〕康有為.康有為全集:第五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4〕康有為.康有為全集:第三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5〕康有為.康有為全集:第六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6〕康有為.康有為學術文化隨筆〔C〕.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7〕康有為.南海康先生傳〔M〕.康有為全集:第十二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 蘇玉娟

猜你喜歡
康有為老子
老子“水幾于道”思想解說
康有為“復辟密札”中隱語之探考
近代史學刊(2021年2期)2021-12-02 08:40:02
康有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義解讀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08
淺析老子之道:有與無
康有為書學評價及相關問題
藝品(2017年2期)2017-07-21 14:24:58
康有為“八分說”論略
藝品(2017年2期)2017-07-21 14:24:58
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
藝品(2017年2期)2017-07-21 14:24:58
普陀山書法瑯琊榜·康有為
中國篆刻(2016年5期)2016-09-26 07:40:09
智者老子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
闵行区| 密山市| 呼和浩特市| 重庆市| 定兴县| 平山县| 丽江市| 庐江县| 右玉县| 电白县| 新河县| 邢台市| 洪雅县| 金平| 神农架林区| 翼城县| 宿松县| 红安县| 广安市| 富民县| 德昌县| 甘肃省| 彩票| 石家庄市| 南安市| 铜鼓县| 安乡县| 黄石市| 白山市| 靖远县| 永仁县| 宜都市| 岳西县| 革吉县| 威海市| 垣曲县| 闽侯县| 井研县| 澎湖县| 库伦旗|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