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歐洲文化史上,文藝復興的影響非常巨大,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對西方乃至世界美術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油畫傳入中國經歷了學習期、主題期后形成了以寫實為主的繁榮期。改革開放后中國油畫古典之風漸盛,出現(xiàn)了一批中國古典大師和新秀。欣賞、學習西方文藝復興美術杰作,在豐富國人的審美同時注入了科學和人文的精神原動力。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和改革開放后社會結構的變化所形成的新階層的審美需求為中國美術的“文藝復興”提供了歷史條件;中國美術學習和工作者人數眾多、中國畫家對嚴謹造型認知的缺失和對科學、人文的向往形成了中國油畫復興的客觀條件。
關鍵詞:文藝復興 中國古典油畫 現(xiàn)狀
歐洲文藝復興美術在西方美術的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并深深地影響著世界美術,同時也為西方造型藝術理念在全球的傳播與交融提供了重要的途徑。明清時期西方油畫傳到中國,帶來了與傳統(tǒng)國畫截然不同的畫種?!拔逅倪\動”后隨著文化、思想的革命,西方大量的美術作品被介紹到中國,同時一批批有志青年遠赴國外學習西方造型藝術。新中國成立后,美術為政治服務,蘇聯(lián)的寫實主義風格成為宣傳性繪畫的主要風格特征。改革開放后對文化的解禁為人們了解、學習西方文藝復興美術提供了寬松的氛圍。盡管中國現(xiàn)代美術異彩紛呈,流派眾多,但崇尚科學和人文的文藝復興美術精神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美術發(fā)展的歷程。當代中國美術在學習了蘇聯(lián)寫實主義后,逐漸把目光轉移到歐洲——蘇聯(lián)美術的源頭,進而又追溯至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文藝復興美術對中國油畫的影響越來越大。雖然改革開放后中國用了30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幾百年的美術發(fā)展歷程,但文藝復興對中國美術的影響不容忽視,盡管中國沒有中世紀和古典造型的歷史,但眾多畫家沿著文藝復興的道路在追求和探索理性的技法和人文精神。
一、文藝復興及其繪畫藝術
文藝復興時期是指14世紀中葉在意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后擴展到中、西歐各國,于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的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
文藝復興美術是文藝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xiàn)人文主義的重要載體,而繪畫則是文藝復興美術的主要部分。
由于宗教的影響,文藝復興的繪畫作品并沒有完全摒棄宗教,但其不同于中世紀宗教繪畫的是其作品逐漸建立在科學研究基礎上并具有了生活氣息。一方面,文藝復興繪畫作品體現(xiàn)了作者重新拾起了古希臘先輩們研究人體和繪畫技法的科學探索精神,在教會勢力猶存的年代,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大師不顧生命危險解剖人體。另一方面,作品從一味表達圣經故事轉而關注人物鮮活特征和形象,使現(xiàn)實中的人物形象出現(xiàn)在主題畫中,體現(xiàn)了濃郁的人文主義情懷。
二、中國油畫現(xiàn)狀
中國油畫同佛教一樣完全是一個舶來品,所謂油漆畫是中國油畫的開端之說太牽強附會。中國油畫雖是外來畫種,但在中國已逐漸本土化并影響著中國畫的發(fā)展。
我國油畫發(fā)展的主體路徑是從研究西方19世紀的現(xiàn)實主義和印象主義進入的。改革開放以來,又朝向兩頭發(fā)展,一批藝術家走向了古典寫實的源頭,一批藝術家又走向了現(xiàn)代與當代,從而形成了對西方從古典到現(xiàn)代全面的研究、借鑒與發(fā)展的局面。至今,我國從事油畫的人群之大前所未有,而油畫所涉足的面貌與樣式從最寫實到最抽象也是史無前例。中國文化與西方油畫在近百年的融合與創(chuàng)造中已經成為了中國油畫,成為了世界油畫大國(楊飛云語)。
進入近代以來,因與西方列強戰(zhàn)爭的潰敗打破了國人夜郎自大的幻想,文人志士紛紛自省,畫家們則通過留學學習以油畫為主的西方造型藝術成為“文化救亡圖存”的一方面,至此西方油畫經民間途徑走進中國社會。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這一時期,中國油畫全然受蘇聯(lián)油畫的影響,是政治的工具、人民的作業(yè),特別是“文革”期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改革開放后,中國油畫逐漸走向個性和自由,生活氣息和情感表達成為畫面的新特征。但前蘇聯(lián)的油畫技法仍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東歐劇變和90年代后,中國油畫溯本追源轉向歐洲學習歐洲各時期的大師,呈現(xiàn)出流派多、樣式新的特點。隨著對歐洲各時期大師的學習,不少油畫家進一步學習西方繪畫傳統(tǒng),越來越多的畫家關注并深入研究歐洲古典繪畫特別是文藝復興繪畫傳統(tǒng)。
寫實油畫在中國有著廣泛的基礎,寫實的范疇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加以提煉、概括,以具象寫實的表現(xiàn)手法加以描繪。中國寫實油畫是中國油畫的主要部分,油畫從當初引進到發(fā)展成熟并在中國生根發(fā)芽并蓬勃發(fā)展,寫實油畫是主角。當下雖然流派紛呈但寫實油畫仍是主流。首先,高等學校作為油畫教學、研究、創(chuàng)作的主要機構,包括油畫專業(yè)的造型專業(yè)絕大多數以寫生為學習路徑、以寫實為主要方向。其次,社會上的油畫家也多以寫實為主。在中國的各大油畫展覽中,寫實油畫的作品占據大部分,獲獎作品大多數也是寫實的。似乎中國的畫家們正在補科學嚴謹的造型課,中國的觀者也對與中國畫全然不同的逼真的寫實油畫保持著極大的興趣。這樣的現(xiàn)象可能還要存在一段時間。
古典主義的美學原則從根本上來說,并不在于它具有的一些形式、技藝和方法,而是一種古典主義的藝術精神,這種源于生命感動的內在精神構成了希臘藝術、文藝復興以來西方古典藝術的精髓。中國古典畫派承接西方古典藝術傳統(tǒng),追求純凈的古典主義美質,注重造型本體規(guī)律研究,強調嚴謹的造型表現(xiàn)力,把握空間中的物象形體、色彩和精神特征,注重對客觀對象的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旨在創(chuàng)作出具有較高人文精神和文化素養(yǎng)、具有堅定的信念和理想的創(chuàng)作。
中國畫畫家有追溯傳統(tǒng)的本性,中國油畫家也是這樣,而追溯、學習文藝復興美術傳統(tǒng)就是很好的例證。
1983年靳尚誼完成油畫《塔吉克新娘》,作品擺脫前蘇聯(lián)繪畫的影響,探索將中國傳統(tǒng)造型觀念與歐洲古典油畫技法相結合,引發(fā)了中國古典風格油畫的潮流。由學院派為主的畫家因接受過嚴格的造型訓練更容易接近古典繪畫的要求,從而形成了一股“古典熱”。先后出現(xiàn)了靳尚誼、楊飛云、王沂東等當代古典主義油畫大師。
近年來,古典油畫在中國逐步興起。許多學院派青年畫家都走上了古典主義油畫之路。老一輩古典油畫家的作品拍賣屢創(chuàng)新高,新興年青古典油畫家作品市場向好。畫家在溯源中完善技法和抒發(fā)精神,藏家和欣賞者也對古典的西方傳統(tǒng)繪畫表現(xiàn)了極大的興趣。
中國古典油畫具有雙重的藝術特征,一方面是歐洲古典的藝術特征,另一方面是中國元素和情感的藝術特征。正如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各國的繪畫藝術一樣,都有其文藝復興共性和區(qū)域個性。
中國油畫自20世紀80年代擺脫蘇聯(lián)影響到現(xiàn)在,古典油畫興起才30多年時間,中國古典油畫和西方大師的作品還存在差距。畫面尺幅一般較小,大場景、多人物的作品很少。油畫技法和材料運用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中國畫家中沒有一人解剖過人體,對人體的研究還不夠深入。
三、中國油畫復興的可能性
中國油畫是中國文化乃至思想的一部分,討論中國油畫復興的可能性是討論中國文藝復興的可能性的一部分,同時也可作為條件論證中國文藝復興的可能性。
我們探討中國文藝復興的可能性首先要需要克服本位觀念來了解文藝復興在中國發(fā)生的可能性。全球化的今天,肯定中國的文藝復興并非否定中國文化、思想的價值,而恰恰是中國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所在,也是近代以來眾多仁人志士救亡圖存的期望所在。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大的發(fā)展,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提高,更加豐富的文化精神生活已是人民的迫切需要。同時與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相適應,中國也迫切需要文化的振興,其中也包括油畫。
中國油畫雖然不是本土美術品種,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已有了較廣泛的群眾基礎,作為西方造型藝術的基礎素描和色彩已全然成為中國美術教育的“重頭戲”,全國每年有眾多的美術高考生,這些學生中的許多佼佼者成為學習油畫專業(yè)的學生,他們在老一輩油畫家和西方繪畫大師作品的影響下,大多數選擇了寫實油畫,其中一部分專攻古典油畫,成為中國油畫復興的人才基礎。中國有十幾萬的從事油畫專業(yè)的人才,這樣龐大的基數為中國油畫的文藝復興提供了人才保障。
中國油畫隨著一代代藝術家的努力,已經形成了較成熟的技法,特別是古典油畫技法在擺脫前蘇聯(lián)油畫的影響后有了長足的進展。中國油畫家已以中國繪畫的意象造型補充了對形體的科學觀察和表達,造型準確度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色彩的運用也逐漸嫻熟,形色結合越來越完美。作品構圖多采用文藝復興時期穩(wěn)定的形式,形成古典的構圖特征。
中國油畫在經歷學習期、主題期后出現(xiàn)了具有濃郁人文主義情懷的作品,以人物畫為主描繪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狀態(tài),又帶有文藝復興時期對造型孜孜以求的精神,以及對宇宙奧秘的朦朧朝拜。雖然鮮有表現(xiàn)基督教主題的,但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具有宗教式的神圣感。
中國油畫復興的中國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中國元素在中國油畫中的表達和體現(xiàn)。中國油畫復興的發(fā)展比較快。如中國的經濟和建設一樣,國人也用較快的速度學習著西方文化。中國用了40年的時間已初步形成了油畫文藝復興的格局,涌現(xiàn)了一大批具有古典主義油畫風格的大家。中國油畫復興的影響較深遠。對幾千年形成的平面、意象的美術意識的補充,同時文藝復興特點的油畫以其立體、具象極大地改變和豐富著國人的審美趣味。因為中西方文化的根不同,其影響更加巨大。人們從古典作品中體會著科學的探求精神和積極的人文主義,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有效補充。
中國油畫的復興有較鮮明的時代特征,不同于16、17世紀的歐洲,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經濟繁榮、文化多元,中國油畫的復興和其他多流派在中國的興起同步,已不是歐洲文藝復興繪畫的單一局面。
文藝復興之風已刮遍了歐洲大地,時隔六百多年后會不會在亞洲的中國大地上再次出現(xiàn),是值得我們關注的現(xiàn)象。
參考文獻:
[1]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外國美術史教研室.外國美術簡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楊飛云.楊飛云在油畫藝委會換屆大會上的發(fā)言[OL].中國油畫院網站,2014.06.10
作者簡介:
王勇,江蘇聯(lián)合職業(yè)技術學院揚州商務分院(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yè)學校)教師,揚州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