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銘樺
【摘要】文章針對高職數(shù)學教材中的“正弦定理”這部分教學內容進行教法上的探討,給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正弦定理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
正弦定理是五年制高職數(shù)學第一冊的一個重點內容,正弦定理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也很廣泛,針對正弦定理這一節(jié)的教學,總結了一套比較適合高職學生接受能力的教學方法:首先設置求三角形面積的問題情境,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猜想并最終解決問題;其次簡單推導正弦定理,并指出使用定理的注意問題;最后通過典型例題指出定理所能解決的問題.
一、設置問題
結合高職學生的學習情況,在給出正弦定理的正式內容之前,筆者首先設置了一個問題,即給出一個任意的△ABC,假設角A,角B,角C,以及三條對邊的長度a,b,c都已知,提出問題:怎樣計算△ABC的面積?
復習回憶計算△ABC的面積公式,即S△ABC=12×底×高.在思考如何計算高的時候,作出△ABC邊BC上的高AD,引導學生分析如何得到高AD的長度.在直角△ABD中,sinB=ADAB,于是AD=AB·sinB=c·sinB,因此S△ABC=12×BC×AD=12acsinB.
同樣,在直角△ACD中,sinC=ADAC,于是AD=AC·sinC=b·sinC,因此S△ABC=12×BC×AD=12absinC.類比這兩個求△ABC面積的公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它們的形式上的共性,請學生猜想出其他形式的面積公式.經過討論,由成績較好的學生給出第三個求△ABC面積的公式S△ABC=12bcsinA,筆者對此給出簡單的證明.
二、定理的推導
建立三個求面積的公式的連等式12bcsinA=12acsinB=12absinC,將該等式同時除以12abc,再同時取倒數(shù)即得正弦定理的公式asinA=bsinB=csinC.正弦定理描述的是任意一個三角形,其三條邊與其所對角的正弦之比彼此相等.利用正弦定理之前,必須保證有一條邊和其所對角的正弦要已知,再考慮其他邊和角的求解問題.
三、舉例解釋定理所能解決的問題
正弦定理建立的是三角形的邊和角的數(shù)量關系,其中包含六個數(shù)量,如果知道其中的兩個角和一條邊,或者知道兩條邊及其中一條邊所對角的正弦,就能夠解決其余未知的角和邊的數(shù)值問題.比如下面兩個問題:
例1在△ABC中,B=45°,C=120°,AB=2,求AC.
分析給出的已知條件是角B和角C,以及角C的對邊AB,要計算的是角B的對邊AC,
因此由正弦定理不難列出式子ACsinB=ABsinC,于是可得
AC=ABsinC·sinB=2sin120°·sin45°=233.
例2在△ABC中,AB=2,BC=2,C=45°,求sinA.
分析給出的已知條件是兩條邊AB和BC,以及AB的對角C,要解決的是邊BC的對角A的正弦,利用正弦定理列式ABsinC=BCsinA,于是可解得
sinA=sinCAB·BC=sin45°2×2=12.
【參考文獻】
《數(shù)學》編寫組編.數(shù)學(第一冊)\[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