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彪
【摘要】文章以門德爾松《第四交響曲》第二樂章為分析對象,從音程,和聲,調(diào)性,節(jié)奏等方面詳細分析了該首作品的主題特征,在該基礎上,以結構為切入點,探討主題對整首作品的控制。
【關鍵詞】門德爾松《第四交響曲》;第二樂章;主題特征
《A大調(diào)第四交響曲》是門德爾松在1831年到意大利旅行時開始創(chuàng)作的作品,是直接反映他從意大利旅行中所獲得的印象,是貫穿著意大利民間創(chuàng)作的明朗而溫暖的音調(diào)。樂曲共四個樂章。第二樂章是一首悲歌,帶有宗教合唱歌曲的特點,具有典型的各國傳統(tǒng)。有人稱此樂章為《朝圣者進行曲》,其旋律來自羅馬宗教儀式。本首作品的樂隊編制為雙管編制。引子材料由木管與弦樂器奏出,該材料在全曲中反復出現(xiàn),對全曲的統(tǒng)一性起著重要作用,鑒于此,本文以主題分析的方法,在分析歸納本首作品主題的特征的同時,論述其在全曲的作用。
一、門德爾松《第四交響曲》第二樂章主題特征
(一)門德爾松《第四交響曲》第二樂章結構
本樂章的整體曲式結構性質(zhì)為無展開部的奏鳴曲式。其簡單結構圖示如下:
(二)第二樂章的主題特征
引子是由木管和弦樂器演奏的簡短音型(1~3),因為它在樂章中經(jīng)常在重要的時刻出現(xiàn),所以特別引人注意”,它是樂章中的“重要主題”如譜例1所示:
以下將從此主題的整體特征,外部特征,材料特征來看:
(1)從整體特征來看:
(2)從外形特征來看:主題所采用的織體樣式為助音式的離心式旋律和低音聲部的階梯型下行材料。處于中音區(qū),力度為f(突出這一主題)。
(3)從材料特征來看:如譜例1所示,整個引子可以明顯地分為兩個材料——a、b。下面將對這兩個材料進行具體分析。材料a從整體外形來看:典型的助音式進行,而內(nèi)部又明顯的可分為三種形態(tài):逆分節(jié)奏的助音進行,同音反復,逆分節(jié)奏的下行級進(這里將倚音考慮其中)。結構上具有三部性。從所隱伏的旋律上看,這里隱藏了一個上行的級進進行(6 7 1)。材料b由大提琴和貝司奏出,從整體外形看,階梯型的下行材料。這個階梯型材料中的兩個單位在音程上是對稱的:3∶2∶2和2∶2∶3;每個單位的首尾音程跨度為下行5度。跳音奏法,節(jié)奏等分,和聲上為屬和弦的分解。如譜例2所示:
根據(jù)以上的分析,現(xiàn)將主題的主要特征概括為以下圖表:
二、主題對全曲的控制
前面已經(jīng)將本樂章的曲式定性為無展開部的奏鳴曲式,因此有些段落之間必然有對應重復的關系,如再現(xiàn)部基本是呈示部各段落的重復,至于尾聲,有兩個方面的材料,一是呈示部中的連接材料,二是主部主題的材料,相對來說也是重復的。也就是說,只要能證明引子材料與呈示部各部分的材料特征的一致性,就證明了整個樂章的材料一致性。下面我們來分別看呈示部的各部分。
1.首先來看主部主題,其結構為帶再現(xiàn)的二段式,且呈示段初次呈示后自身反復了一次。呈示段是長為8小節(jié)的并行二句式方正型收攏性樂段。首先看一下它的旋律聲部:旋律由雙簧管,大管和中提琴奏出,情緒優(yōu)美寧靜。開始的上行四度跳進正好承接的是引子中二度輔助,三度輔助(上行三度后下行級進至屬音)。而整個第一樂節(jié)就是一個輔助的音型(四度跳進后,經(jīng)過同音反復一次后級進下行,而后下行五度跳進后上行至屬音)。這其中的下行五度和樂節(jié)結束時的下行5度體現(xiàn)了材料b的首尾音程的下行5度。第二樂節(jié)開始的上行級進從其方向和音程的度數(shù)上來看,都是與材料a中內(nèi)部形態(tài)中的第三種——下行級進相對稱的。后面又是一個輔助音的進行,甚至末尾用了材料a結束的材料。第二樂句開始樂節(jié)完全重復,后樂節(jié)的級進下行在節(jié)奏上體現(xiàn)材料b的特點——等分,在旋律上體現(xiàn)了a和b共同的特點——下行級進。此外,大提琴和貝司的低音織體中不僅在節(jié)奏上與材料b相同,而且,其中也包含有骨架音的輔助音進行。這些都加強了主題材料的一致性。
呈示段旋律:
2.呈示段自身反復時,主題有第一、二小提琴奏出,低音織體無變化,只是在長笛聲部加了一個對位旋律。需要說明的是,在這一對位旋律中滲透著助音式的骨架材料,在結束時用了材料b的材料——音程是3∶2∶2。
3.中句(20~23),中句由雙簧管,大管和中提琴演奏,它同樣也顯示出于主題且的聯(lián)系,如圖所示:
4.中句和再現(xiàn)句反復時,在長笛聲部也出現(xiàn)了一個對位旋律,而這一對位旋律中同樣與材料a的關系很密切。
整個呈示部在材料上都體現(xiàn)了主題的特征,與主題聯(lián)系密切。需要說明的是,低音部織體貫串整個主部主題,不僅在節(jié)奏與音型上體現(xiàn)材料b的特征,同時在這些音型中大量隱藏著材料a中助音式的骨架。
5.連接部(36~45)連接部在開始時就直接用了主題音型——助音進行,并行將跳進擴大之后的級進下行又是材料a整體旋律外形的特征,而結束時的下行5度跳進亦體現(xiàn)了材料b的特征。第二樂句稍有變化,但基本形式仍與第一句相同。而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貝司中的助音式形態(tài)更是比比皆是。
6.副部主題(46~52)主題由單簧管奏出,它與主題的關系也是很密切的,下行級進,以及助音式的隱伏骨架,此外長笛聲部的對位旋律和低聲部的織體也都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只是這里助音的音程擴大了很多。而圓號聲部的逆分節(jié)奏的同音反復和下行5度跳進則體現(xiàn)了材料a特征和b材料特征的綜合。而低聲部織體及長笛聲部的對位旋律都與a材料的整體外形相關,詳見譜例。
7.連接與再現(xiàn)部、尾聲基本都是呈示部里的材料,在情緒上都與呈示部相同,這里不作細致分析。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證明,本樂章前三小節(jié)的雖只是樂章的“序奏”,而門德爾松《第四交響曲》第二樂章前三小節(jié)的的材料核心就起到了對全曲各個方面控制的作用。而這個材料核心對整體的情緒,風格等各個方面起到了控制作用。同時它在樂章的各個重要的部分出現(xiàn),使整個作品的結構緊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