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手機依賴癥的研究進展

2014-04-29 14:43:50王銳烽羅歡
關(guān)鍵詞:手機依賴綜述青少年

王銳烽 羅歡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手機作為人們最普遍使用的電子產(chǎn)品之一,越來越多的涌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人們對于手機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與此同時,人們對于手機的依賴也越來越嚴重,而”手機依賴癥”這一新生事物也堂而皇之地進入人們的視線,手機依賴也成為成癮研究中的一個新領(lǐng)域,本文主要就手機依賴癥的研究及其進展做一簡要的綜述,以期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據(jù)。

關(guān)鍵詞:手機依賴;發(fā)生機制 ;青少年; 綜述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437(2014)01-0062-05

1 手機依賴的概念及臨床表現(xiàn)

1.1 手機依賴的概念

現(xiàn)階段,國內(nèi)外對其研究尚未形成統(tǒng)一概念界定。國內(nèi)學者定義多是參考網(wǎng)絡(luò)成癮的概念,如師建國將手機依賴定義為個體因為使用手機行為失控,導致其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明顯受損的癡迷狀態(tài)[1]。韓登亮等將手機依賴界定為由于某種原因過度地濫用手機而導致手機使用者出現(xiàn)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應(yīng)的一種病癥[2]。徐華等人從操作層面界定為由重復地使用手機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周期性的著迷狀態(tài),并產(chǎn)生強烈的、持續(xù)的需求感和依賴感的心理和行為[3]。而國外的研究報告則沒有明確的定義,而主要在于強調(diào)心理和行為特征,如Lee 發(fā)現(xiàn)73%的受訪者報告離開手機或面對不得不關(guān)機的情況時,他們會感到煩躁和不安[4];Katharine 的調(diào)查顯示,53%的人會因為手機沒電而顯得異常焦慮[5],這些強調(diào)的是依賴的戒斷癥狀;Bianchi 和Phillips 認為手機依賴的人難以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間,在完成其他任務(wù)時會因使用手機行為而分心,并且產(chǎn)生更多的人際沖突[6];Merlo 認為手機依賴者通常會強迫性地檢查語音信箱及短信,隔幾分鐘就會想去看看是否有新信息或未接電話[7]。這些是強調(diào)過度使用造成的人際交往問題。盡管目前概念尚未明確統(tǒng)一,但較為一致的觀點認為,手機依賴屬于“行為成癮”(Behavioral Addiction)的范疇,因為它不涉及任何物質(zhì)攝入,是一種新型的強迫依賴行為[6,8]

1.2 手機依賴的臨床表現(xiàn)

1.2.1 軀體癥狀 包括出現(xiàn)心悸、氣短、身體疼痛、眼睛酸澀、視物模糊等,嚴重者會出現(xiàn)瀕死干、頭痛、頭暈、手腳發(fā)麻等。

1.2.2 情感體驗 手機依賴者患者一刻也不能離開開手機,時時感覺到手機的存在,因此而出現(xiàn)焦慮、恐懼、抑郁等情緒。隔幾分鐘就會想去看看手機是否有新信息或新電話, 別人的手機響了也會急忙去看看自己的手機,當一段時間手機鈴聲不響,患者就會感到不適應(yīng),甚至于出現(xiàn)幻聽。甚至有時候會心煩意亂。假如手機信號不好或無法使用時,精力難以集中,心不在焉,好發(fā)脾氣,煩躁不安,可以表現(xiàn)出焦慮不安、疲乏無力,漫無目的地徘徊;下意識尋找手機,不時掏出查看,情緒低落,滿面愁容,垂頭喪氣,對自己失去信心,覺得一事無成,什么事情都干不下去,害怕失去和外界的聯(lián)系,準備數(shù)個手機在身邊等。

2 手機依賴的診斷及測量工具

對于手機成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標準的疾病分類系統(tǒng)來正式把它列為心理障礙之一,有研究者參照傳統(tǒng)的用來界定物質(zhì)成癮(或依賴)的標準,即《美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手冊》(DSM- IV),并在過度使用手機者的研究基礎(chǔ)上,給出確定此癥狀的6 項標準,分別是突顯性、沖突性、興奮性、耐受性、戒斷性和復發(fā)性。到目前為止,國內(nèi)外有不少學者按照自己對手機使用成癮行為的理解,編制測查工具用以診斷手機成癮?,F(xiàn)將比較常見的幾個診斷工具歸納如下:

Bianchi 和Phillips 根據(jù)成癮的相關(guān)文獻,尤其是行為和技術(shù)成癮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并考慮了與手機使用相關(guān)的社會問題,編制了《手機問題使用量表》(MPPUS)。該量表通過耐受性、逃避其他問題、戒斷性、渴求性和產(chǎn)生消極的后果這5個維度來編制,共27題,采用10 點李克特式量表記分法。經(jīng)測驗,內(nèi)在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數(shù)達到0.93,表明該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6]。這是第一個關(guān)于手機問題使用的量表,隨后該量表被美國、馬來西亞、日本等多個國家的研究者所借鑒采用了這個量表作為基本的測量工具來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Woong Ki Park 根據(jù)成癮的心理模型,用Horvath 編制的電視成癮量表的修訂版本來測量手機成癮,該量表以DSM- IV 為基礎(chǔ),從依賴行為產(chǎn)生的7 個標準:耐受性、戒斷性、無意識使用、減少使用、時間花費、用其他活動替代和繼續(xù)使用來劃分維度,采用5 點李克特式記分,共20 題,在韓國大學生中施測,從而建立手機成癮問卷,該量表的Cronbachsalpha 系數(shù)達到0.85,具有較高的信度[10]。

Koo 針對韓國青少年編制了一份包含20 個項目的《手機依賴量表》(Cell Phone Addiction Scale), 探索性因素分析后獲得三個維度:戒斷癥狀、社會功能失調(diào)、強迫性,總共能解釋55.45%的總變異[9]。根據(jù)該量表得分可以將青少年區(qū)分為手機依賴者、嚴重使用者、一般使用者,這為研究中被試的篩選和分組提供了方便。

Billieux 和Linden 等人編制了《手機的問題性使用問卷(PUMPQ)》,該問卷包含了30 個項目來測量手機的問題性使用的四個方面,即禁止性使用、危險性使用、財政問題和依賴癥狀。PUMPQ 的全部評分用來測量總體的手機問題性使用。所有的項目采用李克特式評分,分數(shù)從1 到4,分數(shù)越高表明對手機有越高的依賴性。該問卷具有良好的心理測量的指標,目前的研究中,其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較高(Cronbachsalpha=0.89)[11]。

徐華和吳玄娜等人根據(jù)DSM- IV 和相關(guān)資料中對物質(zhì)依賴和行為癮等的描述,通過個案訪談和前測,從行為(心理)耐受性、行為(心理)戒斷、社會功能和生理反應(yīng)等四個維度編制了手機依賴問卷,共13 題,使用5 點量表讓被試者對條目進行自評,對3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該問卷施測表明,各維度之間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分別為0.5251、0.5907、0.4950、0.5272。并采用大學生對自身手機依賴程度的自評為效標進行效標效度檢驗,結(jié)果表明效標效度為0.578(P<0.01),并且各維度之間的相關(guān)也達到了顯著的水平[3]。師建國借鑒臨床經(jīng)驗,在Young 的《網(wǎng)絡(luò)成癮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的基礎(chǔ)上編制了手機依賴的診斷量表,包含9個項目,確定滿足5個項目或以上為依賴[1]。

陶舒曼和付繼玲等人編制了《青少年手機使用依賴自評問卷》,該問卷由戒斷癥狀、渴求性和身心效應(yīng)3 個維度,共16 個項目,對2376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該問卷施測表明,總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7,各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在0.58 ~ 0.83 之間; 相關(guān)性分析顯示,各項目與總分的Pearson相關(guān)系數(shù)均在0.3 以上,與所屬維度的Pearson相關(guān)系數(shù)均在0.4 以上,具有較好的信效度[12]。

3 手機依賴的危害

3.1 生理危害

Fredrik等[13]對15-19 歲的青少年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 每天使用手機超過7 小時的人出現(xiàn)更多的頭疼、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質(zhì)量差等問題。Sandstrom 等所做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每天打電話超過1小時會導致煩悶、眩暈、疲勞、頭疼、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不適癥狀[14]。Sara Thomée等所做的調(diào)查顯示手機的高頻使用是睡眠障礙的危險因素[15]。Kamibeppu 和Sugiura對東京578名初中生的調(diào)查報道,49.3%的學生報告他們直到深夜還在收發(fā)短信,并且經(jīng)常出現(xiàn)失眠、睡眠不足等問題[16]。國內(nèi)鄒云飛等[17]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手機依賴者存在睡眠問題的比例顯著高于非手機依賴者;曹兆進等對165名公司職員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手機使用會造成失眠率增高和夜間多夢,對睡眠有明顯的不良影響[18]。此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暴露于手機輻射超過10 小時可引起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功能紊亂,使多種細胞因子的表達出現(xiàn)異常[19]。另一項研究采用PET 技術(shù)發(fā)現(xiàn),30 分鐘的手機輻射就能局部抑制右半球前顳葉腦區(qū)的機能代謝[20]。而越來越多的實驗性研究證實長期手機輻射會對男性精子質(zhì)量造成影響[21],戴伏英等對醫(yī)科大學在校大學生的調(diào)查中提出長期使用手機可能引起神經(jīng)衰弱癥狀異常率增加,對神經(jīng)衰弱癥狀有明顯影響[22]。

3.2 心理及社會功能損害

手機的過度依賴會引起孤獨感、焦慮、抑郁等一系列心理不適。Sara Thomée等在其所作的前瞻性研究中發(fā)現(xiàn),手機使用頻率除對睡眠質(zhì)量造成影響外,與壓力、抑郁癥狀同樣存在交互作用。其研究選取了瑞典4156 位20~24 歲的青年進行1年的跟蹤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男性高頻率手機使用者一年后有更多的睡眠問題及抑郁癥狀,女性高頻使用者出現(xiàn)更多的抑郁癥狀,而這些表現(xiàn)與他們對手機的過度使用而產(chǎn)生的壓力有關(guān)[15]。Sanchez-Martinez, M等對馬德里高中生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過度使用手機會造成更多的抑郁癥狀、學校受挫感和社交孤立感,且學生的吸煙和酗酒傾向較高[23]。Ha 等對595 位韓國高中生進行調(diào)查,同樣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過度使用手機的高中生表現(xiàn)出更多的抑郁癥狀[24]。國內(nèi)鄒云飛等[17]對800名大學生手機依賴橫斷面調(diào)查中提出,手機依賴會引起交往焦慮。

4 手機依賴的發(fā)生機制

4.1 手機本身特性

隨著手機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應(yīng)用以來,青少年對手機的使用頻率也逐年增高。而手機的便攜性,特別是具備上網(wǎng)功能后,使手機的使用完全不受時間空間和時間的限制[25]。并且手機具有非常強的互動即時性[25,26]。青少年可以通過手機通話、短信、QQ、飛信、微博等方式方便的與他人進行溝通。而手機功能的不斷豐富,使很多智能手機集上網(wǎng)、拍照、閱讀、游戲等功能與一身[26,27]。此外,手機制造技術(shù)的進步,也使的手機更新?lián)Q代更加頻繁,外形外觀更加時尚,這也迎合了青少年使用手機彰顯自身個性的心理需求。

4.2 性別和年齡

以往研究表明,性別的不同使人們對于新技術(shù)的接受存在差異。Takao 和Takahashi等人研究表明女性可能體驗到更多的手機問題性使用。另外Jenaro和Flores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女性與過度手機使用有關(guān),并且手機過度使用與高焦慮和失眠也有關(guān)。

年輕人比年紀大的人更易接受新技術(shù),Bianchi 和Phillips 的研究也證明了年輕人會更多地體驗問題使用,比如他們更多地使用短信息功能,而年紀大的人更傾向于因為工作原因而使用手機[6]。

4.3 人格特質(zhì)

Bianchi 和Phillips 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外向型的人因為有更大的社會網(wǎng)絡(luò)及朋友圈,其手機使用頻率也更高[6]。外向型的人會話更多的時間在手機通話和短信服務(wù)上[28]。Zulkefly 和Baharudin發(fā)現(xiàn),低自尊的大學生更容易成為手機依賴者[29], Ha等研究發(fā)現(xiàn),過度使用手機的高中生其自尊感更低[24]。而秦曙等人研究認為,孤僻、自信水平不高、低自尊低自我評價的人也可能造成手機依賴[30]。另一方面,孤獨感也使研究者感興趣的一個方面。Reid 和Reid 的研究表明孤獨的個體更偏愛于打電話的方式進行交流,劉紅和王洪禮的研究認為孤獨感影響手機依賴的路徑有兩條:一是直接預測大學生的手機依賴, 二是通過網(wǎng)絡(luò)娛樂動機間接預測手機依賴[31]。Park 研究發(fā)現(xiàn),孤獨感是手機依賴的一個有效預測因素,孤獨的大學生容易產(chǎn)生手機依賴傾向[10]。

4.4 社會交往

人際交往和社會支持對手機依賴的產(chǎn)生也會產(chǎn)生一定影響,例如Park 研究發(fā)現(xiàn),面對面人際互動的數(shù)量與手機使用和人際交往的動機成正相關(guān),個體參與的面對面互動數(shù)量越多,他們的人際交往動機越高,也更傾向于頻繁地使用手機;個體的孤獨水平越高,其社會互動越少,從而使他們更少的使用手機,以及有更少的動機去使用手機來進行人際交往[10]。

4.5 心理動機

青少年容易受到同伴群體的影響,Hogg 和Abrams 認為當人們意識到自己是群體的一員時,就會自動把群體特征吸收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32]。維持良好的同伴關(guān)系式青少年使用手機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33]。Walsh 等的調(diào)查顯示,85%的青少年報告他們購買手機是因為同伴群體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Walsh,White 和Young 認為使用手機已經(jīng)成為青少年自我認同的一部分,人們表達自我認同感的一種方式是通過所擁有的物質(zhì)財富, 尤其是能體現(xiàn)社會地位、人格特征、態(tài)度及價值觀的部分[34],而手機作為物質(zhì)資料既是青少年自我概念的象征,又有助于加強他們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35]。青少年通過使用不同樣式的手機、設(shè)置與眾不同的鈴聲和屏幕壁紙等方式來凸顯自我個性,而Walsh等研究也證實自我認同感能預測青少年的手機使用頻率[36]。此外,Walsh等指出,歸屬感在自尊預測手機依賴中起著完全的中介作用[37],自尊對手機使用行為的影響可能是通過歸屬感實現(xiàn)的,因為低自尊最終會導致更強烈的歸屬感需求[38]。低自尊者為了得到更多的歸屬感,取得更多人的認可,更希望通過使用手機來實現(xiàn)[38]。

綜上所述,青少年的手機依賴研究已經(jīng)的出一些有價值的結(jié)論,但同樣還有很多可以進一步完善的方面。首先,手機以來的定性不夠明確,手機依賴還需要進一步界定和清晰的診斷標準。目前對于手機依賴的測量,基本是按照物質(zhì)成癮的幾個維度作為理論構(gòu)建,而成癮行為包括了物質(zhì)成癮和行為成癮,手機成癮似乎擁有了這二者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所以它應(yīng)該是一種特殊的成癮行為。未來的研究要更加關(guān)注對手機依賴的量化研究,用可定量的方式來對其進行更精確的討論。第二,手機的研究形式較少,缺乏統(tǒng)一有效地手機依賴測量問卷,目前的研究主要是調(diào)查研究,較少采用實證研究,未來可以在這一方面進行探索。第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手機依賴概念及一些相關(guān)性研究上,發(fā)現(xiàn)手機依賴于人格特質(zhì)、自尊、孤獨感、需要等心理因素相關(guān),但對手機依賴心理機制卻鮮有闡述,未來的研究應(yīng)著重加強心理機制的探討。第四,現(xiàn)階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而缺乏其他年齡層次和特殊人群的研究,未來研究可考慮擴大研究樣本,使研究成果更具有普遍性。

參考文獻:

[1] 師建國. 手機依賴綜合征[J].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9(02):138-139.

[2] 韓登亮,齊志斐. 大學生手機成癮癥的心理學探析[J]. 當代青年研究,2005,12:34-38

[3] 徐華,吳玄娜,蘭彥婷,等. 大學生手機依賴量表的編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16(1):26-27

[4] Lee DJ. College students hand-phone usage culture survey.University Culture Newspaper, 2002

[5] Katharine B. Phone-reliant britons in the grip of nomophobia,the independ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UK/home news/phonereliant britons in the grip of nomophobia-802722.html

[6] Bianchi A, Phillips JG.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2005, 8(1):39-51

[7] Birdwell A. Addicted to phones? Cell phone use becoming a major problem for some, expert says. 2011, http://news.ufl.edu/2007/01/18/cel l- addiction/

[8] Billieux J, Van Der Linden M, Rochat L. The role of impulsivity in actual and problematic use of the mobile phone.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008, 22(9): 1195-1210

[9] Koo HY. Development of a cell phone addiction scale for Korea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Korean Academy of Nursing,2009, 39(6): 818-828

[10] Park W. Mobile phone addiction. Mobile Commun- ications,2005, 31: 253-272

[11] Billieux J, Van Der Linden M, Rochat L. The role of impulsivity in actual and problematic use of the mobile phone.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008, 22(9): 1195-1210

[12] 陶舒曼,付繼玲,王惠,等. 青少年手機使用依賴自評問卷編制及其在大學生中的應(yīng)用[J]. 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3(01):26-29

[13] Fredrik S, Michael C, Lennart H. Use of wireless telephones and self -reported health symptoms: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among Swedish adolescents aged 15-19 years. Environmental Health: A Global Access Science Source, 2008, 7 (18): 1-10

[14] Sandstrom M, Wilen J, Mild KH, et al. Mobile phone use and subjective symptoms. Comparison of symptoms experienced by users of analogue and digital mobile phones. Occupational Medicine, 2001, 51(1): 25-35

[15] Thomee S, Harenstam A, Hagberg M. Mobile phone use and stress, sleep disturbances, an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mong young adult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BMC Public Health,2011,11:66.

[16] Kamibeppu K, Sugiura H. Impact of the mobile phone on junior high-school students' friendships in the Tokyo metropolitan area.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2009, 8(2): 121-130

[17] 鄒云飛,鄒云青,姚應(yīng)水. 某高校大學生手機使用與手機依賴癥的橫斷面調(diào)查[J]. 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01):77-80.

[18] 曹兆進,陶勇,張洪橋,等. 移動電話手機對睡眠質(zhì)量及抑郁影響調(diào)查[J]. 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00(05):264-267.

[19] Nylund R, Leszczynski D. Mobile phone radiation causes changes in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 lines and the response seems to be genome-and proteome-dependent. Proteomics, 2006, 6(17): 4769-4780

[20] Kwon MS, Vorobyev V, et al. GSM mobile phone radiation suppresses brain glucose metabolism. 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 2011, 31(12):2293-2301

[21] Redmayne M, Smith E, Abramson MJ. Adolescent in-school cellphone habits: A census of rules, survey of their effectiveness, and fertility implications. Reproductive Toxicology,2011, 32(3): 354-359

[22] 戴伏英,賈慧麗,曹旭峰. 手機輻射對大學生神經(jīng)行為的影響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校醫(yī), 2006 (03):232-233.

[23] Sanchez-Martinez M, Otero A.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ell phone use in adolescents in the community of Madrid (Spain)[J]. Cyberpsychol Behav,2009,12(2): 131-137.

[24] Ha JH, Chin B, Park DH,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excessive cellular phone use in Korean adolescents.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2008, 11(6): 783-784

[25] 周喜華. 大學生手機成癮癥的探究[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24(4):16-18

[26] 王小運,伍安春. 大學生手機成癮行為的成因及其對策[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12,24(1):40-43

[27] May A. Are you addicted to your mobile? [Electronic Version]. 6, 2011, http://www. pluggedinresource.com/docs/1_psychology/MobileMania_Nomophobia.pdf

[28] Butt S, Phillips JG. Personality and self reported mobile phone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8, 24 (2):346-360

[29] Zulkefly SN, Baharudin R. Mobile phone use amongst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in Malaysia:Its correlates and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health.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2009, 27(2): 206-218

[30] 秦曙. 大學生手機短信使用與個性特征的相關(guān)研究[J]. 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09(02):31-34.

[31] 劉紅,王洪禮. 大學生手機成癮與孤獨感、手機使用動機的關(guān)系[J]. 心理科學,2011(06):1453-1457.

[32] Hogg M, Abrams D. Social identifications: 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 Psychology Press, 1988

[33] Igarashi T, Motoyoshi T, Takai J, et al. No mobile, no life: Self -perception and text -message dependency among Japa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8, 24(5): 2311-2324

[34] Walsh SP, White KM, Young RM. Over connected?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stralian youth and their mobile phon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8, 31(1): 77-92

[35] Gergen KJ. The concept of self.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71

[36] Walsh SP, White KM, Young RMD. Needing to connect:The effect of self and others on young peoples involvement with their mobile phon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0, 62(4): 194-203

[37] Walsh SP, White KM, Young RMD. The phone connection: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how belongingness and social identification relate to mobile phone use amongst Australian youth. Journal of Community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9, 19(3): 225-240

[38] Walsh SP, White KM, Cox S, et al. Keeping in constant touch: The predictors of young Australiansmobile phone involvemen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 27(1):333-342

猜你喜歡
手機依賴綜述青少年
青少年發(fā)明家
SEBS改性瀝青綜述
石油瀝青(2018年6期)2018-12-29 12:07:04
NBA新賽季綜述
NBA特刊(2018年21期)2018-11-24 02:47:52
手機依賴影響下的高職學院學風建設(shè)新途徑
山東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6:41:46
高校大學生手機依賴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
時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7:52:22
大學生感恩、孤獨感和手機依賴的關(guān)系研究
文理導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45:56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蕪湖市大學生手機使用與依賴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對策研究
科技視界(2015年25期)2015-09-01 15:26:34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中國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金堂县| 逊克县| 阳曲县| 淮安市| 吉隆县| 府谷县| 饶平县| 青田县| 互助| 龙川县| 黄陵县| 新宁县| 文安县| 南阳市| 富民县| 东辽县| 张家港市| 项城市| 天等县| 田林县| 黄冈市| 湖南省| 淮阳县| 威海市| 静乐县| 石林| 芦山县| 仙游县| 乌鲁木齐县| 武汉市| 胶州市| 辽阳市| 吉木萨尔县| 平罗县| 宾阳县| 棋牌| 萍乡市| 锦屏县| 旬邑县| 广南县| 阿瓦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