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東英
【摘要】目的:對面部閃罐結合耳尖放血治療痤瘡的臨床療效進行相關分析。方法:2013年到本院就診的30例痤瘡患者應用面部閃罐結合耳尖放血治療法進行治療。結果:在30例患者中,治愈的有22例,好轉的6例,治療無效2例,總有效率96%。結論:利用面部閃罐結合耳尖放血治療痤瘡有效好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耳尖放血;面部閃罐;痤瘡
【中圖分類號】R726.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1-0218-01
痤瘡為常見皮膚病,俗稱“粉刺”,多因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厚味或肝氣郁結,肝膽濕熱,都使肺熱上攻于面,復感毒邪而發(fā)病。
一臨床資料
1、病例選擇本組患者共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18月至23歲
2、診斷標準
(1)肺熱血熱:顏面部散在與毛囊一致的丘疹,色淡紅或呈膚色,稱白粉刺,有的其頂端呈黑色,稱黑頭粉刺,舌苔薄黃,脈數(shù)
(2)肺胃積熱:丘疹呈紅色,宿食不消,腹脹痛,便秘,舌苔黃膩,脈濡或滑數(shù)
(3)熱毒:皮損以丘疹膿皰為主,周圍潮紅,自覺局部疼痛,膿皰破潰或吸收后可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或凹陷性瘢痕,舌苔黃脈數(shù)
(4)血瘀痰凝:皮損以結節(jié)囊腫為主,結節(jié)呈堅硬暗紅色,自覺疼痛也可在深部聚集融合,呈青紫色,也可形成囊狀內含粘稠分泌物,壓之有波動感,愈后常形成瘢痕疙瘩,舌質紫暗,脈弦滑
二方法
放血、施術前先輕輕地用左手拇、食指揉按、提捏患者整個耳廓,待其稍充血后,常規(guī)消毒耳輪外皮膚,捏緊耳輪與耳屏,右手持粗毫針刺入耳尖穴(耳廓最高點),使出血0.2-0.5ml,然后用消毒棉球檫拭壓迫止血。雙耳各操作1次,每日1次。將患者面部清洗干凈,左手持小號玻璃罐,右手用鑷子夾1-3個95%的乙醇棉球,點燃后再罐內繞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將罐子扣在面部,然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反復多次地拔上拔下,兩側面部各操作5-10次,直到看到面部皮膚發(fā)紅,每日一次。
三結果
1、療效判定標準(自擬)
治愈:患部膚色正常無痤瘡及痘痕。好轉:患部膚色輕微紅腫,仍見部分痤瘡及痘痕。無效:治療前后患部皮膚無明顯改變。
2、治療效果
治愈2例,好轉6例,總有效率96%。
四病案舉例
福某,女性,20歲,雙側臉頰及額頭、下頜有痤瘡4年,痤瘡部位皮膚紅腫,有部分已經(jīng)結痂,下頜小面積痤瘡,雙側面頰面部皮膚輕度紅腫,平時嗜食辛辣等刺激食物,舌紅苔厚膩,買脈滑數(shù)。診斷:面部痤瘡。予以面部閃罐及耳尖放血治療,約1個月左右患部膚色正常無痤瘡及痘痕,1個月以后無復發(fā)。
五討論
痤瘡為常見皮膚病,俗稱“粉刺”,多因飲食不節(jié)過肥甘厚味或肝氣郁結,肝膽濕熱,都使肺熱上攻于面,復熱毒邪而發(fā)病。中醫(yī)認為,肥甘厚膩易產(chǎn)生濕熱,阻礙脾胃化生功能,濕熱聚集于體內,轉輸至肺部上攻于面,出現(xiàn)面部痤瘡,舌苔黃膩或白膩,脈滑數(shù)。放血治療是通過用粗毫針針刺人體耳尖部位,放出適量血液,一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具有開竅泄熱、活血祛瘀的作用,適用于實證和熱證。面部閃罐是通過用玻璃火罐在面部,以閃罐的方式,達到促進面部血液循環(huán)的目的,加快痤瘡的結痂及愈合,具有活血化瘀、泄熱排毒的作用,適用于痤瘡中后期。
參考文獻
[1]《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有痤瘡的記載
[2]《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稱本病為“肺風粉刺”“此證由肺經(jīng)血熱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