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輝/王小偉/張靜波
(1.河北陸源土地規(guī)劃咨詢有限公司,石家莊 050051;2.河北女子職業(yè)技術學院,石家莊 050091)
工礦廢棄地復墾適宜性評價研究
——以河北省平泉縣為例
■ 李明輝1/王小偉2/張靜波1
(1.河北陸源土地規(guī)劃咨詢有限公司,石家莊 050051;2.河北女子職業(yè)技術學院,石家莊 050091)
平泉縣工礦廢棄地主要包括采礦用地和交通水利用地兩大部分,主要以鐵礦、石灰石礦、尾礦庫為主。以尾礦庫為例,將評價單元劃分為尾礦庫平臺、尾礦庫邊坡、廢石場平臺、廢石場邊坡、露天跡地、廢棄建設用地及臨時用地,選取評價指標、確定權重及評價標準,進行工礦廢棄地適宜性評價。平泉縣659.08公頃工礦廢棄地中,只有58.40公頃由于復墾區(qū)自然條件較差不能復墾,其余均可復墾為耕地或林地。通過復墾,平泉縣可新增耕地面積354.39公頃、林地面積246.29公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地有效供給,緩解人地矛盾、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工礦廢棄地;復墾;適宜性評價;平泉縣
我國耕地資源少、人均耕地不足,為了保護耕地,通過工礦廢棄地復墾可增加土地有效供給,提高土地資源的環(huán)境承載能力,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而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是在進行土地復墾之前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所謂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工作是針對特定土地復墾利用方向開展的,并依據此特定復墾方向的適宜程度做出的評價[1],從而確定其合理復墾方式的過程,為土地復墾工程措施以及工程設計提供依據。本文對河北省平泉縣工礦廢棄地復墾的適宜性作出分析評價。
平泉縣礦產種類多、分布廣,有“礦產博物館”之稱。礦產資源的特點是:小型礦產多、大型礦產少;品位低的礦產多、品位高的礦產少;非金屬礦產多、金屬礦產少。目前,已發(fā)現的礦藏有40多種。在平泉縣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基礎上,經過補充調查,截至2011年平泉縣共有工礦用地1218.07公頃,主要包括鐵礦、金礦、銅礦、石灰石礦、磚瓦窯和采沙場。工礦用地中659.08公頃為工礦廢棄地,主要分布在平泉鎮(zhèn)、臥龍鎮(zhèn)、南五十家子鎮(zhèn)、楊樹嶺鎮(zhèn)、郭杖子鄉(xiāng)、黨壩鎮(zhèn),面積達499.49公頃,占全縣工礦廢棄地總面積的75.79%;黃土梁子鎮(zhèn)、七溝鎮(zhèn)、小寺溝鎮(zhèn)、王土坊鄉(xiāng)、柳溪鄉(xiāng)、七家岱鄉(xiāng)、平房鄉(xiāng)、北五十家子鎮(zhèn)、茅蘭溝鄉(xiāng)、臺頭山鄉(xiāng)、松樹臺鄉(xiāng)、道虎溝鄉(xiāng)也有少量分布。
平泉縣工礦廢棄地主要包括采礦用地和交通水利用地兩大部分,其中采礦用地包括磚瓦窯用地80.46公頃,采礦、石、砂等用地247.22公頃,尾礦堆場等用地325.22公頃;交通水利用地主要是公路用地,面積為5.45公頃。
平泉縣工礦廢棄地主要以鐵礦、石灰石礦、尾礦庫為主,其中尾礦庫占地325.22公頃,占工礦廢棄地總量的49.4%。下面就以尾礦庫為例分析工礦廢棄地復墾的可行性。
根據尾礦庫的前期設計,尾礦庫閉庫后整個區(qū)域呈臺階狀,在初期壩填滿之后建立子壩,每堆高一定高度設置一個馬道平臺,最終形成如圖1所示的尾礦庫。
圖1 尾礦庫形成示意圖
由圖1可以看出,尾礦庫的頂部較為平坦開闊,根據復墾原則可以通過合理的工程及生物措施將其復墾為耕地[2],恢復農業(yè)生產。而對于尾礦庫邊坡地面坡度不是很大,可復墾為林地,以最小的復墾投入從復墾土地中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3]。
3.1 評價單元的確定
根據評價單元確定的原則,即評價單元之間的差異性以及相同評價單元內的相似性,以待復墾土地的破壞類型、破壞后地貌特征為主導因素,本研究將評價單元劃分為尾礦庫平臺、尾礦庫邊坡、廢石場平臺、廢石場邊坡、露天跡地、廢棄建設用地及臨時用地。
3.2 評價指標的選取及權重確定
評價指標的選取應結合影響土地適宜性的自然屬性和社會經濟屬性。按照可比性原則、不可替代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以及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原則,綜合地質地貌、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和區(qū)位條件等各個方面,選擇對工礦廢棄地復墾后土地利用起關鍵作用而又相對穩(wěn)定、空間上有較大差異、性狀指標數據較易獲取的因素作為評價指標,以便能通過指標值的變動評價土地的適宜狀況[4]。按照中國《土地復墾技術標準》中的各種土地復墾的技術指標和工礦區(qū)土地類型,借鑒全國各地礦山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中指標屬性及權重的確定方法[5-8],我們選取堆積物平整量、地面坡度、土源保障率、污染程度、耕作層厚度、灌溉條件、覆土質量等7個因素作為主要評價指標,見表1。
由于各評價指標對農用地質量影響有明顯的差異性,所以根據各指標的特征賦予不同的權重系數。本研究采用德爾斐法進行賦值,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德爾斐法必須對各指標進行多輪次的專家打分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具體權重如表2所示。
3.3 評價標準的確定
依據“因地制宜,宜耕則耕,宜林則林,綜合治理,生態(tài)優(yōu)先”的原則,在利用預防控制措施、工程技術措施進行綜合治理的基礎上,確定待復墾土地利用目標為兩類:耕地和林地,以達到加快土地復墾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的目的。平泉縣工礦廢棄地評價標準見表3。
表1 平泉縣工礦廢棄地評價指標及等級標準
表2 平泉縣工礦廢棄地評價指標權重
表3 平泉縣工礦廢棄地評價標準
3.4 評價方法
首先依據每個評價指標等級的高低分別賦以相應的等級分值,即一級為100分,二級為80分,三級為60分,四級0分。然后對平泉縣每塊工礦廢棄地進行調查,結合實際情況對各評價指標進行打分,最后采用加權求和法確定每塊工礦廢棄地的綜合地力指數[9],公式如下:
IFI=∑(Fi×Ci)
式中:IFI-- 綜合地力指數;
Fi-- 第i個評價指標的分值;
Ci-- 第i個評價指標的權重。
此外,還需要結合極限條件法[10]進行評價。當評價單元的某一評價指標嚴重影響評價單元對于特定復墾方向的適宜程度時,即某一參評指標的等級分值為0,無論此評價單元的最終得分有多高,都確定為不適宜等級[11]。
3.5 評價結果
根據上述評價方法對平泉縣工礦廢棄地土地復墾適宜性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見表4。
平泉縣659.08公頃工礦廢棄地中只有58.40公頃由于復墾區(qū)自然條件較差,地表為裸巖和砂礫石地,達不到復墾的條件,其余均可復墾為耕地或者林地。通過復墾,平泉縣可新增耕地面積354.39公頃,新增林地面積246.29公頃。平泉縣新增耕地主要分布在平泉鎮(zhèn)、臥龍鎮(zhèn)、楊樹嶺鎮(zhèn)、南五十家子鎮(zhèn)、黨壩鎮(zhèn)、郭杖子鄉(xiāng),占全部新增耕地面積的72.96%;新增林地246.29公頃,主要分布在臥龍鎮(zhèn)、平泉鎮(zhèn)、南五十家子鎮(zhèn)、郭杖子鄉(xiāng)、楊樹嶺鎮(zhèn)。分區(qū)域匯總土地復墾情況如表5。
4 小結
經評價得出結論:河北省平泉縣659.08公頃工礦廢棄地中,只有58.40公頃由于復墾區(qū)自然條件較差不能復墾,其余均可復墾為耕地或林地。通過復墾,平泉縣可新增耕地面積354.39公頃,新增林地面積246.29公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平泉縣土地有效供給,緩解人地矛盾、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表4 平泉縣工礦廢棄地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結果
表5 平泉縣工礦廢棄地復墾方向一覽表
[1]趙志聲,陳國鈞.礦山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J].中國科技博覽,2010(24): 41-42.
[2]王衛(wèi)衛(wèi).露天礦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方法初探[J].露天采礦技術,2013(6):72-75.
[3]李德勝,鄒自力,肖丹,等.江西省崇仁縣復墾土地的適宜性評價[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4):2378-2379.
[4]崔艷,白中科,張繼棟,等.露天礦區(qū)農用地復墾適宜性評價的方法與應用[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8(S1):181-184.
[5]王潔.復墾區(qū)土地適宜性評價方法與因素選取的策略研究[J].商,2012(10):138.
[6]姜妍妍,徐國輝.煤礦復墾適宜性評價研究——以鉛山縣湖坊山棗垅煤礦為例[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10.
[7]吳迪,趙華,李鋼.江蘇省徐州市工礦廢棄地復墾潛力評價研究[J].中國煤炭,2013(8):119-123.
[8]廖晶晶,羅海波,韋舉順.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工礦廢棄土地復墾潛力分區(qū)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1(9):216-220.
[9]凌云川.土地適宜性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7(18):191-192.
[10]裴亮,楊銘.基于指數和法與極限條件法的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4):2142-2143.
[11]TD/T1031.1-2011,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技術規(guī)程[S].
[12]王飛,崔江惠,張毅功,等.河北省主要礦區(qū)復墾復綠土地適宜性評價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1(1):65-68.
[13]國土資源部.土地復墾技術標準(試行)[R].北京:國土資源部,1995.
Research on the Suitability Assessment regarding Reclamation of Land Discarded by Factories and Mines—Taking Pingquan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 Minghui1, WANG Xiaowei2, ZHANG Jingbo1
(1. Hebei Luyuan Land Planning Consulting Co., LTD, Shijiazhuang 050051; 2. Hebei Women’s Vocational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91)
Land discarded by factories and mines in Pingquan County mainly include the land for mining and land for building communications and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These discarded land focus on the land for iron ore, limestone mine, and tailing pond. By taking tailing pond as an example, in Pingquan County, they lay emphasis on the following: dividing the evaluation unit into the tailings platform, the slope of tailing dam platform, waste-rock yard platform, the slope of waste-rock yard, opencast slash, abando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purposes, and temporary land-use. In order to making suitability assessment for land discarded by factories and mines, they select evaluation indicators; determine the weight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As a result, only 58.40 hectares is failed to be reclaimed among the total of 659.08 hectares due to bad natural condition in reclamation area, and the rest is able to be reclaimed to cultivated land and forest land. After reclamation, the additional land available for cultivation is 354.39 hectares, with the area of 246.29 hectares forest land. This results can help Pingquan county increase the effective accommodation of the land to some extent, reduce the conflict between human and land resource, thus promoting protection of eco-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nd discarded by factories and mines; reclamati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Pingquan County
F301.2;F062.1
C
1672-6995(2014)07-0053-04
我國鼓勵開發(fā)利用工礦廢棄地
(摘自國土資源部網站)
2014-04-04;
2014-05-16
李明輝(1981-),男,河北省承德市人,河北陸源土地規(guī)劃咨詢有限公司工程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土地規(guī)劃與土地評價。
在國土資源部近日舉行的《節(jié)約集約利用土地規(guī)定》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土資源部政策法規(guī)司司長王守智表示,我國土地資源粗放利用的現狀還沒得到根本轉變,目前處于低效利用狀態(tài)的城鎮(zhèn)工礦建設用地約5000平方千米,占全國城市建成區(qū)的11%,但“用地粗放浪費的地方,也是節(jié)約集約用地潛力大的地方”?!兑?guī)定》強調對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等存量土地加強內涵挖潛。以制度和政策為平臺,建立相應激勵機制,開展整治和復墾利用,消化利用閑置和低效土地。同時強調調動用地主體的積極性,鼓勵社會資金和土地使用者參與城鎮(zhèn)低效用地、廢棄地再開發(fā)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