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雪芹, 沈廣爽, 朱曄榮, 張金紅
(南開大學生物實驗教學中心,天津 300071)
顯微互動實驗室的管理及其輻射與示范作用
石雪芹, 沈廣爽, 朱曄榮, 張金紅
(南開大學生物實驗教學中心,天津 300071)
隨著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不斷發(fā)展,顯微互動實驗室應運而生,其顯微鏡和電腦等配套系統(tǒng)的管理和維護工作是實驗室建設的一項重點任務。實驗室管理和建設的實踐表明:制度管理和設備管理是保證顯微互動實驗室正常運行的有效措施,能夠有力地保障實驗教學順利開展,為各專業(yè)學生提供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的平臺,實現(xiàn)資源共享,同時,實驗室積極對外開放,完善的管理制度也為廣大兄弟院校同類實驗室的建設提供了經(jīng)驗和參考,發(fā)揮了良好的輻射與示范作用。
顯微互動實驗室;實驗室管理;輻射與示范
隨著計算機和網(wǎng)絡技術(shù)的高速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的手段也在不斷發(fā)生變革,單純的顯微鏡觀察和多媒體PPT教學等方式已遠不能滿足生物學實驗教學的需求,由此,一種現(xiàn)代化的實驗室教學手段——顯微互動實驗室應運而生。南開大學生物實驗教學中心于2007年3月引入并建成顯微互動實驗室,它是基于捷達顯微互動教學系統(tǒng)的一個功能型實驗室,利用數(shù)碼技術(shù)和網(wǎng)絡傳輸將實驗室的學生顯微鏡、教師顯微鏡以及計算機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構(gòu)成一個局域網(wǎng),功能強大且操作方便[1-2]。
顯微互動實驗室是高水平的建設平臺,是現(xiàn)代實驗室教學的一種新手段,是一種網(wǎng)絡化、開放型的互動系統(tǒng)。實驗室由1個教師端和42個學生端組成,教師端采用OLYMPUS CX41型顯微鏡,Smart V 350D數(shù)字攝像機,聯(lián)想高端主機作為教師機;學生端采用40套OLYMPUS CX21型生物顯微鏡和2套OLYMPUS SZ61型體視顯微鏡,每臺顯微鏡均配有數(shù)字攝像機,聯(lián)想旭日筆記本電腦作為學生端主機,總價值近70萬元。教師端的主要功能有教師授課、屏幕轉(zhuǎn)播、遠程指導、屏幕監(jiān)看、文件下發(fā)、屏幕鎖定等,學生端有圖像采集、作業(yè)提交等功能。植物學、動物學、細胞與遺傳學、微生物學等涉及顯微鏡觀察的實驗項目均可在顯微互動實驗室內(nèi)開展,受益學生每年達千余人次。
顯微互動實驗室在生物各專業(yè)的基礎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型實驗教學和實驗中心建設等方面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顯微互動實驗室的管理工作是實驗室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3]。中心通過多年摸索和實踐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體制,保證了教學設備的正常運轉(zhuǎn)和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并充分發(fā)揮了其輻射示范作用。本文從制度管理、設備管理、資源共享、對外開放等方面闡述顯微互動實驗室的管理及其輻射示范作用。
顯微互動實驗室是全新的實驗教學平臺,必須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才能提高實驗室工作效率和水平,確保實驗教學質(zhì)量[4-5]。中心以學校實驗室管理的相關(guān)規(guī)定為依據(jù),結(jié)合本實驗室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顯微互動實驗室管理細則”和“顯微互動實驗室使用規(guī)定”。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辦事,在實驗教學中注意細節(jié),將規(guī)章制度落到實處,確保顯微互動實驗室的有序運轉(zhuǎn)[6-7]。
(1)人員配備。中心培訓具有較高知識層次且責任心強的實驗技術(shù)人員作為顯微互動實驗室的專職管理員,對實驗室進行日常管理和維護。
(2)監(jiān)控管理。顯微互動實驗室裝有紅外裝置,由實驗大樓的監(jiān)控室對實驗室進行全天候監(jiān)控,確保實驗室的安全。
(3)鑰匙管理。實驗室管理員負責保管顯微互動實驗室的鑰匙。在每學期初,管理員向?qū)嶒灲處煱l(fā)放鑰匙,并與教師簽訂鑰匙使用責任書,承諾在課程期間鑰匙不得轉(zhuǎn)借他人,且課程結(jié)束后將鑰匙歸還管理員。
(4)培訓制度。有需要使用顯微互動實驗室的人員須經(jīng)實驗室管理員培訓合格后,方可使用顯微互動教學系統(tǒng)。
(5)設備存放。學生端筆記本電腦和顯微鏡設有專門的存放柜,學期末收入柜中,一柜一鎖,鑰匙編號,由管理員保管,下學期初取出擺放,放假期間不得隨意打開柜子。
(6)設備管理。教師端和學生端電腦須安裝正版殺毒軟件,定期升級,且教師端電腦系統(tǒng)須有備份;屏蔽學生端的電腦光驅(qū)和USB接口,不得插任何移動存儲設備;教師端電腦配備專用U盤,用于教師課件和學生作業(yè)的拷貝,由實驗室管理員保管。
(7)登記制度。顯微鏡和電腦均設有使用登記本,實驗人員在儀器使用完畢后須就使用情況做好登記,形成一套設備管理檔案,便于管理員隨時掌握儀器的狀況并能及時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
(8)衛(wèi)生制度。實驗人員須穿著實驗服進入實驗室,禁止攜帶食物、水杯等與實驗無關(guān)的物品,實驗室管理員負責實驗室儀器、實驗臺面以及地面的衛(wèi)生,嚴格防霉、防塵。
(9)水電安全。實驗室管理員須每天檢查電源、水龍頭是否關(guān)閉,并在實驗結(jié)束后將實驗室電閘拉下,保證實驗室的水電安全。
(10)規(guī)范操作。實驗人員必須按儀器規(guī)程正確使用顯微鏡,不得違規(guī)操作;嚴禁修改或刪除電腦中的程序,嚴禁格式化電腦的任何空間,嚴禁進行與實驗無關(guān)的任何電腦操作。
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和保持設備的完好率是設備管理的中心任務和關(guān)鍵[8]。經(jīng)過多年的工作摸索,已形成了課前—課中—課后三步曲的實驗室管理模式。
1.2.1 課前認真準備
(1)學期初。實驗室管理員制定好實驗室使用安排表,包括實驗項目名稱、實驗教師、上課時間、學生年級專業(yè)等,避免設備使用時間沖突或設備閑置,有效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并制定學生座位表,對學生實行固定座位的管理,責任到人,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
(2)在開課之前。實驗室管理員對授課教師進行培訓,使各位老師能夠熟練掌握系統(tǒng)的使用;實驗課之初,管理員再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使用培訓,仔細講解并結(jié)合示范,著重強調(diào)易出現(xiàn)的錯誤和注意事項。這樣既能使系統(tǒng)的優(yōu)勢得到最大發(fā)揮,又能保證設備的完好率,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3)每次實驗課前。由實驗室管理員調(diào)試顯微互動教學系統(tǒng),包括電腦、顯微鏡以及互動軟件,再次確認教學設備是否正常,以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1.2.2 課中加強指導
(1)實驗室管理員全堂跟隨,按照實驗室規(guī)定嚴格要求學生規(guī)范操作并不斷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以處理教師和學生在操作中出現(xiàn)不能自行解決的問題。
(2)學生使用油鏡觀察后,必須按照教師講解的擦拭方法使用專用擦鏡液將油鏡頭擦拭干凈,經(jīng)實驗教師檢查合格后方可離開實驗室。
(3)實驗結(jié)束后,教師提醒并監(jiān)督學生在儀器使用登記本上做登記,包括實驗時間、使用人姓名、學生學號、顯微鏡和電腦使用情況。課程實驗技術(shù)老師逐一檢查學生使用的顯微鏡、電腦和實驗用具,經(jīng)確認無誤后,學生方可離開實驗室。
1.2.3 課后設備維護
(1)在每次實驗課后,管理員對教師端電腦進行殺毒處理,并定期對電腦殺毒軟件進行升級維護,預防電腦感染病毒,確保互動教學系統(tǒng)的局域網(wǎng)絡正常。
(2)每周一上午,管理員對正常使用的硬件設備進行檢查、清潔和整理等日常維護,及時處理出現(xiàn)的一般故障;如遇到無法處理的故障,則及時與廠家聯(lián)系維修,維修期間,啟用備用設備,避免因維修而對教學造成影響。
(3)在每學期末,管理員對顯微互動實驗室的所有儀器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維護和保養(yǎng),著重清理顯微鏡的鏡頭和清查電腦的存儲空間,并再次翻閱儀器使用登記本所記錄的故障,核實設備是否完好,如仍有故障,則必須在學期結(jié)束前維修完畢,保證下學期的教學能夠順利開展。
中心顯微互動實驗室自2007年投入使用以來,由于嚴格按照上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進行專人管理和維護,5年來軟、硬件設備完好率達到97%,高水平的管理為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顯微互動實驗室作為一個功能型實驗室向全校師生開放,承擔各專業(yè)中涉及顯微鏡觀察的多門實驗課的教學任務,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真正實現(xiàn)共享。
顯微互動實驗室自建成5年來,累計為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環(huán)境科學學院、醫(yī)學院、藥學院以及哈爾濱醫(yī)科大學、河北醫(yī)科大學、天津醫(yī)科大學、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和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預科班等多所院校5000余名學生提供植物分類學、植物解剖學、植物生態(tài)學、動物組織學、普通生物學、細胞學、遺傳學和微生物的實驗教學服務,同時承擔全校公共選修課“基礎生命科學導論實驗”的部分教學內(nèi)容,并且在植物學的細胞觀察、遺傳學細胞分裂時期觀察、微生物菌體的觀察及動物組織切片的觀察等實驗中都取得了較好效果,得到師生們的一致好評[9]。環(huán)境科學學院的同學們表示,他們很幸運能在顯微互動實驗室里做普通生物學實驗,學到了很多植物學知識,學習效果很好。實驗室的先進儀器設備,為學校實驗教學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每年為千余名本科生提供約500學時的實驗教學服務,既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培養(yǎng)提供了平臺,又促進了生物類相關(guān)實驗教學的現(xiàn)代化,具有很好的輻射與示范作用[10]。
5年來,顯微互動實驗室積極向社會開放,已經(jīng)接待了眾多國內(nèi)外領(lǐng)導的指導、高校專家及同行參觀與交流,曾先后接待俄羅斯代表團、巴基斯坦教育部、香港考察團、教育部、科技部、天津市等國內(nèi)外領(lǐng)導百余人次,以及2010夏季達沃斯論壇青年科學家、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山西大學、濟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延邊大學、天津農(nóng)學院、天津科技大學代表團等數(shù)百人次參觀學習,并同部分兄弟院校同類實驗室進行良好交流,發(fā)揮了很好的輻射與示范作用。
顯微互動實驗室分別于2007年,2009年承辦了兩屆天津市大學生生物基本技能競賽,全市百余名大學生參賽,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同時為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發(fā)揮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顯微互動實驗室先進的軟硬件設備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獲得了社會各界的一直認可和好評,并為廣大兄弟院校同類實驗室的建設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參考經(jīng)驗,引起許多高校相關(guān)專業(yè)的重視,對相關(guān)學科的建設和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1]。
顯微互動實驗室作為一個功能型實驗室,其管理是中心建設與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細致、繁瑣而又艱巨的工作,需要實驗室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相互理解支持與配合。只有建立完善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并認真做好設備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資源共享并充分發(fā)揮學校儀器設備的投資效能,為教學及學科整體水平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更好地為廣大師生和社會服務,發(fā)揮更大的輻射示范作用[12-15]。
[1] 蘇紅星,尚宏偉,張立新,等.數(shù)碼網(wǎng)絡顯微互動教學系統(tǒng)在形態(tài)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展望[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08,28(6):651-653.
SU Hong-xing, SHANG Hong-wei, ZHANG Li-xin,etal.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digital-internet microscopic mutual motivation system for the experimental morphology teaching[J].Basic & Clinical Medicine,2008,28(6):651-653.
[2] 吳曉霞,金英善,崔月花,等.顯微互動教學系統(tǒng)在植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22):71-73.
WU Xiao-xia,JIN Ying-shan,CUI Yue-hua,et al.Application of microscopic interactive teaching system to the botan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J].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2009(22):71-73.
[3] 李 祥,趙世杰,劉彬彬.國家重點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管理與維護探索[J].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2011,28(12):185-188.
LI Xiang,ZHAO Shi-jie,LIU Bin-bin.Exploration on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n state key laboratory [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1,28(12):185-188.
[4] 姚 娟,萬子兵,隋建峰.形態(tài)學數(shù)碼顯微互動實驗室的管理和運行實踐[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1,13(2):199-201.
YAO Juan,WAN Zi-bin,SUI Jian-feng.Practice in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thedigitalmicroscope mutuallaboratory for morphology[J].Basic Medical Education,2011,13(2):199-201.
[5] 顧國盛.應用型本科高校計算機網(wǎng)絡實驗室的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4):160-161.
GU Guo-sheng.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lab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3,32(4):160-161.
[6] 林 和,陳寅山,王 娟.數(shù)碼顯微互動教學促進新一輪生物學實驗的創(chuàng)新[J].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2007,24(11):134-136.
LIN He,CHEN Yin-shan,WANG Juan.Make innovation of promote new one the biology test for digital image&microscopy education[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07,24(11):134-136.
[7] 周 黎,谷大豐,李五一.高校生物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9):175-178.
ZHOU Li,GU Da-feng, LI Wu-yi. The research on biological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0,29(9):175-178.
[8] 杜麗堅.數(shù)碼顯微互動實驗室管理與維護[J].醫(yī)療信息設備,2007,22(7):78-79.
DU Li-jian.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motic digital microscope mutuallaboratory [J]. Information ofMedical Equipment,2007,22(7):78-79.
[9] 石雪芹,沈廣爽,王宏剛,等.顯微互動教學系統(tǒng)在植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及管理[J].實驗室科學,2011,14(4):76-77.
SHI Xue-qin,SHEN Guang-shuang,WANG Hong-gang,et al.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icroscopic interactive teaching system to the botan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J].Laboratory Science,2011,14(4):76-77.
[10] 畢建杰,葉寶興.數(shù)字網(wǎng)絡顯微互動在植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5):51-53.
BI Jian-jie,YE Bao-xing.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network of microscope laboratory to teaching of biological experiment[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7,26(5):51-53.
[11] 魏懷鵬,張志東,安 莉,等.創(chuàng)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及其輻射示范作用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2008,25(11):109-113.
WEI Huai-peng,ZHANG Zhi-dong,AN Li,et al.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on na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and its radiation function[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08,25(11):109-113.
[12] 孫晶華.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和輻射示范作用[J].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2012,29(5):14-15.
SUN Jing-hua.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and its effects of demonstration and radiation[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2,29(5):14-15.
[13] 陳寧寧,林善法,鄭育華.開放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7):102-104.
CHEN Ning-ning,LIN Shan-fa,ZHENG Yu-hua.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pening laboratory in university and colleges[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4,23(7):102-104.
[14] 廖慶敏.整合實驗資源,構(gòu)建全校共享的實驗用水平臺[J].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2010,27(3):174-176.
LIAO Qing-min.Integrating experiment resources,constructing a shared platform of experimental water consumption [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0,27(3):174-176.
[15] 崔江慧,劉會玲,劉樹慶.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0):198-200.
CUI Jiang-hui,LIU Hui-ling,LIU Shu-qing.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management of larg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in universities[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1,30(10):198-200.
Management of Microscopic Interactive Laboratory and Its Effects of Radiation and Demonstration
SHI Xue-qin,SHEN Guang-shuang,ZHU Ye-rong,ZHANG Jin-hong
(Biolog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ing education methods,the microscopic interactive laboratory came into being.The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the microscope and computer matching system are priority tasks of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Our practice showed tha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device manager were the key points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microscopic interactive laboratory.It was able t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a regular way and provide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achieving their innovative activities and sharing resources.At the same time,the laboratory positively opened to the outside,provided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of similar laboratories construction for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layed a good role of demonstration and radiation.
microscopic interactive laboratory;laboratory management;radiation and demonstration
G 482
A
1006-7167(2014)05-0131-03
2013-07-15
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基金項目(J1103503)
石雪芹(1982-),女,山東樂陵人,碩士,實驗師,主要從事顯微互動實驗室管理工作。
Tel.:022-23505258,13820327989;E-mail:shixueqin@nanka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