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蓮
摘 要:心理測量是高校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識別存在心理問題學生以便展開心理咨詢和輔導工作的重要步驟。目前大部分高校均對學生進行了心理測量,但是在量表選擇、施測、結果解釋及持續(xù)跟蹤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思路。
關鍵詞:心理測量;高校
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面臨更多的社會壓力和需要處理更加負載的各種社會關系,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利于大學生能夠快速的融入社會,及時的調整學生和社會人的角色轉變。目前各高等院校均已經(jīng)意識到心理輔導的重要性,成立了心理輔導中心為同學們提供心理相關的幫助。通過心理輔導可幫助學生克服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問題,開發(fā)自身潛能,從而獲得良好的社會適應和健全發(fā)展。
目前,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學時就展開心理測評工作,評估當期入學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識別存在心理問題的個體并展開相關的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心理測量是進行高校學生心理健康評估的基礎,只有采用科學合理的心理測量方式才能夠獲得準確有效的測試結果。我們需要嚴肅正確對待。
心理測量是通過專家編制和實踐檢驗的量表和問卷來測定被試的心理狀態(tài),利用測量結果有助于發(fā)現(xiàn)被試的心理問題,為心理輔導和咨詢提供一些依據(jù)。心理測量需要保證其客觀性和正確性。
心理測量不同于其他測量,它是一種把人作為研究對象的測量,因而具有間接性。由于人的主觀性因此心理測量有一定的難度。心理是人的一種屬性,給該屬性指派一定的數(shù)字來進行定量化是不易的,因此測量存在誤差也不可避免。心理學家認為盡管心理是抽象的,但是它是人的一種屬性,是可以測量的。存在是測量的基礎,測量后就可以得到相應的數(shù)據(jù)。但由于心理測量的特殊性,心理測量不同于一般的物理測量,它是一種間接測量方法。
由于人的心理結構復雜,不同的結構模型就會有不同的測評理論和方法,受測時,當事人的身心狀態(tài)均能影響測試結果。正規(guī)的心理測量要求是受過嚴格培訓的主試按嚴格的操作程序施測,并由有經(jīng)驗的專家作出結果評估。如果能夠多次測試求出平均成績則更為可觀。測試評估結果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即每個成績只代表被試某一段時間內的狀態(tài)。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經(jīng)過有效的教育和輔導,可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的可能。
我們在進行心理測量的時候應該注意如下事項:
首先,根據(jù)被試的情況合理選擇量表和問卷,減少外因對心理測量的干擾。同時測評還與測量者、測量環(huán)境、測量時間、被試心境等因素相關。在測量的時候,應該盡量控制相關因素。同時,需要考慮量表和問卷的常模、使用范圍。應該盡量使用新近修訂的測評和常模。量表的常模群體應該與受測群體相近。國外許多量表只是針對群體而言,因此該量表用于個人則需要非常謹慎。選擇量表時要關注被選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使用心理測驗是一項專業(yè)性比較強的工作。學校在運用心理測驗時,要注意心理測驗的針對性。測驗者應慎重選擇測驗量表,所選量表必須為其目的服務。比如在學校普測中掌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在職業(yè)測評中掌握學生心理素質,所要了解的重點就不一樣。心理普測更加側重學生心理癥狀,即是否有異常的狀況出現(xiàn)。而在職業(yè)測評中,我們通常要了解的是學生興趣、性格、能力和價值觀和職業(yè)的匹配性。在量表的選擇上就有很大差異。這也就要求心理測評的主測人熟悉心理學知識,對量表的結構和內容有相應的了解才能做出合理的選擇。
其次,對心理測量的結果解釋要慎重。有研究表明要鑒別學生是否有心理疾病,不是通過一次測量就可以下結論。心理測量結果反映被試心理問題的一個傾向,它并非是一個精確的測量值。因此,心理測量的解釋通常該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學生在群體中的實際表現(xiàn)給出。當學生的心理測驗結果提示學生可能有嚴重疾病的時候,可以請有經(jīng)驗的心理咨詢師給學生做面詢,通過觀察和談話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另外,也可通過學生身邊的同學、朋友、老師了解學生的情況,綜合各方面信息最后給出相應診斷。對心理測量的結果,通常應定位為心理問題,不能隨意擴大為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只有當測量結果和學生在群體中的行為反常表現(xiàn)一致時,才建議轉精神衛(wèi)生中心進行進一步的鑒定。
并且心理測量的結果反映的被測對象當前的心理狀態(tài),我們應該用持續(xù)動態(tài)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心理測量的結果。對測量結果的分析也同時受到測量工作人員自身水平的影響。這也提示我們,測量工作人員掌握心理學專業(yè)知識的重要性。
再次,心理測量結果要適當保密,明確哪些可以告訴學生,哪些必須保密。應該遵循有利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原則。而在測量中,區(qū)分哪些結果能告訴學生也是重要的一塊內容。對于敏感性較高的學生,當?shù)弥约涸谀硞€癥狀上得分偏高時,可能引起心理困擾,而影響正常生活。而對于有精神障礙的學生,如果我們仍舊保持保密的原則,則可能讓學生無法及時得到相應治療,而使得病情更加嚴重,甚至出現(xiàn)傷人或自傷的原則。所以,在保密原則上,我們應該根據(jù)不同對象調整保密內容。
最后,心理測評與訓練提高相結合的原則。心理測評的目的之一是篩選,篩選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以便及時給予心理的幫助。目的之二則是了解其心理素質狀況,以便更加有利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提高其學生的心理素質。在大學生群體中,可能在某些方面的心理素質薄弱,如果得不到及時指導,那很可能影響人際和學習,而且長期處于痛苦的適應過程。因此,如果能有效分析心理測評結果,以此為依據(jù),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講座乃至各種形式的宣傳來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測評、心理健康教育、再測評的模式,便可了解到學生在心理素質在心理健康教育之后是否真正得到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