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軍
摘 要:高中數(shù)學新課程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摒棄以往"一講到底""滔滔不絕"的做法,盡量地將課堂還給學生,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而在以往的教學目標的設定過程中,我們往往就是參照《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和《教師教學用書》對整堂課的目標作一個規(guī)劃。這樣往往會在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目標達成不理想,甚至目標不能達成等情況的發(fā)生。所以需要我們根據(jù)教學實際,層層剝殼,細化課堂教學目標。
關鍵詞:模塊化;分化瓦解;教學目標;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295-02
一、新課教學——層層剝殼,分化瓦解
案例1:《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學設計
在對《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的教學中,以往我時這樣設定目標的:(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空間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掌握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本節(jié)學習,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幾何論證能力。通過復習平面內直線和直線的位置關系,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加以論證,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進而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良好的思維品質。(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不斷強化數(shù)學論證的教學活動過程,使學生不斷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體會獲得知識的愉悅,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現(xiàn)在我是這樣設計的:模塊1:復習引入時間安排:8分鐘(其中緘默情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時間5分鐘)教學目標:1.通過復習,明確空間直線與平面位置關系及判斷依據(jù),為探尋直線與平面平行判定定理作好準備2.通過直觀感知體會空間中直線與平面平行的關鍵因素;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1.在初中,我們學過的平面上直線和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哪幾種?是依據(jù)什么來分類的?2.空間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哪幾種?是依據(jù)什么來分類?
(二)自主學習:1.照上述思路,分析空間中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有哪幾種?用圖形如何表示?用數(shù)學符號如何表示?2.從以上分析可知,如果直線不在平面內,則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有哪幾種?用數(shù)學符號如何表示?
模塊2:形成定理時間安排:8分鐘(其中緘默情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時間5分鐘)教學目標:1.通過探究,歸納出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能將定理用三種語言表示。
2.通過4個判斷題,鞏固判斷定力中的三個關鍵條件.教學過程:問題1:每一小組用手中的書和鉛筆按照下面的步驟操作,能看到什么現(xiàn)象?
(1)如果將鉛筆看作直線,書看作平面,將兩支鉛筆平行放在課本上,將其中一支沿著一個方向平移(保持與另一支平行),這時直觀感知:平面外的直線和平面的關系是________。
(2)在上面的探索過程中,如何得到平面外的直線和平面平行?
(3)上述問題如何來證明?先用語言敘述出來。根據(jù)小組討論得到的方案,寫出已知、求證、證明。根據(jù)你與同位的推導,得到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思考:該定理可解決什么問題?需要哪些條件?(用數(shù)學符號表示)
鞏固練習:判斷對錯
(1)與兩相交平面的交線平行的直線,必平行于這兩個相交平面。(2)若直線l與平面不平行,則l與內任何一條直線都不平行。(3)若直線a平行于直線b,則a平行于經過b的任何平面。(4)如果一條直線不在平面內,則這條直線就與這個平面平行。
模塊3:典例分析1
時間安排:12分鐘(其中緘默情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時間6分鐘)教學目標:1.通過例題,能利用中點找中位線證明線線平行,從而能正確書寫并證明線面平形,并規(guī)范書寫格式;2.通過空間四邊形中線面平行的的尋找及時鞏固定理,運用定理,培養(yǎng)識圖能力與邏輯推理能力。教學過程:典型例題1已知:空間四邊形ABCD中,E,F(xiàn)分別是AB,CD的中點。求證:EF//平面BCD
問題2:如果已知線面平行,那么不在平面內的直線和平面內的直線位置關系怎樣?模塊4:典例分析2時間安排:12分鐘(其中緘默情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時間6分鐘)教學目標:
1.通過線面平行的尋找,直觀感知利用判定定理尋找線面平行的方法;2.通過學生板書規(guī)范書寫格式;3.通過探究題,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線線平行的尋找方法:中位線、平行四邊形。教學過程:典型例題2已知:如圖, 平面 , ,且 與 分別相交于點 。求證:AC=BD鞏固練習:已知直線AB平行于平面 ,經過AB的三個平面和平面 分別相交于直線a,b,c.求證:a//b//c學生板書,教師視情況指導。
二、復習教學——承上啟下,環(huán)環(huán)相扣
高三數(shù)學復習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周密計劃、合理安排、科學實施。如何做好復習工作,有效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是每個高三老師都在考慮的問題。案例2:《導數(shù)的應用》復習教學設計模塊1:復習舊知時間安排:8分鐘(其中緘默情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時間6分鐘)教學目標:復習前一節(jié)課的內容,起點低,讓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動手,學生回答,老師根據(jù)學生情況指導。教學過程:1、函數(shù) 導____。2、設函數(shù) ,若 ,則 =_____。3、函數(shù)在處的切線方程____。4、已知曲線 上一點,求①點 處的切線斜率;②點 處的切線方程。5.若則____。模塊2:函數(shù)的單調性時間安排:10分鐘(其中緘默情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時間5分鐘)教學目標:1.了解函數(shù)單調性和導數(shù)的關系;2.能利用導數(shù)研究函數(shù)的單調性;3.會求函數(shù)的單調區(qū)間。
教學過程:函數(shù) 在某個區(qū)間 內,若 ,則 在 為增函數(shù)。函數(shù) 在某個區(qū)間 內,若 ,則在為減函數(shù)。問:下列函數(shù)的單調性如何?(1);(2);(3);(4)例題 函數(shù) 的單調性?極值?在 上的最值?變式 你能作出上面函數(shù)的圖象草圖嗎?
模塊3:極值時間安排:10分鐘(其中緘默情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時間4分鐘)教學目標:1、了解函數(shù)在某點取得極值的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2、會用導數(shù)求函數(shù)的極大值、極小值。教學過程:求的根,然后檢查 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號,如果左正右負,那么 在這個根處取極大值,如果左負右正,那么 在這個根處取極小值。問:求下列函數(shù)的極值。(1);(2);(3);(4)例題 函數(shù) 在 處取極值,求 的值。變式 函數(shù) 在 上沒有極值,求 的取值范圍。模塊4:最值時間安排:12分鐘(其中緘默情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時間6分鐘)教學目標:1、會求在區(qū)間上函數(shù)的最大值、最小值;2.會用導數(shù)解決某些實際問題。教學過程:求在內的極值,將 的各極值與 比較,其中最大的一個是最大值,最小的一個是最小值。問:求下列函數(shù)在 上的最值。(1);(2);(3);(4)
例題 某產品的銷售收入 (萬元)是產量 (千臺)的函數(shù): ,生產總成本 (萬元)也是產量 (千臺)的函數(shù): ,為使利潤最大,應生產產品多少臺?變式 可口可樂易拉罐的容積 cm3, 當它的高和底面半徑為多少cm時,材料最省?
三、試卷講評——依據(jù)學情,學生主體
案例3: 《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卷講評
模塊1:自主改錯 激勵評價
時間安排:10分鐘(其中緘默情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時間7分鐘)
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自我調整、自我完善的能力。
教學過程:1.表揚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進步明顯的同學
2.不要急于講評,公布答案,讓學生獨立改錯,分類出哪些是粗心做錯的,哪些是通過看書可以解決的,哪些是不會的,在學生自主改錯后,再讓學生分組討論,成績好的學生可以交流自己解題心得,成績較差且不理想的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尋求解決的方法并分享別人的成果。
模塊2:呈現(xiàn)錯誤 診斷矯正時間安排:15分鐘(其中緘默情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時間5分鐘)教學過程:第13題 函數(shù) 的單調增區(qū)間是。1.錯解展示:錯解1: ;錯解2:
2.解法修正3.錯誤歸因對數(shù)函數(shù)的定義域理解的欠缺。模塊3:突出方法 變式訓練時間安排:15分鐘(其中緘默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時間10分鐘)教學目標:抓住問題的本質特征進行開放、發(fā)散式講解教學過程:第20題 設 ,函數(shù) , ,若 ,使,求實數(shù) 的取值范圍.
這是一道典型的“恒成立與能成立”問題,本題是將問題轉化為 在 上的值域和 在 的值域的交集非空,求實數(shù) 的取值范圍.引導學生將條件和結論作如下一些改變.變式1:若對任意 , ,均有 ,則 的取值范圍為_____.變式2:若對任意,總存在,使,則 的取值范圍為______.變式3:若存在,,使 ,則 的取值范圍為______.變式4:若對任意 ,總存在 ,均有 ,則 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
《數(shù)學課標標準》指出:課程目標以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基礎,促進學生對數(shù)學的理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在新課程目標下,如何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的意識和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如何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有效激發(fā)學生思維,促使師生有效互動等課題成為關鍵課題。
數(shù)學教學過程主要是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構成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二者之間的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最本質的關系,教與學的矛盾是貫穿教學過程始終的主要矛盾,這一矛盾的發(fā)展,確定了教學的本質和規(guī)律。學生是教學過程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數(shù)學課堂教學制定應以學生的“學”為出發(fā)點,以學生運動為主體。課堂設計模塊化,可以讓老師綜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 普通高中數(shù)學課程標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教育走向生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中學數(shù)學課型與教學模式研究 (新世紀出版社)
[4] PME:數(shù)學教育心理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5] 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層層剝殼 (中學數(shù)學教學參考2012年5月上旬)
[6] 試卷講評課上的“借題發(fā)揮”(高中數(shù)學教與學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