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梅
一、 讀書能開闊視野,讓教學充滿智慧
培根先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辈诲e,多讀書,增長了課外知識,可以讓你感到渾身充滿了一股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激勵著你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從書中,你往往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你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向。所以,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現(xiàn)在社會看教師的眼光很高,人們都把教師看作是有學識、有文化、有修養(yǎng)的人,無論說話做事,都得高標準,嚴要求,我們向?qū)W生傳授知識,僅靠過去說的僅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在科學技術(shù)迅猛發(fā)展,知識更新變化加快,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我們只有靠自己平時不斷地閱讀,既要博覽群書,又要在浩瀚如海的知識中,選擇閱讀自己有用的東西,積蓄在腦庫里,到教學時才能根據(jù)需要打開閘門,讓源源不斷的知識泉水流進學生的心田。比如在我們語文第五冊第八單元有一篇課文《給予樹》,課文字里行間洋溢著小姑娘金吉婭那顆金子般的愛心。在一個愛意流動的節(jié)日——圣誕節(jié)前夕,她用應(yīng)該給家人買圣誕禮物的錢給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買了洋娃娃使其如愿以償?shù)哪穷w金子般的愛心、善良和仁愛。上課伊始,我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播放圣誕快樂的音樂,出示了西方歡慶圣誕的大量圖片,配以介紹了有關(guān)圣誕樹的傳說、圣誕老人、法國及英國小朋友接受圣誕節(jié)禮物的不同方式,由此進入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學生情緒高漲,由此進入課文內(nèi)容地學習,教學效果不言而喻?!盀閷W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老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夠得心應(yīng)手,游刃有余。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蜜蜂》一課,作者通過做試驗,結(jié)尾段寫道:“蜜蜂沒有迷失方向,能準確無誤地飛回家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自己無法解釋的本能?!薄笆鞘裁幢灸苣??” 所謂師者不就是為學生授業(yè)解惑的嗎?我通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guān)蜜蜂的知識,原來蜜蜂把太陽當做自己的羅盤,可以判斷方向。使得學生當堂揭示了謎底得到了答案。作為教師,必須要多讀書、終身讀書,要用自己的知識與智慧去引領(lǐng)學生、啟迪學生,要想方設(shè)法以自身的修養(yǎng)與人格魅力讓學生愛上你的課堂。
二、讀書可以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及寫作能力
“養(yǎng)心莫若寡欲,至樂無如讀書”,工作累了,讀上一篇好文章,在浮躁的現(xiàn)實中即可尋得一份寧靜平淡,這種感覺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都難以比擬的。當你對一本書、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話產(chǎn)生深深共鳴的時候,你會覺得讀書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凈化人的心靈。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笨梢?,古人對讀書的情有獨鐘。很多學者都有良好的讀書習慣,都終生以書為友,將讀書視作一種至高的樂趣與精神追求?!白x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讀書,尤其是閱讀傳統(tǒng)文化書籍,可以讓我們在與古代先賢進行心靈的對話與碰撞時,對“厚德載物,仁者愛人”“以誠相待,言而有信”等傳統(tǒng)美德與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有一個更為深刻的體悟,可以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凈化,精神情操更加高尚。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又是文字表達的載體。經(jīng)常讀書,除了能吸取人家的經(jīng)驗總結(jié),還可以感受作品的文字表達,在頭腦里留下印象,久而久之,形成語感,能喚起我們寫作的欲望,動手寫作,促進我們寫作能力的提高。厚積方能薄發(fā),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才能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功效,才能視野開闊,寫出有創(chuàng)見、有份量、有水平的文章。古今中外,大凡成就卓著的學者,都是閱讀十分廣博、理論功底極其深厚的人,都是靠讀書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的。如果把讀書比作根,寫作比作葉,那么根深才能葉茂。
三、讀書能讓教師博學多才,悟性提高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教學不能再跟以前那樣照本宣科,一味地講解教材,而是要師生互動,要聯(lián)系實際生發(fā),擴展。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貯備,更要有很好的悟性,今天的讀書體驗就是明天的課堂實踐。只有教師書讀多了,知識面廣了,領(lǐng)悟能力強了,在課堂上才會如魚得水,游刃有余,課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紛呈。這樣學生就會在享受中快樂學習,教師就會在享受中輕松施教。在教學《趙州橋》一文時,我讓學生靜下心來讀書,安下心來思考,沉下心來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真實而靈動地完成與教材對話、與同伴對話,與老師對話的過程,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循序漸進感悟的過程。堅持引導學生讀課文、找重點詞語、抓精美句子,進而體會趙州橋的悠久歷史,感受趙州橋的堅固美觀,既深挖教材又聯(lián)系實際,真正讓學生做到從文本中來,到文本中去。這樣的引導使學生在淺吟低誦、熟讀深思中充滿閱讀期待和興趣,從而獲得閱讀經(jīng)驗。
四、讀書可以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提高學校的文化內(nèi)涵
身教勝于言教。老師是學生最好的學習榜樣,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甚為深遠。在一所校園里,如果老師喜歡讀書,那么我相信在老師的感召下,學生也一定會熱愛讀書。一個人人喜愛讀書、人人樂談讀書的校園,肯定是一個文化內(nèi)涵豐富、辦學品位極高的校園。作為教師,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學生,與學生一起營造一種濃郁的校園讀書氛圍,讓濃濃的書香在校園里的每一個角落飄散。
閱讀改變?nèi)松?,文學溫暖世界”――謹以與此句與老師們共勉,希望我們一起能多讀書,讀好書,在浩翰的書海中盡情體味讀書的無窮樂趣,把讀書當成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責任,讓書香滲透至整個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