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玉萍 孫志紅 王婷 郭艷慧
摘要: 目的: 探討孕期健康教育干預對降低產后抑郁發(fā)病率的影響。方法:選擇于我院分娩的618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309例,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教育教育,干預組實施系統(tǒng)的孕期健康教育。分析2組產婦產后抑郁發(fā)生率,評價健康教育干預對降低產后抑郁的影響。結果:按SDS抑郁癥判斷標準,干預組產后抑郁發(fā)生率3.9%,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1.6%。結論: 孕期健康教育干預對產婦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大幅降低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率。
關鍵詞:健康教育;干預;產后憂郁癥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5-0285-01
產后抑郁癥(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一組非精神性的抑郁綜合征。一般發(fā)生在分娩后的2周,其癥狀可持續(xù)數周至一年,少數患者可持續(xù)一年以上。表現為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對事物缺乏興趣、社會退縮行為、常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嬰兒的能力、自責、擔心自己或嬰兒受到傷害,重者可傷害嬰兒或自我傷害的行為[1]。
隨著圍產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孕產婦的心理保健已成為圍產保健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妊娠雖然是生育年齡婦女一種正常、自然地生理現象,但對孕產婦來說,畢竟是一次巨大的生理變化和心理應激過程,在經歷懷孕、分娩、產后恢復及哺乳等一系列生理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心理變化,一旦某些改變的程度和性質超越了正常的變異界限,則成為病理性改變。因此,對孕產婦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干預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對孕產婦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tǒng)教育,使孕產婦提前了解分娩后可能發(fā)生的變化,產后能積極樂觀地對待新角色與周圍關系的應變能力,有效地降低抑郁癥的發(fā)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分娩的孕產婦61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309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健康教育,產婦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7.1±4.9)歲,平均孕周(38.1±1.6)周;干預組實施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及護理措施,產婦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6.8±5.1)歲,平均孕周(38.4±1.7)周。2組孕產婦均無嚴重的心、腦、腎、肝等重要器官病變;2組在身高、年齡、體質量、產前檢查次數、孕周及新生兒體質量等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及護理。具體健康教育形式有
1.2.1 孕期健康教育。對確診懷孕或第一次進行產前檢查的孕婦,建立圍產期保健卡,發(fā)送孕產期保健手冊,對不同孕周的孕婦有計劃開設特殊的孕婦培訓班,采用專題講座、觀看分娩錄像,使孕婦熟悉妊娠、分娩的過程,孕期心理、生理改變的機制,了解新生兒及嬰兒的哺乳、喂養(yǎng)及護理技巧等知識,以消除緊張、恐懼心理[2]。
1.2.2 入院教育。孕婦入院時,對每個孕婦均采取分期宣教、循環(huán)宣教、隨時宣教的方法。以口頭宣教為主,配合宣傳圖片、視聽教育為輔的方法。
1.2.3 產時教育。分娩時,由責任護士將孕婦送到產房,助產士繼續(xù)具體指導和更加形象地描述分娩過程。
1.2.4 產后教育。分娩后,指導進行早吸吮,觀察產婦2小時后送回病房,護士繼續(xù)進行母乳喂養(yǎng)知識指導,新生兒護理、喂養(yǎng)技巧等注意事項。
1.2.5 出院指導。出院前,護士進行出院指導,如產褥期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飲食、新生兒喂養(yǎng)技巧、產褥期體操、產后42天到醫(yī)院門診進行體格檢查等知識。
1.2.6 產褥期家庭訪視。由有經驗的社區(qū)醫(yī)生或護士進行家訪,進行產褥期保健,定期電話隨訪詢問產婦和嬰兒情況等。
1.3 觀察指標。觀察并記錄2組孕產婦產后抑郁發(fā)生的差異。抑郁評定方法:對2組產婦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心理調查[3],以SDS量表總分≥52分為有抑郁癥狀。
1.4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4.0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組產婦SDS評分結果比較見表1。
表1 2組產婦SDS評分結果比較
組別 例數 SDS(x±s ,分) SDS判斷有抑郁癥狀 例數%
對照組 309 42.5±6.63611.6
干預組 309 30.7±4.7123.9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3.1 研究發(fā)現,實施系統(tǒng)健康教育后,通過大信息量加強對產婦和家屬的健康宣教,給予鼓勵、支持、緩解了心理恐懼,防范了產后抑郁的發(fā)生,并引導協(xié)助產婦選擇適宜的分娩方式[4],資料顯示,干預組產后抑郁癥發(fā)病率為3.9%,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1.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產前加強孕婦對分娩及產褥期保健知識的宣教,通過多種手段掌握分娩及嬰兒護理技巧,能有效地消除孕婦對分娩的恐懼,降低產后抑郁發(fā)病率。
3.2 健康教育在產后抑郁癥的預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減少孕產婦發(fā)生產后抑郁癥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5]。通過本組發(fā)現,對產婦實施系統(tǒng)的孕期健康教育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可幫助孕產婦掌握必要的知識、緩解心理恐懼及社會因素的不良影響,降低產后憂郁癥的發(fā)生率。
3.3 健康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孕產婦學到健康的知識,而且可以促進護理人員與孕產婦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對大多數孕產婦來說,特別是初產婦,妊娠是一次具有挑戰(zhàn)性的經驗。缺少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和相應的社會支持,會增加產后憂郁癥的發(fā)生率。而隨著護理人員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教育的內容、方式也越來越系統(tǒng)化、多樣化,孕產婦可以從健康教育中得知的信息越來越全面,這樣,患產后抑郁的可能性也會隨之降低。
參考文獻
[1] 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69.
[2] 羅曉紅,張玫睇,呂志霞,等健康教育干預對產后抑郁劑社會因素剖宮產影響的研究.四川醫(yī)學[J].2010.31(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