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英
針對中職財會(會計、會計電算化,全文同)專業(yè)省級培訓參培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發(fā)放統(tǒng)一問卷,現(xiàn)場填答并收回。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對問卷的信息條目進行編碼、歸類,并做進一步統(tǒng)計、分析。在問卷調查后,深入部分中職學校分別進行了校級領導座談和財會專業(yè)教師座談,這些座談進一步印證了問卷調查得到的多數(shù)結論,也部分補充了一些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的中職財會專業(yè)省級培訓報名40人,調查當日實到38人,發(fā)放問卷38份,回收37份,回收率97.37%,調查參與率92.5%;其中1份無效問卷,有效問卷共計36份,有效率97.30%。問卷主體部分是對培訓的思考,包括4個開放性問題,分別是師資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省級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方法方面的建議以及其它意見建議。有效問卷中信息條目總數(shù)為211,用于本研究有效信息條目數(shù)為202。因篇幅所限,以下所引用信息未列出所屬問卷的編號和條目的順序號。問卷信息條目在各問題層面的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問卷中各問題的有效信息條目數(shù)
202個有效信息中,82個關于省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其余120個是相應建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本次調查的中職財會專業(yè)省級培訓參培教師認為,省級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按問卷中信息條目數(shù)量排序)為: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方式方法和其他方面。關于培訓內容、培訓方式方法和培訓時間的建議條目數(shù)分別是74、33和13。
問卷表明,參培教師認為省級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集中在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和培訓方式方法等方面。
1.培訓內容(45)。(注:括號內為信息條目數(shù),下同)在參培教師認為的省級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里位于首位,問題表述詳見表2。在關于培訓內容存在問題的表述中,理論與實踐比重以及與學校專業(yè)對接問題(27),獲得最多關注,對培訓內容的精深程度以及培訓內容針對性和時代性的關注(18)位列其次。表明財會專業(yè)參培教師對培訓內容的理實比例倒掛不滿,對培訓內容不夠緊跟時代,以及在實用性、有效性方面的欠乏頗多微詞。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培訓內容存在問題的表述中,除了對專業(yè)技能的促進,還包括對專業(yè)教學能力的提升,體現(xiàn)了中職財會專業(yè)教師,作為財會專業(yè)人和財會專業(yè)教師雙重專業(yè)身份的雙重專業(yè)追求。
表2 培訓內容方面存在的問題
2.培訓時間(17)。在省級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里位居第二。培訓教師對培訓時間的意見大多集中在培訓時間過長且安排過于緊張,這樣的問題導致了培訓教師疲憊,影響了培訓效果(13)。如有的教師寫道:“培訓時間安排的很緊,全天上課,沒有周末休息,很緊張,很累,應在時間上寬松些”,“時間緊,中間無休息,很累,影響學習效果”,“時間緊,任務重”,等等。此外,還有不應都在寒暑假(4)。
3.培訓方式方法(4)。對培訓方式方法的問題表述與培訓內容一樣,更多地指向了理論與實踐的比例關系問題,如“理論講解多,實踐少”(3),而“有些考核考試沒有必要”(1),則指向了考核評價方式。
4.其他。除上述外,還有16條指出了培訓中存在的其它問題,分別涉及培訓經費(2)、培訓服務(環(huán)境、食宿等)(共9),另有5個涉及培訓機會、培訓效果等。
1.培訓內容(74)。在所有建議中數(shù)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相應建議分別為“增加實踐實操”(32)、“更深入,提高針對性、突出時代性、實用性”(21)、“專業(yè)四新知識”(10)、“財務軟件”(7)和“減量提質”(4)。從根本上說,這些建議大都突出實踐實操,指向專業(yè)實踐技能的熟練和實際操作水平的提升,體現(xiàn)了財會專業(yè)注重實踐應用的特點。這些建議也與成人和教師的學習需求特點相一致,即注重學習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對可以即刻應用的學習感興趣。
2.培訓方式方法(33)。建議包括增強實踐、開展網絡學習、交流互動專題研討和前期準備四個方面:17條增強實踐,既有相應原則,也有具體做法,這些做法包括企業(yè)實踐形式,多實踐實操等;4條開展網絡學習,變革傳統(tǒng)培訓方式;4條開展交流互動、專題研討,3條有關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和教學方法的多樣,2條指向培訓的前期準備,2條考試考核,1條授課教師。這些建議意在提升培訓的實用性和有效性,使培訓質量更優(yōu),效益更大。
3.培訓時間(13)。包括縮短培訓時間、中間安排休息等(12),也有教師提到不應都在寒暑假,而應隨時、靈活(1)。如“培訓時間更加靈活,不一定安排到寒暑假,可隨時培訓”、“中間應有休息時間”等。
培訓時間過長和安排過于緊張,被參訓教師廣為詬病。20天的連續(xù)培訓,中間無休息日,連續(xù)作戰(zhàn)不但讓教師們叫苦連天,也影響了培訓效果。此外,教師們對于培訓安排在寒暑假頗有怨言,一線教師日常工作繁重,難得假期,往往希望好好休息,或做些自主安排,但假期培訓使得教師的籌劃落空,心生嫌隙,影響培訓的主觀感受。但是,對這一問題,不能簡單地用平時非假期培訓作為解決策略,因為這樣的安排在現(xiàn)實中難以實現(xiàn)。在對中職學校的訪談中,校方雖然同情教師的辛苦,但對于培訓安排在平時不能認同,因為如果這樣安排,勢必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而且就目前的學校師資而言,往往代課困難。此外,還有承擔省級培訓任務的中職教師培訓基地的情況,是否可以隨時開展培訓,都是需要考量的維度。因此,對于培訓時間,應綜合考慮多方情況,進行人性化設計,合理安排。
問卷中教師們較多地提到做好前期相應準備,包括一些基本信息的采集、培訓計劃和學習內容的提前布置,并要開展相應的需求調查,根據(jù)教師需求,確定培訓的目標和內容、方式等,科學設計和實施培訓。中職教師對于省級培訓往往存在較高期待,如何使培訓達致這種預期,較好地承載包括提升教師專業(yè)能力、促進專業(yè)發(fā)展和實現(xiàn)職業(yè)成長等在內的各項培訓功能,增強吸引力,較好地滿足培訓需求,是需要培訓承擔者認真思考的。一個十分有效的途徑,就是深入調查,做足準備。對此,可以參照基礎教育教師培訓的一些成功做法。
從內容到方法,理實倒掛,培訓內容不深入、缺乏針對性、時代性不強、實用性差,以及培訓方式方法的相應缺失,既是意見集中所在,也是參訓教師建議數(shù)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方面。由此可見,現(xiàn)有的培訓與教師的理想期待尚有差距。培訓功能的充分實現(xiàn),需要以實在的內容為載體,借助于適切的方式方法實現(xiàn)。教師們關注培訓的實效性,關心培訓能帶來對于自身專業(yè)成長的助推。他們付出時間和辛苦,期待收獲。因此,應注重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方法的實踐取向,提高針對性,突出時代性、實用性。
無論是培訓內容不適宜,還是培訓方式方法不適切,既有可能是方案設計的先天不足,也有可能是實施過程中的監(jiān)管不力,宜區(qū)別對待。應建立科學的培訓評價制度,設計合理的培訓評價體系,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策略:對于方案設計的不足,應加強前期調查研究,科學進行頂層設計,整體架構,合理安排;對于實施過程中與設計不符的走樣現(xiàn)象,應加強督導檢查,增大監(jiān)管保障力度,確保培訓效果。
教師培訓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涉及諸多層面,需要多方努力,對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剖析,不是一次簡單的問卷調查分析就能完成的,相應的解決策略的提出和實施更有待時間和實踐的檢驗。但教師培訓對于學校教育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使得一切努力都是應有的,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