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fā)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市場化開始逐步滲透到高等教育的領域,相應的高等教育市場化的問題也成為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熱點?;诖耍疚臄M以高等教育市場化為核心,首先對高等教育市場化的概念及由來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然后論述了高等教育市場化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我國高等教育市場化的改革路徑。
關鍵詞:高等教育;市場化;改革路徑
高等教育市場化作為20世紀末世界高等教育領域出現的一種新的改革趨勢,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也逐步向市場化這一潮流邁進,但就目前來看,我國的高等教育尚未形成完全意義上的市場化。因此,理性地分析高等教育市場化相關理論、客觀地面對市場化所引起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可以使我們更加清晰的探索出適合中國的高等教育市場化改革路徑。
一、高等教育市場化的由來及其概念界定
近年來,高等教育市場化概念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是對高等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張的一種體現,即是高等教育邁向“大眾化”,乃至“普及化”的一種反映。在高等教育精英化發(fā)展階段,由于接受高等教育人群的學生較少,高等教育供給量較小,因此大眾很難感受到高等教育與市場之間的聯系;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時代的到來,高等教育的供給量相應的增加,為了完善高等教育的管理以及供求的平衡,與市場相關的產業(yè)、產品等概念在高等教育領域被廣泛應用。
關于高等教育市場化這一概念,各學者及相關教育組織表述各異。1997年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給高等教育市場化做出的定義是:“把市場機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運營至少具有如下一個顯著的市場特征:競爭、選擇、價格、分散決策、金錢刺激等?!睗h斯·沃森斯塔則認為,“高等教育市場化是高等教育走向分權化、增強競爭性和引入經營方法的一種趨勢”。而本文所說的中國高等教育的市場化,主要是指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高等教育領域,將原來的政府主導高等教育,改為高校、政府、社會共同協調管理,將原來的國家掌控高等教育大權,下放到各高等教育機構,以便有效實現課程設置的市場化、資金籌集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的競爭化、科研成果的社會化,從而提高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
二、高等教育市場化的影響
高等教育市場化作為世界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一種產物,在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同時,也不可避免的促使高等教育產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
(一)高等教育市場化的積極影響
首先,高等教育的市場化有利于推動高等教育整體質量和資源利用率的提高。高等教育的市場化,一方面促進了辦學主體的多元化,彌補了單一的政府控制的一系列弊端,從而使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得到明顯的提高。另一方面,市場化控制下引入的競爭機制,極大地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和有效利用。
其次,高等教育的市場化有利于促進高等教育課程和專業(yè)設置的多元化、社會化。高等教育的市場化對高等院校的專業(yè)設置和課程配置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市場化大背景下,高校要想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人才,提高社會聲譽度,只能面向市場設置專業(yè),并不斷地對其進行調整,以滿足學生的各種需求,從而最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
第三,高等教育市場化能夠促進高校資金來源的多元化。一方面,高??梢越柚c市場、企業(yè)的合作,如為企業(yè)推薦優(yōu)秀人才、為市場提供科研成果等方式,獲得企業(yè)的教育經費支持;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市場化,一定程度上會促進包括企業(yè)、私人、民間組織等辦學主體的多元化,相應的也就帶來了教育投資的多樣化。
最后,高等教育市場化極大地提高了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隨著市場化競爭機制的不斷引入,各高??梢酝ㄟ^市場傳遞的相關信息來準確的判斷并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人才,從而使各色優(yōu)秀人才的培養(yǎng)更具有針對性,人才輸出的質量也相應地得到了普遍提高。
(二)高等教育市場化的消級影響
首先,市場競爭機制的引入,存在教學質量下降等隱患,易導致高等教育目的的偏離。隨著高等教育市場化的盛行,高校辦學主體也日益多元化,而這種多元化主體背景下隱藏的各方利益,極易使高等教育淪為他們利益追逐的附屬品,從而極大地降低高等教育的質量,從而導致高等教育日益商業(yè)化。
其次,高等教育的市場化容易使高校課程設置趨向不合理。高校作為一個教書育人的場所,承擔著培育社會所需的優(yōu)秀人才、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使命,但是,過度的市場化容易使課程的設置和分布嚴重失調,只面向“熱門”專業(yè)培養(yǎng)人才,而對于一些國家經濟發(fā)展所需的基礎課程則逐漸被忽略,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喪失了對國家和民族文化的傳承功能。
最后,市場信息的短期性與高等教育滯后性之間的矛盾較為突出。市場信息具有變動性、短期性的特點,而相應的高等教育則具有明顯的長期性、滯后性,二者之間的這種矛盾就決定了如果高校一味以市場為導向培育人才,則不僅不會滿足社會對相應領域人才的需求,而且還會喪失高等教育對主流文化、基礎文化的傳播與頌揚。
綜上,簡單地反對市場化,或者完全地支持市場化,都是不恰當的,我們不僅應該看到市場化對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更應該充分認識到其所帶來的種種弊端,在利用市場機制優(yōu)越性的同時,積極地探索科學有效地方法,以規(guī)避市場的缺陷。
三、中國高等教育市場化的改革路徑
市場化在給我國高等教育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促使其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但高等教育市場化作為現代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一種趨勢,我國要想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因此,積極探索新方法,使我國高等教育市場化在合理限度內發(fā)揮其優(yōu)越性,是我國當前高等教育謀得發(fā)展的主要途徑。
(一)辦學理念市場化
一方面,高校要積極地確定自身的戰(zhàn)略定位,在“固本”的基礎上求得創(chuàng)新。即高校應該在立足于優(yōu)秀的基礎文化的同時,以需求為導向,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中明確自身的發(fā)展方向。另一方面,高校應該樹立市場化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在改革過程中積極促成高等教育的市場化。但是由于市場本身的不穩(wěn)定性,完全的市場化無疑會給我國的高等教育發(fā)展帶來風險,因此當前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在充分尊重市場規(guī)律的前提下,積極地尋求高校自主、政府調控、市場調節(jié)三者之間的平衡點,并探索出實現資源配置的最佳組合,從而彌補市場的不足。
(二)經費籌集多元化
高校經費的籌集作為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前提,需要社會、政府、高校的共同努力,而改變過去的單一性籌資機制,實行多元化、多渠道的籌集經費,是高等教育謀求長遠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具體來看,一方面,高??梢酝ㄟ^校企合作、國際教育服務合作等方式,爭取社會、企業(yè)、個人資助,并積極構建三者聯動的多元化籌資機制;另一方面,我國還可以通過發(fā)放教育稅、教育股票、教育發(fā)展專項基金、教育債券等形式進行教育經費的籌集。
(三)辦學主體多樣化
就高校而言,我國應該積極調整政府與高校之間的關系,適度的下放辦學自主權,進一步擴大高校的教學自主權、招生自主權、人員管理及分配自主權、經費自主權等,從而促進各高校的特色化、個性化發(fā)展,以滿足社會對多層次、多樣化優(yōu)秀人才的需求,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就各級政府機構而言,積極探索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二者合作、共建的方式,促進中央教育權的進一步下移,形成中央、地方政府兩級管理、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就社會而言,高校應通過設立合作基金、加速科研成果在企業(yè)的投放、為企業(yè)培養(yǎng)定向、專項人才等形式,積極的建立與企業(yè)間的合作關系,以實現高校與企業(yè)的共贏。
政府要想為其營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就要積極地促進自身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化。一方面,可以通過完善高等教育市場機制、制定高等教育長遠規(guī)劃和高等教育法律法規(guī)等的方式,實現對高等教育的宏觀調控;另一方面,從整體上監(jiān)督高校的辦學質量,為高校創(chuàng)設宏觀的政策保護環(huán)境,并利用經濟杠桿的導向作用對高等教育進行間接管理,逐步實現由原來的高校與政府間的控制關系向服務、契約關系轉變。
(五)高校管理制度化
就高校而言,政府應該為高校的發(fā)展提供相對寬松的外部環(huán)境,從而促進高校不斷革新現有的高等教育管理機制,最終建立起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大學制度。就市場而言,在教育要素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通過促進各高校間、高校內部各力量間的競爭,不僅可以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而且對于高校內部的高效率管理,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政府方面,應該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的高等教育監(jiān)控和規(guī)范機制,從而從宏觀上掌控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彌補市場化管理、高校自主化管理的缺陷。
總之,在當今的社會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市場化的發(fā)展趨勢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我國高等教育要想在市場化過程中謀得發(fā)展,就必須在充分遵循市場規(guī)律的前提下,調節(jié)好政府、市場、高校三者之間的關系,把市場化穩(wěn)固在合理的范圍內,從而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最終實現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fā)展。(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參考文獻:
[1]陳上仁.高等教育市場、高等教育市場化概念的若干理論辨析.現代大學教育,2005(3).
[2]李盛兵.高等教育市場化:歐洲觀點.高等教育研究,2004(4).
[3]李江源.高等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不足略論.教育現代化,2001(2).
[4]張萬海.論高等教育實行有限市場化的必要性和規(guī)范性.江蘇高教,1998(1).
[5]周銅.關于高等教育市場化趨勢的思考.教育探新,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