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徐皓峰在坊間的知名度高低,是這樣排列的:武術(shù)界、影評界、編劇界、導演界。自打他為王家衛(wèi)擔綱編劇的《一代宗師》獲得巨大成功之后,這個排列順理成章地變成了:編劇界、武術(shù)界、影評界、導演界。
聊到徐皓峰,必提三件事,一是不到三個月就售出三萬冊的民國武林回憶錄《逝去的武林》,二是讓他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的電影《一代宗師》,再就是陳凱歌以他的小說《道士下山》為藍本改編的同名電影,年末即將公映。
鮮為人知的是,徐皓峰其實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純科班出身,早在《一代宗師》公映一年前,就已經(jīng)自編自導了處女作《倭寇的蹤跡》。前不久舉行的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上,他又以導演身份攜新作《箭士柳白猿》亮相紅毯……而這一切,都要從他長達八年的“閉關(guān)修煉”說起。
徐皓峰說:“武俠小說是一棱刀背,幸好,有此藏身之處。”
一畢業(yè)就放棄電影
1993年,我考進北京電影學院就讀導演系,畢業(yè)的時候是1997年。當時整個電影業(yè)的大環(huán)境不好,圈內(nèi)學院派關(guān)起門來做學術(shù)討論,最終得出一個結(jié)論:日本人是一個非常喜歡看電影的民族,看電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之一,一個日本幾乎等于整個歐洲市場;但是中國人是完全不需要看電影的民族。
我感覺這是五四以后一個巨大的思維慣性:什么都上升到民族性。我們討論一件事的目的不在于解決具體問題,而是喜歡把它歸結(jié)于民族根性,結(jié)論總是人種出了問題,搞得自己也很氣餒。80年代之后更加處于勇于自我否定的階段,好像越罵自己、越罵中國人,越能成為文化明星,獲得輿論的認同。這么說吧:一個世紀以來好多名人做的都不是學問,都是靠罵祖宗上位的。
現(xiàn)在回過頭來再看,中國人怎么可能是天性不需要看電影的民族呢?
從另一方面來說,中國人也是很小心的民族,喜歡總結(jié)歷史,是為了在現(xiàn)實發(fā)生變化的時候能夠很小心地處理。但是1997年的時候,社會相對混亂,錄像廳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大家都在看VCD。電影界給我的感覺是什么都蒙著眼來,現(xiàn)做實驗,好像特別自信。那時候我體會到的不是歷史書上的中國人,而是膽子極其大,知道一分就敢干十分——商業(yè)片一下子大量涌現(xiàn),都在模仿港片、武打片,既沒有人家的技術(shù),也不研究精神內(nèi)涵,盡是簡單粗糙的模仿,失去了我們自己做大眾電影的傳統(tǒng),讓人氣餒。
這實際上跟我們的人才培養(yǎng)體制很有關(guān)系,我們的藝術(shù)院校:美院、電影學院、戲劇學院、音樂學院,教育的根,都是精英培訓,而不是塑造通俗藝術(shù)家。我們追求的是陽春白雪,是跟歐洲頂級電影藝術(shù)的對接,看不起商業(yè)片,跟俗對立。這種想法跟窮清高的文人很像,就是故意不掙錢,我清貧,但是清貧得很踏實;同時也看不起掙錢的人,覺得來路不正,為了生活享受放棄了自己的原則和標準。
在那種大環(huán)境下,我索性放棄了電影,去電視臺,靠拍紀錄片過活,當中也導演過話劇,但一直沒有碰電影。
八年閉關(guān),刀背藏身
26歲那年(1998),我辭職回家,每天就在書齋里讀書、寫小說。從26歲到34歲,基本上一直是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維持了八年。
我讀初中的時候正是武俠小說風靡的80年代,“閉關(guān)”的時候,又重看了金庸的全套小說,還有古龍、溫瑞安……為了練文筆,我開始刪改武俠小說,不改情節(jié),只改字詞,改過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小李飛刀》。不怎么改金庸,因為他的遣詞造句方式,跟嘉慶年之后的小說很接近,比如《兒女英雄傳》,像戲曲一樣,語言有歷史傳承,現(xiàn)在已經(jīng)基本絕跡了,有點可惜。但是這種白話文,并不是我將來想寫的,所以就沒有去刪改金庸。
讀書寫作之余,我交流最多的是兩位老人:一位是道教宗師胡海牙,另一位是我的二姥爺李仲軒——他是形意拳大師唐維祿、尚云祥和薛顛的弟子。我跟著他們研究道家文化,研究民國武林。
雖然主動把自己開除出了影視圈,但是看電影一直是我的愛好和習慣。小時候,只要是片空地,天黑后就可能成為露天影院。我家附近有塊墳地,我此生的第一場電影,是在墳場上看的。那時候孩子們都愛跟大院子弟交朋友,因為大院里每周都有電影看。直到我們的青少年時代,電影還是帶點特權(quán)色彩的東西,也象征著精神生活和文化品位——記得那年北大圖書館放映《紅高粱》,有志青年跑去看,特別有儀式感。
2000年,武俠片《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我看了之后,寫了一篇很長的影評,講電影里的道家文化,投給了《電影藝術(shù)》雜志。沒想到很快就刊載了,雜志社還約我繼續(xù)寫影評,就這樣一路寫下來,自己也感覺看到一線生機。
有人問我,你的小說多寫落魄之人,你自己有沒有過落魄的階段?其實我的整個青春期都可以說極其落魄——不是簡單地掙不到錢,還要面對才華可能突然消失的危機。前路茫茫的生活非常消耗人,如果不去鍛煉,藝術(shù)的感覺就會逐漸消失。我曾經(jīng)說,藝術(shù)就是一劑毒藥,會在你40歲之前不斷發(fā)作,你要么找到解藥,要么等過了40歲之后放棄。
在書齋呆了三四年之后,發(fā)現(xiàn)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不一樣了。從前的人過著清貧的生活也可以活得有底氣,有自己恒定的標準。但是到我們這一代,標準已經(jīng)喪失。同期畢業(yè)的同學,有些已經(jīng)賺到了錢,有些仍然失業(yè)在家,每到同學會的時候就特別明顯:有人開車來,有人騎著自行車來,還有的同學因為自卑,不愿意來。這讓我感到很悲涼,貧富差距已經(jīng)傷害到了質(zhì)樸的友情。
不過我始終認定一個道理:天道酬勤,老天會回饋你。天荒地老,門前草深,我就日復一日地好好練習。之后的情況可以用非常順利來形容——出第一本書的時候誰都不認識,自己投稿給出版社,就順利出版了。出版以后有個書迷找到我,說喜歡我的短篇小說《倭寇的蹤跡》,想出投資讓我把它拍成電影。
其實我拍電影的時候沒有功利心,反而寫小說的時候有,想的是“遠水解近渴”。因為我受的一直是電影的訓練,想創(chuàng)作電影,苦于沒有條件,所以就想著先用文字形式把自己的想法保留下來。如果小說成功了,再去爭取拍電影的話,投資方對我的信任度會更高。起初這只是一個朦朧的想法,但后來都變成了現(xiàn)實。endprint
投資商來找我的時候,我二姥爺已經(jīng)過世,我把他對我口述的民國武林歷史整理成了《逝去的武林》。這也意味著我一個階段的生活狀態(tài)已經(jīng)結(jié)束,我開始想往外走。
導演的蹤跡
《倭寇的蹤跡》寫的是萬歷十五年的南京老城,名將戚繼光的舊部假扮倭寇,攪亂城中軍隊、武林四大門之事。雖然整體有古典的氛圍,但行文有黑色幽默感,是我主動要寫成這樣一種風格——帶點黑色幽默的武俠小說。
我想做的文化批判,一直都不是那種特別狠的,要歸結(jié)于民族性、人性惡的東西。中國文化的悲劇,是自己把自己搞亂了,在和平時代仍然使用革命時代的思維,老是想著一個階層推翻另一個階層,文化和行為準則都會亂。在我的小說里,沒有你死我活,我不想表達人性之惡,我想說的是人性的尷尬——《倭寇的蹤跡》改編成電影之后里邊有一句臺詞:“我不是壞人,我只是起了邪念”。
寫《倭寇的蹤跡》這個故事的起點,是想要保留歷史。中國歷史上原本屬于軍隊里的東西,往往會以婉轉(zhuǎn)的方式在民間保存下來。比如明朝的武術(shù)滅亡之后,是由潛伏在民間的將軍傳下來的。古語說“亡國家不亡天下”,這是一種文化自信,相信民間對文化有吸納功能。孔子也說,新的朝廷起來之后,對禮儀不熟悉怎么辦?“禮失而求諸野”,就是到民間去尋找。但是現(xiàn)在這個蓄水池消失了,民間以打工族為代表,高度標準化,淘汰了傳統(tǒng)文化,保留不住歷史了。
《倭寇的蹤跡》改編成電影,屬于小投資。因為成本低,如果要拍一個歷史事件的話恐怕完成不了,只能采用大眾熟悉的電影形態(tài),所以我選擇了武俠。這就像希區(qū)柯克早年在英國拍實驗電影,后來從兇殺題材切入,找到了和大眾結(jié)合的方法。
從風格上說,一開始我就沒有打算學港式武俠。雖然我們當年初看到《黃飛鴻》、《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都會興奮,覺得天馬行空的視覺奇觀太好看了,但是經(jīng)過20多年來的大量復制,已經(jīng)有俗套之嫌。香港武俠片受武術(shù)指導影響非常大,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武指制度。我想我既然比不了,倒不如另辟蹊徑。
我的電影對白比較生活化。想要表現(xiàn)歷史上的生活常態(tài)。現(xiàn)在很多歷史劇會刻意使用以前的語言,半文不白,但是以前的語言已經(jīng)死了,生搬硬套很不協(xié)調(diào)。而如果用現(xiàn)在的流行詞匯來拍古人,又太無厘頭了。
在電影學院受的教育,運用在《倭寇的蹤跡》里,最明顯的就是空間的訓練。這部片子的鏡頭數(shù)量不多,而且大部分不是靠簡單的分切節(jié)奏去完成,而是靠空間的分切。限于成本,可能其他方面看起來有點粗糙,但空間感我自認為很好。
很多人以為我會武術(shù),其實我不會打,但是原理我都懂?!顿量艿嫩欅E》是我自己擔任武指,從招式來說,尊重實感——從真實的武術(shù)里開掘出新的動態(tài),是補救美感之法。
當然低成本并不見得賠錢。這部片子走了幾個電影節(jié),也賣出了英美版權(quán),在日本還進過藝術(shù)院線。我的第二部電影《箭士柳白猿》上個月剛做完后期,很快就會公映。因為《一代宗師》帶來的榮譽,這部新作的發(fā)行契機比上一部更好。和《倭寇》相比,這部戲更張揚武俠,但是打斗方式和一般的武俠片很不一樣——實戰(zhàn)動作其實一定是很難看的,殺人很難看,只有一下,沒有來來回回的姿態(tài)美。但是實戰(zhàn)動作也有美感,美感在于它的速度、它的有效感。
這是一個文藝導演紛紛實現(xiàn)武俠夢的時代。前有陳可辛《武俠》、王家衛(wèi)《一代宗師》,后又將有陳凱歌《道士下山》,侯孝賢《聶隱娘》,賈樟柯《在清朝》……徐皓峰對武俠片、武俠片導演,亦有不少真知灼見——
談王家衛(wèi):他的電影里,愛情是基本形式,涉及到愛情的部分,不是簡單說感情,而是借男女感情表達社會風潮和社會心態(tài)?!兑淮趲煛防镏v葉問和宮二沒有結(jié)果的愛情,用愛情的遺憾去引出時代的遺憾:武林逝去了,老一代人的精神追求,新一代人沒有繼承下來。愛情對王家衛(wèi)來說是一艘船,借著船他可以到達另一個岸。
談陳凱歌:他是文化旗幟,曾經(jīng)被禁,也曾經(jīng)受到過不懂中國文化的歐洲記者的奚落。但我仍然為《邊走邊唱》所震撼。小時候我在美院附中學畫畫,在那里看了《孩子王》,對畫面感觸很大。我深信陳凱歌、張藝謀對民族藝術(shù)有著深厚修養(yǎng),為何近來全不發(fā)揮?外因是商業(yè)片領(lǐng)域有更強的勢力,我們還是弱者。
談張藝謀:記得1991年的時候《大紅燈籠高高掛》公映,我有一個常常在街頭打架的痞子同學,屬于瞅誰不順眼就上去揍他那種人,但是他當時跟我說,要去看《大紅燈籠》。這讓我印象非常深,讓我覺得電影在感染人心方面有很強的力量,所以我一直自覺地高看電影。
談徐克:從徐克作品可以看出,他對還珠樓主情有獨鐘,已經(jīng)為《蜀山劍俠傳》拍了兩部電影。還珠樓主的特點是詩意的視覺奇幻,所以徐克對《笑傲江湖》中東方不敗的武功進行了改造。因為玩耍,所以出俗。徐克的武俠電影玩出了各種視覺效果,不是無源之水,有前輩心力,有民眾基礎(chǔ)??上П焕弦惠呂湫g(shù)家明確指明是錯誤的東西,卻成為今日電影的時尚,尤其以徐克為代表的新派武俠片則只講究姿態(tài)的美觀,離真正的武術(shù)相去太遠。
談胡金銓:胡金銓《俠女》里的竹林打斗借鑒了日本劍俠片,氣氛嚴峻,對峙時完全是日本風格,打斗時的剪接技巧又超越了日本片的實戰(zhàn)性,將動作奇跡化。
談李安:李安《臥虎藏龍》里的竹林是在談戀愛。甄子丹、袁和平都抱怨李安的竹林動作欠佳,因為作為武術(shù)設(shè)計師,他倆腦海中只有動作。而李安是以拍吻戲、床戲的方法來拍武打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