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強直性脊柱炎伴有脊柱骨折患者的臨床影像學表現(xiàn)及損傷特征分析

2014-06-30 16:56吳春華
現(xiàn)代儀器與醫(yī)療 2014年3期
關鍵詞:脊柱骨折強直性脊柱炎

吳春華

[摘 要] 目的:探討強直性脊柱炎伴有脊柱骨折胡臨床影像學表現(xiàn)和損傷特征。方法:回顧我院2008年4月至2013年9月間收治的60例AS伴有脊柱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其影像學表現(xiàn)和損傷特征進行匯總分析。結果:60例患者中剪力性骨折、應力性骨折、壓縮性骨折患者分別為24例(40.0%)、19例(36.67%)和17例(28.33%),即以累及三柱的貫通性骨折為主要表現(xiàn)。MRI、X線平片和MSCT的檢出病變數(shù)分別為286、120、251。結論:AS伴脊柱骨折以累及三柱的貫通性骨折如剪力性骨折和應力性骨折為主要損傷特點,并伴有脊柱韌帶損傷、脊柱隱匿性骨折、Andersson 病變等。MRI和MSCT對脊柱骨折的早期診斷價值高于X線平片,且MRI對脊柱隱匿性骨折、脊柱韌帶損傷等的診斷精度較高,可作為臨床診斷首選手段。

[關鍵詞] 強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影像學表現(xiàn);損傷特征

中圖分類號:R593.23 R44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5200(2014)03-036-0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aging findings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spinal fractures. Methods:Reviewed the clinical data of 60 cases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spinal fractures, which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08.04~2013.09, make an pooled analysis for the imaging performance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Results:The shear fracture, stress fracture, compression fracture among the 60 cases patients was respectively 24 cases (40.0%), 19 cases (36.67%) and 17 cases (28.33%), it showed the main damage performance was the fractures involved the three columns. The number of the lesions which detected by X ray, MSCT, MRI was120, 251, 286. Conclusions:The shear fracture, stress fracture and other ractures involved the three columns were the main damage type of the patients with AS and spinal fractures, and accompanied with spinal ligament injury, spinal occult fractures, andersson lesions, et al. The clinical value of MRI and MSCT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the AS with spinal fractures was higher than X ray, and the MRI had more higher diagnostic accuracy for occult spinal fractures, spinal ligament injury, MRI should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means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AS with spinal fractures.

[Key words] ankylosing spondylitis;spinal fractures;imaging;damage characteristics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一直是困擾人類健康的骨科疾病,近些年來其發(fā)病趨勢呈逐年上升趨勢[1]。AS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目前多認為與長期過度勞累、長期保持固定姿勢以及腰椎高負荷受壓等因素有關,發(fā)病后患處可因炎癥而出現(xiàn)疼痛、脊髓神經(jīng)壓迫等癥狀,并可累及周邊的脊柱關節(jié)和骶髂關節(jié)[2]。AS發(fā)生后,主要病理表現(xiàn)為椎間盤纖維環(huán)骨化、脊柱骨性強直以及脊椎部位骨折疏松等,其椎體骨折發(fā)生率較正常人群大幅上升[3]。因常規(guī)脊柱骨折的臨床表現(xiàn)與AS伴有脊柱骨折的臨床表現(xiàn)有諸多相似之處,臨床上將兩者混淆的概率較高,AS伴有脊柱骨折的臨床漏診和誤診比例高達34.0%[4]。因此,探討強直性脊柱炎伴有脊柱骨折患者的臨床影像學表現(xiàn)和特征對于提高該類疾病的臨床診斷精度具有極為重要意義?,F(xiàn)以我院2008年4月至2013年9月間收治的60例AS伴有脊柱骨折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1.1 病例資料

根據(jù)研究需要,選擇我院2008年4月至2013年9月間收治的60例AS伴有脊柱骨折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7例,女性13例;年齡范圍21~82歲,年齡中位數(shù)43.5歲。41例患者有外傷史(跌倒傷14例、輕度碰撞傷9例、車禍傷7例、按摩傷2例、彎腰搬物傷9例),19例無明顯外傷史。AS確診后病程分布為3周~38年,平均約為18年左右;骨折后到我院就診的時間為1~173d,平均約57d。在臨床表現(xiàn)方面,脊髓神經(jīng)完全損傷導致的完全性截癱患者7例,脊髓神經(jīng)功能障礙19例,椎體壓痛、活動受限23例,其它患者未見明顯癥狀。所有患者均于入院當日或次日行MRI、MSCT以及X線平片檢查,并依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相應的治療措施。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5]:(1) 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符合AS的,且人體白細胞抗原B27檢查結果為陽性,可確診為AS。(2) 患者既往無腰間盤大創(chuàng)傷手術史、無先天性椎體畸形或脊髓神經(jīng)功能異常。(3) 無較為嚴重的骨質(zhì)疏松性疾病,椎體曲線及外形均均符合研究需要。(4) 本次研究在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和相關規(guī)定的指導下進行,患者均在知情前提下參與該項研究。排除標準:凡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中任何一條者均不納入研究范圍。

2 研究方法

2.1 影像學檢查方法

MRI檢查:采用我院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型號:Philip Achieva 1.5T),對患者行全脊柱掃描。參數(shù):SE序列T1WI-(TR/TE560ms/30ms)、TSE序列T2WI-(TR/TE2000~2500ms/80ms)、T2W SPIR壓脂序列-(TR/TE2000~3000 ms/120 ms)。掃描層間距和層厚均為3mm,成像的像素矩陣為256×256。

MSCT檢查:采用GE lightspeed VCT 64層螺旋CT。參數(shù):掃描重建層厚度1mm,間距0.8mm,工作電壓120kv,電流100mA,準直器寬0.6mm,螺距0.2mm。

X線平片:患者采用正側位接受檢查,全自動曝光操作。X線平片檢查儀器型號為:PHILIPS digitaldiagnost DR系統(tǒng)。

2.2 影像學結果評定

患者行MSCT、MRI及X線平片檢查后,由我院影像科至少2位資深影像診斷師聯(lián)合脊柱疾病診斷方面的專家對患者的影像學結果進行評定。主要對患者的脊柱損傷情況、損傷范圍、骨折類型、骨折部位等進行評定,并將最終協(xié)商一致的診斷結果寫入診斷報告,以供臨床參考。

2.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數(shù)據(jù)采集后,在Execl中建立數(shù)據(jù)庫,隨后使用統(tǒng)計分析軟件SPSS16.0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學分析。

3 結果

3.1 骨折的分類及損傷部位分布

通過歸類總結,所有患者的骨折類型主要分為壓縮性骨折、剪力性骨折和應力性骨折3類。壓縮性骨折17例:S1 2例,T11 5例,L1 6例,L2 2例,L3 2例。剪力性骨折24例:C3~C43例,C6~C712例,T11~T12 4例,C5~C6 5例。應力性骨折19例:C5~C6 4例,T10~T11 8例,T11~T12 7例。

3.2 AS伴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像學征象分布

如表1所示,MRI、X平片和MSCT的檢出病變數(shù)分別為286、120和251。在后柱韌帶和軟組織斷裂、椎弓根或椎弓環(huán)骨折的檢出方面,MSCT和MIR均明顯優(yōu)于X線平片檢查,在椎體隱匿性骨折的檢出方面則以MRI的檢出率最高。相對而言,在椎體壓縮性骨折、橫突骨折以及硬化性假關節(jié)的檢出方面,則以X線平片的檢查結果中出現(xiàn)較多。整體而言,椎體壓縮性骨折、椎管狹窄、前縱韌帶斷裂、后柱韌帶和軟組織斷裂等為AS伴脊柱骨折的主要損傷特征,將MIR和X線平片檢查結合則能夠最大限度地檢出患者的病變類型和病變數(shù)。

4 討論

強直性脊柱炎因發(fā)病原因復雜,至今臨床仍缺乏較為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手段。AS的最初臨床表現(xiàn)多為骶髂關節(jié)炎,隨著病理進程的進展,椎旁韌帶、椎間盤骨化等出現(xiàn)可誘使椎體形成“竹節(jié)椎”[6]。AS患者的椎體畸形、骨折疏松、韌帶結構骨化等的合并出現(xiàn),可使患者椎體活動受限且伴有疼痛、神經(jīng)感覺異常等。AS患者韌帶結構骨化的出現(xiàn),除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脊柱活動受限、骨質(zhì)彈性降低以及生物力學改變等負面效應以外,并不能為患者椎體的穩(wěn)定性帶來任何益處[7]。相反,隨著患者骨質(zhì)疏松程度和椎體病變程度的加重,AS患者較正常人而言更易發(fā)生脊柱損傷和不明原因的脊柱骨折。據(jù)臨床研究結果顯示,AS患者發(fā)生脊柱骨折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3.5倍左右[8],其誘因與脊柱嚴重骨質(zhì)疏松導致的椎體抗壓與抗張能力明顯下降有關。因此,AS患者在日常的護理和飲食中,加強腰椎的活動性鍛煉、牽引護理和補充鈣質(zhì)是很有必要的。

在椎體骨折的發(fā)生部位方面,Mitra等[9]的研究結果顯示,AS患者的頸椎是骨折的高發(fā)部位,其次是胸腰椎,考慮與其活動頻度和椎體自身的生理結構特點有關,本次研究的結果與上述結論基本相似。在AS伴有脊柱骨折的分類方面,目前臨床分為應力性骨折、剪力性骨折以及壓縮性骨折,前2種骨折是臨床上發(fā)生頻率較高的類型。本次研究中,應力性骨折和剪力性骨折分別為19例(31.67%)和24例(40.0%),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AS患者一旦發(fā)生骨折,脊髓損傷是其最嚴重的并發(fā)癥,致死率高達17.7%,因此,盡可能地提前檢出AS伴脊柱骨折患者的椎體損傷特征對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次研究中,60例患者經(jīng)MRI、MSCT、X線平片檢出的病變數(shù)分別為286、120和251,3種影像學的檢出效果與錢邦平等[10]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既往臨床報道證實,MRI在檢出AS伴脊柱骨折患者的脊髓損傷、隱匿性骨折以及后柱韌帶和軟組織損傷方面具有較高的精度,本次研究結果同樣顯示出了MRI的臨床優(yōu)勢。從本次研究的結果可知,MRI和MSCT對AS伴有脊柱骨折的影像學診斷能力較強,脊柱損傷特點除以椎體骨折為主要特征以外,椎體前/后縱韌帶斷裂、脊柱隱匿性骨折等損傷的出現(xiàn)頻率也較高。為提高臨床診斷的精度,在以MRI為影像學診斷首選的同時,結合X線平片和MSCT的檢查結果進行聯(lián)合診斷也較為重要。

參 考 文 獻

[1] 曾憲發(fā),王長松. 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進展[J]. 中國醫(yī)刊,2012,47(2):38-41.

[2] 李文慶,廉春光,王定,等. 骨性關節(jié)炎的基礎研究進展[J].中醫(yī)正骨,2009,21(5):67-71.

[3] 康意軍,陳飛,呂國華,等. 強直性脊柱炎頸椎骨折的治療[J].中華脊柱脊髓雜志,2006,16(6):424-427.

[4] 劉欣,白人驍,李德達,等.強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臨床分析[J].中國骨傷,2009,22(7):488-490.

[5] 陳建宇,楊澤宏,劉慶余,等.強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影像學表現(xiàn)[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技術,2010,26(8):1534-1537.

[6] 魏浩,陳維善,騰沖. 強直性脊柱炎下頸椎骨折治療進展[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0,31(1):18-20.

[7] 黃玉國,李永民,申勇.強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臨床特點和手術治療策略[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20(7):644-646.

[8] 劉家明,沈建雄,余可誼. 強直性脊柱炎合并 Andersson損害誤診為脊柱結核 1 例報道并文獻復習[J].中國骨與關節(jié)外科,2012,5(3):261-264.

[9] Mitra D, Elvins DM, Speden DJ,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vertebral fractures in mil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vertebral fractures[J]. Rheumatology, 2000, 39(1): 85-89.

[10] 錢邦平,邱勇,王斌,等.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胸腰椎應力骨折的臨床及影像學特點[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8,10(28):747-750.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5]:(1) 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符合AS的,且人體白細胞抗原B27檢查結果為陽性,可確診為AS。(2) 患者既往無腰間盤大創(chuàng)傷手術史、無先天性椎體畸形或脊髓神經(jīng)功能異常。(3) 無較為嚴重的骨質(zhì)疏松性疾病,椎體曲線及外形均均符合研究需要。(4) 本次研究在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和相關規(guī)定的指導下進行,患者均在知情前提下參與該項研究。排除標準:凡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中任何一條者均不納入研究范圍。

2 研究方法

2.1 影像學檢查方法

MRI檢查:采用我院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型號:Philip Achieva 1.5T),對患者行全脊柱掃描。參數(shù):SE序列T1WI-(TR/TE560ms/30ms)、TSE序列T2WI-(TR/TE2000~2500ms/80ms)、T2W SPIR壓脂序列-(TR/TE2000~3000 ms/120 ms)。掃描層間距和層厚均為3mm,成像的像素矩陣為256×256。

MSCT檢查:采用GE lightspeed VCT 64層螺旋CT。參數(shù):掃描重建層厚度1mm,間距0.8mm,工作電壓120kv,電流100mA,準直器寬0.6mm,螺距0.2mm。

X線平片:患者采用正側位接受檢查,全自動曝光操作。X線平片檢查儀器型號為:PHILIPS digitaldiagnost DR系統(tǒng)。

2.2 影像學結果評定

患者行MSCT、MRI及X線平片檢查后,由我院影像科至少2位資深影像診斷師聯(lián)合脊柱疾病診斷方面的專家對患者的影像學結果進行評定。主要對患者的脊柱損傷情況、損傷范圍、骨折類型、骨折部位等進行評定,并將最終協(xié)商一致的診斷結果寫入診斷報告,以供臨床參考。

2.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數(shù)據(jù)采集后,在Execl中建立數(shù)據(jù)庫,隨后使用統(tǒng)計分析軟件SPSS16.0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學分析。

3 結果

3.1 骨折的分類及損傷部位分布

通過歸類總結,所有患者的骨折類型主要分為壓縮性骨折、剪力性骨折和應力性骨折3類。壓縮性骨折17例:S1 2例,T11 5例,L1 6例,L2 2例,L3 2例。剪力性骨折24例:C3~C43例,C6~C712例,T11~T12 4例,C5~C6 5例。應力性骨折19例:C5~C6 4例,T10~T11 8例,T11~T12 7例。

3.2 AS伴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像學征象分布

如表1所示,MRI、X平片和MSCT的檢出病變數(shù)分別為286、120和251。在后柱韌帶和軟組織斷裂、椎弓根或椎弓環(huán)骨折的檢出方面,MSCT和MIR均明顯優(yōu)于X線平片檢查,在椎體隱匿性骨折的檢出方面則以MRI的檢出率最高。相對而言,在椎體壓縮性骨折、橫突骨折以及硬化性假關節(jié)的檢出方面,則以X線平片的檢查結果中出現(xiàn)較多。整體而言,椎體壓縮性骨折、椎管狹窄、前縱韌帶斷裂、后柱韌帶和軟組織斷裂等為AS伴脊柱骨折的主要損傷特征,將MIR和X線平片檢查結合則能夠最大限度地檢出患者的病變類型和病變數(shù)。

4 討論

強直性脊柱炎因發(fā)病原因復雜,至今臨床仍缺乏較為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手段。AS的最初臨床表現(xiàn)多為骶髂關節(jié)炎,隨著病理進程的進展,椎旁韌帶、椎間盤骨化等出現(xiàn)可誘使椎體形成“竹節(jié)椎”[6]。AS患者的椎體畸形、骨折疏松、韌帶結構骨化等的合并出現(xiàn),可使患者椎體活動受限且伴有疼痛、神經(jīng)感覺異常等。AS患者韌帶結構骨化的出現(xiàn),除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脊柱活動受限、骨質(zhì)彈性降低以及生物力學改變等負面效應以外,并不能為患者椎體的穩(wěn)定性帶來任何益處[7]。相反,隨著患者骨質(zhì)疏松程度和椎體病變程度的加重,AS患者較正常人而言更易發(fā)生脊柱損傷和不明原因的脊柱骨折。據(jù)臨床研究結果顯示,AS患者發(fā)生脊柱骨折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3.5倍左右[8],其誘因與脊柱嚴重骨質(zhì)疏松導致的椎體抗壓與抗張能力明顯下降有關。因此,AS患者在日常的護理和飲食中,加強腰椎的活動性鍛煉、牽引護理和補充鈣質(zhì)是很有必要的。

在椎體骨折的發(fā)生部位方面,Mitra等[9]的研究結果顯示,AS患者的頸椎是骨折的高發(fā)部位,其次是胸腰椎,考慮與其活動頻度和椎體自身的生理結構特點有關,本次研究的結果與上述結論基本相似。在AS伴有脊柱骨折的分類方面,目前臨床分為應力性骨折、剪力性骨折以及壓縮性骨折,前2種骨折是臨床上發(fā)生頻率較高的類型。本次研究中,應力性骨折和剪力性骨折分別為19例(31.67%)和24例(40.0%),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AS患者一旦發(fā)生骨折,脊髓損傷是其最嚴重的并發(fā)癥,致死率高達17.7%,因此,盡可能地提前檢出AS伴脊柱骨折患者的椎體損傷特征對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次研究中,60例患者經(jīng)MRI、MSCT、X線平片檢出的病變數(shù)分別為286、120和251,3種影像學的檢出效果與錢邦平等[10]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既往臨床報道證實,MRI在檢出AS伴脊柱骨折患者的脊髓損傷、隱匿性骨折以及后柱韌帶和軟組織損傷方面具有較高的精度,本次研究結果同樣顯示出了MRI的臨床優(yōu)勢。從本次研究的結果可知,MRI和MSCT對AS伴有脊柱骨折的影像學診斷能力較強,脊柱損傷特點除以椎體骨折為主要特征以外,椎體前/后縱韌帶斷裂、脊柱隱匿性骨折等損傷的出現(xiàn)頻率也較高。為提高臨床診斷的精度,在以MRI為影像學診斷首選的同時,結合X線平片和MSCT的檢查結果進行聯(lián)合診斷也較為重要。

參 考 文 獻

[1] 曾憲發(fā),王長松. 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進展[J]. 中國醫(yī)刊,2012,47(2):38-41.

[2] 李文慶,廉春光,王定,等. 骨性關節(jié)炎的基礎研究進展[J].中醫(yī)正骨,2009,21(5):67-71.

[3] 康意軍,陳飛,呂國華,等. 強直性脊柱炎頸椎骨折的治療[J].中華脊柱脊髓雜志,2006,16(6):424-427.

[4] 劉欣,白人驍,李德達,等.強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臨床分析[J].中國骨傷,2009,22(7):488-490.

[5] 陳建宇,楊澤宏,劉慶余,等.強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影像學表現(xiàn)[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技術,2010,26(8):1534-1537.

[6] 魏浩,陳維善,騰沖. 強直性脊柱炎下頸椎骨折治療進展[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0,31(1):18-20.

[7] 黃玉國,李永民,申勇.強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臨床特點和手術治療策略[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20(7):644-646.

[8] 劉家明,沈建雄,余可誼. 強直性脊柱炎合并 Andersson損害誤診為脊柱結核 1 例報道并文獻復習[J].中國骨與關節(jié)外科,2012,5(3):261-264.

[9] Mitra D, Elvins DM, Speden DJ,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vertebral fractures in mil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vertebral fractures[J]. Rheumatology, 2000, 39(1): 85-89.

[10] 錢邦平,邱勇,王斌,等.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胸腰椎應力骨折的臨床及影像學特點[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8,10(28):747-750.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5]:(1) 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符合AS的,且人體白細胞抗原B27檢查結果為陽性,可確診為AS。(2) 患者既往無腰間盤大創(chuàng)傷手術史、無先天性椎體畸形或脊髓神經(jīng)功能異常。(3) 無較為嚴重的骨質(zhì)疏松性疾病,椎體曲線及外形均均符合研究需要。(4) 本次研究在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和相關規(guī)定的指導下進行,患者均在知情前提下參與該項研究。排除標準:凡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中任何一條者均不納入研究范圍。

2 研究方法

2.1 影像學檢查方法

MRI檢查:采用我院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型號:Philip Achieva 1.5T),對患者行全脊柱掃描。參數(shù):SE序列T1WI-(TR/TE560ms/30ms)、TSE序列T2WI-(TR/TE2000~2500ms/80ms)、T2W SPIR壓脂序列-(TR/TE2000~3000 ms/120 ms)。掃描層間距和層厚均為3mm,成像的像素矩陣為256×256。

MSCT檢查:采用GE lightspeed VCT 64層螺旋CT。參數(shù):掃描重建層厚度1mm,間距0.8mm,工作電壓120kv,電流100mA,準直器寬0.6mm,螺距0.2mm。

X線平片:患者采用正側位接受檢查,全自動曝光操作。X線平片檢查儀器型號為:PHILIPS digitaldiagnost DR系統(tǒng)。

2.2 影像學結果評定

患者行MSCT、MRI及X線平片檢查后,由我院影像科至少2位資深影像診斷師聯(lián)合脊柱疾病診斷方面的專家對患者的影像學結果進行評定。主要對患者的脊柱損傷情況、損傷范圍、骨折類型、骨折部位等進行評定,并將最終協(xié)商一致的診斷結果寫入診斷報告,以供臨床參考。

2.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數(shù)據(jù)采集后,在Execl中建立數(shù)據(jù)庫,隨后使用統(tǒng)計分析軟件SPSS16.0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學分析。

3 結果

3.1 骨折的分類及損傷部位分布

通過歸類總結,所有患者的骨折類型主要分為壓縮性骨折、剪力性骨折和應力性骨折3類。壓縮性骨折17例:S1 2例,T11 5例,L1 6例,L2 2例,L3 2例。剪力性骨折24例:C3~C43例,C6~C712例,T11~T12 4例,C5~C6 5例。應力性骨折19例:C5~C6 4例,T10~T11 8例,T11~T12 7例。

3.2 AS伴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像學征象分布

如表1所示,MRI、X平片和MSCT的檢出病變數(shù)分別為286、120和251。在后柱韌帶和軟組織斷裂、椎弓根或椎弓環(huán)骨折的檢出方面,MSCT和MIR均明顯優(yōu)于X線平片檢查,在椎體隱匿性骨折的檢出方面則以MRI的檢出率最高。相對而言,在椎體壓縮性骨折、橫突骨折以及硬化性假關節(jié)的檢出方面,則以X線平片的檢查結果中出現(xiàn)較多。整體而言,椎體壓縮性骨折、椎管狹窄、前縱韌帶斷裂、后柱韌帶和軟組織斷裂等為AS伴脊柱骨折的主要損傷特征,將MIR和X線平片檢查結合則能夠最大限度地檢出患者的病變類型和病變數(shù)。

4 討論

強直性脊柱炎因發(fā)病原因復雜,至今臨床仍缺乏較為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手段。AS的最初臨床表現(xiàn)多為骶髂關節(jié)炎,隨著病理進程的進展,椎旁韌帶、椎間盤骨化等出現(xiàn)可誘使椎體形成“竹節(jié)椎”[6]。AS患者的椎體畸形、骨折疏松、韌帶結構骨化等的合并出現(xiàn),可使患者椎體活動受限且伴有疼痛、神經(jīng)感覺異常等。AS患者韌帶結構骨化的出現(xiàn),除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脊柱活動受限、骨質(zhì)彈性降低以及生物力學改變等負面效應以外,并不能為患者椎體的穩(wěn)定性帶來任何益處[7]。相反,隨著患者骨質(zhì)疏松程度和椎體病變程度的加重,AS患者較正常人而言更易發(fā)生脊柱損傷和不明原因的脊柱骨折。據(jù)臨床研究結果顯示,AS患者發(fā)生脊柱骨折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3.5倍左右[8],其誘因與脊柱嚴重骨質(zhì)疏松導致的椎體抗壓與抗張能力明顯下降有關。因此,AS患者在日常的護理和飲食中,加強腰椎的活動性鍛煉、牽引護理和補充鈣質(zhì)是很有必要的。

在椎體骨折的發(fā)生部位方面,Mitra等[9]的研究結果顯示,AS患者的頸椎是骨折的高發(fā)部位,其次是胸腰椎,考慮與其活動頻度和椎體自身的生理結構特點有關,本次研究的結果與上述結論基本相似。在AS伴有脊柱骨折的分類方面,目前臨床分為應力性骨折、剪力性骨折以及壓縮性骨折,前2種骨折是臨床上發(fā)生頻率較高的類型。本次研究中,應力性骨折和剪力性骨折分別為19例(31.67%)和24例(40.0%),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AS患者一旦發(fā)生骨折,脊髓損傷是其最嚴重的并發(fā)癥,致死率高達17.7%,因此,盡可能地提前檢出AS伴脊柱骨折患者的椎體損傷特征對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次研究中,60例患者經(jīng)MRI、MSCT、X線平片檢出的病變數(shù)分別為286、120和251,3種影像學的檢出效果與錢邦平等[10]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既往臨床報道證實,MRI在檢出AS伴脊柱骨折患者的脊髓損傷、隱匿性骨折以及后柱韌帶和軟組織損傷方面具有較高的精度,本次研究結果同樣顯示出了MRI的臨床優(yōu)勢。從本次研究的結果可知,MRI和MSCT對AS伴有脊柱骨折的影像學診斷能力較強,脊柱損傷特點除以椎體骨折為主要特征以外,椎體前/后縱韌帶斷裂、脊柱隱匿性骨折等損傷的出現(xiàn)頻率也較高。為提高臨床診斷的精度,在以MRI為影像學診斷首選的同時,結合X線平片和MSCT的檢查結果進行聯(lián)合診斷也較為重要。

參 考 文 獻

[1] 曾憲發(fā),王長松. 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進展[J]. 中國醫(yī)刊,2012,47(2):38-41.

[2] 李文慶,廉春光,王定,等. 骨性關節(jié)炎的基礎研究進展[J].中醫(yī)正骨,2009,21(5):67-71.

[3] 康意軍,陳飛,呂國華,等. 強直性脊柱炎頸椎骨折的治療[J].中華脊柱脊髓雜志,2006,16(6):424-427.

[4] 劉欣,白人驍,李德達,等.強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臨床分析[J].中國骨傷,2009,22(7):488-490.

[5] 陳建宇,楊澤宏,劉慶余,等.強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影像學表現(xiàn)[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技術,2010,26(8):1534-1537.

[6] 魏浩,陳維善,騰沖. 強直性脊柱炎下頸椎骨折治療進展[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0,31(1):18-20.

[7] 黃玉國,李永民,申勇.強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臨床特點和手術治療策略[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20(7):644-646.

[8] 劉家明,沈建雄,余可誼. 強直性脊柱炎合并 Andersson損害誤診為脊柱結核 1 例報道并文獻復習[J].中國骨與關節(jié)外科,2012,5(3):261-264.

[9] Mitra D, Elvins DM, Speden DJ,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vertebral fractures in mil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vertebral fractures[J]. Rheumatology, 2000, 39(1): 85-89.

[10] 錢邦平,邱勇,王斌,等.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胸腰椎應力骨折的臨床及影像學特點[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8,10(28):747-750.

猜你喜歡
脊柱骨折強直性脊柱炎
經(jīng)皮椎弓根釘治療胸腰段骨折的效果
多序列聯(lián)合應用MRI檢查在早期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jié)病變的診斷價值
沙利度胺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分析
強直性脊柱炎X線特點與發(fā)病年齡和HLA—B27的關系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腰椎骨化程度和后凸程度對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分析
不同方法治療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損傷術后腦脊液漏的效果觀察
脊柱骨折應用放射平片與CT的臨床診斷價值對照
后路手術內(nèi)固定對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療價值及效果初步研究
關于益賽普聯(lián)合來氟米特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分析
后路手術內(nèi)固定治療脊柱骨折臨床應用價值評估報道
那曲县| 田阳县| 嵩明县| 大方县| 怀宁县| 台湾省| 高州市| 调兵山市| 福海县| 无为县| 云南省| 烟台市| 黔南| 政和县| 民勤县| 农安县| 龙海市| 陆良县| 澄江县| 阳春市| 荆门市| 柳州市| 偃师市| 尤溪县| 罗田县| 崇义县| 缙云县| 神池县| 红河县| 嘉祥县| 塔河县| 南充市| 北安市| 玛沁县| 杭州市| 钦州市| 青海省| 北票市| 香河县| 尼勒克县| 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