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鳳芹
【摘要】研究性學習是指教師不把現成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它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面向學生自身的生活和社會生活實踐一,強調操作與體驗,強調運用學生的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個性發(fā)展。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5-0203-02
長期以來,在我國基礎教育中,學生習慣于"接受性學習",學生往往把學習理解為背誦、模仿和做題,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變得內向、被 動、缺少自信恭順……自然也就窒息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因此,學生的學習方式要發(fā)生轉變?;趯ρ芯啃詫W習的認識,筆者在教學中努力 對自己的教法進行創(chuàng)新,為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作了積極的嘗試。
一、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體現研究性學習
蘇霍姆林基曾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勇于探索的強大內驅力。因此, 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及早激發(fā)學生的興奮點,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注意指導、積極創(chuàng)設交流情境同,適時激發(fā)學生討論。如在"圓的認識"時,教師提問:"我們周圍哪些物體是圓形的?這時將學生帶入到現實生活境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學生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接著請每一個學生用任意方法畫一個圓,讓他們自己說說是怎樣畫的,用哪一種方法最方便,確認后,再用圓規(guī)畫個圓,接著請學生自己說出已經感悟到哪些圓的知識?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他們想學什么,教師就教什么。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運用數學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發(fā)現問題,進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二、研究性學習體現在探索和發(fā)現過程中
由于研究性學習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在講授新課過程中,學生需要體驗的機會、思考的時間和自己發(fā)現問題,更需要給他們探索的自由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能力。要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探索性的問題作為思維導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多讓學生進行"試一試、畫一畫、擺一擺、變一變"的方式嘗試,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中不斷探求知識,尋找規(guī)律,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發(fā)現創(chuàng)新,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推尋過程中,老師讓學生通過剪、拼折等動手活動,把平行四邊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學生通過量、比、想,找出平行四邊形與相應的長方形的內在聯(lián)系,最后領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并讓學生把此方法推廣到三角形、梯形、圓形的面積公式中,把所學到的知識方法不斷延伸,如講授三角形的內角和這一節(jié),我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能用一個直角三角形去驗證它的內角和是180度嗎?"于是各小組同學討論研究,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并且學生動手量、折、拼的方法驗證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小組成員通過質疑進一步討論,由同學回答總結,教師在其中起到了引導作用。這樣,學生形成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研究性學習在數學實踐中的滲透
數學來源于生活。反過來又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研究性學習通過主動探索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取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主動求知,勇于探索的精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數學的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數學課的一項重要任務。
例如在學習初步時,讓學生調查每個家庭本年度一二三月所用電費情況,對未來的一兩個月用電量做出合理的預測,然后組織學生交流、討論。這樣,在實踐中檢驗,在交流過程中使認識升華,將理性認識運用于實踐當中,真正地體現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使同學們感受到自己辛勤勞動的成果,激發(fā)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了信心,變抽象為具體,把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一般的數學實際問題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