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瑛 管月泉 李艷杰 趙元祥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0095)
拓展素質訓練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①
——基于分層次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
雷瑛 管月泉 李艷杰 趙元祥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0095)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教學實驗等研究方法,對分層次的拓展素質訓練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進行研究。研究表明:經(jīng)過兩輪拓展素質訓練實驗教學,實驗組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狀況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第二輪實驗教學后的數(shù)據(jù)較第一輪的差異性更加明顯。
拓展素質訓練 體育教學 課內外一體化 心理健康 社會適應能力
最近,國內高校校園內幾起“非正常死亡”案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雖然事件已告一段落,但同樣值得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反思?,F(xiàn)在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太注重學業(yè),校園“非正常死亡”案頻發(fā),正體現(xiàn)了現(xiàn)在學生心理問題的嚴重性。
在實際生活中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問題一般都采用心理疏導的方法,而心理疏導往往以主觀評價及說服教育的形式為主,不能有效地改善人際交往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拓展素質訓練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式訓練模式,是通過利用各種典型的活動場景專門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訓練課目,讓團隊和個人經(jīng)歷一系列的訓練課程,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與團隊合作精神。
鑒于在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的過程中,心理疏導本身存在的不足及拓展訓練可能具有的優(yōu)勢,筆者試圖通過實驗分析,探索拓展訓練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能力是否有積極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女生組:實驗組隨機選擇我校12級體育選項課《定向越野》班的女大學生40名,隨機選擇體育選項課《健美操》班的女大學生40名為對照組,年齡19~21歲之間,平均年齡無顯著差異,排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軀體疾病及其他慢性軀體疾病。
男生組:實驗組隨機選擇我校12級體育選項課《定向越野》班的男大學生40名,隨機選擇體育選項課《籃球》班的男大學生40名為對照組,年齡19~21歲之間,平均年齡無顯著差異,排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軀體疾病及其他慢性軀體疾病。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雖然是隨機選取公共選項課程的學生,但從表1的數(shù)據(jù)可看出,實驗前對研究對象的年級進行卡方檢驗,四組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圖1 拓展素質訓練課程實施流程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圍繞本文的研究目的查看并搜集了與研究有關的資料和信息,同時閱讀了大量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健康教育學、心理健康測量、體育科學研究等書籍以及體育期刊相關文獻資料百余篇。
1.2.2 實驗法
對男、女生實驗組的學生按照試驗方案進行實驗教學。
1.2.2.1 實驗內容設計
實驗教學分為兩個階段,將兩組實驗對象分為相對固定的2隊每隊20人,其進行拓展素質訓練的活動內容、實施訓練的流程均完全相同,第一階段課程實驗教學每周一次,每次1小時,計12學時;第二階段課外活動實驗教學每周一次,每次1.5小時,計15學時。第二階段拓展素質訓練內容的難度要高于第一階段。
女生對照組及男生對照組在相同的時間內進行健美操及籃球選項課的學習。
1.2.2.2 實驗要求
在作息時間、飲食、課余生活及衛(wèi)生習慣等方面對研究對象提出了一定要求,盡可能保證實驗中各方面條件的一致性,兩個實驗組的教學由2名經(jīng)過專業(yè)拓展訓練培訓的講師擔任。
1.2.2.3 拓展素質訓練課程實施過程
拓展素質訓練課程主要包括場地訓練及器械訓練兩個方面,其實施流程見圖1。
1.2.3 測試工具
1.2.3.1 用《社會適應性問卷》(SAQ)測試社會適應性,問卷包括心理彈性、人際關系、心理控制和心理能量4個維度,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對所有實驗對象在實驗前發(fā)放一次問卷進行一次數(shù)據(jù)采集,再在第一階段實驗教學結束后進行第二次數(shù)據(jù)采集、第二階段實驗教學結束后進行第三次數(shù)據(jù)采集,比較分析兩階段前后的數(shù)據(jù),檢測拓展素質訓練前后的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SCL-90及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差異。
實驗前后共發(fā)放問卷240份,回收240份,回收問卷全部有效,有效回收率達100%,符合測試要求。
表1 男生實驗組、對照組及女生實驗組、對照組成員基本構成及卡方檢驗結果
表2 兩個階段實驗教學對男性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
表3 兩個階段實驗教學對女性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
1.3 資料的統(tǒng)計和處理
全部測試資料量化后采用SPSS11.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分層次的拓展素質訓練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分析
從表2、表3可見,實驗前測試中男、女大學生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社會適應能力狀況并無顯著性差異,說明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狀況比較一致。而經(jīng)過2個階段的實驗教學后,男、女實驗組大學生在人際關系、心理能量和心理控制等因子上與實驗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經(jīng)過兩輪的拓展素質訓練實驗課程后,實驗組的男、女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狀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3.1 結論
3.1.1 實驗證明:經(jīng)過兩輪拓展素質訓練實驗教學,實驗組男、女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狀況與對照組學生之間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實驗組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狀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表明拓展素質訓練對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3.1.2 將第一輪、第二輪實驗教學后的數(shù)據(jù)分別與實驗前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可見:第二輪實驗教學后的數(shù)據(jù)較第一輪的差異性更加明顯,說明分層次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拓展素質訓練可取得更加顯著的作用。
3.2 建議
3.2.1 近期高校校園內發(fā)生的“非正常死亡案件”,反映出一個在獨生子女身上存在的很嚴重的問題,在與同學相處出現(xiàn)矛盾后很多人沒有學會如何去處理矛盾,在人際交往方面的經(jīng)驗非常匱乏。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委會曾做過一項調查,表明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自信心不強且社會適應性差。雖然國家要求每個大學都要有心理咨詢室,但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很少會主動到心理咨詢室求助,因此心理咨詢室沒有起到應有作用。我們認為:對學生的心理教育應該主動干預,因為心理問題不是突然出現(xiàn)的,而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慢慢積累出來的。
在高校體育教育中融入拓展素質訓練,讓學生從訓練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盲點、發(fā)展自己的潛力,不斷克服心理恐懼和挑戰(zhàn)極限中戰(zhàn)勝自我,對提高其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能力是行之有效的。但拓展訓練課程不應是簡單的上一門課,做一次訓練,應按年級分層次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拓展素質訓練。
3.2.2 拓展素質訓練課程作為一種體驗式教學在高校中應進一步推廣,并得到廣大領導和教師的重視,高??蒲泄ぷ髡邞^續(xù)探討適合高校開展的拓展訓練教學內容,使之更加完善。
3.2.3 因實驗受很多外在因素的影響,尤其是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因此我們應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讓高校教師在訓練中能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挑戰(zhàn)精神,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訓練中的感悟轉化為人生的知識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
[1]毛振明,王長權.學校心理拓展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2]錢永健.拓展訓練[M].北京:企業(yè)管理出版社,2006.
[3]林邦杰.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M].3版.正升教育科學社,1986.
[4]孫利紅.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的實驗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8(4):415-417.
[5]林孟平,著.團體心理輔導與咨詢[M].商務印書館(香港),1998.
[6]汪向東.心理衛(wèi)生評定手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增刊〕1999 (8):33-35.
[7]肯尼斯.現(xiàn)代社會研究方法[M].許真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G807
A
2095-2813(2014)12(b)-0127-02
2011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項課題(課題編號2011JSJG197)
雷瑛(1972—),女,湖南長沙人,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體育部副教授,研究領域: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