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以網絡強度為調節(jié)變量的科技中介互補性資產與技術轉移績效的關系研究

2014-07-18 14:21王曉東蘇啟林
預測 2014年2期

王曉東 蘇啟林

摘 要:本文將互補性資產概念引入科技中介,界定了通用性互補資產、專業(yè)性互補資產的具體內容。以外部網絡強度為調節(jié)變量,在結構—行為—績效的邏輯范式下,實證檢驗了科技中介的兩類互補性資產對其技術轉移績效的影響。結果表明:科技中介的網絡強度對互補資產具有正向調節(jié)作用,但網絡強度在逐步下降;專業(yè)性互補資產是科技中介技術轉移績效實現的關鍵載體,而通用性互補資產對績效貢獻相對較小。本研究從資產—能力的視角解釋了科技中介的運行機制,對科技中介的經營戰(zhàn)略提出建議:專業(yè)性互補資產的核心是專家團隊和專業(yè)技術數據庫,在此基礎上構建“軟研發(fā)”核心競爭力;同時加強與非政府部門合作協(xié)議式的“弱聯(lián)系”,實現對創(chuàng)新資源的跨界整合。

關鍵詞:科技中介;互補性資產;網絡強度;技術轉移績效

中圖分類號:G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92(2014)02002606

doi:10.11847/fj.33.2.26

The Impac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termediarys Complementary Assets on ItsTechnology Transfer Performance, with the Adjustment of Network Ties Strength

WANG Xiaodong1, SU Qilin2

(1.College of Economics,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2.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omplementary assets int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termediary. It defines the content of general complementary asset and specialized complementary asset. According to SCP, under the adjustment of network ties strength, the paper empirically analyses the impact of intermediarys two kinds of complementary assets on its performan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network ties strength has positive effect on complementary asset, but the strength is declining. The specialized complementary asset is key carrier of performance, and general complementary asset has less impact on performance.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mechanism of intermediary from the respect of assetcompetence. The first suggestion to intermediarys strategy is that the core of specialized complementary asset are team of experts and expertise database. The second suggestion is to build core competencies based on this expertise database, which is the soft R&D of intermediary. The third suggestion is to sign cooperation contract(weak connect) with nongovernment sections in order to integrate innovation resource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sections.

Key word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termediary; complementary assets; network ties strength; technology transfer performance

1 引言

科技中介是對提供以支持技術創(chuàng)新為主要服務內容的機構的統(tǒng)稱,目前該類組織的形態(tài)主要有生產力促進中心、創(chuàng)業(yè)服務中心、企業(yè)孵化器、科技評估中心、情報信息中心、技術交易所、科技人才中介、高校組建的技術轉移辦公室(OTT)等。這些中介組織的運行模式有企業(yè)型、事業(yè)型、科技社團型;承辦主體分為官辦、半官辦、民營;服務類型有信息型、代理型、孵化型、咨詢型等。

西方學者的相關研究始于科技中介對創(chuàng)新系統(tǒng)的作用,其作用被描述為:技術轉移橋梁[1];技術經紀人[2];信息交換中介[3]等。西方學者不斷深入探討其作用機制:借助自身網絡幫助客戶牽線搭橋[4];借助自身對科技的理解幫助客戶應用和實施[5];對社會創(chuàng)新資源進行跨界整合和集成[6]。西方學者還探尋了科技中介服務能力的來源:科技中介的信息、通信和技術的融合(ICT)是其服務客戶的基礎設施[7];科技中介的社會網絡、社會資本是其能力的基礎[8];積累的專項密集型知識是其能力的來源[9]。在關注科技中介自身資產、能力等特征的同時,一些學者也從科技中介和周圍環(huán)境的互動視角進行研究:科技中介在與客戶交互的過程中創(chuàng)新自己[10];科技中介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自己也從外部環(huán)境吸收知識,創(chuàng)造新的知識[11]。

在我國的創(chuàng)新體系中,技術轉化環(huán)節(jié)相對薄弱。從2002年科技部下發(fā)《關于大力發(fā)展科技中介機構的意見》后,我國科技中介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但由于我國科技中介大多脫胎于政府職能部門以及自身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原因,其技術轉移績效不高,對創(chuàng)新系統(tǒng)貢獻有限。針對我國科技中介的特殊情況,國內學者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科技中介的功能定位、特征及其與創(chuàng)新系統(tǒng)的關聯(lián)等方面:大部分科技中介的功能被鎖定在信息咨詢,技術轉移效果不佳[12];科技中介自身功能定位不準[13];科技中介缺少核心技能[14];科技中介市場混亂,法規(guī)不健全[15]。少數學者從知識密集型服務企業(yè)的能力、創(chuàng)新績效的視角進行了研究,例如:科技中介創(chuàng)新能力結構[16];科技中介與產業(yè)集群的嵌入及其社會網絡關系[17];物化知識水平、人力資源水平、組織創(chuàng)新活動與信息技術關聯(lián)度以及CRM 戰(zhàn)略是包括科技中介在內的各類知識密集型服務企業(yè)的績效的共同影響因素[18]。

從國外學者的研究的演化路徑可以看出,對科技中介能力、績效的解釋日益受到關注;理論解釋的視角越來越綜合,對科技中介運營機理的認知越來越深入。我國學者對轉型階段的中國科技中介特殊問題關注較多,但對科技中介的運行機理分析不夠深入,缺少系統(tǒng)性分析范式,對科技中介資產、能力、績效的相關研究還是一片空白。從科技中介經營戰(zhàn)略來看,只有深刻理解科技中介運營機理,明確科技中介與外部環(huán)境的互動原理,才能構建符合科技中介特殊規(guī)律的經營管理理論,指導科技中介的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

本文在吸收和集成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遵循結構—行為—績效(SCP)的邏輯范式,提出以下分析思路:科技中介的內在結構、外部環(huán)境制約著經營行為(策略)的選擇,經營行為直接影響科技中介的績效。

然而科技中介的內在結構如何刻畫,借助哪種理論工具?外部環(huán)境變量那么多,最關鍵的變量是什么?這些問題與科技中介的特性(服務于創(chuàng)新體系)密切相關,與自身的跨界組織結構(一邊連著科研機構,一邊連著企業(yè))密切相關?;谶@些根本性的特征,本文提出用互補性資產來刻畫其內在結構,用網絡關系強度代理外部環(huán)境變量,在此基礎上分析科技中介的績效影響機制。

2 相關概念界定及文獻回顧

2.1 科技中介的互補性資產

科技中介身處技術創(chuàng)新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技術供需雙方不斷的創(chuàng)新也推動了科技中介自身的變革,這種變革不斷生成互補性資產[19,20],Teece將其分為通用性互補資產(General Complementary Asset)、專業(yè)性互補資產(Specialized Complementary Asset )、共同專業(yè)化互補資產(Cospecialized Complementary Asset)。Teece提出互補性資產概念時主要是基于中小型創(chuàng)新企業(yè),這些企業(yè)若要將新技術產業(yè)化就必須通過不同的方式配置與新技術互為補充的經營資產,例如營銷網絡、品牌、管理、生產制造、售后服務等。

科技中介是配合科技型企業(yè)、高校、科研院所等主體完成技術產業(yè)化的中間機構,當科技中介撮合一個擁有某項技術專利的大學教授與某個科技企業(yè)的技術交易時,它必須擁有熟悉這項專利的技術專家或者能夠邀請到這樣的技術專家,同時還必須擁有熟悉這項技術應用的經營專家或者能夠邀請到這樣的專家。當它要幫助一家科技型企業(yè)轉讓技術產權時,它就必須和知識產權評估機構、技術交易所、銀行、擔保等科技金融服務部門保持密切的業(yè)務聯(lián)系。這些自主擁有的專家、知識體系、服務資質、客戶關系及通過戰(zhàn)略協(xié)議間接擁有的其他單位的專家、知識體系、服務資質、客戶關系就是科技中介的互補性資產。

此外科技中介的互補性資產與Teece所分析的基于創(chuàng)新型中小企業(yè)和行業(yè)內在位大企業(yè)之間的互補性資產的分布有所不同,科技中介的互補性資產是在區(qū)域創(chuàng)新鏈條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互補存在。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科技服務業(yè)還很不成熟,從實驗室的研發(fā)源頭到消費者使用終端的創(chuàng)新鏈條存在多個斷點,科技中介只有將這些斷點有效地彌合才能給技術交易雙方帶來增值??萍贾薪檎匣パa性資產的模式有兩種:一是縱向集成,例如作為科技中介形式之一的孵化器正在朝著集成模式發(fā)展,將場地租賃、資金支持、知識產權評估和預警、技術培訓、專利申請、 營銷、制造、售后服務等互補性資產集成起來;第二種是網絡聯(lián)合,通過與其他類型的中介組織簽訂戰(zhàn)略協(xié)議,構建合作網絡,將自己并不掌握的互補性資產虛擬組織在一起。這兩種組織方式各有利弊:縱向集成式強化了互補性資產使用的排他性,鞏固了內部合作網絡結構,提高了服務質量和穩(wěn)定性,但卻可能弱化與外部創(chuàng)新資源的聯(lián)系,在某種程度上減弱了突破性創(chuàng)新的可能性[21];網絡聯(lián)合式并不能確保服務資源的排他性使用,但這種虛擬的網絡組織卻能與外界良好地銜接,為突破性創(chuàng)新提供更寬廣的服務界面。

Teece將互補性資產分為三類,在將互補性資產概念引入科技服務業(yè)時,我們很難將其也分為三類,因為這種互補性資產是“軟”性的,反映了服務業(yè)與制造業(yè)的差異,因此本研究將其分為兩類:通用性互補資產和專業(yè)性互補資產。通用性互補資產主要包括:服務硬件設施(如營業(yè)場所、計算機網絡設備等)、資產總額、低階人力資源(普通業(yè)務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技術來源渠道、技術需求渠道等。專業(yè)性互補資產主要包括:軟件設施(如數據庫、專業(yè)知識體系等)、高階人力資源(直接或間接擁有的技術專家、經營管理專家)、與創(chuàng)新系統(tǒng)中各主體的合作關系等。

2.2 科技中介的網絡強度

Granovetter[22]將社會網絡關系分為強聯(lián)系和弱聯(lián)系。強聯(lián)系是指個人的社會網絡同質性較強,人與人的關系緊密,有很強的情感因素維系;弱聯(lián)系是指個人的社會網絡異質性較強,人與人的關系并不緊密,也沒有太多的感情維系。Dyer等[23]認為,高強度的集群網絡聯(lián)結縮短了創(chuàng)新資源傳遞的平均路徑,對于企業(yè)從外部獲取創(chuàng)新資源,提升創(chuàng)新績效具有重要促進作用。Granovetter[24]則認為,就信息傳遞而言,弱連結比強連結更有利于創(chuàng)新活動的開展。由于中國創(chuàng)新網絡區(qū)域性差異顯著,學者基于不同的調研對象,對網絡強弱聯(lián)系的效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中國是以人倫關系為基礎的網絡組織,強聯(lián)系的封閉網絡是其主要特征[25];單一、過強的集群網絡關系可能會導致集群網絡高度的同質性;過強的本地聯(lián)系可能會帶來集群創(chuàng)新活動“熵的死亡”[26]。

2.3 科技中介技術轉移績效

根據2008年國家頒布的《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評價指標體系(試行)》中科技中介績效的評價指標,本文選出3個有代表性的且易于量化的關鍵指標:年度營業(yè)性收入,年度技術性收入占營業(yè)性收入的比例,年度服務企業(yè)數量。在咨詢了科技服務行業(yè)協(xié)會多位專家后,將這3個關鍵績效指標標準化后的權重確定為30%,40%和30%。

3 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本研究認為:互補性資產的分類可以代表科技中介這種特殊組織的內在結構,各科技中介資產配置不同,結構不同,這就限定了科技中介的經營(選擇)行為,進而決定技術轉移績效;同時科技中介所處的社會網絡關系對不同資產結構的科技中介的績效具有調節(jié)作用。

3.1 科技中介服務目標對科技中介互補性資產的需求

科技中介所服務的創(chuàng)新主體大部分是科技中小企業(yè),破壞性創(chuàng)新往往由科技中小企業(yè)發(fā)起,并引發(fā)行業(yè)內在位大企業(yè)的困境。由于破壞性創(chuàng)新商業(yè)化所需的互補性資產并不掌握于在位大企業(yè)手中,從事這一類創(chuàng)新的科技中小企業(yè)希望能夠從科技中介服務中借用這類資產,這對科技中介機構自身的資產結構提出了引致需求。

延續(xù)性創(chuàng)新可以由在位大企業(yè)或者是科技中小企業(yè)發(fā)起,延續(xù)性創(chuàng)新成功商業(yè)化所依賴的互補性資產通常都掌握于在位大企業(yè)手中,因此中小科技企業(yè)對科技中介的這類資產的需求較少,而對信息、資金等常規(guī)資產的需求較大。

通過對上述創(chuàng)新行為的分析,可以區(qū)分出不同創(chuàng)新行為對科技中介互補性資產的不同需求,據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 通用性互補資產與科技中介的技術轉移績效正相關。

假設2 專業(yè)性互補資產與科技中介的技術轉移績效正相關。

3.2 科技中介的社會網絡強度對科技中介互補性資產的影響

在政府的推動下,我國科技中介的社會網絡關系呈現出以下特點:

(1)雖然非官,但卻間接擁有一定的資源配置權,網絡關系中政府色彩濃厚

我國大多數科技中介都是由原來的科研院所或者政府直屬部門轉型而來,他們和相關政府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我國科技中介的網絡關系呈現出強聯(lián)系的特性,這種強聯(lián)系有助于科技中介獲得通用性互補資產和專業(yè)性互補資產。例如有了政府的補貼,一些科技中介可以較低的成本獲得營業(yè)場所等通用資產;再如有了政府的牽線搭橋,一些科技中介的調查研究相對容易開展,技術研發(fā)數據庫的構建也相對容易。

(2)由于技術研發(fā)分工日益加深,科技中介必須廣泛結網以滿足各類服務需求

目前技術研發(fā)越來越專業(yè)化,能夠勝任技術成果評估和產業(yè)化的專家少而又少,因此科技中介只能以小而精及網絡化的形式來應對。區(qū)域內單個科技中介應是行業(yè)內最專業(yè)的;其應向網絡提供不可替代的貢獻,即非冗余聯(lián)結。由此可見網絡環(huán)境下的科技中介應該是弱聯(lián)系的,促進其發(fā)揮結構洞的優(yōu)勢,增強其專業(yè)性互補資產。

(3)科技產業(yè)化的過程會不斷催生各種新的人際關系圈層,弱化產業(yè)網絡的強聯(lián)系

與傳統(tǒng)產業(yè)相比,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社會網絡圈層中的同宗、同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比例大幅下降,同學、同事等新型關系圈層不斷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產業(yè)網絡的強度??梢灶A計5~10年后同一個地區(qū)的科技中介的社會網絡強度指標會明顯下降,但目前中國科技服務業(yè)還在形成過程中,缺乏系統(tǒng)權威的數據,我們只能借用同一時期不同區(qū)域的科技中介的社會網絡強度對比情況來模擬分析。眾所周知中國的區(qū)域經濟結構大致分為東、中、西三塊,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社會網絡進化的程度不同,可以推測東部地區(qū)的社會網絡強度弱于中部,中部的社會網絡強度弱于西部。

通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設擬加以驗證:

假設3 科技中介的強聯(lián)系與科技中介的技術轉移績效正相關。

假設4 科技中介的弱聯(lián)系與科技中介的技術轉移績效正相關。

假設5 科技中介的強聯(lián)系有助于增加其通用性互補資產。

假設6 科技中介的強聯(lián)系有助于增加其專業(yè)性互補資產。

假設7 科技中介的弱聯(lián)系有助于增加其通用性互補資產。

假設8 科技中介的弱聯(lián)系有助于增加其專業(yè)性互補資產。

假設9 科技中介的社會網絡聯(lián)接強度呈現出西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東部的態(tài)勢。

4 研究模型及研究方法

4.1 理論模型構建

根據文獻回顧及研究假設,各變量之間關系的理論模型如圖1 所示。

圖1 理論分析框架

4.2 變量測量

科技中介的互補性資產的量表主要參考了Massimo[27],Chiu[28]等的相關研究。本文的通用性互補資產從硬件設施、資產規(guī)模、低階人力資源、技術來源渠道、技術需求方渠道5個方面測量,專業(yè)性互補資產從軟件設施、高階人力資源、與其他機構的合作深度3個方面衡量,共23個題項。上述題項均采用Likert 7點評分尺度打分法,題項詳見表1。網絡關系強度的測量問題參考了Caner[29]和潘松挺[30]等的研究成果,用科技中介合作伙伴的評價數據來反映。

科技中介社會關系網絡強度=Σ科技中介的正式合作伙伴對其與外部聯(lián)系的緊密程度的評價正式合作伙伴數量

緊密程度的評價分為“非常松散,很松散,較松散,一般,較緊密,很緊密,非常緊密”7檔,分別取值1~7。以3.5為分界線,綜合得分低于3.5為弱聯(lián)系,綜合得分高于3.5為強聯(lián)系。

本文對各題項之和以及各題項分別進行相關分析,發(fā)現除了資產規(guī)模外,其他所有測項與總和的相關系數均顯著。剔除資產規(guī)模題項后,整個量表的 KMO值為0.854, Bartletts 球形檢驗的顯著性水平小于0.05, 符合做因子分析的要求。

4.3 研究樣本和數據處理

以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深圳高新區(qū)、武漢東湖、長沙高新區(qū)、重慶兩江、西安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這7個東部、中部、西部的高新技術產業(yè)聚集地的科技中介為研究對象,向科技中介、企業(yè)、相關政府主管部門、行業(yè)協(xié)會、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發(fā)放問卷,問卷中的資產、人數、績效等指標取值均為2012年的數值。本研究總共發(fā)放問卷700份,回收有效問卷147份,有效回收率21%。

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各變量的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7,表明各題項設計合理,能有效支撐變量;但其中硬件設施、低階人力資源的Cronbachs α值分別為0.71和 0.80,與其他題項相比略低,原因可能是科技中介無形資產比例重,低技能的普通員工對績效貢獻弱。此外通用性互補資產的KMO值為0.803,可解釋的方差百分比為64.32%;專業(yè)性互補資產的KMO值為0.851,可解釋的方差百分比為68.56%;表明模型整體上具有較高的信度,可以用通用性互補資產、專業(yè)性互補資產來刻畫科技中介的資產分類。

4.4 實證工具的選擇

由于本研究中各變量之間存在較為復雜的因果關系,常見的聯(lián)立方程模型、典型相關分析法不能明確地解釋測量誤差,因此本文擬采用結構方程模型,使用AMOS 18.0軟件并采用最大似然估計法計算模型的擬合指數和路徑系數。檢驗結果顯示:χ2/df=2.314,近似誤差的均方根RMSEA=0.069,比較擬合指數CFI=0.89 ,擬合優(yōu)度指數GFI=0.83,調整的擬合優(yōu)度指數AGFI=0.88。這些擬合指數均達到建議值[31],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與實際數據的擬合程度良好,結構方程模型路徑系數及假設檢驗結果見表2。

5 結果分析與啟示

5.1 結果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通用性互補資產對績效具有顯著正相關關系,H1得到驗證;專業(yè)性互補資產與科技中介的績效具有顯著正相關關系,H2得到驗證;科技中介的網絡強聯(lián)系與科技中介的績效具有顯著正相關關系,H3得到驗證, H4被否定;科技中介的網絡強聯(lián)系與其通用性互補資產、專業(yè)性互補資產具有顯著正相關關系,H5,H6得到支持;科技中介的網絡弱聯(lián)系與其通用性互補資產、專業(yè)性互補資產沒有顯著相關關系,H7,H8都被否定。

H4,H7,H8不顯著,可能與所選樣本有關,本文所調研對象均來自國家級高新區(qū),高新區(qū)內政府強勢網絡存在,難以檢測到弱聯(lián)系與專業(yè)性互補資產及技術轉移績效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

將樣本按照東部、中部和西部分類后,計算三個地區(qū)科技中介的社會網絡強度,東部平均強度為5.8,中部平均強度為6.2,西部平均強度為6.8, H9得到驗證,我國科技中介的社會網絡聯(lián)接強度從東向西逐步增強。

5.2 結論與啟示

根據科技中介身處創(chuàng)新鏈條中間環(huán)節(jié)、服務創(chuàng)新系統(tǒng)的根本特征,本文提出用互補性資產刻畫其內部結構,用網絡關系強度代理外部環(huán)境,在此基礎上構建了科技中介技術轉移績效影響機制模型,實證結果表明:科技中介的互補性資產確實有助于其績效提升,但起關鍵作用的是專業(yè)性互補資產而不是通用性互補資產;社會網絡強度對科技中介的兩類互補性資產都有正向調節(jié)作用,進而影響科技中介的績效;從我國東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三個地區(qū)科技中介的社會網絡強度在逐步增強。

理論分析和實證結果指出了科技中介經營戰(zhàn)略方向——加強專業(yè)性互補資產和社會網絡聯(lián)系。加強專業(yè)性互補資產就是要借助網絡平臺,吸收整合專家團隊,搭建自己的專業(yè)技術數據庫,迎接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形成自己獨特的“軟研發(fā)”核心競爭力。專業(yè)性互補資產強大的德國科技中介就是我國學習的一個范例:德國弗朗霍夫學會擁有46個研究所,擁有強大的應用技術研發(fā)數據庫,德國史太白技術轉移中心的網絡成員遍布全球10多個國家,專業(yè)技術人員近6000人,不需要政府資助,收支平衡,能自我良性運轉。當然我國科技中介的經營策略還要結合當前我國的社會網絡變化趨勢,在保持傳統(tǒng)網絡路徑——與政府溝通“強聯(lián)系”的基礎上,積極拓展與產業(yè)、高??蒲性核?、行業(yè)協(xié)會、金融機構、國際技術合作單位等組織的合作協(xié)議式“弱聯(lián)系”。而且還要把網絡建構的重心逐漸轉向“弱聯(lián)系”,借助商業(yè)化運營模式擺脫對政府財政資金的過度依賴,主動擔負起全能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型后留下的創(chuàng)新資源跨界整合者的責任。

參 考 文 獻:

[1]Bessant J, Rush H. Building bridges for innovation: the role of consultants in technology transfer[J]. Research Policy, 1995, 24(1): 97114.

[2]Hargadon A, Sutton R I. Technology brokering and innovation in a product development firm[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12): 716749.

[3]Popp A. ‘Swamped in information but starved of data: information and intermediaries in clothing supply chains[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000, 5(3): 151161.

[4]Mcevily B, Zaheer A. Bridging ties: a source of firm heterogeneity in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12): 11331156.

[5]Van der Meulen B, Rip A. Mediation in the dutch science system[J]. Research Policy, 1998, 27(12): 757769.

[6]Lynn L H, Reddy N M, Aram J D. Linking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s: the innovation community framework[J]. Research Policy, 1996, 25(1): 91106.

[7]Corrocher N, Cusmano L, Morrison A. Modes of innovat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evidence from Lombardy[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9, 19(4): 173196.

[8]Smedlund A. The roles of intermediaries in a regional knowledge system[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6, 7(2): 204220.

[9]HansDieter H, Susanne L. Wissensintensive unternehmensorientierte dienstleistungen als regionale innovationssysteme[J]. Zeitschrift für Wirtschaftsgeographie, 2003, 47(1): 114.

[10]Gallouj F. Innovation in services and the attendant old and new myths[J]. 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2002, 31(2): 137154.

[11]Amara N, Landry R, Doloreux D. Patterns of innovat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09, 29(4): 407430.

[12]李柏洲,孫立梅.創(chuàng)新系統(tǒng)中科技中介組織的角色定位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31(9):2932.

[13]劉峰,王永杰,陳光.對科技中介幾個基本問題的研究——基于技術創(chuàng)新的分析和認識[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25(4):5558.

[14]黃志斌,薛丁輝.科技中介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機理與塑造研究[J].理論學刊,2010,27(9):5759.

[15]趙定濤,魏玖長.我國科技中介機構管理體制的創(chuàng)新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25(4):7780.

[16]閆瑩,趙公民.知識密集型服務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結構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28(1):7883.

[17]朱海燕.知識密集型服務企業(yè)嵌入與產業(yè)集群網絡結構:理論回顧與模型構建[J].首都經貿大學學報,2010,12(5):1725.

[18]俞義樵,夏燕梅.知識密集型服務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影響因素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2):5558.

[19]Teece D J.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Research Policy, 1986, 15(12): 285302.

[20]Teece D J. Reflections on “Profiting from innovation”[J]. Research Policy, 2006, 35(10): 11311136.

[21]Clayton C.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 America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 123156.

[5]Van der Meulen B, Rip A. Mediation in the dutch science system[J]. Research Policy, 1998, 27(12): 757769.

[6]Lynn L H, Reddy N M, Aram J D. Linking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s: the innovation community framework[J]. Research Policy, 1996, 25(1): 91106.

[7]Corrocher N, Cusmano L, Morrison A. Modes of innovat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evidence from Lombardy[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9, 19(4): 173196.

[8]Smedlund A. The roles of intermediaries in a regional knowledge system[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6, 7(2): 204220.

[9]HansDieter H, Susanne L. Wissensintensive unternehmensorientierte dienstleistungen als regionale innovationssysteme[J]. Zeitschrift für Wirtschaftsgeographie, 2003, 47(1): 114.

[10]Gallouj F. Innovation in services and the attendant old and new myths[J]. 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2002, 31(2): 137154.

[11]Amara N, Landry R, Doloreux D. Patterns of innovat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09, 29(4): 407430.

[12]李柏洲,孫立梅.創(chuàng)新系統(tǒng)中科技中介組織的角色定位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31(9):2932.

[13]劉峰,王永杰,陳光.對科技中介幾個基本問題的研究——基于技術創(chuàng)新的分析和認識[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25(4):5558.

[14]黃志斌,薛丁輝.科技中介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機理與塑造研究[J].理論學刊,2010,27(9):5759.

[15]趙定濤,魏玖長.我國科技中介機構管理體制的創(chuàng)新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25(4):7780.

[16]閆瑩,趙公民.知識密集型服務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結構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28(1):7883.

[17]朱海燕.知識密集型服務企業(yè)嵌入與產業(yè)集群網絡結構:理論回顧與模型構建[J].首都經貿大學學報,2010,12(5):1725.

[18]俞義樵,夏燕梅.知識密集型服務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影響因素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2):5558.

[19]Teece D J.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Research Policy, 1986, 15(12): 285302.

[20]Teece D J. Reflections on “Profiting from innovation”[J]. Research Policy, 2006, 35(10): 11311136.

[21]Clayton C.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 America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 123156.

[5]Van der Meulen B, Rip A. Mediation in the dutch science system[J]. Research Policy, 1998, 27(12): 757769.

[6]Lynn L H, Reddy N M, Aram J D. Linking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s: the innovation community framework[J]. Research Policy, 1996, 25(1): 91106.

[7]Corrocher N, Cusmano L, Morrison A. Modes of innovat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evidence from Lombardy[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9, 19(4): 173196.

[8]Smedlund A. The roles of intermediaries in a regional knowledge system[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6, 7(2): 204220.

[9]HansDieter H, Susanne L. Wissensintensive unternehmensorientierte dienstleistungen als regionale innovationssysteme[J]. Zeitschrift für Wirtschaftsgeographie, 2003, 47(1): 114.

[10]Gallouj F. Innovation in services and the attendant old and new myths[J]. 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2002, 31(2): 137154.

[11]Amara N, Landry R, Doloreux D. Patterns of innovat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09, 29(4): 407430.

[12]李柏洲,孫立梅.創(chuàng)新系統(tǒng)中科技中介組織的角色定位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31(9):2932.

[13]劉峰,王永杰,陳光.對科技中介幾個基本問題的研究——基于技術創(chuàng)新的分析和認識[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25(4):5558.

[14]黃志斌,薛丁輝.科技中介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機理與塑造研究[J].理論學刊,2010,27(9):5759.

[15]趙定濤,魏玖長.我國科技中介機構管理體制的創(chuàng)新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25(4):7780.

[16]閆瑩,趙公民.知識密集型服務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結構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28(1):7883.

[17]朱海燕.知識密集型服務企業(yè)嵌入與產業(yè)集群網絡結構:理論回顧與模型構建[J].首都經貿大學學報,2010,12(5):1725.

[18]俞義樵,夏燕梅.知識密集型服務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影響因素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2):5558.

[19]Teece D J.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Research Policy, 1986, 15(12): 285302.

[20]Teece D J. Reflections on “Profiting from innovation”[J]. Research Policy, 2006, 35(10): 11311136.

[21]Clayton C.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 America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 12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