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得玉
自從擔任了一(3)班的語文老師,我發(fā)現(xiàn)王琪同學不是很“聽話”: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經常自己不聽課還干擾別人。老師、同學講話時喜歡插嘴,有時上課會喊一些和課堂無關的話。真是同學討厭老師煩。
我經過了解知道,他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很少回來。他是由爺爺奶奶照顧、教育的。但是爺爺奶奶對他是一味的溺愛,缺乏嚴格的管教,使他心理嚴重失衡,行為反應偏差。后來經過我的不斷觀察發(fā)現(xiàn),王琪其實很聰明:接受能力強,能言善辨,懂得的道理也多,就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社會環(huán)境影響等原因,他一直對學習沒有真正產生興趣,學習習慣很差。憑著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知道其實他是因為缺少關愛,想利用一些奇異動作和上課破壞課堂紀律的方式來引起大家的關注。為了轉化他我沒少費心思,然而真正改變他的卻是一個小葫蘆。
有一天,我上《我要的是葫蘆》這一課,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在講到葫蘆樹長什么模樣時,我在幾秒鐘內用流暢的線條畫了一棵綠葉蔥蘢、藤蔓細長的葫蘆樹,并把事先剪好的小葫蘆貼上去,這下不得了了,全班同學的小眼睛齊刷刷地望著黑板,驚訝地說“真漂亮!”于是我想趁興吊吊孩子們的胃口,一本正經地說:“現(xiàn)在哪位小朋友坐得端正,并且能積極回答問題,我就讓他摘走一個小葫蘆。”我的話音剛落,教室里一下子鴉雀無聲,孩子們馬上坐得端端正正,擺出一副用心思考的樣子。此時我發(fā)現(xiàn)王琪也做出了很專心的樣子。我高興地說:“老師發(fā)現(xiàn)王琪表現(xiàn)最好,第一只小葫蘆就請王琪來摘?!敝灰娝d奮地走上講臺,在同學們羨慕的眼光中自豪地摘走了一個小葫蘆。回到座位上,他用嘴輕輕地親了一下小葫蘆,再把它小心翼翼地夾到語文書里。在這節(jié)課接下來的時間內他再也沒有亂動一下,而且好幾次大膽舉手回答問題。
后來我用更多的真情去感化他。我讓他當上了語文小組長,還時常表揚、鼓勵他,督促他學習,并抽出空余時間給他補課,跟他談心。功夫不負有心人,現(xiàn)在他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多了,雖然上課偶爾還會開小差,但絕大部分時間都能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作業(yè)完成得也很及時??吹剿倪M步,大家都很欣慰,對他的看法也在不斷改變。
教育家盧梭說過:“表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得多?!笔茄?,王琪身上產生的小葫蘆效應,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如今在我的教育教學中,我經常會準備一個“小葫蘆”,來滿足孩子們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使我的工作真正做到教好書,育好人。
(作者單位 青海省大通縣園林小學)
·編輯 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