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希
日前,香港觀塘裁判法院的一則審判引人關注。審判結果,兩名被告因犯殘酷對待動物罪被判入獄16個月;另外一名女被告,押后判刑。
審判中,裁判官的判詞,更是令人動容。“法庭不會因受害者是貓而忽視此案的嚴重性……被告殘酷、沒惻隱之心,案發(fā)時(原被告)嬉笑,只為玩樂,得到快感。脆弱的小貓受持續(xù)腳踢……非即時死亡,其后被人道毀滅……痛苦持續(xù)非筆墨能形容;法庭要向社會帶出正面信息,除人類外,動物的生命都應受到尊重和保護?!?/p>
為保障動物權益,早在1935年,原香港當局就制定了《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2008年香港特區(qū)政府對該條例進行了修訂,作出了許多具體的規(guī)定。如存在“殘酷地打、踢、惡待、過度策騎、過度驅趕任何動物或殘酷地使任何動物負荷過重或殘酷地將其折磨、激怒或驚嚇,導致該動物受到任何不必要的痛苦”、“將任何動物帶進香港或驅趕、運載、運送或移走,或據(jù)有或畜養(yǎng)任何動物,或明知而容受任何動物在其控制下或在其處所內(nèi)被據(jù)有或被畜養(yǎng),而所采用的方式可能導致該動物受到不必要或原可避免的痛苦”等等7種情形,一經(jīng)循簡易程序定罪,可處罰款5000元至20萬元及監(jiān)禁6月至3年。
有人認為,關心動物不如去關心人,甚至在有些人看來,某些關心動物的行為還有些偽善。這些觀點都有失偏頗。其實,愛護動物與愛護人本身并無矛盾,正如某位專家所言:“社會道德體系應該是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的,不能想象一個對弱小動物的生命毫無同情心和責任感,甚至殘暴地對待動物的人,能夠去關愛寬容他人。同樣,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也不會等到所有的國民都脫困或是成為富翁之后再去提保護動物?!标P心動物、尊重動物生命的意義,可以延伸到要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不要任意踐踏人的生命。動物與人是能夠做到和諧統(tǒng)一的,并不是在任何時候都是非此即彼。在我們的社會中,存在著大量輕視動物生命的人,這些人連起碼的尊重動物生命的道德底線都已經(jīng)喪失了,又如何談得上去尊重人的生命呢?!所以,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來講,尊重動物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反觀國內(nèi)大陸尚無出臺禁止虐待動物法。即使一部《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起來,也不盡人意。當一只只千里迢迢飛來越冬的候鳥苦苦掙扎在捕網(wǎng)時,當一只只曾經(jīng)生猛活潑的穿山甲悲慘地蜷縮在鐵籠時,當一箱箱貓、狗被販運到集市時,人們難道不為這種行為感到羞愧,感到自責嗎?因為這不僅是一種違法行為,也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人類不僅沒有權力這樣對待動物,同時為了自己的情感和良心不受到傷害也不能這樣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