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婷婷
[摘要]研究生黨組織生活是高校黨組織對研究生黨員進行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督促其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重要舉措,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研究生黨組織生活的有效性對研究生黨員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黨組織生活研究生活動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D26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4)11-0115-02研究生黨建工作,在整個研究生教育過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中央16號文件強調指出,要“高度重視研究生黨組織建設,切實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研究生黨員比例高,實踐證明做好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好黨建,可以充分地發(fā)揮研究生黨支部和黨員的作用,對全面做好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生黨員組織生活是黨對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其有效性的程度直接關乎我黨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此,提高研究生黨組織生活的有效性是提高研究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一、當前研究生黨組織生活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首先他們的年齡層次跨度大,有的剛20歲出頭,仍舊沒有擺脫對父母的依賴,有的已經40多歲,拖家?guī)Э?;其次他們的培養(yǎng)類型多,有普通學位,有專業(yè)學位,有在職、脫產等等;再次他們的經歷不同,有的是應屆本科畢業(yè),有的已經有好幾年的工作經驗,社會閱歷和工作經驗各不相同,這些差異往往會出現(xiàn)在同一個專業(yè)的同一個班級內,而這些研究生群體構成的復雜性,決定了開展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困難和考驗。就研究生群體本身而言,他們相對于本科生具有更為成熟的世界觀,他們思想成熟、獨立、開放,強調創(chuàng)新和變革,價值取向多元化,具備良好的綜合能力,對各類社會問題和現(xiàn)象都有自己的見解。
近年來,研究生黨員比例逐年升高,在部分高校的研究生班集體中,研究生黨員比例在入學時就已經達到了70%,如此高的研究生黨員比例決定了研究生黨建工作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然而現(xiàn)實往往并不盡如人意,從研究生角度而言,研究生是大學校園中的優(yōu)秀人才,他們中的主流思想積極上進,從大學本科階段入黨的研究生大多經過比較嚴格的競爭階段,對黨的認識較為深刻,但是進入研究生階段后,由于研究生入黨的門檻較為寬松,使得一些入黨動機并不十分純粹的研究生混入黨內,他們對黨的思想覺悟甚至沒有達到入黨的要求,尤其在商業(yè)化濃厚的今天,價值觀的多元化使得他們對黨的理解存在偏差。其次,研究生雖然掌握了很高的理論知識,但是他們中的部分黨員并沒有社會經驗,解決事情的方式往往與黨的原則背道而馳,而研究生們大多注重學科專業(yè)學習,科研任務較重往往也會使研究生黨員疏忽了黨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基于以上種種的原因,導致研究生自身對黨組織生活的積極性不高。
從黨組織的角度來說,研究生黨支部自身建設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制度的建立、監(jiān)督和管理也存在很多的弊端。比如在平時的黨組織生活中,研究生黨員缺席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老套和脫離實際的組織生活形式使得研究生參與的積極性大大降低,甚至把參加黨組織生活當作一種負擔,由此產生了負面的影響。而黨支部內部干部的不認真對待的態(tài)度,也讓本該重要的組織生活僅僅流于形式,長此以往,黨內成員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消失殆盡,思想覺悟和黨性也逐漸降低,導致研究生黨員不能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黨建工作與學校中心工作相背離,進而影響研究生全面素質的發(fā)展,甚至危害學校其他相關事業(yè)的發(fā)展。
二、 提高研究生黨組織生活有效性的途徑與方法
(一)把黨支部建在班上,重視支部組織自身建設和思想教育
研究生群體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黨員比例較高,即使是新入學的研究生,一個班級中的黨員比例通常都能占到20%,這樣把黨支部建在班級里,以黨建為中心抓研究生集體建設,抓好研究生黨員,再由黨員發(fā)揮黨員先進性作用,進而帶動班級發(fā)展,那么研究生集體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各項工作就很容易做好。與此同時,要重視支部組織自身的建設,選擇思想覺悟高、專業(yè)能力強、能夠密切聯(lián)系群眾、作風正派、品學兼優(yōu)、愿意做黨的工作的研究生擔任黨支部成員。可定期對支部成員進行先進性教育,有針對性地開展黨支部成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等活動,邀請相關領導、組織部有經驗的黨務工作者就研究生黨支部的重要作用、如何開展黨務工作、支委職責和入黨程序等內容進行培訓;經過廣泛的了解和調查,根據每個專業(yè)和每個研究生的特點,對各黨支部工作開展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法,制訂完整的黨支部考核條例;組織召開黨支部工作經驗交流會,樹立典型,及時推廣好的工作方法,創(chuàng)造黨支部工作大討論的良好氛圍,并根據各支部工作開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指導,引導研究生黨員理解和支持黨支部的工作。
(二)創(chuàng)新黨課教育方式,豐富黨日活動
就目前的研究生黨課而言,大多以課堂教育為主,以書本為載體,沒有從研究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內容枯燥,形式單一,勢必直接影響黨組織生活的有效性。因此創(chuàng)新黨課教育方式,豐富黨課內容迫在眉睫。首先,黨課內容應該著眼于增強黨性修養(yǎng),提高思想覺悟,形式上配合多媒體網絡,這樣有助于提高黨課教育的效果。用多媒體教育手段,將黨的歷史和黨的建設方面的先進典型錄制成黨課教材進行播放,配合課堂講授,增強黨課的生動性與實效性。其次,在黨課過程中可以采取直接對話的方式,這種黨內交流對話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方式,可以拉近黨員之間的凝聚力,反映了黨內平等交流、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同時也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民主建設,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提高黨組織生活的有效性。不僅如此,黨課也可以與典型報告、社會調查或者知識檢測等內容相結合,既豐富了黨課內容,也使得內容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
(三)結合新形勢積極拓展新的黨組織生活方式
新的黨組織生活方式可以為黨員教育注入新鮮血液和活力,幫助黨員提高活動積極性,增強黨員意識,培養(yǎng)黨性。首先,可以拓展組織生活中的實踐性內容,使黨組織活動“社團化”。在平日的黨組織生活中增加相應的社會實踐,讓研究生黨員把組織生活延伸到對社會的服務中去,發(fā)揮學科專業(yè)優(yōu)勢,把對黨性的培養(yǎng)落實到為社會、為人民群眾服務中去,在實踐中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以中國礦業(yè)大學藝術碩09黨支部為例,該黨支部在過去的兩年內曾組織了如“攜手世博,低碳環(huán)保社區(qū)行”的實踐組織活動。在活動中,黨支部成員向市民們發(fā)放了他們親自制作的低碳環(huán)保宣傳單。上面列舉了生活中常用的節(jié)能減排小竅門,例如生活中合理洗滌省水省電的竅門,合理烹飪省電省燃氣的竅門,等等。并有專業(yè)黨支部成員向市民現(xiàn)場示范環(huán)保小實驗,通過變廢為寶的實驗過程讓市民自覺加入環(huán)保的隊伍中,支部成員各司其職,分工合作,使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切實按照科學發(fā)展的精神貫徹和實行黨日活動,以深入群眾、服務群眾為出發(fā)點,努力實現(xiàn)黨員自身的價值意義。在活動過程中黨員同志的參與積極性很高,沒有出現(xiàn)缺席現(xiàn)象,還有積極分子和群眾的熱情參與,可見,適當改變黨組織生活方式,創(chuàng)新形式和內容,對提高黨員活動積極性和增強黨組織生活有效性具有切實的促進作用。
網絡媒介是研究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學習和生活平臺,大量的信息咨詢和專業(yè)學科的前沿動態(tài)都需要用到網絡,在這個虛擬平臺里,知識往往變得易于接受,研究生階段自主學習的方式也被普遍認同。黨支部日常組織生活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創(chuàng)建網上黨建學習園地、網絡交流平臺和紅色論壇等,以貼近研究生的現(xiàn)代媒介打開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門,使黨員從被動吸收紅色知識到主動學習。經常性地在網上開展黨的歷史紅色知識競賽,擴大紅色教育網絡影響力,營造紅色網絡思想氛圍,幫助越來越多的黨員同志潛移默化地接受黨的教育。在黨支部自身建設上同樣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工作,如開辟研究生黨支部專用電子信箱和建立黨支部QQ群等。由于研究生的專業(yè)限制,有的在外地出差,有的在校外居住或者在異地做實驗,常常有人缺席黨組織生活會,從實體空間轉移到網絡空間,不僅節(jié)約了舟車勞頓的時間,還給予了更多自由暢談的空間,一來增進黨支部成員之間的聯(lián)系,做到有問題及時反饋、及時處理,保持黨支部內部的穩(wěn)定和團結;二來利于宣傳紅色思想和發(fā)布活動信息,解決了研究生相對較“散”的管理難題,實現(xiàn)了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提高研究生黨組織生活的有效性關系到研究生黨建工作的成功與否,是值得繼續(xù)探索和發(fā)掘的,而拓寬新的黨組織活動渠道和更新組織生活方法無疑是非常必要的。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與研究生的日常教育管理相結合,黨務工作者應該更多地關心和了解研究生黨員,了解他們的生活和情感訴求,幫助其進步思想,為研究生黨建工作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敏,王春燕.高校研究生黨員教育管理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2(2):112-113.
[2]段偉才,王敦球,朱義年.新形勢下研究生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1):35-37.
[3]陳素珊,涂澄海,趙文波.研究生黨員教育管理考評指標體系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6(5):92-93.
[責任編輯:覃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