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與生產技術創(chuàng)新是技術創(chuàng)新的兩個組成部分;歷史上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對推動貿易及相關領域發(fā)展發(fā)揮過重要的作用,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商務是人類歷史上出現的最重大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成就,它顯著地降低貿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率,加速貿易集中和就業(yè)轉移,引起國際間貿易力增長的差異。我國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體制機制、配套措施、服務體系都存在缺陷和制約因素,需要調整政策思路,促進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
關鍵詞: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互聯網;電子商務;貿易力
中圖分類號:F752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4-04-16
作者簡介:夏先良(1963-),男,安徽肥東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國際知識產權、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
基金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創(chuàng)新工程項目“中國海外投資戰(zhàn)略研究”資助;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抓住和利用好本世紀第二個十年我國發(fā)展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的若干重大問題研究——面向未來的我國大國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項目編號:11&ZD002。隨著全球化日益深入發(fā)展,國內貿易占比日益下降,國際貿易日益成為主流貿易形式。而且,有別于抽象的國與國之間國際貿易概念,實際發(fā)生的具體國際貿易是從一國生產者到另一國消費者(或顧客)之間的全部貿易過程,其中或許有制造商、代理商、進出口商、批發(fā)商、零售商等主體。國際間生產分工和全球生產網絡日益緊密和復雜,國際間經濟已經高度融合,不分彼此。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也高度融合。國際貿易活動將商品從生產商送到消費者等客戶手里涉及到經營批發(fā)零售的獨立商人主體構成的流通網絡。雖然不排除針對單一最終客戶的貿易活動,進出口商主要做批發(fā)貿易。大型生產企業(yè)和大型零售企業(yè)日益替代了批發(fā)功能和環(huán)節(jié),縮短貿易渠道。純批發(fā)商主要集中于農業(yè)相關領域,而純生產商和混合企業(yè)較為普遍經營差異化商品的產業(yè),純批發(fā)商數量相對較多,平均規(guī)模小于純生產商,它們占貿易額相對較小的份額,對市場規(guī)模和來自中國等低工資國家的進口比較遲鈍(Bernard, et al, 2010)。國際貿易主體和貿易環(huán)節(jié)可多可少,貿易渠道和上下游價值鏈可長可短,貿易規(guī)??纱罂尚。滟Q易技術含量可高可低,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幅度可寬可窄,但技術創(chuàng)新始終與貿易的發(fā)展相伴隨。
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是貿易創(chuàng)新重要方式之一。過去有學者討論過國際貿易創(chuàng)新問題,但很少深入研究國際貿易的技術創(chuàng)新問題。似乎國際貿易與技術創(chuàng)新是兩個問題。其實國際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自古就有,貨幣特別是信用貨幣就是重大的貿易技術發(fā)明,這是一種貿易媒介創(chuàng)新。這里所謂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是相對于生產技術創(chuàng)新區(qū)分而言的。我們通常容易理解生產的技術創(chuàng)新,如果把全部國際貿易過程看作貿易服務的生產過程,其服務生產過程的技術創(chuàng)新也是一種生產過程技術創(chuàng)新,這樣可以更容易理解國際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
本文運用與生產領域技術創(chuàng)新相比較分析法和歷史文獻資料實證與邏輯推演相結合的方法,分析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效果,研究中國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制約因素和政策調整思路。
一、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概念的界定與相關研究
寬泛來說,貿易創(chuàng)新應該包括除工業(yè)生產工藝和產品創(chuàng)新之外的一切企業(yè)經營管理、組織改革以及銷售、貿易技巧等,它不局限于做生意的方法,而是一切能提高做生意效率與能力的技術技巧。狹義來說,撇開外貿企業(yè)微觀管理創(chuàng)新和國家宏觀政策及制度創(chuàng)新之外,國際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僅指國際貿易活動過程的技術層面創(chuàng)新。過去我們把國際貿易創(chuàng)新更多側重于國際貿易管理、制度層面的創(chuàng)新,也有探索國際貿易新市場、新組織創(chuàng)新,這些方面創(chuàng)新都對轉變外貿發(fā)展方式具有意義,但這里我們著力強調國際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對轉變外貿發(fā)展方式的重要意義。貿易領域,特別是國際貿易領域技術創(chuàng)新不同于生產領域技術創(chuàng)新,具有某些部門特定的含義和現實意義。
因此,本文只研究貿易本身技術創(chuàng)新,不涉及貿易的管理、制度、組織、市場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問題。僅由資金、人員要素增加而非技術創(chuàng)新因素引起的貿易規(guī)模擴張,不能視為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表現。這些貿易規(guī)模和范圍經濟可能不是技術進步因素帶來的。國際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不僅限于與貿易有關的信息技術、金融技術、物流環(huán)節(jié)中運輸以及倉儲、包裝技術創(chuàng)新,核心的是貿易過程和服務本身的技術創(chuàng)新。這是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關鍵和瓶頸。
總第446期夏先良:論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效果····商 業(yè) 研 究2014/06零售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是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重要形式。零售技術創(chuàng)新和應用明顯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力,降低價格,增加效益。一切真實的零售業(yè)勞動生產力增長是更有生產力的新進入零售技術代替更沒有生產力的現有零售技術的結果(Foster; Haltiwanger,2006)。美國20世紀70年代引入條碼掃描儀技術,到1984年美國10%的食品店裝配這種技術設備,在其應用的頭十年里大約降低食品價格的14%;超市采用條碼掃描設備達到5%可使食品店價格平均下降大約06%;以2012年美元幣值計,掃描設備帶來的短期福利所得每年大約26億美元(Basker,2013a,b)。拉格卡斯(2009)認為發(fā)展中國家汽車擁有率較低,零售業(yè)較少采用現代化超市,汽車在零售業(yè)技術運用構成和零售生產力差別中發(fā)揮決定性作用。
因特網削減了具體市場的固定貿易成本,削減固定成本可能會提高出口增長(Freund, and Weinhold, 2004)。而且,因特網促進和刺激了國際貿易發(fā)展,克服許多有關貿易障礙(Kurihara, Fukushima, 2013)。司佩爾貝(Spulber, 2002)強調先進的計算機、通訊和互聯網技術已經被應用到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的新交易技術,降低交易成本的技術變化使交易創(chuàng)新成為可能,開發(fā)出新型市場交易,交易創(chuàng)新改變的不僅是商業(yè)方法和組織設計,而且是交易內容和組織市場方式。
國際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和技術設備升級可以減少貿易成本和障礙、提高貿易效率、增強貿易能力,提高貿易便利化程度的效果具有網絡經濟效果,因此,各環(huán)節(jié)之間需要配套。近年來海關采用無紙辦公、單一窗口、運用互聯網、標準化和聯網通訊等自動化和現代化技術升級。這些技術升級所帶來大幅度降低貿易成本的好處需要與簡化邊境檢查流水作業(yè)手續(xù)相配套才能取得,政府對海關現代化項目的投資資金、運營和維護成本要給予長期的資金支持(Yasui and Engman, 2009)。
二、歷史上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推動了商業(yè)經濟發(fā)展和外貿繁榮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和應用帶來的結果體現在許多方面,比如推動貿易效率提高,使貿易種類日益多樣,降低貿易成本,提升貿易力,擴展貿易規(guī)模以及企業(yè)規(guī)模等。歷史上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所取得的每一步進步都不同程度地推動著貿易力的發(fā)展。
中國古代度量衡、造紙、印刷和指南針技術發(fā)明不僅對于世界科學文化和教育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為貿易發(fā)展提供必要的前提。中國黃帝時代設置了衡、量、度、畝、數五量,即權衡、斗斛、尺丈、里步、十百。春秋時期開始使用不等臂秤,戰(zhàn)國時期楚國使用等臂秤的天平和木衡;戰(zhàn)國時期還出現銅衡桿,后來演變成現在仍在使用的桿秤。秦在歷史上第一次統(tǒng)一貨幣和度量衡制度,貨幣以秦半兩錢在全國流通,秦統(tǒng)一的度為1引=10丈= 100尺= 1000寸= 10000分= 2310厘米,秦統(tǒng)一的量為1斛=10斗= 100升=20000毫升,秦統(tǒng)一的衡為1石=4鈞= 120斤=1920兩= 46080銖= 30360克。中國商殷時代或更早就發(fā)明了璽印,到周朝已經在很多領域中得到使用,今天在人們交易活動中仍然離不開印章這種工具。中國西周時期已經懂得制墨,秦代出現石硯,漢代出現以煙煤加膠合成人造墨。秦始皇時期蒙恬發(fā)明了兔毫竹管毛筆,這種筆的發(fā)明大大超越了以前用刀在竹簡上刻字的速度和便利程度,至今仍在制作和使用這種毛筆寫字。中國西漢時期已經出現紙張,東漢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技術,很快替代了簡帛的使用。中國北宋發(fā)明家畢昇發(fā)明了膠泥活字排版印刷術。中國古代指南針技術的發(fā)明不僅促進了航海業(yè)發(fā)展,同時擴大了與周邊海洋鄰國的貿易,并把指南針等航海技術傳播到朝鮮、日本、東南亞、阿拉伯以及更遠的歐洲國家。據傳中國黃帝時代隸首發(fā)明了算盤,也有說大約在公元前600年前中國人在算籌基礎上發(fā)明了算盤這種計算工具,它由運算口訣、規(guī)則、術語等軟件和算盤硬件兩部分組成,不僅在數學、統(tǒng)計等領域有廣泛應用,特別在商業(yè)上具有重要意義??梢姡袊糯嗽诙攘亢?、貨幣、印章、筆墨、紙張、印刷、指南針、算盤等領域做出的杰出創(chuàng)新和科學貢獻,極大地推動了商業(yè)發(fā)展和對外貿易繁榮。
歐美在近現代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上開始走在世界前列。交通運輸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為貿易物流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英國發(fā)明家瓦特(JamesWatt)于1768年制成了一臺單動作蒸汽機,1782年他發(fā)明了大動力的“雙動作蒸汽機”并獲得專利。1801年英國發(fā)明家特里維塞克(RTrevithick)首先造了在一般道路上行駛的蒸汽動力車輛,于次年申請到專利權,在此基礎上他把瓦特的蒸汽機改造成高壓蒸汽機。1814年英國著名發(fā)明家斯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制造并改裝了一個相似的火車頭,并鋪設鐵軌,開始在煤礦中使用。1807年美國科學家富爾頓(Robert Fulton)制成蒸汽汽船。
德國工程師本茨(Karl Benz)于1868年制成世界上第一輛三輪內燃機汽車。德國工程師奧托(Nikolaus AO(jiān)tto)在1876年制成第一臺四沖程循環(huán)的煤氣內燃機。德國工程師戴姆勒(Gottlieb Wilhelm Daimler)1883年制成第一臺汽油機,1886年又制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內燃機汽車。德國工程師狄塞爾(Rudolf Diesel)1897年制造了第一臺柴油機。1670年法國科學家吉爾·洛百瓦爾(Gilles Roberval)發(fā)明磅秤。
美國發(fā)明家莫爾斯(Morse, Samrel Finley, Breese)于1837年發(fā)明電報機;1858年建成第一根跨大西洋電纜。意大利工程師馬可尼(Guglielmo M Marconi)1895年發(fā)明無線電報,1899年3月28日成功實現了無線電通信。1843年美國物理學家亞歷山大·貝恩(Alexander Bain)根據鐘擺原理發(fā)明了傳真,1850年弗·貝克韋爾(Frederick Bakewell)開始采用“滾筒和絲桿”裝置代替了亞歷山大·貝恩的鐘擺方式,使傳真技術前進了一步。1865年伊朗人阿巴卡捷里(Abcaselli)根據貝恩和貝克韋爾提出的原理,制造出實用的傳真機,并在法國進行了傳真通信的實驗。美國發(fā)明家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于1875年發(fā)明電話,1956年建成第一根跨大西洋電話電纜。
1867年美國華爾街上建起世界上第一個股票行情表;1871年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發(fā)明了通用股票行情顯示器。1963年創(chuàng)建了世界上第一個證券自動交易系統(tǒng);1971年建成包括場外交易在內的第一個完全電子版交易系統(tǒng)(NASDAQ);1978年美國建立跨市場交易系統(tǒng),以電子鏈接紐約證券和美國其他證券交易所。為滿足復雜的即時交易,證券交易實現技術裝備電子化、信息化,代表了當時貿易技術的最高水平。
1642年帕斯卡(Blaise Pascal)發(fā)明了一個用齒輪運作的加法器,這是第一部機械加法器;1671年著名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G W Leibnitz)制成了第一臺能夠進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機械式計算機。直到1946年美國科學家??颂兀↗ Presper Eckert)和莫奇萊(John Mauchly)發(fā)明了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這是一大飛躍。1984發(fā)布域名服務器(Domain Name Server),有1 000多臺主機在互聯網上運行。經過數萬次改進,今天的電子計算機功能已經相當強大,“云”計算和儲存已經普遍應用。
20世紀上半葉美國郵寄訂購零售方式最流行。汽車、蜂窩電話、冰箱等發(fā)明促進了超市發(fā)展的沖動,為各種食品、家用品提供公平定價的一站式購物條件。二戰(zhàn)后,居民區(qū)內包含百貨店、連鎖店和其他小型特色專業(yè)店的大型購物中心相繼建起。電視和報紙的廣告推動大眾市場的發(fā)展。信用卡推廣應用可以讓零售商配置銷售系統(tǒng)和信用卡掃描器,刺激消費擴大,促進了備有大型停車場和提供有限服務的折扣連鎖店的興起,滿足消費者對廉價品牌家用商品的需求。隨著消費差異化、個性化流行,運動、服裝、家電、辦公、家用、書籍、食品等專業(yè)店繁榮起來,迫使折扣店專業(yè)化轉型,以適應這種需求。
美國沃爾瑪(Wal-Mart)是零售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的典型代表,運用先進的信息等貿易技術提高商業(yè)和供應鏈效率,迫使許多傳統(tǒng)的折扣店、百貨店業(yè)務萎縮倒閉,成為市場領導者和無可爭議的價格領袖。2013年沃爾瑪全球雇傭220萬員工,銷售額達4 660億美元,年人均銷售額超過21萬美元。20世紀沃爾瑪創(chuàng)造了了不起的B2C模式,以大規(guī)模采購把制造業(yè)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實現規(guī)模化、標準化生產,因為大規(guī)模采購要求走標準化、流水線、低成本生產和集裝箱運輸的道路。
總之,近現代以來,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貿易及其相關領域技術發(fā)明創(chuàng)新,有力地推動世界貿易與世界經濟的繁榮強盛,創(chuàng)造出人類歷史上從未達到的繁榮時代。
三、當代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速度加快,貿易力變化等技術創(chuàng)新效果更加明顯電子商務是20年來最重大的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的代表。20世紀90年代美國零售業(yè)伴隨著技術進步經歷著一場廣泛的重組和資源再配置過程。大型貿易公司紛紛在計算機基礎上利用網絡專線進行商業(yè)文件和報表的處理與傳遞,發(fā)展起來EDI貿易技術。但是傳統(tǒng)EDI技術使用成本高,而且功能與覆蓋面有限?;诨ヂ摼W的EDI技術把商業(yè)信息交換的功能從票據、單證等擴展到全面的商業(yè)信息領域,跨入現代電子商務技術時代,不同于基于傳統(tǒng)電話、傳真、郵件的商務活動。在計算機、互聯網和現代通訊技術基礎上發(fā)展起來廣泛的技術信息化趨勢推動著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層出不窮。1991年發(fā)布互聯網和個人電腦的隨后大規(guī)模普及促進了電子商務或網上零售,手機等移動通訊設備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發(fā)展加速了貿易技術信息化成長步伐?;诨ヂ摼W的電子商務交易具有選擇、便利、專業(yè)信息、及時產品以及定價對比等優(yōu)勢,把消費者對產品、品牌、定價、需求以及渠道等選擇的信息透明了,使品牌商家的忠誠和信任的根基受到動搖,對傳統(tǒng)的實體貿易公司具有非常嚴厲替代的挑戰(zhàn)。電子商務作為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代表相對于傳統(tǒng)非電子商務具有銷售力強、銷售效率高、單位勞動銷售力大等優(yōu)勢。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帶來的貿易效率提高尤其體現技術創(chuàng)新效果,特別是電子商務技術創(chuàng)新的銷售效率表現。
(一)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顯著地降低貿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率
國際電子商務就是一種依賴因特網進行跨境商品或服務交易交割的貿易形式,國際交易的手續(xù)、單證、融資和支付等交易過程都可以在網上辦理,實現貿易辦公無紙化。目前國際電子商務已經發(fā)展到國際移動電子商務的新形態(tài),可以實現隨處進行國際網上采購,極大地改變了國際貿易方式,迫使供應商隨之改變國際營銷模式。國際電子貿易必將成為重要的貿易發(fā)展方式。這將是人類歷史上迄今最大膽的一次貿易技術大飛躍。
信息交換是國際貿易的關鍵,因特網在國際貿易的跨境數據流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Meltzer, 2013)?;ヂ摼W對推動國際貿易增長發(fā)揮重要作用,互聯網和現代通訊技術發(fā)展與國際貿易增長之間具有較強關系(Kurihara and Fukushima, 2013)。在發(fā)達國家,互聯網、移動通訊和電子商務普及率很高,很大一部分客戶采購方式已經從實體轉到虛擬世界上,進行供應商信息搜索、貿易機會廣告、網絡支付和交易等?,F代通訊和互聯網技術也在發(fā)展中國家得到快速應用和推廣,電子商務增長快速,這些新技術在世界范圍的國際貿易和商業(yè)活動中應用將改變國際貿易傳統(tǒng)方式。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不斷促進貿易產業(yè)轉型。特別是互聯網、通訊技術正在改變客戶采購方式,摧毀傳統(tǒng)的貿易模式,過去成功的商務模式今天未必會成功,今天成功的未來未必也會成功。不僅傳統(tǒng)實體貿易公司要適應這種信息技術變化,線上電子商務提供商也在以新方式提供價值、時尚、選擇、便利等方面展開速度、彈性、技術和商業(yè)模式的競爭。
互聯網發(fā)展起來的電子商務在貿易方式、結算方式、物流方式等方面都可以進行不同程度的技術創(chuàng)新,能更好滿足購物偏好,提高價格比較效能,降低貿易伙伴間搜索成本,提高貿易效率。因特網減少貿易中花費的過多時間和地理位置距離遠的不利因素,提高貿易效率。信息通訊技術使得不同國家的客戶和消費者們可以更便利地、更低成本地對比不同國家間同樣商品價格,發(fā)現更多差異化的同類商品,技術更新升級便利了貿易,降低跨境交易成本。國際電子貿易發(fā)明的應用, 特別是搜索引擎、價格配比和支付系統(tǒng)發(fā)明,克服基礎設施條件差、海關程序繁雜低效、市場準入難等許多國際貿易壁壘,減少貿易時空上的不利因素,減少許多因人為造成的錯誤和障礙,可能減少中間商環(huán)節(jié),在許多方面提高效率,使資金結算和支付通過網絡銀行可以在數秒內完成,貿易文件傳遞和保存以及證據收集可以很快實現,減少實體倉儲數量和費用。這些新技術對國際貿易活動帶來企業(yè)組織文化變化、航運及交通運輸物流成本變化、外匯及匯率變化、關稅及相關稅費變化、語言文化障礙、政府政策及服務成本等方面挑戰(zhàn)。
隨著越來越多的客戶采用手機等移動通訊設備進行交易,實體貿易公司需要提供智能傳感器、Wi-Fi滿足客戶在查看商品可得性、產品定位、識別替代品、互補品等方面實時就地一對一服務。由于海外開設實體貿易公司比虛擬的,不僅運營成本昂貴,而且需要大量資源和知識,電子商務平臺把購銷雙方集中到一起進行信息數據交流和商品交換,特別從電子商務到移動商務創(chuàng)新,進一步減少貿易障礙,降低貿易成本,因此,讓過去不可能實現國際貿易的企業(yè)、個人的產品能夠通過互聯網達成跨國交易實現價值,讓小企業(yè)、小國家甚至個人把商品出售到國際市場,夫妻店也可以與國際商業(yè)巨頭同臺展開競爭,促進了世界貿易發(fā)展進步。任何國際電子商務的限制和歧視都將嚴重傷害國際貿易發(fā)展的巨大潛力。
表12007-2013年阿里巴巴公司經營情況(金額單位:億元;數量單位:萬)項目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在線實現交易額433999.62 0004 0006 30011 00017 000營業(yè)額21.6230.0149.8585.96147.74256.64412.33國際市場的企業(yè)商鋪數7097140170223280330中國市場的企業(yè)商鋪數226365542685779850950集團員工數0.851.21.822.5722.4直接就業(yè)數-37.369182.3270.8467.7-間接就業(yè)數-106.3197500771.81333-數據來源:根據歷年阿里巴巴年度報告、阿里巴巴社會責任報告資料整理所得。
阿里巴巴(Alibaba)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來從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三大領域不斷開發(fā)電子商務技術和應用平臺,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公司,體現出明顯的節(jié)約貿易成本和提高貿易效率的技術優(yōu)勢。2003年淘寶網剛剛創(chuàng)立,一年只有2 000萬元交易額,2004年交易額迅速攀升至10億元,2005年交易額擴大到80億元,2006年達到169億元,2007年增長到433億元,2012年達到11萬億元。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785萬億,同比增長3083%,其中B2B電子商務交易額達625萬億,同比增長27%;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13 205億元,同比增長647%,其中阿里巴巴集團占網絡零售市場份額的83%。2013年阿里巴巴在線交易額繼續(xù)保持增長勢頭,達到17萬億人民幣元;與此同時,阿里巴巴公司營業(yè)收入、進入平臺的國內外企業(yè)商鋪數量均高速增長(見表1)。
移動電子商務和支付成為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的新亮點。移動電子商務和支付涵蓋移動電子商務提供商、移動支付、導購及社區(qū)、條形碼價格掃描等多個分支,更加便利了隨時隨地的交易活動。阿里巴巴領跑并且主導移動電子商務市場,截至2013年底,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應用累計下載量占到了739%的市場份額;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主導移動支付市場,市場份額高達823%。
阿里巴巴員工作為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經營管理與開發(fā)人力資源,隨著電子商務交易規(guī)模快速增長體現出日益明顯的成本節(jié)約和提高貿易效率的效果。從表1可以看出,2007年阿里巴巴人均交易額為509萬元,2008年為833萬元,2009年超過1 100萬元,2010年達到2 000萬元,2013年阿里人均交易額進一步提高到7 083萬元的新高度,體現出電子商務貿易效率逐年提高的趨勢。
與阿里員工共同努力推動電子商務快速增長的還有數以萬計的企業(yè)商鋪及員工。雖然在阿里巴巴平臺上的企業(yè)商鋪并非都能年年盈利,但長期看進入平臺的企業(yè)商鋪數量大規(guī)模快速增長,在線銷售額同時高速增長,表明絕大多數在線企業(yè)商鋪能夠實現盈利,否則不會有新商鋪進入,而且平臺為商鋪免費提供網上店鋪和推廣、營銷平臺,節(jié)省了大量的準備成本、庫存成本、營銷成本、渠道成本等交易成本(Huang、阿里巴巴集團研究中心,2008),電商企業(yè)能實現邊際收入覆蓋邊際成本,在銷售增長中固定成本占比快速遞減,體現出在線交易顯著的交易成本節(jié)約效果。
(二)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加速貿易集中和就業(yè)轉移
由于貿易領域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貿易行業(yè)集中度日益提高,出現了許多大型的國際貿易公司、大型跨國零售貿易公司。如Wal-Mart、Kmart、Target、Carrefour、Big Bazaar等,近幾十年的貿易規(guī)模增長速度比其他小型貿易公司加快。
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促進貿易公司規(guī)模擴張和流量集中。大型貿易公司運用信息通訊技術、衛(wèi)星定位技術、條形碼讀寫掃描技術等,將生產商裝配線下來的產品裝船運至零售商,送到最終客戶的整個價值鏈中,進行采購、運輸、通關、分配、包裝、銷售活動的信息跟蹤、核查、庫存管理、賬單管理、資金管理等活動。同時,運用先進信息系統(tǒng)追蹤數以千萬計的產品或服務的客戶需求信息,以至于收集和分析從各個銷售網點匯集而來的銷售動態(tài),自動反饋訂單和潛在客戶需求動向。大型企業(yè)更有實力和能力開發(fā)應用電子商務技術。歐盟調查發(fā)現,大公司19%的營業(yè)額來自電子商務,小公司只有4%??缇畴娮由虅瞻l(fā)展不及境內電子商務發(fā)展得快。歐盟14%的企業(yè)向國內市場進行網上銷售,只有6%的企業(yè)向其他歐盟市場進行網上出口。掌握貿易渠道控制權的大型跨國貿易公司常常能夠經營管理大規(guī)模、數以萬計品種的高速流量產品,比如消費電子、服裝、食品、化妝用品以及生活用品等,擁有對制造商要求降低進貨價格的談判地位,并把部分壓低采購價格的好處轉給消費者,吸引消費者進入大型貿易公司的銷售網點購買優(yōu)質低價商品。結果導致貿易日益集中到利用技術創(chuàng)新的大型貿易公司手中。
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在零售業(yè)和國際貿易業(yè)務集中中都發(fā)揮關鍵作用。零售業(yè)規(guī)模經濟與進口過程規(guī)模經濟相互作用,這些規(guī)模經濟放大了技術變化和貿易自由化效果。貿易壁壘下降不僅通過削減投入成本,而且通過擴張連鎖和較高技術投資增加了進口。技術創(chuàng)新大約占到1984-2004年間沃爾瑪貿易增長的60%,由關稅下降引起的投入成本削減和采購變化占到期間沃爾瑪貿易增長的40%(Basker and Pham Van, 2008)。發(fā)達國家一些類如沃爾瑪等大型零售連鎖貿易公司不愿從進出口商、批發(fā)商那里獲得貨源,已經成為從發(fā)展中國家進口的平臺。1997-2002年間大型連鎖零售業(yè)從發(fā)展中國家進口非常規(guī)增長,估計從中國進口邊際傾向大企業(yè)是小企業(yè)的33倍,這期間大型零售企業(yè)非常規(guī)增長解釋了19%的來自中國消費品進口增長(Basker and Pham Van, 2010)。零售商通過直接進口采購其商品變得日益壯大、更加有利可圖,而那些國內采購的狀況正好相反。零售業(yè)國際貿易規(guī)模和競爭正在興起,正在迫使沒有效率的零售商退出市場。貿易規(guī)模限制等貿易自由化調節(jié)對零售業(yè)能力的限制,顯著地縮小對零售競爭和通過(pass-through)程度的影響。當零售市場結構發(fā)生變化,進口價格變化可能對消費價格和進口量具有很大影響,可以通過減少進口抬高消費價格,從而顯著改變這種傳遞機制(Raff and Schmitt, 2012)。
在西方國家市場中,控制主流貿易渠道的大型跨國貿易公司,比如沃爾瑪,不僅依靠現代技術推動低端制造業(yè)從發(fā)達國家轉移到發(fā)展中國家,而且把發(fā)展中國家制造商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以價格競爭形式轉移到西方發(fā)達國家,增加發(fā)達國家國民福利。僅沃爾瑪一家公司經營著每年從中國出口到美國市場15%的貿易量(Hart, 2012)。沃爾瑪幾乎把折扣和連鎖經營的貿易方法做到了極致,在美國內外大規(guī)模擴張折扣店、超級市場、購物中心網絡,天天以低價銷售更多產品,經營數以萬計的商品品種,長期大量投資技術設施改善效率,尤其是利用現代科技極大地擴展了其生產可能性邊界(Brea-Solís,2012)。尤其是零售業(yè)技術進步加快,推動了高度的零售市場集中。垂直的流通連鎖帶來貿易效率的增進,加快了全球市場整合。零售商經營品種增多、許多零售市場興起進場費和制造業(yè)向零售業(yè)轉移就業(yè)是與產品市場全球整合相一致的(Raff and Schmitt, 2011)。這些高度一體化的大型貿易公司,特別是跨國貿易公司,利用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提高市場價格競爭強度,迫使生產成本占比較大的制造業(yè)企業(yè)尋求到生產成本更低的發(fā)展中國家投資,促進國際產業(yè)轉移,并把在發(fā)展中國家生產的廉價產品返銷到發(fā)達國家,進一步迫使發(fā)達國家加快產業(yè)轉移步伐,在這個過程中大型跨國貿易公司集中了大部分國際貿易業(yè)務,并控制著全球價值鏈的利益分配權。
同時,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還帶來就業(yè)轉移,甚至失業(yè)。這種國際間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競爭加劇,使國際貿易關系緊張起來。大型連鎖零售企業(yè)的進入和增長對小型零售店的就業(yè)增長具有巨大的負面影響,但是這種影響僅僅當大型連鎖零售企業(yè)在緊鄰地區(qū)和同一個細分產業(yè)里的活動才如此(Haltiwanger; Jarmin; Krizan, 2009)。電子商務等新貿易技術開發(fā)與應用促進了制造業(yè)就業(yè)、傳統(tǒng)實體貿易就業(yè)人口向電子商務貿易公司及相關服務業(yè)轉移就業(yè)。2010年阿里巴巴B2B公司收購深圳一達通,它是國內第一家提供進出口服務的外貿B2B平臺,為中小企業(yè)進出口貿易提供通關、運輸、保險、碼頭、外匯、退稅、融資等全面服務。小企業(yè)從事傳統(tǒng)國際貿易要與外國伙伴進行溝通、下單、融資、物流以及通關等事宜,需要運用現代通訊、金融、物流等方面技術設備,這些技術先進與否直接影響貿易能否順利完成。阿里巴巴的一達通電子商務技術能使小企業(yè)與大型企業(yè)在國際市場上同臺競技分享市場,而且無需在海外市場上設立實體機構,完全通過互聯網電子商務、遠程會議、電子采購、電子郵件、電子金融或銀行以及信用卡等技術工具實現虛擬化,成本幾乎忽略不計,減少錯誤混亂,極大地提高貿易效率。從制造業(yè)國際產業(yè)轉移而形成的失業(yè)和被電子商務技術替代下來的傳統(tǒng)貿易就業(yè)轉移到電子商務及其相關服務業(yè)上去。據估計,2008 年淘寶網創(chuàng)造直接就業(yè)機會達到373 萬,間接就業(yè)1063萬人;2012年阿里巴巴創(chuàng)造的直接就業(yè)和間接就業(yè)人數預計能夠分別達到4677萬和1 333萬(見表1)。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帶來的就業(yè)轉移改善了勞動力資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就業(yè)的質量與水平,增加了國民財富。
面對數以萬計的供應商,大型貿易公司采購和銷售不是增加人員手工可以應付的,不僅依靠高效的電子商務平臺,而且必須研發(fā)和采用采購或銷售機器人技術設備。現在我們仍然主要依靠人類自己研究和開發(fā)的技術設備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未來人類可能將這些研發(fā)任務交給智能機器人。勞動確實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了人類,但勞動不是人類的目的。現在工商業(yè)以及其他高危行業(yè)里運用大量的機器人代替人類勞動。未來人類可以將更多勞動任務由機器人完成,人類會有更多休閑娛樂時間。人類完全會研發(fā)出高智能的可以代替人類從事技術研發(fā)的機器人,那時人類可以利用機器人提高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效率,減輕研發(fā)的難度。
(三)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引起國際間貿易力增長的差異
貿易力是與生產力相對的概念,是指貿易能力,體現為貿易經營能力、貿易技術能力、貿易組織管理能力、貿易競爭力、貿易利益分配能力和貿易控制力。貿易活動中運用集裝箱、條形碼(bar-code)、掃描儀(解碼器)、售貨機器人等技術設備,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和貿易力;運用信息通訊技術可以促進貿易流程信息化、標準化,加快交易速度,增強交易能力。零售業(yè)技術變化,特別是信息技術、條碼技術、射頻識別技術等廣泛采用已經導致倉儲控制、物流和流通的技術改進(Basker, 2007)。貿易技術進步巨大地降低經營商品邊際品種的成本,擴大零售貿易固定成本,提高貿易規(guī)模經濟的重要性(Holmes, 2001)。互聯網信息技術已經改變了銷售、營銷、配送、客戶服務、支付等貿易的所有方面。客戶日益利用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在線了解、分析和采購商品或服務。各種中間商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供應商及客戶信息管理、商品及服務結構管理以及儲運、位置管理等??死说热耍–larke and Wallsten, 2006)發(fā)現,因特網的使用水平與國際貿易之間具有正面顯著的關系。馬特斯等人(Mattes, Meinen, and Pavel, 2012)研究認為,信息通訊技術對歐盟貿易具有顯著的影響,如果貿易伙伴雙方顯示出先進的信息通訊技術稟賦,支持網絡效果,將提升貿易力。1995年成立的亞馬遜(Amazoncom,Inc)等貿易公司運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從事電子商務發(fā)展成長起來。2001-2012年間亞馬遜公司凈銷售額從25億美元增長到610億美元,北美以外占到凈銷售額的43%。它已經迅速成為商品類別廣泛的電子貿易市場,能夠提供無與倫比的選擇、產品定制、高度的產品可得性、低成本配送、簡便的結算手續(xù)和優(yōu)良的定價,迫使沃爾瑪等傳統(tǒng)零售巨頭重新思考其價值定位和擁抱多種貿易渠道作為生存的唯一途徑。所以,從企業(yè)角度來說,信息通訊技術不僅可以讓更多企業(yè)克服有關貿易的固定成本,而且直接地、正面地影響著從事國際貿易的范圍邊際、貿易規(guī)模、貿易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一些西方學者把貿易力與生產力混為一談。埃斯-賽耶以及巴特爾(Es-Saghir, 2012; Butter and Es-Saghir, 2013)認為,生產力增長有產品及工藝創(chuàng)新和貿易創(chuàng)新兩種來源,貿易創(chuàng)新確實是生產力的重要決定性因素,貿易導向國家貿易創(chuàng)新對生產力貢獻最大。他們(Butter and Es-Saghir, 2013)以出口密度(即商品或服務出口額除以總產出表示一國的貿易水平)作為貿易創(chuàng)新代表,綜合體現一國產品出口的比重,認為產品出口比重越高,對國際市場依賴越高,貿易創(chuàng)新程度就越高。西方許多學者都把信息通訊技術所帶來的貿易增長效果不加區(qū)分地混為一談,多采用重力等式模型方法進行實證分析,結果夸大了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效果。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對國際貿易的促進效果既有在工業(yè)領域運用的效果,還有在貿易領域運用的雙重效果,兩者應區(qū)別開來,不能把由此帶來的貿易增長效果都看作它在貿易領域采用的結果?,F代通訊、互聯網技術在國際貿易和商業(yè)領域應用帶來的創(chuàng)新對貿易與經濟增長的貢獻不同于它在工業(yè)領域創(chuàng)新對貿易與經濟增長的貢獻,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由于世界各國貿易技術,特別是電子商務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能力存在明顯差異,各國無論國內電子商務還是國際電子商務的發(fā)展水平、發(fā)展條件以及產生的貿易能力存在著相當的差異。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創(chuàng)新和運用電子商務等新技術所帶來的貿易力顯著增強。盡管大部分發(fā)展中國家從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技術普及中提升了貿易能力,但是與發(fā)達國家由此取得的貿易力進步差距并沒有縮小,體現在發(fā)達國家國際貿易中運用電子商務更廣泛,所形成貿易力更強,而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運用電子商務能力仍較弱,改善貿易力過程緩慢。
據歐盟2009年跨境電子商務報告顯示,2008年歐盟27國51%的零售商都開展電子商務。2002-2007年間互聯網零售是各種零售渠道中增長最快的。從2002到2003年互聯網零售增長45%,其后各年以25%的速度增長。而其間其他零售渠道以低于3%的增速增長。2006年歐盟零售電子商務市場規(guī)模達1 060億歐元,購物類別主要分布于旅行度假服務、服裝運動用品、書刊學習用品、家具家用品、電影音樂舉辦活動票、電子設備及軟件等。目前歐盟45%的人在線購物,而且11%歐盟人跨境購物。但是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零售商占比從2006年的29% 下降到2008年的21%。這個下降趨勢仍在繼續(xù),跨境電子商務業(yè)務日益集中。
據估計2010年全球在線交易額達8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商對商的交易。2010年美國電子商務總交易額大約4萬億美元,主要是商對商貿易。2010年美國B2C電子商務零售額達1 690億美元,約占美國零售總額的44%(見表2),其中主要由電子購物及郵購公司構成的無店鋪零售商電子商務占全部電子商務零售額的3/4。2010年美國電子購物及郵購業(yè)務主要分布在服裝及其輔料、電子電器、音樂視頻、書報雜志、車票機票、旅行度假服務、家具家用品上。2002-2010年間美國零售總銷售額年均增長26%,其間電子商務零售額年均增長率達18%。美國近年來傳統(tǒng)零售貿易已經出現零增長或下降,顯示出電子商務作為貿易領域突出的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應用的競爭力和效率。
2012年全球B2C電子商務零售額估計達8 210億美元;美國零售電子商務額達2 630億美元,約占世界的32%,繼續(xù)領跑世界。2012年美國84%的成年人使用互聯網,移動設備支付的電子商務從2011年9%增加到2012年的20%。幾乎1/3的智能手機用戶在線購物,美國在全球移動支付交易中占到33%①。移動電子商務對營銷、購物、開支、結賬、理財等都產生復雜的影響。智能手機廣泛使用使顧客增加網上購物的時間,強勁推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的增長。商家會繼續(xù)改善客戶的在線購物界面。越來越多的商家提供混合設計的線上與線下服務,比如在線交易,在實體店挑選、提貨、退貨,實現線上線下交易無縫轉換,使全部購物體驗更加便利,從而模糊了線上線下交易的區(qū)別。
表22010年美國零售貿易和電子商務銷售額及
占比(單位:億美元)類別零售額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占總
銷售的比重無店鋪零售商3 411.89 1 355.72 39.7 電子購物及郵購公司2 605.57 1 317.86 50.6 汽車及零部件經銷商7 469.24 205.61 2.8 服裝及其輔料商店2 137.35 34.69 1.6 日雜零售商1 065.14 25.04 2.4 文體音像商店 816.20 21.92 2.7 電子及家電賣場991.52 10.49 1.1 其他零售業(yè)合計22 523.96 19.27 0.1 全部零售總額38 415.30 1 689.65 4.4 數據來源: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Digital Trade in the U.S. and Global Economies, Part 1, Investigation No. 332-531, July 2013.
據中國商務部統(tǒng)計,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總額達到80163億元,比上年增長317%,其中跨境電子商務貿易額達2萬億元;中國從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yè)超過5千家,通過這些平臺經營跨境電子商務業(yè)務的企業(yè)超過20萬家。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3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jiān)測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102萬億元,同比增長299%;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18 851億元,較2012年增長428%,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04%;移動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到2 325億元,同比增141%;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767億元,較上年的483億元漲幅為588%;國內B2C、C2C與其他電商模式企業(yè)數已達29 303家,較去年增幅達178%,電子商務服務企業(yè)直接從業(yè)人員超過235萬人。據海關總署統(tǒng)計,2013年中國進出口快件、郵件總量近498億件,較上年增長427%。國內國際電子商務的增速都比傳統(tǒng)渠道交易額增速更快,貿易效率更高,貿易成本更加節(jié)約,為顧客提供價格比較等多種有價值服務。推動網購的進一步發(fā)展的原因主要是電商企業(yè)在一二線城市發(fā)展穩(wěn)定后,逐漸向三四線城市延伸,推動了網購市場擴大。同時,移動購物成為一股力量。國內B2C網絡零售市場排名的前四名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及騰訊電商,市場結構開始集中。阿里巴巴公司只有24萬名員工,但在淘寶網開店的公司數是900萬家,比較活躍的有300多萬家店。預計2013年全年的銷售額占中國整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超過10%,體現出極大的貿易集約效益。
國際電子商務包含國際貨物電子商務與國際服務電子商務兩部分。國際貨物電子商務易受各國海關等機構監(jiān)管,而國際服務電子商務較難監(jiān)管,發(fā)展更快。這種結構性差異帶來的影響將是顛覆性的,發(fā)展中國家將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據OECD統(tǒng)計顯示,2002-2008年OECD成員占全球服務進出口的3/4,其中互聯網實現的服務貿易所占比重從2002年出口47%、進口43%,上升到2008年的出口53%、進口47%。這個比重比美國2002-2008年間互聯網實現服務貿易的出口從53%到59%和進口從43%到53%低了5-6個百分點。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估計,互聯網實現的美國國際服務貿易(digitally enabled international US services trade)從1998年出口1 106億美元、進口568億美元, 增長到2010年出口3 240億美元、進口2 076億美元,2011年出口增長到3 561億美元、進口增長到2 213億美元。美國對外服務貿易中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占比日益增高,實現的服務出口占比從1998年的45%增加到2011年的60%,進口占比從1998年的34%增加到2011年的56%(見表3)。美國互聯網實現的服務貿易主要包含商業(yè)、專業(yè)及技術服務、計算機信息服務、知識產權提成及許可服務、金融保險服務,其中知識產權使用、復制、許可及提成收益占到互聯網實現服務出口的1/3以上,2008年提成及許可費收入達1 021億美元,2009年降到984億美元,2011年增長到1 208億美元。
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商品及服務生產、交易、配送中廣泛使用,與顧客保持各自形式的信息溝通,極大地便利了顧客,增加消費者剩余及福祉?;诨ヂ摼W的電子商務,特別是移動電子商務對商業(yè)、金融、國際貿易帶來的巨大結構性影響將深刻地改變各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版圖,改變各業(yè)在經濟中的結構與生存狀態(tài),改變人類生產、生活、就業(yè)、購物、娛樂等方面的方式。
表31998-2011年美國互聯網實現的服務進出口貿易(單位:億美元)年份美國出口美國進口私人服務總出口互聯網實現的出口占比私人服務總進口互聯網實現的進口占比19982 444.271 106.1445%1 656.43568.2934% 19992 629.221 262.6048%1 809.59669.1537% 20002 812.491 334.3947%2 038.80751.5937% 20012 707.511 357.5750%2 010.43804.8640% 20022 781.821 468.3753%2 064.10895.1743% 20032 872.171 580.3755%2 186.14959.1544% 20043 317.461 850.4556%2 537.251 102.5543% 20053 628.952 031.7756%2 726.271 187.2244% 20064 039.962 344.2658%3 072.711 471.9348% 20074 726.242 828.1660%3 369.081 708.7851% 20085 195.403 048.3559%3 711.961 963.1153% 20094 878.673 019.0062%3 460.201 981.1257% 20105 302.743 239.6661%3 680.362 076.1156% 20115 957.443 561.0060%3 983.782 213.0056%數據來源: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http://bea.gov/international/。
四、我國增強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政策調整思路
(一)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應該是技術創(chuàng)新的重要組成部分。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豐富了技術創(chuàng)新的內涵,擴大了技術創(chuàng)新范圍。隨著競爭加劇和新技術涌現,國際貿易日益成為一項技術成分很高的經濟活動環(huán)節(jié)。
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與工業(yè)技術研發(fā)創(chuàng)新同等重要。長期以來我國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沒有受到重視,創(chuàng)新開支根本無法與工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開支規(guī)模相比,導致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進展非常緩慢,理論方面研究和突破也較少。創(chuàng)新必須體現在工業(yè)技術和貿易技術兩個方面,兩者都是推動生產力、財富和經濟發(fā)展成長的重要動力來源。國際市場競爭力不僅來自于生產領域的各種優(yōu)勢和技術創(chuàng)新,而且來自于貿易領域里的各種優(yōu)勢與技術創(chuàng)新。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同樣可以帶來企業(yè)間市場壟斷競爭結構和國際競爭優(yōu)勢。不可復制的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商業(yè)化應用將產生領先優(yōu)勢,形成不利于競爭者進入市場的不相容技術障礙。
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促進貿易自動化、信息化和現代化,體現貿易發(fā)展大方向、大趨勢。當前,國際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是轉變外貿發(fā)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沒有國際貿易技術持續(xù)深刻地創(chuàng)新,單靠生產技術創(chuàng)新,難以推動外貿發(fā)展方式持續(xù)深刻的轉變。中國制造業(yè)產品出口價格競爭力因勞動力和原材料價格上漲日益削弱,這種成本上漲是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中國企業(yè)必須轉變經濟及外貿發(fā)展方式,促進外經貿轉型升級,從生產和貿易兩個環(huán)節(jié)加強技術與管理創(chuàng)新,增強市場競爭力。中國出口價格競爭力不僅來自勞動力與原材料低成本,而且來自生產規(guī)模經濟、大市場和優(yōu)質交通及出口設施條件,并非其他國家短期內能夠替代的。更重要的是我國外貿發(fā)展方式不能再走過去大規(guī)模低價競爭的老路,需要依靠技術進步和加強管理提高外貿發(fā)展質量和效益。如果說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手段是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管理水平,以創(chuàng)新驅動經濟發(fā)展,那么作為經濟發(fā)展一個重要方面的外貿發(fā)展方式轉變的關鍵仍是外貿技術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和制度創(chuàng)新,提高單位貿易量、單位貿易成本和單位貿易投資額的收益,創(chuàng)造更高的外貿價值和外貿效益。因此,加強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是轉變外貿發(fā)展方式的重要途徑。
(二)我國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滯后與制約因素
沒有樹立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體制機制。我國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雖然沒有明確僅為生產服務,實際上主要為了解決生產問題。我國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完全沒有涉及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從來沒有為研究貿易技術設立實驗室,不僅關于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基礎性研究非常稀缺,而且貿易技術的應用性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也不夠重視。實踐中總是把技術創(chuàng)新看作生產企業(yè)的任務和專利,與貿易企業(yè)沒有關系,因此,貿易企業(yè)在意識上不重視技術創(chuàng)新,實際經濟活動中更加不愿為技術創(chuàng)新投入。我國研究機構和財經類大學幾乎沒有把貿易及商業(yè)技術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作為重要的研究領域。無論專業(yè)的貿易公司,還是非專業(yè)貿易的公司,幾乎沒有設立從事貿易技術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的部門,專門從事貿易技術的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業(yè)務活動。即使有少數涉及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項目,投入的資金和人力物力少得可憐。
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產權保護困難,相關激勵政策少。我國近年來新的《專利法》才給予商業(yè)方法等貿易技術的專利權不久。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是獨占創(chuàng)新成果產權或專利權的概率低,難以保護產權和阻止模仿,而且貿易技術抄襲與同質化十分嚴重。我國迄今沒有為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設立獎項。
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服務體系不健全。由于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受到創(chuàng)新人才及其技能、合作與網絡、教育培訓、政府采購等政策支持、企業(yè)組織變化、競爭和全球化、消費者健康安全規(guī)范、勞動力規(guī)范、條碼標準、供應鏈標準等因素的廣泛影響,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系統(tǒng)性特征明顯。貿易技術的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及其應用不僅受多種因素和配套性影響,而且受與創(chuàng)新相關的服務體系影響。商業(yè)及貿易公司的勞動力缺乏技能、缺乏創(chuàng)新文化和資金、現行財稅制度、司法規(guī)章制度以及其他政策規(guī)范對創(chuàng)新起負面的阻礙作用。貿易領域創(chuàng)新合作和創(chuàng)新網絡非常薄弱。我國在技術創(chuàng)新方面的融資、風險回避、人才以及技術咨詢等服務體系不健全,會對創(chuàng)新與應用產生不利影響。
(三)政策調整思路
1.構建完善的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制定對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特殊支持政策
由于正規(guī)的科學技術和工程基礎對技術創(chuàng)新起關鍵作用,因此必須把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之內,在國家設立的研究院內設立貿易技術研究所,在學術型財經大學建立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實驗室,增加貿易技術項目的國家立項數量和資助力度。
由于科技扶持政策、競爭政策、公司結構和治理、知識產權制度等都是影響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的主要因素,而且創(chuàng)新和實施外貿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可能遇到很多政策障礙,非常必要調整科技政策,強調對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政策扶持和政策配套??萍寂d貿政策雖然主要指生產領域科技促進貿易發(fā)展,也可以延伸至貿易領域推動科技進步促進貿易發(fā)展,全面地推動科技進步。實施科技興貿戰(zhàn)略和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加快國際技術貿易和國內技術市場交易發(fā)展,減少政府對互聯網電子商務等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的不必要干預和限制。
提高科學家、工程師的收入待遇以及社會尊崇,推動整個社會形成追求科學知識和技術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改變目前科學家收入、待遇及受社會尊崇程度不及公務員,特別是與資歷相仿的官員相比存在較大落差的現狀,以及人人都熱衷做官員不愿意做科學家的社會一般選擇傾向?,F在許多在科學研究上做出一定成就而且成名的科學家轉行改做官員,卻鮮見政府官員轉做科學研究工作。尊崇科學知識,降低做官熱度,是我國提高包括貿易技術在內的科學技術水平,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重要社會環(huán)境。
2.提高政府科技宏觀管理水平
國家科研機構、大學要按照類似現代企業(yè)運營模式加以改革,及早去行政化,建立符合現代科研、教學規(guī)律的治理體制機制。政府及有關機構要給學術更多自由空間,給科學家研究自主權,少干預或不干預科學家的研究工作,不要用領導意志決定科學家的產出;不能把科學研究搞成運動、搞成競賽,也不可能大干快上,而要把科學研究看作人類自覺認識自然、社會規(guī)律的一項正?!吧a”活動。把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自主權、決策權、受益權交給科研機構、大學、企業(yè)等市場主體,依靠這些市場主體的智慧和努力,在政府科學引導和扶持下取得可持續(xù)的技術進步。國家應給予商業(yè)創(chuàng)新更大自由空間、自主權,允許一切有益的探索,不設禁區(qū),也允許創(chuàng)新失敗。政府可以適當地為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提供失敗的商業(yè)保險,減輕技術創(chuàng)新失敗風險和損失,當然政府只承擔保費。
3.完善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配套服務體系建設
中國是一個互聯網用戶大國,但不是互聯網信息技術強國,因此開放互聯網貿易市場和管理政策都需要清晰地分析利弊,做好決策支撐。我國外貿發(fā)展要適應國際電子商務發(fā)展的趨勢,做出正確的外貿政策調整,為國際電子商務技術研發(fā)與平臺創(chuàng)新應用掃除障礙,引導國際貿易企業(yè)做好電子商務等貿易新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的戰(zhàn)略調整,在國際貿易上用好電子商務和互聯網信息技術,引領國際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顯著提高我國產品國際競爭力,促進我國國際電子商務發(fā)展。政府有關部門或非盈利中介機構要搭建起為各種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需要的投資、融資、咨詢、法律服務平臺。此外,政府要做好國際電子商務的外交、規(guī)范協(xié)議談判、標準制定、國際互聯網安全審查與監(jiān)管等,也需要加強前期研究。
政府通過宏觀調控手段鼓勵一定規(guī)模以上的貿易企業(yè)如同生產企業(yè)設立技術研發(fā)機構一樣,設立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機構,比如成立貿易技術實驗室,走技術化貿易創(chuàng)新道路,促進貿易企業(yè)在技術裝備、組織和治理結構上形成差異化優(yōu)勢。我國企業(yè)不僅要時刻學習同行商業(yè)經營管理技術,而且要結合自身特殊條件和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研究適合自己的特定商業(yè)技術資產,保持鮮明的不可復制的異質特性。成功的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必須是特殊的、唯一的、不可復制的,并且不被盜版和模仿,才能保持長期的市場競爭優(yōu)勢。政府做好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的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技術創(chuàng)新培訓、引導,搭建貿易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的聯盟、合作和標準平臺等服務工作都十分重要。
注釋:
①http://www.payvision.com/infographic-online-shopping-cross-border-ecommerce-usa.
參考文獻:
[1]Basker, Emek.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Wal-Marts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7,21(3):98-177.
[2]Basker, Emek. Change at the Checkout: Tracing the Impact of a Process Innovation.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Missouri, June 2013a;February 2013b.
[3]Basker, Emek,Pham Hoang Van. “Wal-Mart as Catalyst to U.S.-China Trade”, DEPOCEN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2011/01, April 2008.
[4]Basker, Emek and Pham Hoang Van. Imports“Я” Us: Retail Chains as Platforms for Developing-Country Impor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0,100(2):414-418.
[5]Bernard, Andrew B., J. Bradford Jensen, Stephen J. Redding, and Peter K. Schott. Inter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Wholesalers and Retailers in US Trad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 Proceedings, 2010,100(2):408-413.
[6]Brea-Solís, Humberto,Ramon Casadesus-Masanell,Emili Grifell-Tatjé. Business Model Evaluation: Quantifying Walmarts Sources of Advantag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13-039, November 6, 2012.
[7]Butter, Frank A.G. den and Abdessalam Es-Saghir. Productivity Effects of Trade and Product innovations: An Empirical Analysis for 13 OECD Countries[J].Applied Economics,2013,45(31):4412-4418.
[8]Clarke, G. R. G. and Wallsten, S. J. Has the Internet Increased Trad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y Evidence[J].Economic Inquiry, 2006,44(3):465-484.
[9]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Report on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the EU. Commission Staff Working Document, Brussels, 2009.
[10]Es-Saghir, A. Innovative on Trad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Thesis MSc. Economics, VU University Amsterdam, 2012.
[11]Foster, Lucia,John Haltiwanger,C. J. Krizan. Market Selection, Reallocation, and Restructuring in the U.S. Retail Trade Sector in the 1990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6,88(4):748-758.
[12]Freund, Caroline L. and Weinhold, Diana. The Effect of the Internet on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4,62(1):171-189.
[13]Haltiwanger, John, Ron Jarmin, C.J. Krizan. “Mom-and-Pop Meet Big-box: Complements or Substitutes?”, Working paper, CES 09-34, September, 2009.
[14]Hart, Jeffrey, A.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published in Sean Costigan and Jake Perry, eds., Cyberspace and Global Affairs (Surrey, U.K.: Ashgate, 2012), pp.3674-3687.
[15]Holmes, Thomas. Bar Codes Lead to Frequent Deliveries and Superstores[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1,32(4):708-725.
[16]Huang, Jacky,阿里巴巴集團研究中心.電子商務服務業(yè)及阿里巴巴商業(yè)生態(tài)的社會經濟影響[Z]. IDC 白皮書,2008.
[17]Lagakos, David. Superstores or Mom and Pops? Technology Adoption and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in Retail Trad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Research Department Staff Report 428, 2009.
[18]Mattes, Anselm,Philipp Meinen,Ferdinand Pavel. Goods Follow Bytes: The Impact of ICT on EU Trade.Discussion Papers, Germ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 DIW Berlin, No. 1182, 2012.
[19]Meltzer, Joshua. The Internet, Cross-Border Data Flow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Issues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2013,22:1-20.
[20]Raff, Horst, Nicolas Schmitt. Imports and the Structure of Retail Markets[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2,45(4):1431-1455.
[21]Raff, Horst, and Nicolas Schmitt. Manufacturers and Retailers in the Global Economy.CESifo Working Paper Series,No.3508, Kiel Working Papers1711, 2011.
[22]Spulber, Daniel F. Transaction Innova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Firm[J].The Economics of the Internet and E-Commerce, 2002,11:159-189.
[23]Yutaka Kurihara, Akio Fukushima. Impact of the Prevailing Internet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sia[J].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 2013,3(1):1-13.
[24]Yasui, Tadashi and Michael Engman. Chapter 5 The Role of Automation in Trade Facilitation,edited by OECD. Overcoming Border Bottlenecks: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rade Facilitation, OECD, 2009.
On the Effects of 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XIA Xian- liang
(National Academy of Economic Strate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836,China)
Abstract: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technical innovation are two parts of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historically, 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s of trade and relevant fields, electronic commerce based on Interne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achievement in human history, which has significantly lowered trade cost as well as increased trade efficiency, accelerated trade concentration and employment transfer, and led to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rade capacity growth. Our 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ystems, supporting measures and service system of 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have shortcomings and constraints, so we need to adjust policy ideas to promote 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Internet; E-commerce; trade capacity
[19]Meltzer, Joshua. The Internet, Cross-Border Data Flow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Issues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2013,22:1-20.
[20]Raff, Horst, Nicolas Schmitt. Imports and the Structure of Retail Markets[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2,45(4):1431-1455.
[21]Raff, Horst, and Nicolas Schmitt. Manufacturers and Retailers in the Global Economy.CESifo Working Paper Series,No.3508, Kiel Working Papers1711, 2011.
[22]Spulber, Daniel F. Transaction Innova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Firm[J].The Economics of the Internet and E-Commerce, 2002,11:159-189.
[23]Yutaka Kurihara, Akio Fukushima. Impact of the Prevailing Internet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sia[J].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 2013,3(1):1-13.
[24]Yasui, Tadashi and Michael Engman. Chapter 5 The Role of Automation in Trade Facilitation,edited by OECD. Overcoming Border Bottlenecks: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rade Facilitation, OECD, 2009.
On the Effects of 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XIA Xian- liang
(National Academy of Economic Strate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836,China)
Abstract: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technical innovation are two parts of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historically, 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s of trade and relevant fields, electronic commerce based on Interne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achievement in human history, which has significantly lowered trade cost as well as increased trade efficiency, accelerated trade concentration and employment transfer, and led to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rade capacity growth. Our 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ystems, supporting measures and service system of 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have shortcomings and constraints, so we need to adjust policy ideas to promote 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Internet; E-commerce; trade capacity
[19]Meltzer, Joshua. The Internet, Cross-Border Data Flow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Issues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2013,22:1-20.
[20]Raff, Horst, Nicolas Schmitt. Imports and the Structure of Retail Markets[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2,45(4):1431-1455.
[21]Raff, Horst, and Nicolas Schmitt. Manufacturers and Retailers in the Global Economy.CESifo Working Paper Series,No.3508, Kiel Working Papers1711, 2011.
[22]Spulber, Daniel F. Transaction Innova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Firm[J].The Economics of the Internet and E-Commerce, 2002,11:159-189.
[23]Yutaka Kurihara, Akio Fukushima. Impact of the Prevailing Internet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sia[J].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 2013,3(1):1-13.
[24]Yasui, Tadashi and Michael Engman. Chapter 5 The Role of Automation in Trade Facilitation,edited by OECD. Overcoming Border Bottlenecks: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rade Facilitation, OECD, 2009.
On the Effects of 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XIA Xian- liang
(National Academy of Economic Strate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836,China)
Abstract: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technical innovation are two parts of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historically, 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s of trade and relevant fields, electronic commerce based on Interne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achievement in human history, which has significantly lowered trade cost as well as increased trade efficiency, accelerated trade concentration and employment transfer, and led to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rade capacity growth. Our 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ystems, supporting measures and service system of 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have shortcomings and constraints, so we need to adjust policy ideas to promote 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trade technical innovation; Internet; E-commerce; trade capa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