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史記》所載孔子體貌考

2014-08-08 02:15:27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2期
關(guān)鍵詞:體貌子產(chǎn)史記

胡 寧

(北京大學 歷史學系,北京 100871)

【司馬遷與《史記》研究】

《史記》所載孔子體貌考

胡 寧

(北京大學 歷史學系,北京 100871)

《史記·孔子世家》中所載“孔子適鄭”一段,有“鄭人”對孔子“形狀”的描述,用堯、皋陶、子產(chǎn)、禹作類比。在典籍對于孔子體貌的種種說法中是較早的一種,描述方式也很奇特。對于這則材料,至今尚無專門、詳細的研究。依據(jù)傳世文獻和古文字材料,對這四句話詳加考辨,可知這些描述都是附會自某些與孔子有關(guān)的信息,而將這些信息與傳說中堯、禹等人的體貌特征聯(lián)系在一起,是對孔子形象的神秘化。這樣做的目的是對孔子的圣而不遇給出一個神秘主義的解釋。

《史記》;孔子體貌;堯;皋陶;子產(chǎn);禹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鬃营毩⒐鶘|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chǎn)。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此段所言孔子“形狀”,列舉“顙”“項”“肩”“自要(腰)以下”四部分,分別與堯、皋陶、子產(chǎn)、禹相類比?!栋谆⑼ā勖放c《論衡·骨相》也有類似說法,應(yīng)是本自《史記》此文。與典籍中其他對孔子相貌體態(tài)的描述相較,這一種說法并沒有直接描述,而是用了四位古人作類比,那么,如果將類比轉(zhuǎn)換為白描,應(yīng)該是什么樣子呢?這樣的表達方式本身又表現(xiàn)出怎樣的意圖呢?這是本文感興趣并力求闡明的問題。下面依次探討這四句話。

一、顙似堯

堯是古帝,其顙何狀豈不是比孔子之顙更難揣度?不然,正因為堯是傳說中的人物,傳說里必然會有對其特異體貌的描述。中國的上古神話傳說亡佚者甚多,現(xiàn)存者不過是吉光片羽,好在漢字是象形文字,名稱往往就是樣子,因此古字形能夠給我們提供一些寶貴的信息。

《史記·孔子世家》里面說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索隱》云:“圩頂,言頂上窳也。故孔子頂如反宇,反宇者,如屋宇之反,中低而四旁高也?!睘{川資言《會注考證》:

梁玉繩曰:“反宇二字,見《白虎通·圣人》篇,《姓名》篇亦云孔子首類尼丘山,蓋中低而四旁高,如屋宇之反?!敝芯e德曰:“圩是汙下之義,非取宇義?!贝奘鲈唬骸按苏f因孔子之名字而附會者,不足信。……”[3]2852

這里還有兩個問題需要說明,其一,“顙”與“頂”二字,一指額頭,一指頭頂?!墩f文》:“顙,頟也?!倍斡癫米ⅲ骸啊斗窖浴罚骸邢闹^之頟,東齊謂之顙?!虐葜兄D首必重用其顙。故凡言稽顙者,皆謂頓首,非稽首也?!豆騻鳌吩弧侔蓊嫛?,即拜而后稽顙也?!盵5]416下顙就是額頭,頓首時以額頭觸地。“頂”,《說文》:“顛也?!倍斡癫米ⅲ?/p>

頂、顛異部疊韻字。故“顛倒”樂府或作“丁倒”。引伸為凡在最上之稱。故《廣雅》云:“頂,上也?!卑础绊敗敝俳枳肿鳌岸ā?。《詩·周南》“麟之定”,《釋言》、《毛傳》皆曰:“定,題也?!薄睹珎鳌罚骸耙槐咀黝嵰??!币嗯c《爾雅》無不合。蓋禽獸橫生,以頟為頂。故《秦風·白顛》傳曰“旳顙”,亦以顙釋顛。[5]416上

段注指出文獻中有“以顙釋顛”的現(xiàn)象,并認為這是因為“禽獸橫生,以頟爲頂”,也就是說禽獸之首的最高處就是額。既然“顙”“顛”有混用的情況,那么描述人的時候也將頭頂說成顙,就不奇怪了。而且,典籍中關(guān)于孔子體態(tài)的描述中包括項背彎曲(詳下文),這樣頭部就會低俯前傾,額頭偏向下,而頭頂偏向前,亦可以說以頂為顙。

由此可見,說孔子“顙似堯”,應(yīng)是將“生而首上圩頂”與傳說中堯的形象相比附,而“首上圩頂”又是附會自孔子之名——“丘”。

二、項類皋陶

鼖鼓中圍大于兩端,呈穹窿之狀;皋鼓則作磬折之狀,因此作為“鼓木”的“皋陶”也就是這種曲折的形狀。典籍中言皋陶職司刑獄,而《管子·桓公問》:“禹立諫鼓于朝,而備訊也。”《周禮·夏官·太仆》:“建路鼓于大寢之門外,而掌其政。以待達窮者與遽令,聞鼓聲,則速逆御仆與御庶子?!编嵭ⅲ?/p>

鄭司農(nóng)云:“窮謂窮冤失職,則來擊此鼓,以達于王,若今時上變事?lián)艄囊?。遽,傳也。若今時驛馬軍書當急聞?wù)?,亦擊此鼓,令聞此鼓聲,則速逆御仆與御庶子也。大仆主令此二官,使速逆窮遽者。”玄謂達窮者,謂司寇之屬朝士,掌以肺石達窮民,聽其辭以告于王。遽令,郵驛上下程品。御仆、御庶子,直事鼓所者。大仆聞鼓聲,則速逆此二官,當受其事以聞。

圖1 《考工記圖》所載鼖鼓與皋鼓之形[6]86

如此,則鼓為訴訟諫議之事所必設(shè),后世衙門亦有“登聞鼓”。前文所言鼖鼓與皋鼓,一鼓軍事,一鼓役事,古兵刑本不分。以鼓木之名名司法之官且名傳說中刑獄之祖,原因就在于此。

鼓木曲折,所以“項類皋陶”猶言其項曲折。《莊子·外物》描摹孔子相貌體態(tài),有一句是“末僂而后耳”,郭象《注》以“上”訓“末”,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引晉李頤語曰:“末,上,謂頭前也,又謂背膂也?!盵7]929這就有兩種說法,楊樹達《淮南子證聞》云:“后說訓末為背膂……是也。至李前說以末為頭,說固有征?!┤耸撞坏醚詢E,李釋為頭前,說殊牽強?!盵8]136按《逸周書·武順》:“元首曰末?!薄秴R校集注》引盧文弨曰:“惠半農(nóng)云:‘《左傳》風淫末疾,謂首疾也。’文弨案《易·大過·象》曰‘本末弱’,本謂初,末謂上。又木上曰末。則以元首為末,理固然也。”[9]330首可稱末,信然有征。以“末”稱首,是總括肩部以上的,也就是把脖子也包括在內(nèi)。楊樹達錯誤理解了李頤的語意,李氏所言“頭前”,并不是指頭的前部,而是“頭前傾”的意思,脖子下曲,頭部自然會前傾,所謂“末僂”實即曲頸,《左傳·昭公四年》:“黑而上僂?!倍蓬A注:“上僂,肩傴?!闭巧锨约鐐?,不可以肩訓上?!痘茨献印さ匦斡枴酚浳鞣街嗽唬骸捌淙嗣婺﹥E?!备哒T注:“末,猶脊也?!盵10]469此“脊”正是指頸椎而言。當然,頸曲則背亦隨之而彎,故后世言孔子所謂“四十九表”,有“龜背”一條。甚至有人據(jù)此認為孔子駝背。

其實,說“項類皋陶”“末僂”“龜背”,雖然被作為一種體貌特征,究其源頭,應(yīng)該是一種姿態(tài)而已。《左傳·昭公七年》載孟僖子將死,說:

禮,人之干也。無禮,無以立。吾聞將有達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滅于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共。故其鼎銘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逼涔惨踩缡恰j皩O紇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后必有達人?!苯衿鋵⒃诳浊鸷??我若獲沒,比屬說與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學禮焉,以定其位。

孟僖子說孔子知禮,追溯到他的祖先正考父,而且特別強調(diào)正考父的“共(恭)”,所謂“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正是謙恭之德在姿態(tài)上的表現(xiàn),類似于《禮記·曲禮下》所云“立則磬折垂佩”?!绊嗾邸闭歉薰墓哪局?。因此,說孔子“項類皋陶”,無異于說他繼承了正考父謙恭的德行。

三、肩類子產(chǎn)

典籍中并未言及子產(chǎn)之肩,但古人本有以形體特征為名的習慣,晉成公名“黑臀”,魯成公名“黑肱”,周桓公名“黑肩”,魯公子友“生而有文在手曰友”故名“友”,都見于《左傳》。反過來看,從名字出發(fā)也可以產(chǎn)生形體特征上的聯(lián)想,盡管這樣的聯(lián)想未必符合實際。也就是說,后人完全有可能根據(jù)一個“產(chǎn)”(嵼)字猜想子產(chǎn)的雙肩。

子產(chǎn)在春秋晚期長期擔任鄭國的執(zhí)政,對內(nèi)撥亂反正、銳意革新,對外折沖樽俎、周旋于大國之間,《左傳》中記述其言行所用的篇幅,春秋時期的其他人物罕能與之比肩。而且,《左傳》和《論語》中還記載了孔子對子產(chǎn)的兩段評論:《左傳》昭公二十年,子產(chǎn)病死,去世前給他的繼任者子大叔留下了“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的遺言,孔子稱贊道:“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子產(chǎn)去世,“仲尼聞之,出涕”,并飽含深情地說:“古之遺愛也!”《論語·公冶長》也載有孔子對子產(chǎn)的評價:“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弊阋娡浦亍C枋隹鬃拥捏w貌,與子產(chǎn)相比附,應(yīng)該與孔子對子產(chǎn)的贊許推重有關(guān)。

四、要以下不及禹三寸

《莊子·外物篇》言孔子“修上而趨下”,郭象釋為:“長上而促下。”成玄英疏:“趨,短也?!标懙旅鳌督?jīng)典釋文·莊子音義》:“趨下,音促。李云:下短也。”也就是說孔子上身長下身短。不過“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這句話本身卻并不必然意味著下身短,因為大禹的腿如果特別長,短三寸也不能說是腿短。禹在典籍記載中是為了治理洪水走遍天下的人,如果有說他腿很長的傳說,是一點都不奇怪的,只是現(xiàn)存文獻中沒有罷了。

《史記·李斯列傳》說禹“股無胈,脛無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手足胼胝”就是手腳都長了厚厚的老繭,腳底老繭的厚度,如果夸張的說,有可能說成三寸,而關(guān)于禹的傳說未必沒有這一條,只是不見于現(xiàn)存文獻?!墩f文》:“禹,蟲也。從厹,象形?!倍斡癫米ⅲ骸跋耐跻誀懨?。學者昧其本義。從禸。蓋亦四足?!盵5]693上顧頡剛先生1923年在《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一文中說:

至于禹從何來,……我認為都是從九鼎上來的。禹,《說文》云“蟲也。從禸,象形”。禸,《說文》云“獸足蹂地也”。以蟲而有足蹂地,大約是蜥蜴之類。我以為禹或是九鼎上鑄的一種動物,當時鑄鼎象物,奇怪的形狀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動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樣子,所以就算他是開天辟地的人。流傳到后來,就成了真的人王了。[13]63

關(guān)于“禹”的形象和動物原型,歷來有很大爭議,說法較多,本文不擬就這個問題作過多討論,而是重點看一下禹字的金文字形?!督鹞木帯?見圖2)所列如下:

圖2 《金文編》所列“禹”字字形[14]958

《論語·泰伯》孔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薄墩撜Z·微子》中荷蓧丈人說孔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禹是四體勤的典范,之所以手足胼胝,就是勤勞所致。因此,說孔子“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如果將“三寸”視為傳說中大禹腳底老繭的厚度,那這一說法就是附會自“四體不勤”?!墩撜Z·憲問》:“南宮括問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耕而有天下?!蜃硬淮稹D蠈m括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這段記載總讓人覺得似有“玄機”,南宮括所言并沒有點明所“問”為何,而孔子也沒有當面表態(tài),而是等南宮括離開才贊揚他?!墩撜Z·子罕》:“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zhí)?制御乎?執(zhí)射乎?吾執(zhí)御矣?!薄抖Y記·射義》曰:“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觀者如堵墻。”這些都是孔子精于射御的證明?!墩撜Z·公冶長》:“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背髓躅愑谑幹?,是“勇”的表現(xiàn)。而且文獻中有關(guān)于孔子勇武的夸張傳說,如《呂氏春秋·慎大》:“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guān)?!庇秩纭痘茨献印ぶ餍g(shù)訓》:“孔子之通,智過于萇弘,勇服于孟賁。足躡郊菟,力招城關(guān),能亦多矣。”另一方面,《論語·子路》:“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nóng)?!垖W為圃。曰:‘吾不如老圃?!t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何晏注:“樹五谷曰稼,樹菜蔬曰圃。”這是孔子反對“躬耕”的證明。這樣看來,南宮括所言正是委婉地勸孔子棄射御而務(wù)耕稼。必須注意到的是,他說“禹稷躬耕而有天下”,是以“有天下”的王者事跡表達對孔子的期許,所以孔子默然不答。人們可能會感到奇怪,問稼問圃的樊遲被孔子斥為“小人”,主張躬耕的南宮括卻被孔子贊為“君子”,不是自相矛盾嗎?其實,細讀兩種材料,不難看出其中的區(qū)別。樊遲所言是他小農(nóng)意識的反應(yīng),而南宮括的著眼點則是尚德不尚力、尚義不尚勇的王道?!墩撜Z》記載了一些當時的隱士對孔子的譏諷,到了戰(zhàn)國時期,《孟子》中記載了孟子對提倡“賢者與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許行一派的批評。可見與“躬耕”相關(guān)的問題是儒家與反對儒家的某些學派之間爭論的焦點。正是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下,孔子的“四體不勤”被附會為“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的體貌特征。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史記·孔子世家》這段對孔子形象的描述,都是附會自某些與孔子有關(guān)的信息,“顙似堯”附會自孔子之名,“項類皋陶”和“肩類子產(chǎn)”附會自孔子作為知禮者“磬折垂佩”的日常姿態(tài)和孔子先祖正考父的鼎銘,“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則附會自孔子的“四體不勤”。這個以四位古人作類比描述孔子體貌的說法應(yīng)該是在戰(zhàn)國時期產(chǎn)生的,將一些關(guān)于孔子的原本平實的信息神秘化了,之所以如此,是想把孔子在一個神秘主義的層面上與堯、禹等傳說中的人物聯(lián)系起來,并且給出一個神秘主義的答案,以解決何以偉大的孔子未能“有天下”的問題。因為下半身比禹短了三寸,就差這么一點。這樣的解釋在今人看來很荒唐,但當初造為此說的人是以嚴肅的態(tài)度在“探究”孔子“圣而不遇”的緣由。而后世對于孔子相貌體態(tài)的描述越來越復雜,也越來越神秘,乃至于有所謂“四十九表”,應(yīng)即濫觴于此。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65.

[2] 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M].北京:中華書局,1996.

[3] [日]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卷4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 商承祚.殷契佚存及考釋[M].南京: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33.

[5]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 戴震.考工記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 郭慶藩.莊子集釋:第四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5.

[8] 楊樹達.淮南子證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9] 黃懷信.逸周書匯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0]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11] 王利器,王貞珉.漢書古今人表疏證[M].濟南:齊魯書社,1988.

[12] 洪興祖.楚辭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3] 顧頡剛.古史辨:第一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4] 容庚.金文編[M].張振林,馬國權(quán),摹補.北京:中華書局,1985.

【責任編輯 詹歆?!?/p>

The Study of Confucius’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RecordedintheRecordsoftheGrandHistorian

HU Ni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There is a description ofConfucius’physicalcharacteristicsintheConfuciusBiographyoftheHistoricalRecords. It has an unusual way of description by drawing an analogy between Confucius’and four ancient peoples’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four ancient peoples are Yao, Gao Yao, Yu, Zi Chan.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and unearthed ancient writing materials, this description from th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Confucius, together with the appearance of yao, yu, etc, mysteries Confucius’s thought to account for the mystery of Confucius’s thought.

RecordsoftheGrandHistorian; Confuciu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Yao; Gao Yao; Zi Chan; Yu

K206

A

1009-5128(2014)02-0005-06

2013-12-03

胡寧(1978—),男,安徽舒城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2010級博士生,主要從事先秦史研究。

猜你喜歡
體貌子產(chǎn)史記
少年品讀 史記
少年品讀 史記
申徒嘉和子產(chǎn)
童話世界(2020年28期)2020-10-27 02:24:20
湖北黃梅分路方言的體貌
少年品讀 史記
少年品讀 史記
詠犬
寬容的力量
中外文摘(2018年20期)2018-11-21 11:56:10
春秋那棵繁茂的樹
時代報告(2018年5期)2018-07-13 06:12:20
子產(chǎn)受騙皮皮豬卡通
佛学| 兰考县| 克什克腾旗| 仲巴县| 大姚县| 西城区| 南投县| 红原县| 鹤壁市| 海林市| 贺兰县| 南汇区| 泾源县| 北票市| 霞浦县| 黄冈市| 石门县| 温泉县| 南皮县| 广德县| 宿迁市| 资溪县| 咸宁市| 天门市| 德兴市| 顺义区| 霍城县| 济阳县| 博湖县| 吴江市| 江川县| 朝阳县| 安多县| 赫章县| 明水县| 儋州市| 清流县| 象州县| 江门市| 大渡口区|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