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華
(延安大學附屬醫(yī)院,陜西 延安 716000)
階段式康復訓練對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關節(jié)功能的影響
劉 華
(延安大學附屬醫(yī)院,陜西 延安 716000)
目的 研究階段式康復訓練在恢復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關節(jié)功能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將61例單側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分為對照組30例與訓練組31例,訓練組給予個體化、階段性、綜合性的康復訓練,對照組按照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術后護理。結果 對照組術后6個月后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較訓練組差(P<0.05)。結論 階段式康復訓練有利于改善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的關節(jié)功能,從而改善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
階段式康復訓練;髖關節(jié)置換術;關節(jié)功能
髖關節(jié)骨折等病變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關節(jié)疼痛和活動不便,髖關節(jié)骨折等病變患者有的需要進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重建髖關節(jié)[1-2],而術后的功能恢復和不良反應等隨著術后的護理模式的不同,患者的恢復情況也良莠不齊。而髖關節(jié)術后階段式康復訓練對促進患者術后的功能恢復和改善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至關重要[3-4]。2010年1月—2012年12月筆者觀察了階段式康復訓練對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關節(jié)功能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上述時期收住入院的行單側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61例,男32例,女29例;年齡48~75(63.2±5.8)歲;髖關節(jié)炎9例,股骨頸骨折40例,股骨頭壞死12例。術后患者住院15~21(17±3.6)d。使用進口假肢體34例,國產假肢體27例。骨水泥固定20例,非骨水泥固定41例。髖關節(jié)活動度為39.12~61.08(49.42±9.73)°。將61例單側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和訓練組31例,2組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和手術方式及肢體功能運動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訓練組 患者術后除了注意良肢位的擺放,在雙腿間放置梯形全髖海綿防止患髖內收內旋等常規(guī)治療外,同時進行以下早期康復訓練。術后第1階段(第1周):重點在于恢復功能移動性,在進行活動和治療時警惕髖部禁忌動作(髖關節(jié)屈曲>90°,髖關節(jié)內收超過中線,髖關節(jié)內旋超過中立位)。從 5 個基本的仰臥位治療練習開始,包括踝泵部、股四頭肌及臀肌的等長收縮,足跟滑動至45°,頭側床板搖起使髖部屈曲,髖關節(jié)內旋至中立位。 視患者病情可逐漸練習高椅坐位,但一次坐位時間不得超過1 h。 術后第2階段(第2—8周):重點包括密切觀察傷口情況,監(jiān)測疼痛水平,恢復正常步態(tài),增強柔韌性及肌力,結合功能性活動。同時繼續(xù)堅持髖部注意事項,避免雙腿交替性爬樓梯,直至上下臺階練習均可順利完成。柔韌性練習包括仰臥位蝶式牽張練習、俯臥位膝關節(jié)屈曲等;肌力練習包括側臥位利用外展墊枕進行哈殼式運動、提踵練習、坐位屈髖練習,但不強調仰臥位直腿抬高練習。此外,開始步態(tài)訓練,初期著重實現(xiàn)跟-趾步態(tài),同時加強伸髖練習。 術后第3階段(第9—12周):目標為交替性上下臺階,能夠獨立完成下身穿戴,恢復特殊的功能性活動。 本期視病情可解除全髖關節(jié)成形術后注意事項。坐位及仰臥位髖關節(jié)屈曲活動度可>90°;可進行仰臥位以毛巾輔助將單膝貼近胸壁的練習,同時可行雙側標準的 Thomas 式牽拉。第2階段中所有墊上訓練均應繼續(xù)進行并加大強度。在無痛范圍內開始仰臥位直腿抬高練習,并對髖部伸肌、外展肌及屈肌進行抗阻訓練,以及閉鏈運動性訓練、前向上臺階練習、前向下臺階練習、本體感覺及平衡訓練。 此外可進行常規(guī)的功能性活動訓練,如日常穿脫鞋襪等。
1.2.2 對照組 患者術后僅采用與訓練組相同的常規(guī)治療,即注意術后良肢位的擺放,在雙腿間放置梯形全髖海綿防止患髖內收內旋。
1.3 下肢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分級標準 參考文獻[5]中分級標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2組術后下肢功能恢復情況 例(%)
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是指采用金屬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據(jù)人體關節(jié)的形態(tài)構造及功能制成人工關節(jié)假體,通過外科技術植入人體內代替患病關節(jié)功能,達到緩解關節(jié)疼痛、恢復關節(jié)功能的目的[6]。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是20世紀最成功的骨科手術之一,它讓無數(shù)患有終末期骨關節(jié)疾病的患者重新恢復正常的生活。2007年權威醫(yī)學雜志《Lancet》發(fā)表的評述性文章甚至將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稱為“世紀性的手術”(The Operation of The Century)。盡管沒有準確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但根據(jù)保守估計,全世界每年有超過百萬人接受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7]。而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平均壽命的不斷延長以及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對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的醫(yī)療需求也在持續(xù)增長。我國這種需求則表現(xiàn)的更加突出[8]。目前膝關節(jié)置換和髖關節(jié)置換是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中最常見的兩類手術。其10 a的成功率已經超過90%,更有80%以上的患者可以正常使用植入的假體長達20 a以上,甚至伴隨其終生。除此以外,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踝關節(jié)等關節(jié)置換也在不斷發(fā)展,取得了良好的中長期結果[9]。隨著生物材料與外科技術的進步,陸續(xù)出現(xiàn)了腕關節(jié)、指間關節(jié)、跖趾關節(jié)等小關節(jié)置換術,為患有嚴重小關節(jié)疾病的患者帶來了希望。
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早期階段性康復訓練可以促進機體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炎癥部位滲出物的重吸收,并減少骨組織之間的機化和粘連,有利于促進關節(jié)功能活動的恢復與改善[10]。單側髖關節(jié)置換術成功的關鍵因素是正確的康復訓練。廣大醫(yī)護工作者要聯(lián)系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到有針對性地分階段進行功能恢復訓練,將優(yōu)秀的手術材料與良好的關節(jié)置換技術和術后個體化的分階段的康復訓練牢牢地結合起來,階段式康復訓練有利于改善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的關節(jié)功能,從而改善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
[1] Woodward LJ,Kam PC. Ankylosing spondylitis: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naesthetic implications[J]. Anaesthesia,2009,64(7):540-548
[2] Dave N,Sharma RK.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nkylosis in a case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anaesthetic management[J]. Indian J Anaesth,2004,48(11):54-56
[3] Furness G,Reilly MP,Kuchi S. An evaluation of ultrasound imaging for identificat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level[J]. Anaesthesia,2002,57(13):277-280
[4] Sivrikaya GU,Hanci A,Dobrucali H,et al. Cesarean section under spinal anesthesia in a patient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 Middle East J Anesthesiol,2010,20(8):865-868
[5] 張世民,李海豐,黃軼剛. 骨折分類與功能評定[M]. 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8:998-1002
[6] Schelew BL,Vaghadia 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neuroaxial anaesthesia-a 10 year review[J]. Can J Anaesth,1996,43(17):65-68
[7] Jindal P,Chopra G,Chaudhary A,et al. Taylor’s approach in a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patient posted for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A challenge for anaesthesiologists[J]. Saudi J Anaesth,2009,26(3):87-90
[8] Hyderally HA. Epidural hematoma unrelated to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in a patient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receiving aspirin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J]. Anesth Analg,2005,100(36):882-883
[9] Gustafsson H,Rutberg H,Bengtsson M. Spinal haematoma following epidural analgesia. Report of a patient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a bleeding diathesis[J]. Anesthesia,1988,43(13):220-222
[10] Chin KJ,Chan V. Ultrasonography as a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Tool: Predicting the feasibility of Central Neuraxial Blockade[J]. Anesth Analg,2010,110(19):252-253
10.3969/j.issn.1008-8849.2014.19.048
R687.3
B
1008-8849(2014)19-2156-02
201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