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偉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考
汪海偉
學生公寓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學校育人的重要陣地。通過對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提出在學生公寓管理中引入精細化管理理念,并從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精細化管理的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及工作措施三個方面來提升管理質量。
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精細化管理
學生公寓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是學校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1]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和社會大環(huán)境的迅猛變化,高職院校粗放式的學生公寓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高職教育的發(fā)展,打破傳統(tǒng)的學生公寓管理模式,實行精細化管理模式是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管理的必然趨勢。
在學生公寓愈來愈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職能發(fā)揮的重要陣地的情況下,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工作管理人員對學生公寓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到位,還是依托傳統(tǒng)的學生公寓管理模式開展工作,并沒有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的學生公寓管理模式,沒有形成符合新形勢下的學生公寓教育管理模式。
在新形勢下,學生公寓的管理服務內容越來越廣泛,參與學生公寓管理的部門也越來越多,除了各二級學院外還涉及到學工、團委、后勤、保衛(wèi)、財務等多個職能部門,是一個較復雜的管理系統(tǒng)。很多時候經(jīng)常因各部門職責分工不明確而出現(xiàn)“扯皮、打架”等影響管理效能的現(xiàn)象,嚴重阻礙了學生公寓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很多高職院校都成立諸如公寓樓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學生自律會等學生組織參與公寓管理,但自我管理的主人翁意識還不強,他們的積極作用也遠沒有發(fā)揮出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生自治組織參與公寓管理的面很窄,主要是安全、紀律、衛(wèi)生三項檢查等勞動力型、低層次的工作,智力型、高層次的管理工作參與不多;另一方面,是公寓學生自治組織“三自”的意識和能力不夠,有待提升。
學生公寓管理員普遍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管理隊伍政治思想素質和管理服務水平不高,專業(yè)背景和溝通能力明顯不夠。[2]遇到學生明顯違章違紀時不能很好的進行說服教育,甚至會激發(fā)學生與管理人員的矛盾,更難達到教育管理的目的;在遇到學生明顯存在一些心理問題或者苦惱時不能有效的進行心理輔導,甚至會激發(fā)學生不良情緒的放大,更難達到心理疏導的目的。
很多高職院校在學生公寓的教育管理過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規(guī)章制度,但這些規(guī)章制度不夠完善,缺乏人性化和可操作性,對學生在公寓內的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措施,對衛(wèi)生檢查制度、安全檢查制度、紀律檢查制度、公寓內學生表現(xiàn)測評制度、學工人員深入宿舍制度、學生違紀處理制度不能嚴格執(zhí)行,形成了制度流于形式的局面,違背了制度設計的初衷,無法完成對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行為的管理與指導。
通過對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管理工作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筆者提出在學生公寓管理中引入精細化管理理論,構建適合高職院校特點的學生公寓精細化管理工作模式,以期進一步提高學生公寓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強化學生公寓的育人功能,真正把學生公寓建設成管理規(guī)范、文明安全、整潔舒適、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大學生之家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陣地。具體從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精細化管理的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及推進措施三個方面來加以探索。
以精細化管理理論為指導思想,在高職院校學生公寓推進精細化管理工作,制定精細化的規(guī)章制度、完善公寓管理工作考評體系、加強公寓管理隊伍建設、加強公寓文化建設,旨在提升學生公寓服務質量與管理水平、提高住宿學生舒適度與滿意度、提升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與綜合競爭力。
1.制定精細化的規(guī)章制度。建立健全《學院學生公寓管理辦法》、《學院學生公寓管理工作考評標準》、《二級學院學生公寓管理工作考評標準》、《學生公寓物業(yè)管理工作考評辦法》、《學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學生宿舍衛(wèi)生管理制度》、《學生宿舍紀律管理制度》、《學生宿舍信息報送制度》、《學生宿舍服務與維修制度》、《學生宿舍節(jié)能與環(huán)保制度》、《學生宿舍值日生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并針對具體的工作實際,及時修訂和完善相關制度,逐步實現(xiàn)學生公寓精細化管理的信息化、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
2.加強學生公寓管理隊伍建設。完善《學生公寓輔導員崗位職責》、《學生公寓管理員崗位職責》、《學生公寓樓層長崗位職責》、《寢室長崗位職責》、《學生公寓輔導員工作考評標準》、《學生公寓管理員工作考評標準》、《學生公寓樓層長工作考評標準》、《寢室長工作考評標準》等學生公寓管理隊伍制度,強化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提高學生公寓管理人員素質,加強學生公寓管理人員的精細化培訓、日常管理與考核工作,不斷提高公寓管理人員的理論水平、業(yè)務水平和管理水平。
3.加強學生公寓文化建設。(1)繼續(xù)加強硬環(huán)境建設,公寓的門廳、樓道、走廊布置要美觀大方,突出文化氛圍和育人功能。公寓樓要設有專用公告欄、學生文化宣傳欄或櫥窗,并及時更新內容,公寓大廳各類服務要公示上墻;(2)繼續(xù)強化軟環(huán)境建設,完善并深入推進學生工作“六進公寓”制度(學生素質拓展進公寓、學生黨團組織進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組織進公寓、學生自律組織進公寓、全體教工進公寓、校園文化進公寓),組織學生開展宿舍文化活動:“學生星級宿舍評比”、“特色宿舍評比”(學習之星、先鋒之星、才藝之星、體育之星、和諧之星、服務之星、自強之星、科技之星、文化之星、設計之星)、“寢室文化藝術節(jié)”,營造室雅人和的氛圍,繁榮宿舍文化。
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推進主要措施有:(1)成立學生公寓精細化管理領導小組。分管學生工作的學院領導擔任組長,成員由學工處、院團委、保衛(wèi)處、后服公司、財務處等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各二級學院分管學生工作負責人組成;(2)明確工作分工。制定《學院學生公寓精細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完善學生公寓管理人員崗位職責,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學生公寓精細化管理工作;(3)加大培訓、宣傳力度。在全院學生公寓中掀起精細化管理與服務的濃厚氛圍,使“精細化”意識深入人心,從而推進全校學生公寓精細化管理工作。
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管理工作是高職院校學生工作、后勤工作和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到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學校的安全穩(wěn)定。因此,在高職院校學生公寓中實施精細化管理,這既是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管理的迫切要求,也是滿足新形勢下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公寓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強化服務工作務實性的有效途徑。
[1]黃德杰.高校學生公寓實行精細化管理的實踐與探索[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2(11):240.
[2]高營營.新時期高校學生公寓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機制初探[J].華章,2012(19):165.
G717
A
1674-7747(2014)02-0046-02
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2013年度高等職業(yè)教育研究類課題“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精細化管理模式研究”(項目編號:CCIT2013YB0018)
汪海偉,男,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學生管理。
[責任編輯 李 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