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莉,譚 唱,王 莉,曹 芳,汪 悅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
尿酸的檢測對臨床判斷病情發(fā)展有重要意義。據(jù)研究進展,近年新出現(xiàn)的尿酸檢測主要有:尿酸傳感器檢測法、磷鎢酸還原法、電化學方法、化學發(fā)光法及分光光度法等?,F(xiàn)對這些方法作概述。
在和諧社會的進展過程中,健康逐漸成為人們的新追求,而預防和控制疾病更是人們的與疾病斗爭的大發(fā)展方向。人體內(nèi)嘌呤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是生物分子尿酸(2,4,6三羥基嘌呤,簡稱UA)[1],健康成年人正常尿酸的水平為血清中0.15~ 0.4 mmoL/L[2],尿中 250 ~750 mg/L(149 ~446 mmol/(L.24 h)[3]。
其分子式是C5H14N4O3,分子量MW 為16811,不溶于水,也難溶于酸。在生物體內(nèi)以鹽的形式存在,因而溶解度較高。在尿酸酶的作用下,可以被氧化成尿素囊[4],即尿酸+H2O+O2在尿酸酶作用下,形成尿囊素+CO2+H2O2。通過檢測該反應過程中尿酸在292 nm處吸光度的降低(尿酸酶在293 nm處不產(chǎn)生光吸收)。尿酸異常時常提醒為痛風、腎病、高尿酸血等疾病。如今尿酸的檢測和分析在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方面的應用日益廣泛。臨床上建立了許多尿酸的檢測方法,如酶法、尿酸生物傳感器檢測法等[5-9],本文將介紹一些最新的血尿酸檢測方法。
1.1 利用全血來測試尿酸含量的安培型生物傳感器:將urate oxidase固定在羧甲基纖維素鈉處理過的碳電極表面上,用K3Fe(CN)6作為媒介體[10],研制成一種尿酸生物傳感器。傳感器在恒電位0.3 V和urate oxidase的催化作用下,使被檢測物尿酸氧化,K3Fe(CN)6還原,在電極表面產(chǎn)生氧化-還原峰,利用安培法可對尿酸進行間接測定。該傳感器經(jīng)最終臨床測試,尿酸的測定范圍為25~200 mg/L,10 s內(nèi)即可達到穩(wěn)態(tài)電流,測試結(jié)果的線性范圍良好,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998 7。
1.2 碳納米管和納米氧化鋅修飾的尿酸傳感器:采用碳納米管和納米氧化鋅對尿酸的電催化氧化作用,研制了一種新型的基于Urate Oxidase的生物傳感器。測定了pH值、電位等條件對傳感器測定尿酸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在pH值6.98,電位為0.61 V條件下,傳感器檢測尿酸的線性范圍達到了3.38×10-6~1.59×10-3mol/L,而檢出下限為 1.48 ×10-6mol/L,該傳感器制作簡單且穩(wěn)定性較好,為測定尿酸的一種新手段。尿酸傳感器[11]采用流動注射分析系統(tǒng),由樣品混合器、溶氧控制器、恒流泵、熱交換器、覆蓋酶膜的氧化極、積分儀、循環(huán)恒溫水浴鍋和流動池組成,將些許試液注入樣品混合器后,與流速為1.5 ml/min的0.02 mol/L磷酸緩沖液(PH8.5)充分混合,一起經(jīng)熱交換器恒溫處理,再進入反應室在immobilized enzyme催化下進行氧化反應,使反應液中溶解氧濃度下降,同時氧電極就產(chǎn)生差異電流響應峰,由積分儀記錄下來,當溶液中的尿酸經(jīng)載流液洗脫離開酶反應以后,電極迅速回到起始狀態(tài),信號則回到基線,此時可以進行第二次注射分析。
酶固定化技術(shù)是制作酶電極的關(guān)鍵,目前已開發(fā)了吸附法、載體偶聯(lián)法、交聯(lián)法和包埋法等多種固定的方法。最新的研究是以氧化鋁固定尿酸氧化酶的方法,用溴化鋰和氯化鈣溶解家蠶絲素后分別研制出二種固定化氧化物酶和尿酸氧化酶絲素膜,用固定化尿酸氧化酶絲素膜和氧電極,研制了一種流動注射分析尿酸傳感器,目前這種酶膜尿酸傳感器法最有望得到廣泛應用,發(fā)展前景良好。
磷鎢酸還原法是目前臨床比較多見的方法,利用無蛋白濾液中的尿酸在堿性環(huán)境中可以被磷鎢酸氧化成尿囊素和二氧化碳,而磷鎢酸被還原成鎢藍的原理,再根據(jù)鎢藍顏色深淺,用710 nm波長濾光板或紅色濾片,與同樣處理的標準比較,進行比色,以空白調(diào)零點,即可求出其濃度值。
用此法時,標本禁忌溶血,且不能用草酸鉀作抗凝劑,配制標準液時可加碳酸鋰(lithium carbonate)加熱助溶?,F(xiàn)有一種改良的方法,用SDS做增溶劑[12]取代原法中無蛋白濾液的制作,使血清中尿酸在堿性的環(huán)境下直接與磷鎢酸反應。并對其方法的實驗條件做了多方面的研究?;|(zhì)效應對改良法存在影響作用。改良法0~1 200 μmol/L的范圍內(nèi)線性良好,色澤較穩(wěn)定,批內(nèi)變異1.21%,日間變異為3.25%,回收率達96.2% ~99.64%,與原法比較的話 γ0.93,Y等于1.163X-35.69,t0.625,P>0.05,靈敏度提高了16.1%。較原法更簡便,實用性強,適用于一般的實驗室。
采用恒電位沉積方法制備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13]修飾玻碳電極,并考察尿酸在修飾電極上的電化學行為。在改良的實驗條件下,uA在修飾電極上的氧化峰電流明顯增強,且uA在8.0×10-7~8.0×10-5mol/L濃度范圍內(nèi)與其氧化峰電流成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該電極制備簡單又響應快,使用方便,對于尿樣中U A的檢測,效果良好。具體操作是取一定體積的U A標準液于電解池中,加0.1 mol/L磷酸鹽緩沖溶液(PH為5.29)稀至10 ml體積,在-0.6 V~+1.0 V的電壓范圍內(nèi)進行循環(huán)伏安掃描,測定并記錄峰電流,根據(jù)峰電流大小來測定尿酸含量。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14]研究尿酸和四氰乙烯之間的荷移反應。尿酸和四氰乙烯可以形成淡綠色的荷移配合物,其配合比為1∶2。在測定波長395 nm處,該配合物的表觀摩爾吸光系數(shù)ε=624×104L/(mol·cm),方法線性范圍為5.7×10-7~5.7×10-6mol/L。應用本法測定了人體代謝物中尿酸的含量,回收率為96.4% ~110.5%,相對標準偏差(RSD)為1.98%(n=7)。具體方法是在10 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一定量1.14×10-8mol/L的尿酸溶液,再加入3.0 ml的1.01×10-3mol/L四氰乙烯溶液,用水定容至刻度,搖勻,室溫下放置10分鐘后,用1 cm的比色皿,以試劑空白為參比,在波長395 nm處測定吸光度A。
化學發(fā)光法以其靈敏度高、儀器簡單、線性范圍寬而著稱[15-16]。劉二保和衛(wèi)洪清[17]利用尿酸對堿性 lumino - l H2O2-CO2+化學發(fā)光體系的較強抑制作用,建立的一種測定尿酸新方法。該方法的線性范圍為1.0×10-10~7.0×10-6mol/L,檢測限(3R)為 1.1 ×10-11mol/L,RSD1.9%(n=4,cs=5.0 ×10-8mol/L)
[1] 陳文凱,陸春海,許 嬌.尿酸分子互變異構(gòu)體平面構(gòu)象的理論研究[J]. 結(jié)構(gòu)化學,2002,2(21):186.
[2] Motonaka J,Miyata K,F(xiàn)auliner LR.Micro Enzyme - Sensor with Osimium Complex and a Porous Carbon for Measuring Uric Acid[J].Anal Lett,1994,27:1.
[3] Pachla LA,Reynolds DL,Wright DS,et al.Analytical Methods for Measuring Uric Acid in Biological Samples and Food Products[J].Assocof Anal Chem,1987,70(1):1.
[4] 朱獻軍,劉建國,黎高翔.尿酸氧化酶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其產(chǎn)物的應用[J].生物工程學報,2001,1(17):68.
[5] 劉寶紅,鄧家棋,胡仁其.以C-氧話鋁固定尿酸酶的尿酸傳感器[J]. 分析化學,1997,25(1):19.
[6] 穆紹林,闞錦親.晴聚吡咯尿酸酶電極的生物電化學活性[J]. 化學學報,1993,51:632.
[7] Willner I,Katz E,Riklin A,et al.Mediated Electron Transfer in Glutathione Reductase Organized in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on gold Electrodes[J].J Am Chem Soc,1992,114(27):10965.
[8] Rilin A,Willner I.Glucose and Acetylcholine Sensing Multilayer Enzyme Electrodes of Controlled Enzyme Layer Thickness[J].Analytical Chemistry,1995,67(22):4118.
[9] Bardea A,Katz E,Bückmenn AF,et al.NAD+- Dependent Enzyme Electrode:Electrical Contact of Cofactor-Dependent Enzyme and Electrodes[J].J Am Chem Soc,1997,119(39):9114.
[10] 陳真誠,王紅艷,何繼善,等.全血尿酸生物傳感器的研制及臨床應用[J]. 分析化學,2007,35(4):615.
[11] 盧旭曉,杜 霞,薛 玲,等.碳納米管和納米氧化鋅修飾的尿酸傳感器的研制[J].云南大學學報,2007,29(S1):216.
[12] 吳國進,崔殿義.一種改良的磷鎢酸還原法用于直接測定血尿酸的實驗研究[J].陜西醫(yī)學檢驗,1995.
[13] 張 英,張智彥,馬 華,等.電化學方法快速測定尿酸的應用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2(4):85.
[14] 柴宜民,韓素琴,吳雅琴,等.荷移反應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尿酸[J].分析科學學報,2006,22(2):167.
[15] 楊鳳珍,張 超,王建寧,等.光譜學與光譜分析[J],2004,24(2):145.
[16] 饒志明,張旺華,李求忠,等.光譜學與光譜分析[J],2004,24(3):278.
[17] 劉二保,衛(wèi)洪清.化學發(fā)光法測定尿酸[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