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杰華 李月
摘要:文章系統(tǒng)性地回顧和評述了2012年和2013年中國人口學研究的現狀與主要進展。通過檢索與回顧2012年和2013年國內主要人口學刊物上較有代表性的人口學論著,得出2012年和2013年我國人口學界重點關注的領域集中在生育、人口與經濟、人口老齡化、流動人口、人口普查數據和方法、其他專題等方面。
關鍵詞:2012 年;2013年;中國;人口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C9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149(2014)03-0031-11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403004
2012年和2013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進程中具有關鍵意義的年份。黨的十八大在2012年11月勝利召開,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攻堅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標志著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進入一個新階段。隨之一年后,十八屆三中全會于2013年11月召開,大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戰(zhàn)略部署,提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涉及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方方面面,必將對我國產生深遠影響。伴隨著兩次關鍵會議的召開,我國人口學界也迎來兩個牽動人心的重大現實轉變。一是2013年初衛(wèi)生部與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并,成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意味著成立了32年的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正式結束了其獨立存在。二是三中全會的《決定》中提出“啟動實施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標志著我國實施了近40年的計劃生育政策首次實現了可喜的重大調整。兩年間,我國人口發(fā)展方面也展現出很多新情況、新特點,諸如家庭發(fā)展等新話題越來越成為關注的焦點。人口學界跨入了一個挑戰(zhàn)和機遇并存的歷史新起點。因而梳理近兩年人口學界的研究成果、把握人口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就顯得尤為重要。整體來看,2012年和2013年我國人口學研究集中在生育、人口與經濟、人口老齡化、流動人口、人口普查數據和方法及其他等領域本文主要對2012年和2013年國內幾個主要人口學核心期刊作了文獻檢索,包括《人口研究》、《中國人口科學》、《人口與經濟》、《人口學刊》、《人口與發(fā)展》、《西北人口》、《南方人口》,以及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人口學》等。,其中前四個專題也是以往學界關注的重點。
一、生育專題研究
整體來看,生育專題延續(xù)了以往的研究重點,仍集中在生育政策、生育水平等方面。由于2012年和2013年正處于我國生育政策正式調整前的窗口期,有關生育政策的研究顯得尤為令人矚目。
1.生育政策
2012年和2013年是我國生育政策正式調整前研究、籌劃的重要兩年,無論是政府部門、專家學者還是社會大眾,對我國生育政策的關注度都顯著提升。迄今,多數人口學者已達成共識,即我國已處于較低生育水平,而對于是否放開生育政策,爭論的焦點集中于放開之后是否會出現大幅度生育反彈,因而育齡婦女的生育意愿成為研究重點。綜合相關研究,學者們認為當前全國生育率總體處于深度低水平且穩(wěn)中有降的狀態(tài),實際生育水平降至政策生育率后并不會保持而是會繼續(xù)下降[1];目前中國育齡婦女的生育意愿低于更替水平,雖然二孩生育目標占絕對優(yōu)勢,但潛在二孩生育的比例不到50%[2];計算得到的中國2012年平均意愿生育水平為186,從長期看我國育齡人群生育意愿將趨近于180左右[3]。此外,李建新等對江蘇省六縣市的研究顯示,這些地區(qū)不受政策約束的育齡婦女實際生育水平并未達到理想或意愿生育水平,初育年齡推遲、教育水平提升、工作壓力等都對實際生育水平產生了顯著的抑制作用[4]。整體來看,較多研究都支持即使放開計劃生育政策,我國生育水平也不會出現大幅反彈。還有學者從公共政策視角分析認為,計劃生育政策在嚴格執(zhí)行40多年后已逐漸顯現出一系列不良后果,對其他公共政策需求壓力增大,帶來一系列較高的執(zhí)行成本[5]。此外,有學者還研究了不同政策下“單獨”育齡婦女的未來變動趨勢,對生育政策的調整也具有重大意義[6]。這些研究從不同角度都論證了我國生育政策調整時機已經成熟。然而,也有學者認為放開二孩的生育政策值得再做深思。徐行等的研究指出目前是由于育齡婦女將生育行為推遲才導致了我國很低的生育水平,不應據此作出調整生育政策的決定[7]。韋艷等對“農村二孩”試點之一的山西省翼城的分析也表明,翼城現有生育行為和生育意愿仍然更多是政策干預的結果,而非由于社會經濟發(fā)展導致低生育意愿的內生性轉變[8]。雖然仍存在一定爭議,我國生育政策調整已邁出了第一步,啟動實施了單獨兩孩政策,并指出具體實施辦法由各地最終確定。這一點充分考慮到了我國地域廣闊,人口情況復雜的現實。那么我國生育水平到底將會如何發(fā)展呢?這仍有待未來我國實踐情況的驗證。
在2013年衛(wèi)生部與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并無疑是引人關注的大事。那么對于這一政府機構調整我們應如何看待?這一調整將產生怎樣的影響?新的機構在計生工作上將面臨怎樣的挑戰(zhàn)?對于這些問題,周長洪撰文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討論[9]。此外,姚義賢等還基于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以全新視角深度剖析了當前計劃生育工作面臨的一系列新問題[10]。
2.生育水平和生育分析方法
出于對普查數據質量的質疑,我國的真實生育水平一直是學界研究的熱點。隨著對“六普”數據的深入分析,一些學者據此對我國真實生育水平進行了考察。李漢東等基于“六普”數據的分析認為,我國2000年以來公布的總和生育率明顯偏低,文章估計得到2000~2010年我國平均總和生育率為157左右[11]。但郭志剛的研究并不支持這一看法,他認為“六普”數據顯示的低生育水平不能簡單歸結為生育漏報,這一極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孩總和生育率顯著下降,這一現象是由于居住在農村的育齡婦女婚育年齡推遲、未婚比例提高導致的[12]。巫錫煒從長時期角度分析我國低生育率出現的機制也一定程度上佐證了郭志剛的觀點,文章從生育推遲角度分析了我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低生育率的出現,指出少生和晚育是導致這一現象的兩大人口學機制[13]。雖然各界對真實總和生育率爭論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國已經處于持續(xù)的低生育水平狀態(tài),這也將是未來很長時期我國面臨的生育現實。
對生育分析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進展。去進度效應總和生育率是近年來關注度十分高的一種生育分析指標,它是基于總和生育率容易受到平均生育年齡影響的缺點而提出的。自提出以來,這一指標就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爭議、討論和各種新的嘗試。例如,有學者對去進度效應總和生育率的分析表明,該指標核心調整公式的前提假設在現實中難以滿足,在實際應用中可能出現計算結果產生的誤差較大、調整指標出現錯誤的幾率增高等現象[14]。但作為對常規(guī)時期指標的改進,這一方法仍有其重要的應用價值。郭志剛梳理了近年來國際和國內學者們在這一研究上的理論爭論,介紹了方法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還特別介紹了邦戈茨(Bongaarts)和索博特卡(Sobotka)的最新進展[15],這對于促進生育分析方法的改進有明顯的意義。
3.出生性別比
2012年和2013年,針對出生性別比的研究不像以往那么集中。其中,胡耀嶺等基于空間數據,應用空間計量技術實證研究了各因素對出生性別比偏高的影響[16]。宋健等則注意到當前我國出現性別偏好內容多元化的特點,且存在性別偏好會顯著提升家庭生育數量[17]。出生性別比失衡問題多年來始終困擾著我國人口的健康發(fā)展。值得欣慰的是,王欽池指出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的“拐點”已經出現,在繼續(xù)加強治理的條件下,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將進入下降過程[18],表明未來我國出生性別比走勢可能會較為樂觀。
二、人口與經濟專題研究
人口與經濟發(fā)展息息相關,而我國無論在人口總量、勞動力供給還是人口流動等方面都呈現出快速變化的圖景,把握人口與經濟之間的關系對于促進我國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1.勞動供給與就業(yè)
當前社會各界對于我國的勞動力供給有諸多討論,這一問題也成為學界關注的一大焦點。張車偉等分析認為我國無限勞動供給時代已經結束。當前我國實際失業(yè)率水平仍較高,就業(yè)的結構性矛盾越來越突出[19]。對于就業(yè)市場矛盾現象的產生機制,翟振武等認為這是由于我國以勞動密集型模式為主的經濟發(fā)展與生育率降低、勞動者素質上升的社會現實相脫節(jié)[20];而蔡昉等則認為這是由于中國就業(yè)的非農化趨勢快于雇員化,導致了有相當數量的農村轉移勞動力在城市中只能從事自雇職業(yè)[21]。雖然關注了勞動力供給的兩個不同群體,但兩位學者的觀點最終都可以歸結為我國勞動力素質與經濟發(fā)展方式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此外,尹文耀等從當代分性別的角度分析勞動力參與水平和模式變動趨勢的研究別具特色,指出當代男性和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整體呈下降趨勢[22]。沈可等則選取了家庭這一嶄新視角研究勞動供給問題,發(fā)現多代同堂家庭模式的淡化成為女性勞動參與的一種重要不利因素[23]。綜合學者們的研究可以發(fā)現,結構性矛盾將是制約我國勞動力市場發(fā)展的關鍵,且勞動供給與就業(yè)還同時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考驗著我們的智慧與能力。
2.人口變化與經濟發(fā)展
人口變化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依然是討論的熱點。首先,齊明珠討論了中國人口變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其研究表明勞動生產率的提升是中國過去20年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動力[24]。李猛則探討了中國經濟的減速之源,認為中國經濟減速90%的原因可以由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放緩來解釋[25]。這些研究為我們思考勞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人口城鄉(xiāng)遷移的經濟效應也進入學者們的研究視野,逯進等研究指出二元人口遷移會導致城鄉(xiāng)兩部門出現產出的一般均衡狀態(tài);省域間的城鄉(xiāng)二元人口凈遷移具有明確的經濟增長效應[26]。王婷等關注了我國人力資本的空間分布差異及其影響,指出東部地區(qū)人口紅利實現總效率明顯高于中西部地區(qū)[27]。此外,于瀟等證明了遷入人口數和就業(yè)人數與經濟總量之間存在較強的相關關系[28]??梢?,人口遷移對我國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仍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那么,哪些因素導致了我國較大的區(qū)域差異呢?對此,張車偉等指出中國的區(qū)域差距主要由經濟聚集度變化所決定,人口聚集度變化往往處于從屬地位,同時還指出中國區(qū)域差距自2003年后已經呈現收斂趨勢[29]。肖周燕采用更為細致的地市區(qū)域數據的分析結果也表明,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一直是經濟聚集遠超前于人口集中,但東、中、西部地區(qū)有所不同;并指出我國人口與經濟分布不一致存在較強的空間聚集和空間依賴[30]。未來我國人口變化必將呈現更為多樣化的特征,洞悉和把握這些變化對經濟帶來的影響對于保證我國經濟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具有一定意義。
三、人口老齡化專題研究
2012年和2013年,人口老齡化問題依然是學者們關注的重點領域,除在老年生活狀況、養(yǎng)老模式等傳統(tǒng)領域實現一定突破外,對獨生子女家庭和“失獨”家庭養(yǎng)老問題也有了進一步的討論。
1.老年生活狀況
兩年中在老年人生活狀況領域涌現了很多有代表性的文獻,學者們采用多種分析方法和模型對我國老齡問題進行了細致研究。在我國老齡化發(fā)展分析方面,黃匡時等通過計算虛弱指數隨著年齡的變化率來估算老人個體老化率,發(fā)現我國高齡老年人個體的老化率高度收斂于其平均值[31]。賈云竹等指出我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老齡人口中的女性比例低于世界多數國家的水平,但在未來我國老年人口的女性化程度將逐步加深[32]。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是全面認識我國老齡化壓力的重要資料。杜鵬利用“六普”中的自評健康數據對中國老年人口健康狀況的年齡差異、性別差異、城鄉(xiāng)和地區(qū)差異、婚姻狀況差異進行了全面分析,為我們勾勒出我國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基本情況[33]。那么老年人中處于不健康階段的群體具有哪些特點呢?楊貞貞等的研究表明,60~97歲老年人的不健康階段主要為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狀態(tài),而97歲以上的老年人主要為生活不能自理狀態(tài)[34]。老年人口自殺問題近年來不斷引起學者的關注,王武林指出老年人口是自殺率最高的人群,其中男性老人、農村老人和高齡老人是高自殺風險的群體[35]。黃潤龍等也對1987~2010年我國老年人口自殺死亡的趨勢、城鄉(xiāng)差異和性別差異做了分析[36]。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口自殺現象將成為我國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如何有效應對這一挑戰(zhàn)值得我們深思。此外,朱薈等考察了宗教參與對高齡老人死亡風險的影響機制,結果表明宗教參與對死亡風險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控制其他因素則會削弱這種影響[37]。
2.養(yǎng)老模式
首先,鄔滄萍和杜鵬等從宏觀視角出發(fā),集中論述了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國現行的有關老年人生存和發(fā)展的法律、法規(guī)、制度和政策體系,并詳細論述了各個養(yǎng)老助老主體的社會責任[38]?!八亩弧奔彝ソY構假設被廣泛使用,以說明和探討家庭養(yǎng)老壓力問題。然而,陳雯通過建立“長時距”和“短時距”的家庭生命歷程,論證了在現實情況來看,很少出現“四二一”理論假設當中所謂的“沉重的負擔”[39],讓我們對此問題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在談及老年人生活幸福感時,子女的孝順情況是人們普遍關心的話題,對此,杜鵬等的研究取得了新的進展,其研究表明2000~2010年我國老年人對子女孝順程度的總體評價越來越好,有女兒且子女數較少的老人對子女的孝順評價更好[40]。兩年來,對于養(yǎng)老保障的研究雖然相對較少,但也取得了一些很有價值的研究結論。李紹泰從索洛模型推導出合理養(yǎng)老水平系數模型,發(fā)現我國的合理養(yǎng)老水平系數在不斷降低,老年人實際保障水平在降低[41]。劉柏惠等則利用國際上較為通用的集中指數(CI)方法測量和分解了中國老年人在社會照料和醫(yī)療服務使用中的非均等性,并研究了造成這種不均等的主要因素[42]。
3.“失獨”家庭養(yǎng)老及其他
這一期間涌現了一些針對獨生子女家庭和“失獨”家庭養(yǎng)老問題的研究。徐俊等對我國獨生子女家庭養(yǎng)老面臨的風險和困境進行了探討[43],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當前獨生子女家庭養(yǎng)老問題。與此相比,“失獨”家庭的養(yǎng)老問題更是關注的焦點。其中,王廣州估計2010年全國累積死亡獨生子女超過100萬,預計每年新增死亡獨生子女的總量將由目前的95萬上升到2050年的56萬左右[44];周偉等估計截至2010年全國共有“失獨”家庭241萬戶[45];而根據陳恩的估計,2010年我國廣義“失獨”家庭數量為8517萬,狹義“失獨”家庭數量至少在635萬以上[46]。對比發(fā)現三者對“失獨”家庭的估計存在巨大差異,這可能是由于不同測算方法導致的。雖然對于規(guī)模估計存在差異,但學者們普遍認為目前我國對“失獨”家庭的扶助措施存在支持力度偏弱、覆蓋程度不足等方面的問題,未來如何保障“失獨”父母的養(yǎng)老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挑戰(zhàn)。當然,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成果仍較為有限,未來需要學者們展開更多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
還有學者在老年問題的分析方法方面進行了一些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郭震威等認為按照傳統(tǒng)方法度量人口老齡化,不能反映人口期望壽命提高等因素的影響,提出從期望余壽的角度界定“前瞻年齡”和老齡人口這一新的測量方法[47]。姚遠等認為在已有研究中,對老年群體的研究重點依然是老年人數量和人口結構,對此,作者提出了新的群體分析視角理論框架[48]。另外,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增長的代表性文獻相對較少,只有王立軍等研究了老齡化帶給勞動力供給市場的沖擊,表明盡管勞動力供給下降趨勢不可逆轉,但勞動力質量的提升會弱化或延緩這一趨勢[49]。
四、流動人口專題研究
2012年和2013年流動人口專題延續(xù)了以往的研究態(tài)勢,針對流動人口在生存、生活和發(fā)展中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50],學者們展開了眾多深刻且富有成效的討論。
1.流動人口社會融合
兩年來,學界對流動人口社會融合問題進行了很多探討,突出了當前人們對流動人口生活質量的高度關注?,F狀仍是學者們關注的重點。學者們發(fā)現當前我國青年鄉(xiāng)-城流動人口的經濟社會地位和相對融入水平都是最低的,處于三重弱勢地位[51];當前已有超過一半的流動人口實現了身份認同,但流動人口的內心認同要遠低于認同愿望[52];本地市民、外來市民和農民工三個群體在養(yǎng)老保險和工傷保險參與的可能性上存在明顯差異[53];宋月萍等的研究更是明確指出了城市居民對流動人口所持的矛盾態(tài)度:城市居民對流動人口整體價值持較為一致的認可和接納意愿,但對流動人口在日常交往中仍持疏離甚至排斥的態(tài)度[54]。在流動人口社會融入的影響因素方面,王勝今等以吉林為例的研究表明,宏觀制度設置與個體行動參與兩個方面都會影響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入感[55]。王玉君的研究表明,城市歸屬感在農民工城市定居決策中具有重要作用[56]。綜合學者們的研究可見,當前我國流動人口融合現狀并不樂觀,流動人口市民化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流動兒童的社會融合問題也引起學者的重視。周皓的分析顯示,社會融合在代際間具有傳承性,充分的親子交流能夠促進流動兒童的社會融合狀況,因此,必須更加重視家庭環(huán)境建設與家庭教育方式的改進[57]。此外,劉傳江等特別關注了農民工群體性事件,發(fā)現農民工參與群體性事件的意愿和行動存在著不一致性,政府行為選擇對其行為有顯著影響[58]。
2.人口城鎮(zhèn)化
2011年末中國大陸城鎮(zhèn)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城鎮(zhèn)化率達到5127%,這對于我國城鎮(zhèn)化發(fā)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然而,對于我國快速的城鎮(zhèn)化進程,很多學者保持了較為客觀、冷靜的態(tài)度。首先,針對是“城市化”還是“城鎮(zhèn)化”這一問題,田雪原認為當前我國的城市化已步入“以大為主”的第二階段,如果繼續(xù)沿用“城鎮(zhèn)化”的概念便脫離了現實,無論在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上都會帶來弊害[59]。俞憲忠也認為中國只能選擇“城市化”,但他主張應選擇中小型城市化戰(zhàn)略[60]??梢妼W者們對我國城鎮(zhèn)化的道路選擇仍存在一定爭議,我國城鎮(zhèn)化的方向到底應如何還期待更多的討論。其次,很多學者指出了我國城鎮(zhèn)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王桂新重點指出我國長期實施的優(yōu)先發(fā)展小城鎮(zhèn)及中小城市的戰(zhàn)略,違背城市化規(guī)律,弱化了城市化效應[61]。辜勝祖等認為傳統(tǒng)城鎮(zhèn)化過程中存在偏重于物的城鎮(zhèn)化,而忽視人的城鎮(zhèn)化問題[62]。李愛民則側重研究了我國的“半城鎮(zhèn)化”問題,指出全國80%以上的地級以上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半城鎮(zhèn)化現象[63]。蔡秀云等也指出我國存在公共服務供給水平跟不上城市化發(fā)展速度的問題[64]。童玉芬等則對我國城市化過程中的人口變化特點進行了系統(tǒng)全面的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65]。此外,對于我國城鎮(zhèn)化率的真實水平學界也一直存在不同的聲音,如段成榮等研究認為我國城鎮(zhèn)化數據存在虛高問題,經過重新評估得到我國真實城鎮(zhèn)化水平約為416%[66];但朱宇卻認為我國現行城鎮(zhèn)人口的統(tǒng)計口徑基本符合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城鄉(xiāng)劃分原則和標準,并不存在高估我國城鎮(zhèn)化水平的現象[67]。綜合學者們的討論,使我們深刻認識到在肯定城鎮(zhèn)化取得的成就的同時,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中的一系列問題,未來我國應著力提升城鎮(zhèn)化質量,避免城鎮(zhèn)化帶來的弊端。
對于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機制,王偉進等發(fā)現中國各地級市間城市化水平存在明顯的空間依賴,且城市化的各主要社會經濟因素也存在空間依賴,可能構成城市化水平空間聚集的內在要素[68]。張車偉等的研究指出目前中國城市人口的分布正在向合理化方向發(fā)展,但大城市人口規(guī)模仍顯不足[69]。羅淳等根據2000~2010年數據,將“鎮(zhèn)人口”分離出來,視為小城鎮(zhèn)人口,指出“鎮(zhèn)人口”對中國城鎮(zhèn)化的貢獻率接近40%[70]。這些研究對于認識我國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機制大有裨益,未來我國仍將處于快速的城鎮(zhèn)化進程中,仍期待更多針對城鎮(zhèn)化健康發(fā)展機制的探討。
3.人口流動行為
近年來,我國的人口流動表現出一些新特點。王桂新等對比“五普”和“六普”數據發(fā)現,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省際人口遷移的區(qū)域模式具有相當的穩(wěn)定性,但出現了一些明顯的局部性變化[71]。曾明星等則認為總體上區(qū)域人口增長勢頭有所放緩,空間格局向“多中心聚集”方向發(fā)展[72]。而田成詩等的研究則表明我國流動人口規(guī)模日趨擴大且分布呈集聚性[73]??梢?,學者們對此并未達成共識,未來學界仍需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流動人口家庭化是我國人口流動的一個新趨勢,張航空研究發(fā)現流動人口最愿意帶遷自己的配偶、父親和子女,社會認同、長期居留意愿和年齡因素是具有顯著影響的因素[74]。但楊菊華等指出,當前對于流動人口家庭化的研究及相關概念還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且多采用地方性數據也使研究缺乏普適性。作者對幾個核心概念進行了界定,并利用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數據對人口流動模式進行了分析[75]。
4.流動人口生存及婚育狀況
這一期間流動人口研究更加關注流動人口的生存狀況。齊亞強等的研究表明我國人口流動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健康移民”和“三文魚偏誤”選擇效應[76];牛建林也關注到了這一問題,指出城鄉(xiāng)流動經歷對流動者健康狀況存在損耗效應,且城鄉(xiāng)流動現象的選擇機制會給農村地區(qū)帶來很多不利影響[77]??梢?,流動人口仍處于較為不利的生存環(huán)境中,應進一步引起人們的重視。此外,仁義科等還探討了不同類型的社會互動關系對農民身心健康的影響[78]。流動人口的婚育觀一直是學界關注的話題,宋月萍等研究發(fā)現新生代農民工的婚育行為出現很多不同于老一代流動人口的新特征[79],為我們深入認識新生代流動人口婚育觀念提供了重要參考。對于流動人口的研究也開始將視角轉向流出地,段成榮等利用“六普”數據估算了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并重點分析農村流動兒童的受教育狀況、家庭照料狀況等[80]。牛建林的研究則發(fā)現農村地區(qū)同齡人外出務工現象對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輟學具有吸引和示范作用,而家人外出有助于降低其輟學的風險[81]。
五、對人口普查數據和方法的討論
在2012年和2013年涌現出很多對于“六普”數據質量以及普查方法的討論。崔紅艷等研究表明,“六普”登記的0~9歲人口和20~45歲人口數據偏差較大,其余年齡組完整性較高;婦女生育水平明顯偏低;死亡人口數據漏報較為嚴重等[82]。王金營等的研究得到“六普”的年齡人口漏報率為075%,重報率為0551%,合計誤差率為1299%[83]。但兩位學者同時也都指出2010年人口普查的數據質量要好于2000年。胡耀玲等對近四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一致性進行了檢驗,發(fā)現九成以上隊列出現正偏離,對相鄰兩次普查依次進行比較,人口偏離量和偏離率均呈上升趨勢,且1982~2000年出生隊列人口偏離程度存在顯著性別差異[84]。王金營對近三次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發(fā)現,0~4歲人口、60歲及以上人口數據質量問題較為嚴重,并重新計算得到了我國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出生預期壽命[85]。黃榮清等則通過多個方面的分析表明,“六普”的嬰兒死亡數據存在十分明顯的“漏報”,修正后得出全國嬰兒死亡率為1727‰,普查的漏報水平達到78%[86]。這些研究充分發(fā)揮了人口分析技術的優(yōu)勢,對于人口普查數據的應用具有良好的價值。
學者們還對普查方法進行了一些探討。大量的流動人口是困擾我國人口普查的重大難題,為了解決在“五普”中突出的人口漏報問題,“六普”采取了“見人就登”的方式和現住地與戶籍地同時登記的原則。不過,翟振武等指出這卻導致了重復登記狀況的出現。針對這一問題,文章分析認為我國身份證號碼具有天然優(yōu)勢,建議將身份證號碼納入以后的人口普查問卷[87]。迄今為止,雙系統(tǒng)估計量是普遍用于估計人口普查中實際人口數和人口普查覆蓋誤差的方法。但胡桂華指出這一方法存在交互作用偏差的問題,從而影響估計質量,作者依據對數線性模型和最大似然估計量構造了三系統(tǒng)模型,以期能夠使這一問題有所改進[88]。
六、其他專題研究
1.家庭發(fā)展
當前,我國的家庭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遷,家庭發(fā)展問題開始引起廣泛的關注。針對家庭發(fā)展政策的調整,胡湛等指出我國傳統(tǒng)家庭功能趨于弱化,對各項社會政策帶來巨大沖擊,提出未來我國的家庭政策體系應向明確型和發(fā)展型轉變[89]。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而婚姻是家庭的基礎,陸杰華等的研究表明我國婚姻狀況在過去20年間正處于嬗變的歷史時期,無論是結婚狀況、離婚狀況,還是分性別、城鄉(xiāng)平均初婚年齡以及分年齡婚姻狀況都產生了與以往不同的變化特征[90]。韋艷等指出雖然初婚率下降和峰值年齡有所推遲,但我國仍屬于普婚型社會,且我國初婚模式的性別差異正逐漸縮小[91]。此外,也有學者從家庭角度出發(fā)探究具體問題,如王芳等研究了家庭因素對中國兒童健康的影響[92]。未來我國家庭仍將處于深刻變化的時期,會有更多的學者展開對這一領域的研究。
2.人口與環(huán)境
人口與環(huán)境的關系依然吸引了一些學者的關注,且學者們多集中于對碳排放影響因素的探討。李國志等研究了人口數量和居民消費對我國CO2排放的動態(tài)影響[93],王芳等基于跨國面板數據探究了人口年齡結構、城鎮(zhèn)化與碳排放之間的關系[94]。前者發(fā)現二者對CO2排放均有顯著影響;后者的研究則表明人口年齡結構,尤其是人口的老齡化程度對碳排放量的影響具有正U形的特點。也有的學者認為人口與碳排放之間的關系并不呈現簡單的線性關系,肖周燕驗證了在短時期內,人口增長對CO2排放的影響不可忽視,但從長遠來看,經濟增長對CO2排放影響更為重要[95]。楊文芳等發(fā)現從長期來看,人口總量對CO2排放的影響最大,短期來看,能源強度和人均GDP影響較大[96]。
引入家庭因素是這一期間人口與環(huán)境專題研究的一個亮點。曲如曉等的研究表明家庭戶規(guī)模對CO2排放有顯著負向影響[97]。肖周燕重點關注了家庭動態(tài)變化對CO2排放的影響,指出相對于人口總量,以家庭化為視角來研究人口因素對CO2排放的影響更為重要[98]。
3.人口基本公共服務
在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方面,張曉嵐等研究了人口因素對我國區(qū)域公共醫(yī)療服務效率的動態(tài)影響[99];秦立建等關注了失地對農村居民健康風險的影響[100]。翟振武等則回顧了60多年中國人口發(fā)展歷史,描繪了人口變遷所折射的民生改善進程,客觀再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變遷和民生發(fā)展的歷史進程[101]。這些研究均緊貼民生問題,有助于促進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進一步發(fā)展。
此外,學者們也對其他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入且富有意義的研究。劉爽針對“第二次人口轉變”理論闡述了自己的看法,主張人口轉變是一個多維的動態(tài)歷史過程,蘊含著婚姻、生育、家庭、健康、人口調控等系列轉變[102]。李洪斌分析發(fā)現“八五”、“十五”期間嬰兒死亡率平均下降的絕對量較大,文章預測,中國嬰兒死亡率呈下降趨勢,并將從快速下降向緩慢下降轉型[103]。吳彩霞等從借貸網絡視角考察農村大齡未婚男性的社會資本狀況的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104]。對性問題的探討也取得了一些突破,富曉星等對于近年來男性性服務者這一地下性產業(yè)中的新興群體進行了研究[105],豐富了學界的探索空間。葉文振等則探討了中國人口科學國際化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對于促進我國人口學科的國際化發(fā)展大有裨益 [106]。
七、總結
縱觀2012年和2013年中國的人口學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一是更加貼近民生問題的研究。從對生育政策的熱烈討論,到對“失獨”家庭養(yǎng)老問題的關注,以及對流動人口問題多維度的研究等,都展現出我國人口學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二是研究視角有所深化。2012年和2013年人口學界對老年人生活狀況、流動人口社會融合、人口城鎮(zhèn)化等傳統(tǒng)問題的研究都實現了一定的突破,對人口普查的討論也具有積極意義。三是更加關注我國人口形勢發(fā)展與經濟社會問題之間的關系。在2012年和2013年,勞動力供給、人口變動對經濟的影響、家庭發(fā)展問題等都是人口學界關注的重點。不過在看到成就的同時,也要認識到我國人口學研究仍存在很多不足:如研究視野有待擴展,與國際人口學對話不足,跨學科、綜合性的研究比較薄弱等。
當前,我國處于人口轉型的關鍵時期,勞動年齡人口達到峰值并開始逐漸下降,老年人口出現第一次增長高峰,家庭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這些轉變必將對我國產生重大且深遠的影響。著眼未來,人口學正面臨著一個發(fā)展的重大機遇期,但同時也是肩負重要挑戰(zhàn)的時期,只有不斷提高學科建設水平,提升研究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為我國未來發(fā)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展望未來人口學的發(fā)展,對于生育政策調整的影響、勞動供給與就業(yè)、老齡化的影響機理、人口城鎮(zhèn)化以及從家庭視角對人口問題的研究等有可能會成為人口學探討、研究的重點領域。
參考文獻:
[1] 尹文耀,姚引妹,李芬.生育水平評估與生育政策調整——基于中國大陸分省生育水平現狀的分析 [J]. 人口學,2013,(3).
[2] 王廣州,張麗萍.到底能生多少孩子——中國人的政策生育潛力估計 [J]. 人口學,2013,(5).
[3] 王軍,王廣州.中國育齡人群的生育意愿及其影響估計 [J]. 中國人口科學,2013,(4).
[4] 李建新,彭云亮.我國實際低生育水平的影響因素分析——邦戈茨低生育率模型應用 [J]. 人口與經濟,2012,(4).
[5] 王金營,趙貝寧.論計劃生育政策的完善與調整——基于公共政策視角 [J]. 人口學刊,2012,(4).
[6] 王廣州.“單獨”育齡婦女總量、結構及變動趨勢研究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3).
[7] 徐行,梁海艷.中國育齡婦女生育集中度變化分析——基于“五普”“六普”數據 [J].南方人口,2013,(3).
[8] 韋艷,張力.“發(fā)展型”或“政策型”生育率下降——基于翼城“農村二孩”試點的分析[J]. 人口研究,2012,(6).
[9] 周長洪.國家人口計生委被合并與生育政策調整 [J]. 人口與發(fā)展,2013,(2).
[10] 姚義賢,蘇建明,夏鳴.大部制改革視域下計劃生育工作思路探析 [J]. 人口研究,2013,(6).
[11] 李漢東,李流.中國2000年以來生育水平估計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5).
[12] 郭志剛.中國人口生育水平低在何處——基于六普數據的分析 [J]. 中國人口科學,2013,(2).
[13] 巫錫煒.中國步入低生育率(1980~2000)[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14] 郝娟,邱長溶.對去進度效應總和生育率的檢驗與討論 [J]. 人口研究,2012,(3).
[15] 郭志剛.常規(guī)時期生育率失真問題及調整方法的新進展 [J]. 人口研究,2012,(5).
[16] 胡耀嶺,原新.基于空間數據的出生性別比偏高影響因素研究 [J]. 人口學刊,2012,(5).
[17] 宋健,陶椰.性別偏好如何影響家庭生育數量?——來自中國城市家庭的實證研究 [J].人口學刊,2012,(5).
[18] 王欽池.出生人口性別比周期性波動研究——兼論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的變化趨勢 [J]. 人口學刊,2012,(3).
[19] 張車偉,蔡翼飛.中國勞動供求態(tài)勢變化、問題與對策 [J]. 人口與經濟,2012,(4).
[20] 翟振武,趙夢晗.生育率下降與經濟發(fā)展模式轉型 [J]. 人口與經濟,2013,(1).
[21] 蔡昉.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3——人口轉變與中國經濟再平衡 [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22] 尹文耀,白玥.當代勞動力參與水平和模式變動研究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1).
[23] 沈可,章元,鄢萍.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下降的新解釋:家庭結構變遷的視角 [J]. 人口研究,2012,(5).
[24] 齊明珠.中國人口變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量化研究 [J]. 人口與經濟,2013,(6).
[25] 李猛.中國經濟減速之源:1952-2011年 [J]. 中國人口科學,2013,(1).
[26] 逯進,周惠民.中國省域人口遷移的經濟增長效應——基于內生增長視角的實證分析 [J]. 人口與發(fā)展,2013,(5).
[27] 王婷,呂昭河.中國區(qū)域間人口紅利差異分解及解釋——基于數據包絡分析模型 [J].中國人口科學,2012,(4).
[28] 于瀟,李袁園,雷俊一.我國省際人口遷移及其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分析——基于“五普”和“六普”的比較 [J]. 人口學刊,2013,(3).
[29] 張車偉,蔡翼飛.人口與經濟分布匹配視角下的中國區(qū)域均衡發(fā)展 [J]. 人口研究,2013,(6).
[30] 肖周燕.中國人口與經濟分布一致性的空間效應研究 [J]. 人口研究,2013,(5).
[31] 黃匡時,陸杰華,科克·斯考特.中國高齡老人的老化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J]. 人口研究,2012,(4).
[32] 賈云竹,譚琳.我國人口老齡化過程中的女性化趨勢研究 [J]. 人口與經濟,2012,(3).
[33] 杜鵬. 中國老年人口健康狀況分析 [J]. 人口與經濟,2013,(6).
[34] 楊貞貞.中國老年人不健康壽命變動的分狀態(tài)貢獻率研究[J]. 南方人口,2013,(5).
[35] 王武林.中國老年人口自殺問題研究 [J]. 人口與發(fā)展,2013,(1).
[36] 黃潤龍,劉敏.對1987-2010年我國老年人口自殺死亡的研究分析 [J]. 人口與發(fā)展,2013,(4).
[37] 朱薈,陸杰華.宗教參與對我國高齡老人死亡風險的影響分析 [J]. 人口研究,2012,(1).
[38] 鄔滄萍.老齡社會與和諧社會 [M]. 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12.
[39] 陳雯.“四二一”家庭結構假設與家庭養(yǎng)老壓力事實 [J]. 人口學,2013,(6).
[40] 杜鵬,曲嘉瑤.中國老年人對子女孝順評價的變化及影響因素 [J]. 人口研究,2013,(5).
[41] 李紹泰.人口老齡化下合理養(yǎng)老金支出研究 [J]. 人口與經濟,2013,(5).
[42] 劉柏惠,俞衛(wèi),竇恩惠.老年人社會照料和醫(yī)療服務使用的不均等性分析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3).
[43] 徐俊,風笑天.獨生子女家庭養(yǎng)老責任與風險研究 [J]. 人口與發(fā)展,2012,(5).
[44] 王廣州.獨生子女死亡總量及變化趨勢研究 [J]. 中國人口科學,2013,(1).
[45] 周偉,米紅.中國失獨家庭規(guī)模估計及扶助標準探討 [J]. 中國人口科學,2013,(5).
[46] 陳恩.全國“失獨”家庭的規(guī)模估計 [J]. 人口與發(fā)展,2013,(6).
[47] 郭震威,齊險峰.人口老齡化另一種測量指標 [J]. 人口研究,2013,(3).
[48] 姚遠,陳昫.老齡問題群體分析視角理論框架構建研究 [J]. 人口研究,2013,(2).
[49] 王立軍,馬文秀.人口老齡化與中國勞動力供給變遷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6).
[50] 國家人口計生委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司.中國流動人口發(fā)展報告2012 [M]. 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12.
[51] 楊菊華.社會排斥與青年鄉(xiāng)—城流動人口經濟融入的三重弱勢 [J]. 人口研究,2012,(5).
[52] 李榮彬,張麗艷.流動人口身份認同的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我國106個城市的調查數據 [J]. 人口與經濟,2012,(4).
[53] 郭菲,張展新.流動人口在城市勞動力市場中的地位:三群體研究 [J]. 人口研究,2012,(1).
[54] 宋月萍,陶椰.融入與接納:互動視角下的流動人口社會融合實證研究 [J]. 人口研究,2012,(3).
[55] 王勝今,許世存.流入人口社會融入感的結構與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吉林省的調查數據 [J]. 人口學刊,2013,(1).
[56] 王玉君.農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十二個城市問卷調查的實證分析 [J]. 人口研究,2013,(4).
[57] 周皓.流動兒童社會融合的代際傳承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1).
[58] 劉傳江,趙穎智,董延芳.不一致的意愿與行動:農民工群體性事件參與探悉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2).
[59] 田雪原.城鎮(zhèn)化還是城市化 [J]. 人口學刊,2013,(6).
[60] 俞憲忠.中國城市化發(fā)展的路徑選擇 [J]. 人口學刊,2013,(6).
[61] 王桂新.城市化基本理論與中國城市化的問題及對策 [J]. 人口研究,2013,(6).
[62] 辜勝祖,劉江日,李洪斌.中國城鎮(zhèn)化的轉型方向和配套改革 [J]. 中國人口科學,2013,(3).
[63] 李愛民.中國半城鎮(zhèn)化研究 [J]. 人口研究,2013,(4).
[64] 蔡秀云,李雪,湯寅昊.公共服務與人口城市化發(fā)展關系研究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6).
[65] 童玉芬,武玉.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人口特點與問題 [J]. 人口與發(fā)展,2013,(4).
[66] 段成榮,鄒湘江.城鎮(zhèn)人口過半的挑戰(zhàn)與應對 [J]. 人口研究,2012,(2).
[67] 朱宇.5127%的城鎮(zhèn)化率是否高估了中國城鎮(zhèn)化水平:國際背景下的思考 [J]. 人口研究,2012,(2).
[68] 王偉進,陸杰華.城市化水平的空間依賴研究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5).
[69] 張車偉,蔡翼飛.中國城鎮(zhèn)化格局變動與人口合理分布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6).
[70] 羅淳,舒宇.中國人口“城”“鎮(zhèn)”化解析——基于人口普查數據的觀測 [J]. 人口與經濟,2013,(4).
[71] 王桂新,潘澤翰,陸燕秋.中國省際人口遷移區(qū)域模式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的分析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5).
[72] 曾明星,吳瑞君,張善余.中國人口再分布新形勢及其社會經濟效應研究——基于“六普”數據的分析 [J]. 人口學刊,2013,(5).
[73] 田成詩,曾憲寶.基于“六普”數據的中國省際人口流動規(guī)律分析 [J]. 西北人口,2013,(1).
[74] 張航空.流動人口帶眷流動意愿研究 [J]. 南方人口,2013,(3).
[75] 楊菊華,陳傳波.流動人口家庭化的現狀與特點:流動過程特征分析 [J]. 人口與發(fā)展,2013,(3).
[76] 齊亞強,牛建林,威廉·梅森, 唐納德·特雷曼.我國人口流動中的健康選擇機制研究[J]. 人口研究,2012,(1).
[77] 牛建林.人口流動對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健康差異的影響 [J]. 人口學,2013,(1).
[78] 任義科,郝小艷,杜海峰.社會支持網對農民健康的影響——基于“差序格局”的視角[J].人口與發(fā)展,2013,(6).
[79] 宋月萍,張龍龍,段成榮.傳統(tǒng)、沖擊與嬗變——新生代農民工婚育行為探析 [J]. 人口與經濟,2012,(6).
[80] 段成榮,呂利丹,郭靜,王宗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生存和發(fā)展基本狀況——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 [J]. 人口學刊,2013,(3).
[81] 牛建林.農村地區(qū)外出務工潮對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的影響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4).
[82] 崔紅艷,徐嵐,李睿.對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準確性的估計 [J]. 人口研究,2013,(1).
[83] 王金營,戈艷霞.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質量評估以及對以往人口變動分析校正 [J]. 人口研究,2013,(1).
[84] 胡耀嶺,原新.1982-2010年期間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一致性研究——基于出生人口隊列的分析[J]. 人口研究,2013,(1).
[85] 王金營.1990年以來中國人口壽命水平和死亡模式的再估計 [J]. 人口研究,2013,(4).
[86] 黃榮清,曾憲新.“六普”報告的嬰兒死亡率誤差和實際水平的估計[J]. 人口研究,2013,(2).
[87] 翟振武,張浣珺.普查數據質量與調查方法——關于將身份證號碼納入普查問卷的探討[J]. 人口研究,2013,(1).
[88] 胡桂華.人口普查質量評估的三系統(tǒng)模型 [J]. 中國人口科學,2013,(6).
[89] 胡湛,彭希哲.家庭變遷背景下的中國家庭政策 [J]. 人口研究,2012,(2).
[90] 陸杰華,王笑非.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婚姻狀況變化分析 [J]. 人口學,2013,(4).
[91] 韋艷,董碩,姜全保.中國初婚模式變遷——基于婚姻表的分析 [J]. 人口與經濟,2013,(2).
[92] 王芳,周興.家庭因素對中國兒童健康的影響分析 [J]. 人口研究,2012,(2).
[93] 李國志,周明.人口與消費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動態(tài)影響——基于變參數模型的實證分析[J]. 人口研究,2012,(1).
[94] 王芳,周興.人口結構、城鎮(zhèn)化與碳排放——基于跨國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2).
[95] 肖周燕.我國人口—經濟—二氧化碳排放的關聯研究 [J]. 人口與經濟,2012,(1).
[96] 楊文芳,王唯薇.人口增長、城市化對環(huán)境的影響——以CO2排放為例 [J]. 西北人口,2012,(4).
[97] 曲如曉,江銓.人口規(guī)模、結構對區(qū)域碳排放的影響研究——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經驗分析 [J]. 人口與經濟,2012,(2).
[98] 肖周燕.我國家庭動態(tài)變化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分析 [J]. 人口研究,2012,(1).
[99] 張曉嵐,劉孟飛,李強.人口因素對公共醫(yī)療服務效率的影響——區(qū)域差異與動態(tài)變化[J]. 南方人口,2012,(3).
[100] 秦立建,蔣中一.失地對中國農村居民健康風險的影響分析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1).
[101] 翟振武.從人口變遷看民生發(fā)展 [M]. 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12.
[102] 劉爽,衛(wèi)銀霞,任慧.從一次人口轉變到二次人口轉變——現代人口轉變及其啟示 [J].人口研究,2012,(1).
[103] 李鴻斌.中國嬰兒死亡率發(fā)展趨勢研究——動態(tài)數列分析法的應用 [J]. 中國人口科學,2013,(6).
[104] 吳彩霞,李艷,靳小怡.農村大齡未婚男性社會資本研究——基于借貸網絡的視角 [J].人口與經濟,2012,(1).
[105] 富曉星,Lei Zhang,Eric P.F.Chow,馬鐵成.男男性服務群體的性、性網絡、艾滋風險——以東北地區(qū)為例 [J]. 人口研究,2012,(4).
[106] 葉文振,李靜雅.中國人口學科國際化水平及其影響因素 [J]. 人口研究,2012,(2).
[責任編輯武玉,方志]
[61] 王桂新.城市化基本理論與中國城市化的問題及對策 [J]. 人口研究,2013,(6).
[62] 辜勝祖,劉江日,李洪斌.中國城鎮(zhèn)化的轉型方向和配套改革 [J]. 中國人口科學,2013,(3).
[63] 李愛民.中國半城鎮(zhèn)化研究 [J]. 人口研究,2013,(4).
[64] 蔡秀云,李雪,湯寅昊.公共服務與人口城市化發(fā)展關系研究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6).
[65] 童玉芬,武玉.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人口特點與問題 [J]. 人口與發(fā)展,2013,(4).
[66] 段成榮,鄒湘江.城鎮(zhèn)人口過半的挑戰(zhàn)與應對 [J]. 人口研究,2012,(2).
[67] 朱宇.5127%的城鎮(zhèn)化率是否高估了中國城鎮(zhèn)化水平:國際背景下的思考 [J]. 人口研究,2012,(2).
[68] 王偉進,陸杰華.城市化水平的空間依賴研究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5).
[69] 張車偉,蔡翼飛.中國城鎮(zhèn)化格局變動與人口合理分布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6).
[70] 羅淳,舒宇.中國人口“城”“鎮(zhèn)”化解析——基于人口普查數據的觀測 [J]. 人口與經濟,2013,(4).
[71] 王桂新,潘澤翰,陸燕秋.中國省際人口遷移區(qū)域模式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的分析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5).
[72] 曾明星,吳瑞君,張善余.中國人口再分布新形勢及其社會經濟效應研究——基于“六普”數據的分析 [J]. 人口學刊,2013,(5).
[73] 田成詩,曾憲寶.基于“六普”數據的中國省際人口流動規(guī)律分析 [J]. 西北人口,2013,(1).
[74] 張航空.流動人口帶眷流動意愿研究 [J]. 南方人口,2013,(3).
[75] 楊菊華,陳傳波.流動人口家庭化的現狀與特點:流動過程特征分析 [J]. 人口與發(fā)展,2013,(3).
[76] 齊亞強,牛建林,威廉·梅森, 唐納德·特雷曼.我國人口流動中的健康選擇機制研究[J]. 人口研究,2012,(1).
[77] 牛建林.人口流動對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健康差異的影響 [J]. 人口學,2013,(1).
[78] 任義科,郝小艷,杜海峰.社會支持網對農民健康的影響——基于“差序格局”的視角[J].人口與發(fā)展,2013,(6).
[79] 宋月萍,張龍龍,段成榮.傳統(tǒng)、沖擊與嬗變——新生代農民工婚育行為探析 [J]. 人口與經濟,2012,(6).
[80] 段成榮,呂利丹,郭靜,王宗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生存和發(fā)展基本狀況——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 [J]. 人口學刊,2013,(3).
[81] 牛建林.農村地區(qū)外出務工潮對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的影響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4).
[82] 崔紅艷,徐嵐,李睿.對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準確性的估計 [J]. 人口研究,2013,(1).
[83] 王金營,戈艷霞.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質量評估以及對以往人口變動分析校正 [J]. 人口研究,2013,(1).
[84] 胡耀嶺,原新.1982-2010年期間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一致性研究——基于出生人口隊列的分析[J]. 人口研究,2013,(1).
[85] 王金營.1990年以來中國人口壽命水平和死亡模式的再估計 [J]. 人口研究,2013,(4).
[86] 黃榮清,曾憲新.“六普”報告的嬰兒死亡率誤差和實際水平的估計[J]. 人口研究,2013,(2).
[87] 翟振武,張浣珺.普查數據質量與調查方法——關于將身份證號碼納入普查問卷的探討[J]. 人口研究,2013,(1).
[88] 胡桂華.人口普查質量評估的三系統(tǒng)模型 [J]. 中國人口科學,2013,(6).
[89] 胡湛,彭希哲.家庭變遷背景下的中國家庭政策 [J]. 人口研究,2012,(2).
[90] 陸杰華,王笑非.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婚姻狀況變化分析 [J]. 人口學,2013,(4).
[91] 韋艷,董碩,姜全保.中國初婚模式變遷——基于婚姻表的分析 [J]. 人口與經濟,2013,(2).
[92] 王芳,周興.家庭因素對中國兒童健康的影響分析 [J]. 人口研究,2012,(2).
[93] 李國志,周明.人口與消費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動態(tài)影響——基于變參數模型的實證分析[J]. 人口研究,2012,(1).
[94] 王芳,周興.人口結構、城鎮(zhèn)化與碳排放——基于跨國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2).
[95] 肖周燕.我國人口—經濟—二氧化碳排放的關聯研究 [J]. 人口與經濟,2012,(1).
[96] 楊文芳,王唯薇.人口增長、城市化對環(huán)境的影響——以CO2排放為例 [J]. 西北人口,2012,(4).
[97] 曲如曉,江銓.人口規(guī)模、結構對區(qū)域碳排放的影響研究——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經驗分析 [J]. 人口與經濟,2012,(2).
[98] 肖周燕.我國家庭動態(tài)變化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分析 [J]. 人口研究,2012,(1).
[99] 張曉嵐,劉孟飛,李強.人口因素對公共醫(yī)療服務效率的影響——區(qū)域差異與動態(tài)變化[J]. 南方人口,2012,(3).
[100] 秦立建,蔣中一.失地對中國農村居民健康風險的影響分析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1).
[101] 翟振武.從人口變遷看民生發(fā)展 [M]. 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12.
[102] 劉爽,衛(wèi)銀霞,任慧.從一次人口轉變到二次人口轉變——現代人口轉變及其啟示 [J].人口研究,2012,(1).
[103] 李鴻斌.中國嬰兒死亡率發(fā)展趨勢研究——動態(tài)數列分析法的應用 [J]. 中國人口科學,2013,(6).
[104] 吳彩霞,李艷,靳小怡.農村大齡未婚男性社會資本研究——基于借貸網絡的視角 [J].人口與經濟,2012,(1).
[105] 富曉星,Lei Zhang,Eric P.F.Chow,馬鐵成.男男性服務群體的性、性網絡、艾滋風險——以東北地區(qū)為例 [J]. 人口研究,2012,(4).
[106] 葉文振,李靜雅.中國人口學科國際化水平及其影響因素 [J]. 人口研究,2012,(2).
[責任編輯武玉,方志]
[61] 王桂新.城市化基本理論與中國城市化的問題及對策 [J]. 人口研究,2013,(6).
[62] 辜勝祖,劉江日,李洪斌.中國城鎮(zhèn)化的轉型方向和配套改革 [J]. 中國人口科學,2013,(3).
[63] 李愛民.中國半城鎮(zhèn)化研究 [J]. 人口研究,2013,(4).
[64] 蔡秀云,李雪,湯寅昊.公共服務與人口城市化發(fā)展關系研究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6).
[65] 童玉芬,武玉.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人口特點與問題 [J]. 人口與發(fā)展,2013,(4).
[66] 段成榮,鄒湘江.城鎮(zhèn)人口過半的挑戰(zhàn)與應對 [J]. 人口研究,2012,(2).
[67] 朱宇.5127%的城鎮(zhèn)化率是否高估了中國城鎮(zhèn)化水平:國際背景下的思考 [J]. 人口研究,2012,(2).
[68] 王偉進,陸杰華.城市化水平的空間依賴研究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5).
[69] 張車偉,蔡翼飛.中國城鎮(zhèn)化格局變動與人口合理分布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6).
[70] 羅淳,舒宇.中國人口“城”“鎮(zhèn)”化解析——基于人口普查數據的觀測 [J]. 人口與經濟,2013,(4).
[71] 王桂新,潘澤翰,陸燕秋.中國省際人口遷移區(qū)域模式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的分析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5).
[72] 曾明星,吳瑞君,張善余.中國人口再分布新形勢及其社會經濟效應研究——基于“六普”數據的分析 [J]. 人口學刊,2013,(5).
[73] 田成詩,曾憲寶.基于“六普”數據的中國省際人口流動規(guī)律分析 [J]. 西北人口,2013,(1).
[74] 張航空.流動人口帶眷流動意愿研究 [J]. 南方人口,2013,(3).
[75] 楊菊華,陳傳波.流動人口家庭化的現狀與特點:流動過程特征分析 [J]. 人口與發(fā)展,2013,(3).
[76] 齊亞強,牛建林,威廉·梅森, 唐納德·特雷曼.我國人口流動中的健康選擇機制研究[J]. 人口研究,2012,(1).
[77] 牛建林.人口流動對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健康差異的影響 [J]. 人口學,2013,(1).
[78] 任義科,郝小艷,杜海峰.社會支持網對農民健康的影響——基于“差序格局”的視角[J].人口與發(fā)展,2013,(6).
[79] 宋月萍,張龍龍,段成榮.傳統(tǒng)、沖擊與嬗變——新生代農民工婚育行為探析 [J]. 人口與經濟,2012,(6).
[80] 段成榮,呂利丹,郭靜,王宗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生存和發(fā)展基本狀況——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 [J]. 人口學刊,2013,(3).
[81] 牛建林.農村地區(qū)外出務工潮對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的影響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4).
[82] 崔紅艷,徐嵐,李睿.對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準確性的估計 [J]. 人口研究,2013,(1).
[83] 王金營,戈艷霞.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質量評估以及對以往人口變動分析校正 [J]. 人口研究,2013,(1).
[84] 胡耀嶺,原新.1982-2010年期間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一致性研究——基于出生人口隊列的分析[J]. 人口研究,2013,(1).
[85] 王金營.1990年以來中國人口壽命水平和死亡模式的再估計 [J]. 人口研究,2013,(4).
[86] 黃榮清,曾憲新.“六普”報告的嬰兒死亡率誤差和實際水平的估計[J]. 人口研究,2013,(2).
[87] 翟振武,張浣珺.普查數據質量與調查方法——關于將身份證號碼納入普查問卷的探討[J]. 人口研究,2013,(1).
[88] 胡桂華.人口普查質量評估的三系統(tǒng)模型 [J]. 中國人口科學,2013,(6).
[89] 胡湛,彭希哲.家庭變遷背景下的中國家庭政策 [J]. 人口研究,2012,(2).
[90] 陸杰華,王笑非.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婚姻狀況變化分析 [J]. 人口學,2013,(4).
[91] 韋艷,董碩,姜全保.中國初婚模式變遷——基于婚姻表的分析 [J]. 人口與經濟,2013,(2).
[92] 王芳,周興.家庭因素對中國兒童健康的影響分析 [J]. 人口研究,2012,(2).
[93] 李國志,周明.人口與消費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動態(tài)影響——基于變參數模型的實證分析[J]. 人口研究,2012,(1).
[94] 王芳,周興.人口結構、城鎮(zhèn)化與碳排放——基于跨國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2).
[95] 肖周燕.我國人口—經濟—二氧化碳排放的關聯研究 [J]. 人口與經濟,2012,(1).
[96] 楊文芳,王唯薇.人口增長、城市化對環(huán)境的影響——以CO2排放為例 [J]. 西北人口,2012,(4).
[97] 曲如曉,江銓.人口規(guī)模、結構對區(qū)域碳排放的影響研究——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經驗分析 [J]. 人口與經濟,2012,(2).
[98] 肖周燕.我國家庭動態(tài)變化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分析 [J]. 人口研究,2012,(1).
[99] 張曉嵐,劉孟飛,李強.人口因素對公共醫(yī)療服務效率的影響——區(qū)域差異與動態(tài)變化[J]. 南方人口,2012,(3).
[100] 秦立建,蔣中一.失地對中國農村居民健康風險的影響分析 [J]. 中國人口科學,2012,(1).
[101] 翟振武.從人口變遷看民生發(fā)展 [M]. 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12.
[102] 劉爽,衛(wèi)銀霞,任慧.從一次人口轉變到二次人口轉變——現代人口轉變及其啟示 [J].人口研究,2012,(1).
[103] 李鴻斌.中國嬰兒死亡率發(fā)展趨勢研究——動態(tài)數列分析法的應用 [J]. 中國人口科學,2013,(6).
[104] 吳彩霞,李艷,靳小怡.農村大齡未婚男性社會資本研究——基于借貸網絡的視角 [J].人口與經濟,2012,(1).
[105] 富曉星,Lei Zhang,Eric P.F.Chow,馬鐵成.男男性服務群體的性、性網絡、艾滋風險——以東北地區(qū)為例 [J]. 人口研究,2012,(4).
[106] 葉文振,李靜雅.中國人口學科國際化水平及其影響因素 [J]. 人口研究,2012,(2).
[責任編輯武玉,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