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凱,成云云,張 召
(邢臺市第三醫(yī)院 檢驗科,河北 邢臺054000)
肝癌是一種惡性腫瘤,該病發(fā)展快、惡性程度及死亡率較高。我國肝癌發(fā)病率居全球第四位,發(fā)病人數約56.4萬人[1],是該病高發(fā)國家之一。目前,主要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及影像學檢查對該病診斷,但有學者指出部分肝癌患者AFP檢測值呈陰性或低值[2],使部分早期患者得不到診斷。筆者通過對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肝炎病患者、健康者同時檢測血清3項指標進行檢測,分析其對肝癌的診斷價值。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原發(fā)性肝癌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齡48.7±11.3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第二分冊》原發(fā)性肝癌診斷標準;肝炎病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47.6±13.1歲,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西安)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制定的病毒性肝炎方案中診斷標準;自愿參加的健康者60例,平均49.3±11.4歲,經檢查各項肝功能正常。
1.2方法檢驗儀器試劑均為ROCHE公司產品。所有檢驗者晨起空腹靜脈抽血后置于生化管中,離心(3000 r/min)分離血清;AFP采用使用 E601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GGT、ALP測定采用 P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實驗均在無失控條件下按照操作規(guī)程完成。
1.3判定標準陽性:(1)GGT>50U/L;(2)ALP>110U/L;(3)AFP>20 μg/L。
1.4統(tǒng)計學處理運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所得數據,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各組標本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原發(fā)性肝癌組血清GGT、ALP及AFP檢測值明顯高于肝炎病組和健康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肝炎病組血清GGT、ALP及A FP檢測值明顯高于正常健康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各組標本3種血清標志物檢測結果比較
2.2各組標本檢測陽性率比較如表2所示,原發(fā)性肝癌組血清GGT、ALP及AFP陽性率分別為86.66%、76.66%、65.00%,對原發(fā)性肝癌組和肝炎病組進行血清3項指標聯合檢測的陽性率分別為98.33%和43.33%,顯著高于健康組的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各組標本3種血清標志物檢測陽性率比較(例,%)
腫瘤標志物是指宿主對體內新生物產生反應并進入體液或組織中的物質,也是腫瘤脫落或分泌到組織或體液中的物質[3]。 GGT作為一種質膜結合糖蛋白,廣泛分布于人體多種組織中,如肝、腎、腸、胰腺等。肝細胞受阻或癌細胞合成,會產生大量GGT,使患者體內GGT數量中度或高度增加[4],因此GGT對于原發(fā)性肝癌早期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但是GGT測定結果多與膽道梗阻、急性黃疸型肝炎等其他肝病重疊。本研究發(fā)現原發(fā)性肝癌組GGT水平49.8±13.7IU/L,提示,僅對GGT進行單項測定對肝癌診斷并意義;ALP經肝細胞合成和分泌后由膽道排泄。膽汁淤積性肝炎、阻塞性黃疸、原發(fā)性肝癌、繼發(fā)性肝癌等各種肝病使均會造成ALP顯著增加,本研究測試肝炎病組ALP水平124.5±11.6 IU/L,提示,單項檢測ALP水平對原發(fā)性肝癌診斷無意義;AFP作為一種特殊蛋白質,是由胚胎干細胞產生的,源于未分化肝細胞、卵黃囊和胎兒胃腸(胎兒出生不久便漸漸消失)。AFP自1967至今一直是臨床用于早期診斷和篩查肝癌的重要指標,但其在血清中的水平與腫瘤大小呈正比,腫瘤小時則不敏感,因此對肝癌早期診斷具有限制性。有研究指出,良性肝病患者中約27.7%的AFP水平會升高[5],本研究中原發(fā)性肝癌組AFP檢測陽性率為65%,提示,單純檢測AFP會導致誤診或漏診。筆者通過對原發(fā)性肝癌組、肝炎病組及健康組進行血清GGT、ALP及AFP聯合檢測發(fā)現:原發(fā)性肝癌組血清GGT、ALP及AFP陽性率分別為86.66%、76.66%、65%,對原發(fā)性肝癌組和肝炎病組進行血清3項指標聯合檢測的陽性率分別為98.33%和43.33%,顯著高于健康組的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合檢驗血清3項指標優(yōu)于單項檢測,準確性高。其他研究者[6]通過對正常組、其他肝病組、原發(fā)性肝癌組進行血清GGT、AFU、ALP、AFP檢測發(fā)現血清多項指標聯合檢測對原發(fā)性肝癌診斷的準確性,優(yōu)于單項指標檢測,其結果與本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聯合檢測血清GGT、ALP及AFP可以提高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水平。
作者簡介:張凱(1981-) ,河北省邢臺市人,本科, 研究方向:臨床檢驗診斷。
參考文獻:
[1]Jemal A,Siegd R,Ward E,et al.Cancer statistics,2008[J].CA Cancer J Clin,2008,58(2):71.
[2]張曉東,孟巧芬.血清AFP、CA125、CA199聯合檢測在原發(fā)性肝癌中的診斷價值[N].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3):87.
[3]梁 偉,陳 潔.血清GGT、AFU、ALP及AFP檢測對肝癌的臨床價值[N].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3):24.
[4]liverius M,Belina F,Novotny J,et al.Treatment of hepatoeelhlar-carcinoma and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Czech Republic[J].Rozld Chit,2007,86(12):635.
[5]于 興,胡章華.原發(fā)性肝癌甲胎蛋白陰性誤診84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3,3(9):1317.
[6]劉玉紅.血清GGT、AFU、ALP及AFP聯合檢測在原發(fā)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