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
內容摘要:本文肯定了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和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的重要性,從三方面闡明了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即: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環(huán)保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思想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德育滲透 愛國主義教育 環(huán)保教育 社會主義思想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時刻關心學生高尚思想和優(yōu)良品德的培養(yǎng)以及良好習慣的形成。這不僅會使他們對課文的內容及蘊含的思想情感能輕松地理解和領悟,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及創(chuàng)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下面從以下三點淺談相關的做法及體會:
一、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德育最重要的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小學語文教學進行這一教育,使愛國主義教育形象化、具體化,并有助于突破教學的難點,突出教學的重點,達到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如在教學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的《回自己的祖國去》一文時,我就采取了直奔中心的方式,讓學生找出中心句“回去,回自己的祖國去!”接著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哪些言行、神態(tài)描寫可以表現(xiàn)出華羅庚愛國。有的學生說,當時中國剛剛解放,國內局勢還很不穩(wěn)定,他毅然回國,報效祖國的動力就是強烈的愛國熱情,是這種感情在支配他的情志。也有的學生認為,文中美國朋友的勸阻,以及美國給他的優(yōu)厚待遇都無法吸引他繼續(xù)留下,他要把畢生所學獻給祖國,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令人肅然起敬,證明他愛國。同學們也紛紛表示,要努力學好一身本領和少年周恩來一樣,為中華崛起、騰飛而讀書,長大后成為國之棟梁。
此時課堂氣氛已高漲,同學們充滿激情地各抒己見,語言文字的訓練與德育已完全融為一體,他們對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情感領悟得比較深入和透徹,同時也受到了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這樣滲透德育,可謂一箭雙雕、事半功倍!
二、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環(huán)保教育
當前,我國的各類資源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人類的生存受到環(huán)境惡化的威脅。因此,我們把環(huán)保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認定“環(huán)保要從娃娃抓起”。在語文教學中進行這~教育,學生會認識到環(huán)保的重要性,自覺環(huán)保重任在肩。
例如,北師大版第九冊語文課文《只有一個地球》被編在了“家園的呼喚”這一章就很有針對性。在學習本文后我就組織了以保護環(huán)境為主題的活動課。課上他們討論,那些水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再生資源,可以長期為人類作貢獻。為什么它們再生的速度和數(shù)量卻趕不上人類使用的節(jié)奏,生態(tài)會失衡?有的學生便解釋這與人類的濫用資源、浪費資破壞自然有關。于是我們相約走出教室,走進家庭和社會。展開一系列語文實踐活動,認識什么是固體廢棄物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噪音污染……學生們自己動手制作了保護花草樹木、保護動物、水體的告示牌,把它們掛在廣場、河畔、路邊……在班級和家庭里,掀起了保護環(huán)境的熱潮。這樣進行語文活動不僅使學生理解了文章內涵,而且擴展了外延,即達到了語文教學的目標,有使他們有了環(huán)保意識,學做有擔當?shù)臅r代主人翁。
三、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思想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熱愛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會使這一教育具體、想象,在學生的心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如在教學《凡卡》一文后,讓生討論小凡卡是怎樣的一個人。同學們的觀點如下:有愛心、有童心、有孝心,但命運悲慘的一個孩子。有同學問,為什么無辜的凡卡處境如此可憐?我抓住這一契機就反問了一句:如果凡卡來到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會怎樣?有的學生說我會讓他和自己的爺爺團聚,勸告爺爺不要再將他送出去。讓他享受親人的關愛,親情的溫暖。有的同學說,不讓他再受折磨,讓他到我們學校來讀書,學本領。于是,我語氣沉重地變聲說:“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曾接觸過的《讓我們蕩起雙槳》歌詞中所唱的的美好心境吧!同樣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而小凡卡卻生活在沙俄統(tǒng)治最黑暗的時期。在那樣的社會中,窮苦人民食不果腹,流離失所。最后,同學們寫了《給小凡卡的一封信》。他們用真心寫出了自己的感受,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凡卡命運的同情和關愛,描繪了自己生活中的幸福感及對社會主義的熱愛,寫作能力得到了提高。這是語文教育與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交融,效果非凡。
可以說一本本語文教材,就是蘊含著豐富思想教育材料的寶庫。小學語文教學為德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教學中,只要結合實際,注意運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滲透德育,就會使德育落到實處。這充分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內涵,會讓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