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芳
我們搭建什么樣的平臺,采取怎樣的方式,才能讓學生的習作真正發(fā)揮表達情感、交流信息的功能?我們在教學中又應如何啟發(fā)引導學生,讓他們主動表達、交流溝通,共享彼此的獨特感悟和精彩語言?我進行了“共享作文本”的寫作教學嘗試。
我是從六年級第一學期開始嘗試使用“共享作文本”的寫作方式的,起初安排4人為一組,強弱搭配,以起到互相學習促進的作用。每個人輪流出作文本,一個月輪一次,4個人都在本月的作文本上進行創(chuàng)作,一周一人只輪到寫一篇,但卻可以欣賞到三篇同學的作文。而其他3名學生由于作文是寫在別的同學的本子上的,所以,每次寫的時候都會格外認真,盡力發(fā)揮最好的水平。每個同學寫完后,下一位寫的同學要給予簡短的點評。寫作內容要求寫發(fā)生在自己周圍生活中的人、事、物,其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有一雙關注生活的眼睛,處處留心,時時在意,有意識地觀察生活,感悟生活,體驗生活,表達生活。有件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一天中午,小欣同學吃飯的時候遲遲未來。我怕她來遲了喝不到湯,就用自己的飯盒盛了湯蓋好,放在桌上留給她。這件很平常的小事卻讓她很感動,事后,小欣在“共享作文本”上寫下了事情的經(jīng)過和自己的感受。小欣是個寫作水平較低的學生,平常的作文總是又短又無味,可是今天的這件事她卻寫得具體又生動。他們組的同學讀了她的這篇文章后,也跟著在“共享作文本”上寫文章表達自己的體會。就這樣,生活化身為文字,記錄著同學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第二學期,還是4人一組,不過是由同學們自由組合。經(jīng)過第一學期的嘗試,同學們寫作的主動性更強了,個個躍躍欲試。現(xiàn)在,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合寫了,而且內容上的要求更寬泛了,不只可以寫身邊的事、想象中的事,也可以寫詩歌、故事、劇本……有的是4人寫連載小說,每個人寫之前,都要去仔細閱讀前幾篇內容,分析聯(lián)想,再接下去續(xù)寫;有的是組長命題,大家“同題異文”;有的由某個同學寫個開頭,其他人續(xù)寫……每次作文后,人人都是讀者,又是評者。看看同學們寫的題目吧:《特殊的午餐》《背詩爭霸賽》《搶菜風波》……多么有趣的童年;《有了超能力》《穿越侏羅紀》《與李白一起去逛街》……多么奇特的想象!
寫作教學形式的改變,激發(fā)了同學們的作文激情,隨著寫作的深入,同學們越來越喜歡這種新穎的寫作形式。每次輪到自己在“共享作文本”上作文時,同學們都是急不可耐地先欣賞作文本上幾位同學的作文,又興致勃勃地提筆書寫自己的故事。這種寫作情緒的轉變是我始料未及的!同學們居然由以前害怕作文、厭惡作文變成了自主、自覺、主動積極地寫作文。
這種寫作教學形式的改變,帶來的是學生作文熱情的高漲,“共享作文本”讓學生更關注現(xiàn)實,更熱愛生活了,他們越來越易于動筆、樂于表達了,作文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這種”共享“的學習,帶來了寫作教學的兩種轉變:
一、 從“應試”型寫作走向創(chuàng)意型表達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從寫作內容和教學方式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痹趯懽鹘虒W中,我嘗試著培養(yǎng)學生進行創(chuàng)意型表達,即自主表達,自由表達,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肮蚕碜魑谋尽钡氖褂茫瑸閷W生創(chuàng)意型表達開辟了途徑,搭建了平臺。為了使學生自主、自由表達,作文指導時,一般不宜作過細的要求,而要在激勵興趣和開拓思路上下工夫。
組織評講或指導學生在“共享作文本”上點評同學作文時,既要關注遣詞造句的情況,又要重視學生觀察、想象、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著力調動學生寫作激情,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
二、 從獨白型表述走向對話型交流
獨白型作文一般都是由老師命題、指導、批改和講評,這樣的作文立足于“教師”,學生是應教師之命而作,違背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學生個性很難得到張揚?!肮蚕碜魑谋尽钡膶懽髂J剑褪亲冞@種獨白型寫作為對話型交流,以學生為主體,加強對話的重要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趨于成熟,社會接觸面廣泛了,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他們渴望通過和他人合作交流來解決問題。對話型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探求,在互動中得法,在對話中提升,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性。以前一個人想到一個話題,只能自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看不到別人的想法,而在“共享作文本”的寫作模式中,每個學生都具有多重身份,他們既是文章的作者、讀者、評者,又是學習的合作者。大家可以就一個共同的話題一起展開討論,互相交流思想;學習了別人的作文,可以拓寬自己的思路;可以就別人的文章進行點評,產(chǎn)生互動,進行對話式交流……這樣的寫作模式不再是教師個體與學生個體間的單線聯(lián)系,而是在對話交流中獲得作文和做人的和諧發(fā)展。通過“共享作文本”這個平臺,同學們進行信息互通、情感互動,從而形成同學互助、師生互信的教學新局面。
(作者單位: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