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萍
【摘 要】課程改革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這就需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語文教學 教學觀念 主體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4.133
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不但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且更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衡量一節(jié)課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學生的參與程度及其實效性如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堅持和體現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差異參與,在參與過程中,激發(fā)學習熱情,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
德國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一個人要不主動學會些什么,他就一無所獲,不堪造就……人必須主動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彼脑挸浞终f明了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重要性。因而,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認真讀書,積極思考,主動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例如在教學時,先讓學生自讀質疑,不理解的地方標上記號,并在四人小組展開討論互助解答的基礎上,再向老師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和互助學習不僅弄懂了一些問題,還提出了不懂的問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后,我根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去調整教學,組織教學。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學會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二、改變陳舊的教學觀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師要真誠地認識到自己是為學生服務的,既然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那就必須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就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比~老的話就要教師要充分重視為學習者設計教學,教學設計要以是否幫助學生學習為出發(fā)點,要以學習者為本,幫助學習者提高,課堂上要把學生當作主人,明確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充滿活力的人。教學設計要貫穿整個教學活動,尤其要重視教學中設計和后設計,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地進行反思,以期望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最佳發(fā)揮。
著名德國民主教育家第斯多德說過:“如果使學生習慣于簡單地接受或被動地學習,任何方法都是壞的;如果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边@一論斷明確地指出了在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在教育教學中,學生要成為學習的主人。
贊可夫曾經說過:“如果教師讓每一個學生都具有的那些不相同的智慧、情感、性格等特點都表現出來,就會在學生的發(fā)展上取得很大的成效?!币虼私處煴仨氉⒅貙W生個性特長的發(fā)展與完善,必須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服務,教師應以個性觀念指導、服務于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個體有獨立的人格,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生活、學習方式,并能夠獨立交流,教師應予以尊重、信任、指導,讓其自己“自由”發(fā)展,教師必須處理好自己與學生的關系,正確認識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傊?,正確的教學觀,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重要前提。、
三、體現“雙主”地位,引導學生“發(fā)現”
教育是人施之于人的活動,是教師和學生雙邊作用的過程,其核心關系是教與學的關系,從教學兩個方面看:教師教,學生學,教與學是相輔相成,沒有任何一方的參與就不成為教學。因此,教師與學生都是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雙主”調和,師生互動,才能達到教學相長。所以,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不能動搖,課堂上應是“雙主體”,在語文教學中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同時又不忘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機地將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間的相互作用融為一體,才能在教學改革中取得一定成績。
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動搖,并不是說教師的主導作用是萬能的,教師必須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教育規(guī)律來正確理解和發(fā)揮其主導地位,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啟發(fā)、講解、點撥等無論作用有多大,都需要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選擇與運用,才能內化為他們的智慧和才能?!皫熣撸瑐鞯?、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熣n堂上的作用是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教師必須站在學生中間,指導學生的教學實踐活動:閱讀課文,獨立思考,質疑解疑,分析討論,限時寫作,自評互評等,讓學生通過認識和實踐,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提高,凡學生能看懂、讀懂的教師就不要再講,否則就是浪費時間,學生能發(fā)現的,教師不要點明,否則就是限制學生的發(fā)展。要從學生實際的學習需要出發(fā),圍繞學生作必要的教學中設計,抓住教與學中的興奮點,真正實現對話,不斷幫助學生去“發(fā)現”,使課堂上有盡可能多的精彩生成,讓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有效地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充分發(fā)展。
四、構建研究式學習課堂
構建研究式學習課堂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思維和探究能力,著眼于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需要。要構建研究式學習課堂,關鍵在于老師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業(yè)務素養(yǎng)。所以老師要轉變角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養(yǎng),研究式學習課堂最根本的是學習方式的改變,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將占據主課堂。為了確保課堂的正確實施,師生采用怎樣的教學行為至關重要。
沒有全新的教學觀念,老師是無法走進研究式學習課堂的。研究式課堂以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性思維、研究能力為目標,學生不再是被控制、被支配的對象,老師必將由“專制”走向民主,課堂由“封閉”走向開放,教師和學生都是研究課堂的主體,都是研發(fā)者,在這里,不是我講你聽,我給你收,而是師生交往、互動、溝通、相互啟發(fā)、補充、豐富、共識、共享、共進、共同發(fā)展,在這一研究過程中,可能會沒有結果,不會產生答案,一節(jié)兩節(jié)課可能“一無所獲”,但是,這里一定有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一定會有不同觀點的碰撞、爭論、比較,學生在經歷了實在的質疑判斷、比較、鑒別、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過程后,研究性思維得到培養(yǎng),研究性能力得到提高,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我們的學習對象得到空前的關注,他們的個性得到張揚,他們的人格得到尊重,他們將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每一位老師都應記住一句話,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尊重,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