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學軍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8-000-02
摘 要 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及自身學習的實踐體會,對學校體育教師校本研究作初步的探索,總結(jié)得出體育教師校本研究的內(nèi)容、方法及途徑。
關鍵詞 體育教師 新課程 校本研究
一、體育教師校本研究的現(xiàn)狀
校本研究是新課改對教師的新要求,已逐漸被教學一線的教師所認識和接受。其實,校本研究早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就為歐美等國教育界所關注與探索。“為了學校,基于學校,在學校中”是“校本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
所謂“校本研究”就是以專家、理論工作者、教研員和教師一起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新課程目標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以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對教學進行診斷與評價、研究分析、進過反復的探索與實踐,把新的教育理念真正變?yōu)榻處煹木唧w教學行為。這種研究強調(diào)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jīng)驗的總結(jié)、理論的提升和規(guī)律的探索。當前學校體育教學中校本研究具有下列特點:一是體育教師個人自主研究的多,學校體育教研組團隊研究的少;二是經(jīng)驗總結(jié)式的研究多,課題式的行動研究少;三是理論研究多,理論指導實踐的應用研究少;四是隨大流、趕時髦的研究多,聯(lián)系本校體育教學實際的研究少;五是缺少從事體育教育教學研究方面的專業(yè)人士的引導。
作為體育教師,校本研究究竟研究什么,怎樣研究,是我們每一位體育教師首先要思考的問題。
二、新課改給體育教學校本研究帶來了新的選題
課程改革為學校體育教學研究提供了廣闊的施展空間,也給體育教師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首先,課程改革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思考,即對體育教育本質(zhì)有了全新的認識,這是歷次教育改革所缺少的實質(zhì)性內(nèi)容;其次,新課程改革是把課程放在一個充分自由、開放而又相互聯(lián)系的系統(tǒng)之中去實施,打破了過去相對封閉的課程體制;第三,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是在體育教育中關注人的發(fā)展,既關注學生的發(fā)展,也要關注教師的發(fā)展,突出人文性是研究工作的一個新變化。
面對這些挑戰(zhàn),研究工作的基本著眼點應作相應的調(diào)整,新的課程改革使體育教學校本研究內(nèi)容越來越豐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體育課堂教學研究
體育課堂教學研究是體育校本研究永恒的主題。這些研究包括:教學內(nèi)容選擇、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媒體使用(信息技術(shù)與教學的整合)、導入技巧、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方法、教學效率、學生活動、課堂管理與調(diào)控、教學評價,教學總結(jié)等等。當前,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尤其需要特別研究以下幾個問題:
1.深切研究《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與《中等職業(yè)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綱要》,把握職校體育教學的內(nèi)涵與實質(zhì),突出職業(yè)特色,著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制定切實可行方案,及時的、合理的有序推進學校體育模塊化選項教學工作;綜合規(guī)劃學校體育工作發(fā)展的近期與遠期目標,制定詳細的可執(zhí)行的工作計劃。
2.要認真研究體育課程標準與教材(內(nèi)容)的關系,它們之間層層統(tǒng)領,但又不是硬性制約,其內(nèi)涵及內(nèi)在的邏輯關系是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
3.探討在新課程理念下的體育教學規(guī)律,以及在教學中怎樣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4.要認真研究如何實施體育課程改革中的一些新課堂類型;要從更實際和更廣闊的角度去研究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教材改革的立體化、教學技術(shù)的信息化,都將帶來體育教研工作的根本性變革。
5.認真研究適應新課程的體育教學模式對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同時,要防止教學模式化,要研究如何從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zhuǎn)變,使體育教師樹立特色(個性化)教學意識。
(二)以體育新課程標準、新教材分析研究為重點,理解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積極探討、研究新的課堂教學方式
體育新教材是在統(tǒng)一標準下所編制的“一綱多本”的“產(chǎn)物”。因而教材分析研究從屬于課程標準。在堅持以體育課程標準為主要內(nèi)容的前提下,分析研究新教材在哪些地方是如何體現(xiàn)課程改革綱要與體育課程標準精神的,探討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的體育教學策略。教材研究的重點應放在體育教師如何“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非“帶著知識走向?qū)W生”;研究如何“用教材”,而非如何“教教材”。它隱含著教師不是教科書的消極教授者,而是教學方案的設計者,教師是“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其范圍涉及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三個領域,而不僅是知識方面的要求。
(三)體育備課、說課研究
體育備課與說課研究易被忽視,備課與說課是大家常做的教研活動,但研究備課、說課的較少。如教學目標的表達、功能、分類、教案的寫作,教學后記與教師的成長,如何進行集體備課,說課說什么,說課的評價,說課與教師的教學能力,說課與教師的教研能力等等。
(四)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研究
隨著人們對新課程觀的理解,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體育教科書不應該也不可能成為惟一的課程資源了。新課程賦予廣大教師極大的自主性,由對課程被動、忠實的執(zhí)行者將變?yōu)橹鲃?、積極的創(chuàng)造者,由對教材的挖掘鉆研者走向?qū)φn程資源開發(fā)的設計者。校本課程是新課程體系之中的三大課程模塊之一,體育校本課程可開發(fā)的領域廣,實用性強,體育教師大有作為。在體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中可以做的研究如校本體育教材的選題與編寫,課程的設置、性質(zhì)、宗旨,課程的教學目標、內(nèi)容與要求,課程的評估,課程的實施對策等。
(五)體育教學評價研究
課程學習評價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突破傳統(tǒng)的評價觀和評價方式,注重形成性評價的研究。而階段性評價如何操作才能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更是亟待研究的問題。如何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的體育成績,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更好地完成體育學習、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有效手段;如何對體育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使之成為促進體育教師提高專業(yè)素質(zhì)和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手段;如何進行體育課程建設評價,實現(xiàn)體育課程的目標。這些都是當前學校體育課程改革中亟待解決的問題。endprint
三、體育教學校本研究的方法與策略
(一)確立多角度,多層次的體育主題教研內(nèi)容,重點開展課堂教學中的“同課異構(gòu)”活動
主題式體育教研活動就是教研活動圍繞一定主題進行,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而主題的選取要結(jié)合本校教學的現(xiàn)狀,做到有的放矢。如課堂教學“同課異構(gòu)”,單元教學層次設計,教師基本功訓練,學校體育教學條件現(xiàn)狀研究,學校體育制度研究等等。新課程強調(diào),體育教材不是唯一課程資源,教材僅是文本載體之一,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因此,組織教師開展同一主題不同處理的體育教學觀摩,不固定模式,鼓勵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并開展互動式診評,進行交流。同時鼓勵教師將工作中有創(chuàng)新、效果好的教學方法進行“輻射”,并以分組參與式討論等方式共同研究成功、不足及建議,使教師逐步改變“唯教材、唯教參”的思想,將體育課堂教學的研究立足于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方法以及學生的真正需求上。
(二)開展課題研究,促進教研組體育教師群體在研究中成長
“教師即研究者”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顯得尤為突出。這次課程改革給體育教育教學實踐帶來了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只有在教研組教師的參與下,從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合上有計劃、系統(tǒng)地研究,才有可能在教研組教師群體層面上尋求到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體育教師個體化的自主研究。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帶有明顯的個人特征,它不是一個把現(xiàn)成的某種教育知識或教育理論學會之后應用于體育教育實踐的簡單過程,而且蘊含了教師將一般理論個性化并與個人的情感、知識、觀念、價值、應用場景相融合的過程。如何融合?這就要靠教師自主的研究,選擇那些對體育課堂教學和其他教育教學活動有影響的“關鍵事件”進行研究與反思。教師在反思“關鍵事件”的過程中可以實現(xiàn)自我超越。而個人的自我超越則是整個學習型組織的基礎。
(三)案例式研究
案例式校本研究就是運用一個教學案例來說明蘊涵其中的教育教學原理。一個好的案例往往代表一類典型的事件,蘊含著深刻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技能,有利于教師的分析與反思。體育教師除了自己編寫案例外,還要注意研究他人編寫的案例,或者是觀看自己的、他人的體育課堂教學錄像或聽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示范課后進行案例分析研討。開展教研活動時,各位教師展開交互式討論和開放式探究,以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通過編寫和研究案例可以促使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同時還可以分享同伴的經(jīng)驗。通過這種案例研究的手段指導教師具體的課堂教學,案例為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搭起了一座橋梁,是解決具體教學問題的一把鑰匙
(四)自修-反思與專家指導相結(jié)合
“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已經(jīng)成為體育教師的共識。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在認真學習教學理念的過程中,誘發(fā)質(zhì)疑、思考、批判教學行為與策略,尋覓教學理論支撐的方式。“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動及情境的能力。教師要有效的開展反思要善于掌握反思的策略。
1.學習反思。要求體育教師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深入思考的習慣。學習專家學者的論著或體育教學類的報刊雜志;既可以是體育教學理論,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學方法,還可以是教學思想。
2.觀摩反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觀摩他人的體育教學并積極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反復研究他人的成功與失誤,去除糟粕,吸取精華,則能更多地提升教師的反思能力。
3.教學績效反思。針對每堂課的教學效果或是對某項運動技能的測試成績進行反思,分析、比較,可以為下一步調(diào)節(jié)教學過程、修正教學目標提供依據(jù)。
4.交流反思?!爱斁终呙?,旁觀者清”。教師個體單獨進行反思時,相對來說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和局限性。畢竟單純的內(nèi)省反思活動,往往是比較模糊、難以深入,而且容易囿于自我。交流反思可以是同事之間的交流分析,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也可以與專家學者進行交流探討,還可以上專業(yè)的體育教學網(wǎng)站、論壇進行交流學習。
四、結(jié)語
體育新課程所蘊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出現(xiàn)和遇到的各種各樣的新問題,都是過去的理論和經(jīng)驗難以解決和應付的,教師不能被動地等待著別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門來,再不加思考地將這些成果應用到體育教學中去。只有校本教研才能使教師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研究者,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才能以研究者的心態(tài)置身于教學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探索,對積累的經(jīng)驗進行總結(jié),從而形成自身教學與研究特色,才是為教學行動而進行的研究,才是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對癥下藥研究,才能真正把教學與研究有機地融為一體,也唯有如此,教師才能真正由教書匠轉(zhuǎn)為“教育家”,教師才能夠持續(xù)進步、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創(chuàng)造性實施新課程,從而終身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
[2] 教育部.中等職業(yè)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綱要[Z].2009.3.
[3] 郭華.校本教研及其開展策略[D].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4] 季瀏.校本課程開發(fā)[D].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