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冰
回想一下,寫戲多年,有一個重要體會,即寫戲“三動”:動情,動心,動氣。
動情,不必多說,古今中外許多作家和理論家都有不少論述。
情之所至,不吐不快。對一個人,一句話,一件事,一個景物,皆可產(chǎn)生一種感情,同情,欣賞,憐憫,愛慕,愛戀,嫉妒,怨恨,鄙視,敬仰因此,在這種寫作過程中,盡量去抒發(fā)自己心中的感情。這種感情一定是真實的,真誠的,更應該是摯熱的。只有自己在感動之中,才可能在筆下出現(xiàn)激動人心的文字。我的許多作品,在寫主要人物的臺詞時,常常是熱淚盈眶,甚至是泣不成聲。記得,在戰(zhàn)友話劇團當學員時,老導演在講戲時經(jīng)常會說,這個戲好,哪個情節(jié)或哪句臺詞讓我的鼻子酸了大概是從那個時候起,我便知道,一個戲好與不好主要是看有沒有讓觀眾鼻子發(fā)酸的地方。后來,我的一些戲讓觀眾覺得很感人,甚至讓內(nèi)行人說,你很會煽情,可能就是源于首先明白了寫戲要動情的道理。
大約是在寫《黃土謠》的時候( 2001年),我首先還是從動情出發(fā)的,而且每每想到采訪宋先欽(生活原型)時,當一個面部清瘦、剛毅的五十歲的男人在說到他的傷心事時,當著我的面竟然嚎啕大哭的情景時,我總是激動不已,而且感到心中如有塊壘,不吐不快。在這種已經(jīng)開始奔流的感情波滔中,一氣呵成地完成劇本創(chuàng)作本不是一件難事,但我突然覺得面對這個題材,這個人物,這個事件帶給我的思考,好像僅有這樣一種感情沖動是不夠的,我所想到的許多東西仿佛在眼淚流淌之后仍然沒有被表現(xiàn)出來。這個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寫這個戲只“動情”顯然是不夠的。于是,我開始“動心 ”。
動心是心疼,是痛心。我開始回想宋先欽給我講述的故事,于是,
我開始心疼他,心疼他死去的兒子、孫子,心疼他和他的全家十年還債的日子于是,我開始為他而痛心,為他的那個村子的村民們痛心,為他們想過好日子,為他們沒有文化,為他們被奸商欺騙,為他們無能力償還欠債,為他們內(nèi)心的糾結,為他們的誠信而痛心,繼而,我想到我們中國所有貧困地區(qū)的農(nóng)民,想到我曾去過的山西、河北、陜西、內(nèi)蒙、山東、東北地區(qū)的農(nóng)村,想到新中國成立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農(nóng)村大多數(shù)農(nóng)民的生活狀態(tài),想到改革開放以后沿海地區(qū)的變化,想到市場經(jīng)濟和商品社會對以往的價值觀念的沖擊,想到執(zhí)政黨的宗旨,想到先烈的在天之靈在用什么樣的眼光注視我們當我想到這些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的眼淚不知何時已經(jīng)不再流淌。我立即意識到,僅寫一個支部書記還債的故事并不是我想要的東西,僅讓觀眾被一個性格剛強的、有責任感的漢子所感動也不是我想要的全部。后來,我在講述這個“還債”的故事時,把主要人物和地點做了置換,使民族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有機地滲透出來,并由此把矛盾沖突直指當今社會復雜的價值觀念。
在改編小說《白鹿原》時( 2005年),面對這部文學巨著,我明顯地感到僅是“動情”和“動心 ”仍是不夠的,因為,我一直認為自己“力不從心 ”,不是技術上的原因,而是對歷史和人性、生命的感悟。可是,除了動情和動心之外,能“動”的還能有什么呢?于是,我開始認真地做功課,我先后寫出《對〈白鹿原〉小說人物情節(jié)的分析》《小說主要人物和事件的平行關系》《可進入戲劇的人物及事件的選擇》《戲劇人物及事件的平行關系》《戲劇主要人物結構圖表》《戲劇主要人物行動線及交匯點》《可進入戲劇的人物語言及細節(jié)》《與陳忠實、林兆華談〈白鹿原〉》(1、2、3)等筆記。后來,當我把厚厚的一疊劇本和全部筆記交給林兆華導演時,他大吃一驚,說道:今天還有人這樣寫劇本?!當我把這一切都完成時,我發(fā)現(xiàn)我是在“動氣”。氣乃氣蘊,氣勢,氣象。氣從何來?何為氣蘊、氣勢、氣象?氣蘊為情致情懷,氣勢為心向往之,氣象為神采飛揚。氣為人之底氣,氣為生命之本。動氣乃是動生命之元氣,動生命之積累,動生命之儲備,動生命之源頭。此氣不可不動,亦不可多動。不動則不通,多動則虧損。氣不夠,神不到。一般題材大可不必動氣,動氣則必有所傷。人的一生中,動氣之作不會很多,否則便會透支。雖然人類不會像杜鵑一樣啼血而死,但一部耗盡心血之作,對從事寫作的人來說,也無異于生命結晶。此后,除話劇《這是最后的斗爭》(2007年)、政論體話劇《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暢想》(2009年)、政論體話劇《誰主沉浮》(2011年)、政論體話劇《尋找李大釗》(2011年)之外,至今我還沒有寫出更有氣蘊、氣勢、氣象的作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