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衛(wèi)鴿
摘要:語言教學法是體操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時又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通過語言教學,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情趣;能消除或減少學生的畏懼心理,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還能及時地對學生的練習情況做出正確評價。
關鍵詞:語言教學法;技能;體操教學;興趣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5-0099-02
體操教學與訓練中的講解,是向學生闡明或論證原理、概念、進行邏輯推理,使學生了解動作結構和動作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知道完成動作的方法,明確完成動作的難點。通過語言教學,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情趣;能消除或減少學生的對所學內容產生的畏懼心理,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還能及時地對學生的練習情況做出正確評價。由此可見,語言教學法是體操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時又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僅針對多年來體操教學中語言教學法在技能形成的各個階段所運用的點點滴滴,談談膚淺體會。
在體操教學中,動作技能的形成有它自己的規(guī)律,一般分為粗略掌握動作技術、改進提高動作質量、鞏固與運用自如三個階段,從生理學上稱為泛化、分化、建立動力定型階段。在練習中,無論練習者原有技術水平如何,無論動作簡單與復雜,這三個階段是必然存在的,決沒有超越某一階段則上升到另一階段,只有某一階段的延長或縮短。但是由于練習者在各階段的技術水平和生理特點有差異,因此,我們運用語言教學法應根據(jù)各階段不同特點和練習者的不同情況,分別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
一、泛化階段
在體操動作的初學階段,即泛化階段,由于內外界環(huán)境的各種刺激,引起大腦皮層細胞產生興奮,并擴散到各運動中樞,導致不該收縮的肌肉收縮。從練習者外表可看出動作僵硬、不協(xié)調、吃力、有多余動作等。另外在這個階段練習者對動作概念理解不深,缺乏明確的肌肉感覺,用力時機和空間定向也不清楚,練習者往往處于思想緊張、心中無數(shù)的狀態(tài),又錯誤地、過多地將力量和注意力集中到完成動作上,而不是注重于技術的運用,當試做幾次失敗后,就產生膽怯,從而影響動作的正常練習。鑒于上述原因這階段要解決的問題是:減少興奮擴散到不該擴散的運動中樞、引起不該收縮的肌肉收縮;利用以往動作技術對動作的正遷移,防止干擾新動作的正確形成;消除練習者的恐懼心理,樹立完成動作的必勝信心等。
基于此,首先要求教師對動作技術的講解不宜過多,只需練習者大體了解完成動作的最關鍵方法,當教師示范后,給練習者用上述簡練準確的語言講解完成動作的方法,便于練習者理解和掌握動作要領,然后在通過保護和幫助等教學手段,使學生逐步完成動作。
其次,教師的講解要結合與所學動作有聯(lián)系的動作技術進行,同時又要指出對學新動作有干擾的不利因素,以引起高度注意。如在學習單杠“騰身回環(huán)”動作時開始很容易做成支撐后回環(huán),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強調:“比支撐后回環(huán)的倒肩更主動。速度要快并保持肩角,腹部一定不能貼杠。”由于練習者已經掌握支撐后回環(huán)的動作技術,只要在練習時高度低注意“保持肩角,腹不貼杠”就能盡快地完成“騰身回環(huán)”動作。在體操教學的泛化階段,“膽怯”是每個練習者必須克服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教師應盡量避免造成學生害怕的因素,嚴密組織紀律,做好安全保護措施。其次,是教師應隨即采用“不怕慢,就怕站,放開膽,能攻關”等語言提示來消除學生的害怕心理和畏難情緒,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另外,在這個階段講解的速度和聲調同樣能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極大的影響,慢條斯理地說話固然能使學生產生條理感、明確感,但太慢又會使學生易于疲勞而降低練習者的興奮點。因此,授課時講解的音調不光要感情和節(jié)奏,而且要配合講解的技術動作調節(jié)自己的速度,這樣才能使講解主次分明,生動感人。
二、分化階段
這一階段,由于經過多次練習,不斷地糾正錯誤,練習者對動作逐步樹立正確的概念,能比較正確地完成動作,但技術的穩(wěn)定性較差。尤其當條件刺激發(fā)生變化時,初步建立的條件反射很容易受到影響而變化。同時,如果這種正確的條件反射得不到進一步強化,也會由于大腦的消退抵制作用而逐漸遺忘。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師的語言應著重加深練習者對正確的印象和對肌肉運動的感覺。當練習者完成動作時,教師應及時給予明確的肯定和評價并幫助分析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使練習者知道自己每次完成動作的情況,這樣既能使練習者總結成功的原因,又能激勵他們每次都能一絲不茍地進行練習。如果當某次練習失敗,教師決不能訓斥和大聲提示,應明確而溫和地指出其動作錯誤的原因,努力找出練習者的長處,多以正面的方式評定,提出改進意見。教師的語言既要指出不足的地方,又要使練習者聽后容易接受,并能產生聯(lián)想。如跳馬第二騰空不明顯,教師可以說“推手無力,頂肩不夠”,簡單明了地指出練習者的不足。在這一階段,練習者從一系列錯誤動作中解脫出來,對動作的運動表象逐步清晰,能粗略地知覺自己身體在空間的位置和狀態(tài),但由于沒有掌握好動作的各個細節(jié),在技術上還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心理上往往會產生盲目性。接連幾次的成功練習,往往會體驗到一種積極的勝利和喜悅的情緒,特別是比別人完成得好,會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和成績,產生過分自信、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tài),導致在練習時滿足于現(xiàn)狀,不能用更高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對于產生這種思想的學生,教師首先要使學生懂得“體操運動中成績的取得不是表現(xiàn)在別人比你差上,而是表現(xiàn)在自己的提高上”。其次是練習者增加動作難度,提高標準,要求學生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長,具有謙虛謹慎、繼續(xù)努力的學習態(tài)度。相反,有時在練習一個基本掌握了的動作,由于過分緊張或其他不良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動作失敗,使練習者情緒消沉,信心動搖,產生另一種盲目的心理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單一指出缺點,避免反面強化,而要以和藹的語言對練習者進行安慰、鼓勵。在分析錯誤的同時,多肯定優(yōu)點,使練習者在心理上得到安定和增加取勝的信心。
三、建立動力定型階段
這一階段由于經過反復練習所引起的各種條件刺激,在練習者大腦皮層神經系統(tǒng)、運動器官和相應的內臟器官已建立起協(xié)調鞏固的動力定型,動作準確、協(xié)調、優(yōu)美而省力。練習者能根據(jù)意識在可能范圍內控制動作的節(jié)奏、速度、幅度等。其心理特點是自信心強,自制力也很強。但是,動作技能形成動力定型并發(fā)展鞏固階段,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對學習時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如不經常給予必要的“強化”,動力定型鞏固了也會消退。因此,這階段教師應提出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如提高單個動作的難度,增加動作的連接性,規(guī)定完成動作的質量和數(shù)量等。另外,在這一階段教師應用更深層次的語言對練習者進行思想教育,并隨時揭示動作的難點和關鍵,經常要求他們注重練習質量,養(yǎng)成嚴肅認真的訓練作風。對練習中出現(xiàn)的技術錯誤和其他問題,要一針見血地指出。只有這樣,才能使練習者無論是練簡單動作還是復雜動作,都能按要求,認真地、保質保量地完成訓練任務。
綜上所述,語言教學法并非體操教學的唯一方法,我們在運用語言教學法的同時,還必須根據(jù)保持動作技能形成的不同特點和練習者的具體情況,結合直觀教學法、練習法以及其他教學方法手段,嚴格遵循體操教學原則,把握時機,合理地加以運用,使語言教學法在體操教學中充分展現(xiàn)它的地位和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