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書申 張彥華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在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治療中的觀察研究
丁書申 張彥華
目的 比較阿立哌唑與利培酮在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方面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60例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分為阿立哌唑與利培酮組各30例, 進行為期8周的對照研究。采用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進行療效評定。結(jié)果 治療8周兩組PANSS評分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P均<0.05), 兩組間總分及陰性癥狀減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8周末, 阿立哌唑組顯效率66.6%,利培酮組顯效率43.3%,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阿立哌唑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優(yōu)于利培酮治療。
難治性精神分裂癥;阿立哌唑;利培酮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2年~2013年住院患者, 入組符合符合Kane1996年修訂的難治性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1],年齡20~50歲之間, 共60人。隨機分為兩組, 阿立哌唑組男17人, 女13人, 平均年齡(30.12±8.41)歲, 利培酮組男16人,女14人, 平均年齡(31.14±8.75)歲。兩組患者間基本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有可比性。
1.2 用藥方法 阿立哌唑初始劑量為5 mg/d, 兩周內(nèi)加至20~30 mg/d。利培酮組初始劑量為2 mg/d, 一周內(nèi)加至4~6 mg/d, 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兩組根據(jù)病情需要, 可給予阿普唑侖, 苯海索, 普萘洛爾等藥物對癥處理。
1.3 評定方法 采用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進行療效評定, 治療前與治療8周后進行PANSS測定, 對顯效率, PANSS平均減分率進行χ2檢驗。療效評定:以PANSS減分率評定療效, 減分率≥75%為痊愈, ≥50%且<75%為顯著進步, ≥25%且<50%為進步, <25%為無效。
2.1 療效 治療后兩組顯效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說明阿立哌唑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療效優(yōu)于利培酮治療, 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30,例)
2.2 PANSS評分比較 由表2可見兩組在治療8周PANSS總分, 陰性癥狀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在陽性癥狀, 一般癥狀方面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PANSS評分比較( x-±s)
對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治療一直以來是精神科醫(yī)生關(guān)注的事情, 既往應用氯氮平治療, 雖然療效顯著, 但副作用大。作者探索應用阿立哌唑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 藥物療效明顯, 副作用小, 患者依從性高。阿立哌唑是調(diào)節(jié)多巴胺的活性, 而不是完全拮抗多巴胺, 在多巴胺濃度過高的環(huán)境中拮抗劑D2受體[1,2], 從而改善陰性和認知功能, 藥物對疾病認知缺陷的改善, 能提高患者對自己疾病的認識。同時作者認為可能由于阿立哌唑D2受體部分激動劑對大腦邊緣通路產(chǎn)生功能性拮抗作用, 能有效改善D2過度活動引起的陽性癥狀。另一方面, 阿立哌唑不良反應少而輕,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治療依從性[3]。兩組對比, 阿立哌唑組陰性癥狀改善比較明顯, 顯效率亦高于利培酮組, 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阿立哌唑?qū)﹄y治性精神分裂癥療效優(yōu)于利培酮。
[1] Kane J.Treatment-resistant schizophrenic patient.J Clin Psychiatry, 1996,57(suppl 9):35-40.
[2] 吳仁容,李兵華.新型抗精神病藥物:阿立哌唑.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 2004,31(3):177-179.
[3] 朱覺明, 汪洋,朱亮.阿立哌唑的不良反應和臨床療效分析.中華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雜志, 2008,6(8):716-717.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精神病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