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喬+管明曦+馬庶嘉
摘要:
關于世界經濟形勢與熱點問題,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會略微有不一樣的結果,因此筆者從官方或者民間對幾個國家的經濟形勢分析的某個結論入手,對目前經濟形勢和熱點問題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主要從一,美國經濟被預測在2014年會強勁復蘇;二,在世界各國均陷入不同危機時,中國被認為風景獨好;三,日本被預測2014年經濟不容樂觀;四,歐洲被預測2014年經濟將會回暖。從這幾個觀點,筆者提出一些自己的拙見。
關鍵詞:世界經濟形勢;熱點問題
一、當前世界經濟形勢概況:
當前,世界經濟仍處在危機后的溫和復蘇期,逐步趨于穩(wěn)定,發(fā)達國家情況好一些,但新興經濟體任然比較困難,而且不確定因素很多。但是總體形勢優(yōu)于2012年和2013年,筆者分別了解了各個國家的經濟恢復情況。
二、 美國:“世行預測美國經濟在2014年會強勁復蘇?!?/p>
對經濟發(fā)展狀況的預測,筆者主要把經濟增長率、就業(yè)率、通脹這三個指標作為大致考量標準。
經濟增長率: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率僅為0.1%,經濟增長大幅放緩。美國商務部稱,是由于今年不同尋常的寒冷和破壞性天氣,以及出口的大幅下滑,造成了一季度經濟放緩。如果美國經濟只是由于寒冷天氣導致的放緩,那么天氣轉暖,美國經濟應有所反彈。但并不能預測到美國經濟會強勁復蘇。
就業(yè)率:(1)2014年一月美國新增工作崗位11.3萬,連續(xù)第二個月低于預期值。(2)外國媒體1月11日報道,美國2013年12月的就業(yè)率是創(chuàng)下近三年以來的最低點。但這種情況仍被暫時受到嚴寒天氣的影響所解釋。
通脹再看美國通脹數據,美國通脹率可能已經觸底。今年稍早數據顯示,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脹率跌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西方經濟學認為通脹率低可以從供給和需求兩個角度看,供給方面來說說明生產能力不行企業(yè)衰退,需求方面說明消費者收入低,所以說明美國今年稍早時經濟并未向好,前景仍堪憂。
以上三項數據并沒有表明美國經濟向好,筆者認為天氣轉暖美國經濟應有所反彈,仍有復蘇的可能。但是至少目前并不能清晰說明美國經濟會復蘇。
但是2014年,美國的金融風險確實得以化解、債務情況想對安全、實體企業(yè)形勢想對向好。而QE的退出,會吸引大量國際投資的進入。洗盡鉛華的美國應該會有新一輪的發(fā)展周期。
三、 中國:“有一種說法認為,世界各國均陷入程度不同的危機之中,唯有中國風景獨好。”
筆者認為這種說法過于片面和簡單,應先分析20世紀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實績及其變化趨勢。
中國經濟確實實現了長達30年的高速增長,主要是因為我們采取了改革開放的政策,但是改革開放在帶來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還帶來了收入差距擴大、內需不足等不利影響。從2008年開始,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加上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告一段落,所以中國仍然受到經濟危機影響。世界經濟危機也對中國產生了影響,并且由于中國經濟的內在矛盾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中國的經濟增長告別了兩位數增長的輝煌時代,進入經濟放緩階段。
但最近才看到一句話覺得很勵志,也很正確“做事的進程其實沒我們想象的重要,效率高,堅持更重要。” 只要我們一直高效率做事,就不要因為事情一直沒有進展而恐慌。質變之前一定會有無數的量變。對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也同樣適用,經濟放緩并不可怕,關鍵是要提高效率。
中國經濟進入減速時期,雖然聽起來不那么令人振奮,但考慮到減速為我國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提供了新的壓力、動力、機遇和空間,這一變化是值得欣喜的。
關鍵是提高效率,筆者認為我國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效率低。投入產出的效率低。
從投入看,以GDP來衡量,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從產出看,對于我們是典型的投資拉動型經濟。經濟增長需要三駕馬車拉動,投資、消費和出口。而投資是三種方式中效率最低的方式。
不止如此,我國的投入和產出分別還存在其他問題。并且除了投入產出效率,還有技術進步效率等等效率需要提高。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最關鍵的是先提高效率,目光長遠。
所以,綜上來看,“世界各國均陷入程度不同的危機之中,唯有中國風景獨好”。這句話其實并不是那么正確。但是如果中國經濟發(fā)展提高了效率,實現中國風景獨好還是有可能的。
四、 日本: “2014年日本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2014年的經濟形勢是建立在2013年的情況之上的。
而2013年全年GDP增長2.6%左右。其中非常規(guī)寬松貨幣政策、刺激性財政政策、以及匯率大幅貶值效應等都在2013年讓日本經濟走出了通縮??雌饋砣毡镜慕洕l(fā)展勢頭良好。但其實不然,這一切都是以日本經濟結構進一步惡化為代價的。刺激政策減弱、消費稅增加、政府債務壓力上升等等讓2014年日本經濟增長會減慢,即使是在經歷低迷狀態(tài)后經濟異常迅速發(fā)展,但是與穩(wěn)定的發(fā)展相比,增減變化太大都會造成國家經濟風險的增加。
所以,“安倍經濟學”在短期內發(fā)揮出激勵功能,但在實施一年后刺激效應逐漸減弱,經濟增速遞減趨勢明顯。筆者也認為2014年日本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五、 歐洲:“2014年歐洲經濟回暖”
數據顯示2013年7月份歐元區(qū)制造業(yè)PMI出現兩年來首次擴張;財政減赤步伐大大放緩;一些大國的進口需求增加,提高了歐洲的出口這輛馬車對經濟的推動;歐洲自身經濟的緩和,金融市場的回暖,經濟增加增強了歐洲各行各業(yè)的信息,因此增加了投資和消費。
這些現象都說明歐洲的經濟已經出現積極信號。
但是2013年6月份歐元區(qū)失業(yè)率仍維持在紀錄新高12.1%的水平,失業(yè)率如此高是因為雇主為了減少成本,所以減少雇傭。但是這會進一步侵蝕消費者的需求,影響消費拉動經濟。因此這種情況下,還不能看出歐洲經濟在2014年會回暖復蘇。
此外,整個歐洲經濟還存在一些結構性和周期性的經濟問題。這些問題隨時可能爆發(fā)的,并不能保證這些問題在2014年不會爆發(fā)。而過去不久的2013年秋季得過大選后,更是需要面對這些問題。德國大選后更需要討論一些潛在的重大問題,比如歐元債等;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銀行體系和經濟狀況仍在惡化;及其高額的政府負債讓意大利經濟衰退等。所以筆者認為2014年歐洲經濟形勢不一定能回暖復蘇。
作者簡介:
向山喬(1993.11—),四川浦江人,西南大學文化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公共關系專業(yè)2012級;
管明曦(1992.04—),重慶永川人,西南大學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yè)2011級;
馬庶嘉(1992.03—),遼寧撫順人,西南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yè)2011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