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獻珍
“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產生的一種主動質疑、積極探究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可以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學生的問題意識普遍缺失是不爭的事實。語文學科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學科。我為自己是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感到自豪,同時也感到肩上的擔子之重。所以,我們更應該轉變觀念,在語文教學中,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呢?我認為,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抽出問題意識之芽
《學記》中說:“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小者則小鳴,叩之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边@樣一段話,闡明教師要活躍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應鼓勵學生提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好奇心,啟發(fā)學生提問,引起學生的思考,讓學生養(yǎng)成想問題、提出問題和延伸問題的良好習慣,感受到自己有能力發(fā)現新問題和提出新問題。設疑能使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產生矛盾,激發(fā)思考的欲望,使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較好地掌握新知識,并誘發(fā)問題意識。在教學中,教師為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在對學生提問時,要鼓勵和啟發(fā),提出的問題能引起學生進一步思考,使他們養(yǎng)成提問的良好習慣。教師提出的問題還要有知識性、趣味性和科學性,使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積極地進行思維活動,培養(yǎng)打破常規(guī)、勇于進取的創(chuàng)新精神。
二、教給學生質疑、提問的技巧,吹開問題意識之花
時下,學生問題意識缺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不知道該如何提問題,沒有掌握提問的方式、闡述的內容。所以,教師應當教給學生一些找問題、提問題的技巧。
(一)教學生從課文中提問
1.教學生從題目中生疑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抓住題眼,往往能把握文章的中心。課始,教師要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帶著問題走進課堂,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他們的問題意識。每教一篇課文,我都有意識地讓學生至少提出一個自己不懂的或感興趣的問題,然后把班上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形成幾個有探究意義的問題再去讀文本。如在教學《跨越百年的美麗》時,學生就圍繞著課題提出了以下問題:“‘跨越是什么意思?什么樣的美麗能跨越百年?誰的美麗能跨越百年?為什么能跨越百年?怎樣跨越百年?”這些問題的提出立刻激發(fā)了他們閱讀的興趣。事實上,這些問題都很有探究價值,為他們進一步了解文章主要內容,理解人物形象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通過長期訓練,學生養(yǎng)成了見到題目先質疑的習慣。
2.抓住關鍵句、重點句、中心句來質疑。教師要對關鍵句、重點句、中心句等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如教《玲玲的畫》時,我出示以下段落:“爸爸看了,高興地說:‘看到了吧,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有位學生問:“壞事怎么能變成好事?”我順勢引導學生質疑:“文中的壞事和好事分別是什么?壞事是怎樣變成好事的?”然后讓學生圍繞問題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道理。這樣,文章的中心就能迎刃而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從課文中的標點符號入手質疑。如教《“紅領巾”真好》時,學生問:“紅領巾”為什么要加引號?這一問可使學生體會到少先隊員對小鳥的關愛,激發(fā)學生熱愛小動物和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從回答中學會問問題
在教學中,有些問題簡單直接,學生可以輕易解決,但大多數問題非常隱蔽而且曲折。教師要給學生做好提問示范,設計的問題要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還必須搭設階梯,降低坡度,讓學生在層層剖析中一步一步地走向目標,最終解決問題,從而突破教材的重難點。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能力,還對問題的模式有所了解,進而主動地提出問題。
三、培養(yǎng)良好習慣,結出問題意識之果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教學中,教師要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給學生的提問留下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同時還要處理好“放”與“收”、“提問”與“解疑”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奠定基礎。比如,在學習新課文前,教師要安排學生做好預習。在預習過程中,學生會產生許多問題,教師要要求學生把遇到的問題寫下來。這些問題,有的是在學生多次閱讀課文后解決,有的則通過小組討論解決,有的則通過全班討論解決。不論是課內還是課外,不論是問自己,還是問別人,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讓他們真正得到從“無疑”到“有疑”,又從“有疑”到 “無疑”的思維鍛煉。
總而言之,問題是課堂的生命、思維的動力、創(chuàng)新的基石。在教學中,我們應當創(chuàng)造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訓練學生質疑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責編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