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克勤
摘要: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可以豐富語文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本文首先介紹了多媒體教學的內涵,然后概括多媒體教學的特點,重點分析了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和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小學語文教學 特點 運用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推進信息技術在各門學科中的應用,旨在提高教學效率、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多媒體教學”即運用多種教學媒體技術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電視、幻燈投影、電腦、錄像、錄音機等聲光電先進教學設備)于教學過程之中。
一、多媒體教學概念
多媒體是能夠傳播各種類型信息的媒介,包括聲音、文字、圖片、動畫等多種數據類型。多媒體信息的融合,一方面豐富了知識的表達方式,另一方面也使信息的內涵富有立體感。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融合上述多種數據媒體,使用計算機對這些多類型的數據加工、處理,然后輸出到媒體展示設備上。多媒體教學則是指根據教學需求以及教學安排,將計算機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結合,將傳統(tǒng)教學與現代先進技術相結合,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和展示方式,實現多元化的教學任務。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是教學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實現教學互動一體化的必要條件。
二、多媒體教學的特點
多媒體教學是實現師生之間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多媒體教學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如何利用多媒體進行授課,包括如何制作多媒體課件,如何組織講授內容等。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可以歸納如下。
(一)信息表示多元化
多媒體教學是集成多種媒體信息表達的教學方式。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將要講授的內容完整地呈現在顯示設備上,而且可以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構建結構圖,可以將抽象的理論概念具體化、形象化、直觀化。運用多媒體可以實現教學內容的動畫效果、色彩效果、音響效果等,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講授知識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鑒賞水平。
(二)內容可以重復使用
多媒體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教學內容可以多次重復使用,教師只要做一次課件,就可以向多個班級或多個年級進行授課。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教師每次授課都必須進行板書,重復的內容在不同的班級要寫很多次,而且有的教師板書不是很好,學生學習黑板上的內容比較累,教師授課也累。因此,多媒體教學的引入,大大減少了教師重復勞動的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實現多媒體遠程教學
所謂多媒體遠程教學就是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將要講授的內容通過網絡實現共享,使不同地點的人可以聽到同樣的講授內容。多媒體遠程教學可以實現跨地區(qū)、跨平臺的教學任務。雖然多媒體遠程教學目前還沒有普及,但是未來它的應用匯更廣泛。
三、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表達方式多樣性,豐富教學過程
小學生的特點之一就是愛動愛玩,要使小學生在一節(jié)語文課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一些特別愛貪玩的學生,他們在一節(jié)課中的學習熱情持續(xù)的時間非常短。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結合學生特點和課程特點,使學生盡快融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小學語文教學中一般都包含朗讀部分,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配音、動畫演示、設置有趣合理的情節(jié),這樣可以使學生體會到作品簡練而又富有節(jié)奏的語言美。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拓展想象空間,并讓小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想象情景,使教學互動性增強,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
(二)實現動畫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涉入和審美能力
所謂情感涉入就是使學生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融入自己的感情,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和思想,想象作者寫作時的意境。語文教學不同于其他的教學,它要求讀者要有深刻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內容和意境大多數都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表現出來,這種表現形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也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生都喜歡五顏六色的圖形,喜歡對陌生的事物探個究竟,通過多媒體實現動畫效果,可以很好地激勵小學生的學習熱情。
另外,小學教師作為學生時代的啟蒙導師,要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而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就是重要內容之一。
(三)抽象概念形象化,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
由于小學生的理解水平有限,有些陌生的東西不認識,所以單憑想象或思考是很難理解的。如果借助多媒體手段,應用計算機圖像設計和多種數據表現方式,將抽象的概念用形象的圖像或表格顯示出來,就能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認鐘表》這一課中,如果想讓學生體會時間的動態(tài)變化,教師可以使用簡單畫圖或編程技術設計鐘表,并顯示時間的變化情況,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就看到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這不僅使小學生體會到時間的變化,也使他們懂得珍惜時間。
(四)靈活多變的人機交互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多媒體教學可以提供多樣性的人機交互教學模式,同時可以隨時隨地檢驗學習效果,進行信息反饋和問題發(fā)現。多媒體教學可以實現聯(lián)網教學,這樣網絡上大量的資源和信息都可以作為教學素材,小學生對于實體的東西的記憶和理解能力要比虛擬的東西強很多。根據這個特點,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提供圖片展示,然后讓學生一起合作動手模擬實現相應的實體。這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概念、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提高了小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結合,根據語文教學的特點,科學使用多媒體設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潔.淺談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0(10).
[2]劉潔.讓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凸顯學生主體地位[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16).
[3]孫紅衛(wèi).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3(1).
[4]周學年.合理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J].教育革新,2007(7).
[5]朱曉民.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狀況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2(5).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