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旋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不僅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還能積極實現(xiàn)綜合化、多層次的課程目標,大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筆者結(jié)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例談了運用多媒體開展語文教學的具體方法,讓語文課堂煥發(fā)出新的活力,讓學生的學習自由、自主。
關(guān)鍵詞:多媒體 小學語文 能力運用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16-0-01
眾所周知,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像、動畫等優(yōu)點,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利用多媒體的獨特優(yōu)勢,讓多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想象,有效地提高了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
1 運用多媒體,可以豐富語文教學情境
語文教學需要有豐富的情境,而多媒體恰恰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因為多媒體教學是以圖形和動畫為主要手段,同時還可以將圖形由靜變動,由小變大或由大變小,由慢變快或由快變慢。情境教學是從教學的需要出發(fā),營造或創(chuàng)建與教學內(nèi)容相適應的場景或氛圍,多媒體由于自身的優(yōu)勢,符合語文的情境教學,使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打開學生的認知思路,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所學內(nèi)容。例如,教授《西湖》一課時,因為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未曾見過西湖,如果運用傳統(tǒng)手段,他們是難以想象這些畫面的,那么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這時,筆者把精美的多媒體課件一展示,學生如同身臨其境,其視、聽神經(jīng)都受到了刺激,這種教學效果是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所不能達到的。在生動的畫面、圖、聲、文的配合下,學生的興趣大大提高了,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因而課堂效率也提高了。
2 運用多媒體,能有效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
小學生的思維是以感性認識為基礎的,由于傳統(tǒng)教學注重知識的灌輸,在教學手段上比較單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極易產(chǎn)生疲勞和厭倦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是廣大教育者所要做的工作之一,運用多媒體,能有效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畫面的不斷切換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使學生的情緒始終處于一種亢奮狀態(tài),學習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后,學生會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例如,在教學詩詞《詠柳》時,恰當運用多媒體可以美妙地展示春天的柳樹景象。春天的柳樹具有什么特點?春天的風又是怎樣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學生開始積極地思考,將大腦中儲存的有關(guān)春天特色的畫面都提取了出來,做了相應的對照分析,很快就解決了這些問題。學生開始自主學詩,筆者只在關(guān)鍵處巧妙點撥,這樣勞動強度減輕了,同時又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3 運用多媒體,可以巧妙化解教學重難點
小學語文教材要求以掌握運用為目的,課文里有許多新鮮的事物,對于學生而言這些新知識都是陌生的。僅憑教師一味的講解,學生是很難理解和接受的,如果巧妙地運用多媒體,那在化解教學中的重難點上會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學《錫林郭勒大草原》時,把事先準備好的課件在課堂上予以展示,將色彩鮮麗的草原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清澈的湖水、漂亮的野花、種類繁多的動物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眼球。這時打開音樂,使學生更加體驗到了草原無與倫比的廣闊與美麗,接著教師及時帶著他們從課文中尋找這種感覺,加深學生的印象。這樣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回答問題踴躍了,對課文的理解也加深了。通過多媒體將蒙古族的民情生活進行了一番介紹,學生更好地體會到草原上牧民的生活。通過接觸多媒體,學生的視野開闊了,他們對草原、對牧民的生活有了更多感性的認識,為進一步的深入教學做好了鋪墊,有效地化解了教學中的難點之處。
總之,多媒體教學給教育領(lǐng)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一個新的天地。利用多媒體來進行語文教學,能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開放性、豐富性。因此,教師應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讓小學語文教學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山東省壽光市紀臺鎮(zhèn)中心小學,山東 壽光 262722)
參考文獻:
[1]肖川.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M].中國教育報(第1版),2001(7).
[3]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編.信息技術(shù)與學科教學整合研究:信息技術(shù)與教師發(fā)展[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