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

2014-09-19 13:40:09閆巖
安徽農學通報 2014年13期
關鍵詞:空間差異層次分析法

閆巖

摘要:解決城市土地空置和低效利用根本途徑是內部挖潛,提高土地集約利用。該文從福建省土地利用的現狀分析入手,總結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及存在問題,在此基礎上通過層次分析法,綜合評價福建省九個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并利用ARCGIS實現集約水平的空間差異展布。研究結果表明: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呈階梯狀分布,靠近沿海的南部城市廈門土地集約利用程度最高,福州市次之,漳州市、三明市、龍巖市、莆田市土地集約利用程度處于中度利用水平,南平市、寧德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低。文章最后給出造成土地集約利用差異的原因,以期為實現城市規(guī)模有序擴張和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決策支持。

關鍵詞:土地集約評價;層次分析法;空間差異

中圖分類號 F29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7731(2014)13-01-04

Evaluation of Urban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Yan Yan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Abstract:The basic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rban land vacancy and its inefficient utilize is internal tapping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land.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ujian province's land utilization, summarizes its basic features and problems.Based on that, it evaluates the level of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of nine c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by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oreover, it shows the space difference of intensive distribution by the use of ARCGIS.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urban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is ladder-like distributed.Xiamen, a city near the southern coast have the highest land utilization.Fuzhou, Zhangzhou, Sanming, Longyan and Putian have a moderate level utilization, Nanping and Ningde only have a low level utilization.In the end, the article gives causes of the land intensive use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offer support fo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o achieving orderly expansion of city size and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Land intensive evalua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patial difference

1 引言

工業(yè)化以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用地規(guī)模不斷擴張,使城市土地利用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伴隨而來的土地利用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也相當突出。如城市外擴而導致的土地低效率利用、城市土地的空間布局不合理、資源浪費、環(huán)境污染等[1]。中國眾多學者嘗試構建測度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動態(tài)模型揭示城市土地集約利用過程的變化規(guī)律和發(fā)展趨勢[2]。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問題的研究不僅豐富了城市土地利用變化研究的內容,也是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辦法,對于優(yōu)化城市土地利用空間布局,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緩解資源環(huán)境約束帶給城市發(fā)展的壓力以及促進城市化進程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3]。雖然國內外學者對土地集約利用進行了不同層面的研究[4-8],但仍存在問題:國外研究注重從土地整理與土地政策角度分析土地集約利用,國內研究定性描述多,定量分析多為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與綜合評價法;到目前仍未形成統一的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9-11]。本文利用層次分析法,以福建省9個地級市城市土地為研究對象,對土地集約利用進行綜合評價。

2 研究區(qū)概況與數據來源

2.1 研究區(qū)概況 福建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位于北緯23°30′~28°22′和東經115°50′~120°40′之間,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隔臺灣海峽與臺灣島相望。共有9個設區(qū)市(福州市、廈門市、莆田市、三明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龍巖市、寧德市)。福建氣候區(qū)域差異較大,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內水熱條件和垂直分帶較明顯,氣候復雜多樣利于發(fā)展農業(yè)多種經營。常住總人口687萬;東西最大橫距128km,南北最大縱距145km,總面積11 968km2,其中市區(qū)面積1 043km2。

圖1 研究區(qū)區(qū)位

2.2 數據來源 評價單元為福建省的9個市。數據主要來源于2012年《福建統計年鑒》。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簡單的相關性分析,綜合整理相關數據,作為分析土地利用動態(tài)變化和集約利用情況的依據。

3 研究方法

3.1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進行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的關鍵,不同類型的研究對象以及不同空間尺度評價的指標有所差異。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時空差異研究是以城市土地為研究對象,在綜合分析福建省9個城市土地利用的實際情況和有關資料的基礎上,對影響城市土地經濟效益的各個因素進行篩選,最終確定城市土地集約利用中的經濟因素、社會因素、生態(tài)因素3個維度,構建了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

[目標層&要素層&權重&指標層&&權重&土地集

約利用&經濟因素B1&0.6370&人均GDP(元)&C1&0.3722&人均建設用地(m2)&C2&0.1789&第三產業(yè)比重 (%)&C3&0.0859&社會因素B2&0.2583&人口密度(人/km2)&C4&0.0667&高中以上文化人口

比重(%)C5&&0.0272&失業(yè)人口比重(人)&C6&0.1645&生態(tài)因素B3&0.1047&人均綠地面積

(人/km2)&C7&0.0707&“三廢”達標排放率(%)&C8&0.0340&]

3.2 指標權重

3.2.1構造判斷矩陣 在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中,經濟、社會、生態(tài)要素對于不同決策者在進行決策是會有不同的重要程度。層次結構反映了要素之間的某種關系,指標層中的各指標在目標衡量中占的比重也并不一定相同。在此基礎上,根據指標層各指標對要素層各子目標的相對重要性,構建以要素層各子目標為判斷準則的判斷矩陣:

表2 各層次判斷矩陣

[A&B1&B2&B3&B1&C1&C2&C3&B1&1&3&5&C1&1&3&3&B2&1/3&1&3&C2&1/3&1&3&B3&1/5&1/3&1&C3&1/3&1/3&1&B2&C4&C5&C6&B3&C7&C8&C4&1&3&1/3&C5&1/3&1&1/5&C7&1&3&C6&3&5&1&C8&1/3&1&]

3.2.2 確定指標權重 權重即是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 采用方根法求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及其所對應的特征向量。并用最大特征根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10-11]。

(1)求出特征向量

[Wi=Wii=1nWi] (1)

式中:i=1,2,...,n;Wi表示判斷矩陣每一行元素的乘積的n次方根;

(2)求出最大特征根:

[λmax=i=1nZWinWi] ( i=1, 2, …, n) (2)

式中:Z 表示本層判斷矩陣的指標元素;

[CI=λmax-nn-1] (3)

其中λmax為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CI=0是,判斷矩陣具有完全一致性,CI越大,判斷矩陣一致性越差。為了計算出一致性指標CI的值,再與階數相同的平均一致性指標RI 進行比較,RI值如表3所示。

表3 矩陣階數與相應RI對照

[階數&1&2&3&4&5&6&7&8&9&RI&0&0&0.58&0.9&1.12&1.24&1.32&1.41&1.45&]

[CR=CIRI<0.1]時則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則,則需要重新修整判斷矩陣[9]。

3.2.3 層次總排序 層次總排序就是計算C層對A層的相對重要性排序,實際上是層次單排序的加權組合,另外也需要檢查整個階梯層次模型的判斷一致性。通過層次總排序計算出每1個評價值被相對于總目標層的權重值。

表4 層次總排序

[& B1&B2&B3& 權重組合&序值&&WB1=0.6370& WB2=0.2583& WB3=0.1047&&& C1& 0.5843&0&0&0.3722&1& C2& 0.2809&0&0&0.1789&2& C3& 0.1348&0&0&0.0859&4& C4& 0&0.2583&0&0.0667&6& C5& 0&0.1047&0&0.0272&8& C6& 0&0.6370&0&0.1645&3& C7& 0&0&0.6753&0.0707&5& C8& 0&0&0.3247&0.0340&7&]

3.3 各指標值歸一化處理 為了消除由于變量的量綱不同所造成的影響,需將指標變量進行歸一化處理:

[Di=Ci-CminCmax-Cmin] (4)

式(4)中,Di為標準化后的指標值,Ci為某單項評估的分值,Cmax為該項評估所有樣本的最高值,Cmin為最低值,由此進行權重的歸一化處理,歸一化的具體作用是歸納統一樣本的統計分布性,歸一化在0-1之間的這個區(qū)間上。本文通過公式將人均GDP、人均建設用地、城市人口密度、高中以上文化人口比重、失業(yè)人口比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三廢達標率,進行歸一化處理(表8)[1]。

表5 福建省各市歸一化數據

[指標&人均GDP

(元)&人均建設用地

(m2)&第三產業(yè)比重

(%)&城市人口密度

(人/km2)&高中以上文化

人口比重&失業(yè)人口比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m2)&三廢達標率

(%)&福州市&0.518 8&0.425 0&0.742 6&0.119 0&0.634 4&0.328 9&0.000 0&0.500 0&廈門市&1.000 0&0.000 0&1.000 0&1.000 0&1.000 0&0.194 6&0.024 0&0.500 0&莆田市&0.135 9&0.370 5&0.054 6&0.133 3&0.083 2&1.000 0&0.556 0&0.500 0&三明市&0.389 5&1.204 5&0.043 6&0.000 0&0.222 2&0.134 2&0.508 0&0.000 0&泉州市&0.493 7&0.513 6&0.138 3&0.120 9&0.035 1&0.060 4&0.952 0&0.000 0&漳州市&0.348 2&0.370 5&0.205 5&0.384 7&0.000 0&0.443 0&0.436 0&0.500 0&漳州市&0.000 0&0.977 3&0.066 5&0.022 8&0.086 8&0.067 1&0.884 0&1.000 0&龍巖市&0.397 9&1.000 0&0.000 0&0.065 3&0.258 8&0.000 0&0.232 0&0.000 0&寧德市&0.011 6&0.395 5&0.055 2&0.129 8&0.037 6&0.013 4&1.000 0&0.500 0&]

3.4 集約度計算與分級 根據已構建的指標體系和前述方法,及已經收集到的福建省9個地級以上城市(福州市、廈門市、莆田市、三明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龍巖市、寧德市) 的相關數據,通過計算,得到各新指標的土地利用指數值和各新指標權重,根據上述的計算結果可以對福建省各土地進行集約度的計算,公式如下:[4] [5]

[R=i=13αiBi=i=13αi(i=1nβi?di)](5)

式中:R為土地集約利用綜合指數,[α]為第i個指標的分值,[β]為第i個指標的權重。

參照相關土地集約利用研究,將福建省各城市的土地集約利用度分為三個等級[8]:R≧0.6,集約;0.3≦R<0.6,基本集約;R<0.3,不集約。

3.5 評價結果 根據公式(5)及集約度分級,得到福建省各城市集約利用評價結果(表6),其集約度空間差異見圖2。

由表6和圖2可以看出: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差異顯著,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呈階梯狀分布。福建省沿海的南部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平均綜合得分較高,是福建省中部城市的1倍多,是福建省北部城市多倍,如廈門是寧德市的3倍。廈門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最高,福州市僅次之。漳州市、莆田市、泉州市由于近海原因,土地利用綜合評價結果也較為集約。漳州市、泉州市土地集約利用程度處于中度利用水平。南平市、寧德市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低,城市土地利用很粗放,這主要是由區(qū)域區(qū)位的優(yōu)劣造成的。

表6 福建省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結果的對比

[城市& 福州& 廈門& 莆田& 三明& 泉州& 漳州& 南平& 龍巖&寧德&集約度&0.429&0.603&0.354&0.428&0.374&0.360&0.292&0.355&0.179&]

圖2 福建省土地利用集約度評級結果

一個城市的土地利用集約度與其經濟發(fā)展水平呈正相關,這是歷來學者研究所達成的共識[5],即經濟發(fā)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越高。相反,城市土地利用處于一種粗放利用階段,土地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相對較低。福建沿海的南部城市毗鄰中國經濟發(fā)達的廣東省,長期受到廣東省強勁的經濟輻射作用,而廈門市作為一個經濟特區(qū),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相鄰城市的發(fā)展。北部城市土地集約度較低,可通過產業(yè)轉移與產業(yè)互補,在福建省內合理配置各種產業(yè),推動周邊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從而提高城市土地集約的水平。此外,由于經濟發(fā)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qū)普遍反映出城市規(guī)模呈外延擴張、土地持續(xù)利用趨勢不明顯的特征,應該促進城市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盡量利用存量土地,挖掘城市內部土地利用潛力,實現城市規(guī)模有序擴張和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4 結論與討論

本文利用層次分析法與ARCGIS結合的手段研究福建省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及其空間差異,得出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土地集約度高,而北部地區(qū)土地集約度低,區(qū)位因素及經濟水平是造成土地集約度差異的主要原因的結論。因此,應該充分發(fā)揮沿海的南部城市對于周邊城市尤其是北部城市的拉動與輻射作用,通過產業(yè)轉移與產業(yè)互補,推動周邊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從而提高周圍城市的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盡量利用存量土地,挖掘城市內部土地利用潛力。同時通過運用市場機制調節(jié)土地市場的供求關系,實現城市規(guī)模有序擴張和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影響土地集約利用的因素較多,本文只選取了部分指標,指標選取科學性及權重的確定需進一步進行論證。

參考文獻

[1]梅衛(wèi)威,李建強,楊璐嘉.基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空間差異研究—以福建省為例[J].資源與產業(yè),2011,04:65-69.

[2]王銳,白玲,馬德濤,等.基于GIS的城市交通網絡要素可視化表達方法研究[J].測繪科學,2008,03:127-129.

[3]劉善開,韋素瓊.基于面板數據的福建省設區(qū)市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時空差異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6:74-79.

[4]李秀彬,朱會義,談明洪,等.土地利用集約度的測算方法[J].地理科學進展,2008,27(6):12-17.

[5]常青,王仰麟,吳健生,等.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程度的人工神經網絡判定——以深圳市為例[J].中國土地科學,2007,04:26-31.

[6]郭斌,任志遠,高孟緒.基于ESDA-GIS的土地集約利用空間分異研究——以陜西為例[J].測繪科學,2010,04:61-64.

[7]郭愛請,劉巧芹,劉偉.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的空間差異研究[J].商業(yè)代,2009,07:94-95.

[8]尚月敏,韓曉松.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土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潛力評價研究——以邢臺市為[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31:15435-15437.

[9]朱立志.層次分析法在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中的應用[A].福建省土地學會.福建省土地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福建省土地學會,2009:9.

[10]畢寶德.土地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1]王福林.農業(yè)系統工程[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責編:徐煥斗)

表6 福建省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結果的對比

[城市& 福州& 廈門& 莆田& 三明& 泉州& 漳州& 南平& 龍巖&寧德&集約度&0.429&0.603&0.354&0.428&0.374&0.360&0.292&0.355&0.179&]

圖2 福建省土地利用集約度評級結果

一個城市的土地利用集約度與其經濟發(fā)展水平呈正相關,這是歷來學者研究所達成的共識[5],即經濟發(fā)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越高。相反,城市土地利用處于一種粗放利用階段,土地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相對較低。福建沿海的南部城市毗鄰中國經濟發(fā)達的廣東省,長期受到廣東省強勁的經濟輻射作用,而廈門市作為一個經濟特區(qū),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相鄰城市的發(fā)展。北部城市土地集約度較低,可通過產業(yè)轉移與產業(yè)互補,在福建省內合理配置各種產業(yè),推動周邊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從而提高城市土地集約的水平。此外,由于經濟發(fā)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qū)普遍反映出城市規(guī)模呈外延擴張、土地持續(xù)利用趨勢不明顯的特征,應該促進城市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盡量利用存量土地,挖掘城市內部土地利用潛力,實現城市規(guī)模有序擴張和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4 結論與討論

本文利用層次分析法與ARCGIS結合的手段研究福建省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及其空間差異,得出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土地集約度高,而北部地區(qū)土地集約度低,區(qū)位因素及經濟水平是造成土地集約度差異的主要原因的結論。因此,應該充分發(fā)揮沿海的南部城市對于周邊城市尤其是北部城市的拉動與輻射作用,通過產業(yè)轉移與產業(yè)互補,推動周邊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從而提高周圍城市的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盡量利用存量土地,挖掘城市內部土地利用潛力。同時通過運用市場機制調節(jié)土地市場的供求關系,實現城市規(guī)模有序擴張和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影響土地集約利用的因素較多,本文只選取了部分指標,指標選取科學性及權重的確定需進一步進行論證。

參考文獻

[1]梅衛(wèi)威,李建強,楊璐嘉.基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空間差異研究—以福建省為例[J].資源與產業(yè),2011,04:65-69.

[2]王銳,白玲,馬德濤,等.基于GIS的城市交通網絡要素可視化表達方法研究[J].測繪科學,2008,03:127-129.

[3]劉善開,韋素瓊.基于面板數據的福建省設區(qū)市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時空差異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6:74-79.

[4]李秀彬,朱會義,談明洪,等.土地利用集約度的測算方法[J].地理科學進展,2008,27(6):12-17.

[5]常青,王仰麟,吳健生,等.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程度的人工神經網絡判定——以深圳市為例[J].中國土地科學,2007,04:26-31.

[6]郭斌,任志遠,高孟緒.基于ESDA-GIS的土地集約利用空間分異研究——以陜西為例[J].測繪科學,2010,04:61-64.

[7]郭愛請,劉巧芹,劉偉.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的空間差異研究[J].商業(yè)代,2009,07:94-95.

[8]尚月敏,韓曉松.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土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潛力評價研究——以邢臺市為[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31:15435-15437.

[9]朱立志.層次分析法在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中的應用[A].福建省土地學會.福建省土地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福建省土地學會,2009:9.

[10]畢寶德.土地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1]王福林.農業(yè)系統工程[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責編:徐煥斗)

表6 福建省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結果的對比

[城市& 福州& 廈門& 莆田& 三明& 泉州& 漳州& 南平& 龍巖&寧德&集約度&0.429&0.603&0.354&0.428&0.374&0.360&0.292&0.355&0.179&]

圖2 福建省土地利用集約度評級結果

一個城市的土地利用集約度與其經濟發(fā)展水平呈正相關,這是歷來學者研究所達成的共識[5],即經濟發(fā)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越高。相反,城市土地利用處于一種粗放利用階段,土地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相對較低。福建沿海的南部城市毗鄰中國經濟發(fā)達的廣東省,長期受到廣東省強勁的經濟輻射作用,而廈門市作為一個經濟特區(qū),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相鄰城市的發(fā)展。北部城市土地集約度較低,可通過產業(yè)轉移與產業(yè)互補,在福建省內合理配置各種產業(yè),推動周邊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從而提高城市土地集約的水平。此外,由于經濟發(fā)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qū)普遍反映出城市規(guī)模呈外延擴張、土地持續(xù)利用趨勢不明顯的特征,應該促進城市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盡量利用存量土地,挖掘城市內部土地利用潛力,實現城市規(guī)模有序擴張和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4 結論與討論

本文利用層次分析法與ARCGIS結合的手段研究福建省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及其空間差異,得出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土地集約度高,而北部地區(qū)土地集約度低,區(qū)位因素及經濟水平是造成土地集約度差異的主要原因的結論。因此,應該充分發(fā)揮沿海的南部城市對于周邊城市尤其是北部城市的拉動與輻射作用,通過產業(yè)轉移與產業(yè)互補,推動周邊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從而提高周圍城市的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盡量利用存量土地,挖掘城市內部土地利用潛力。同時通過運用市場機制調節(jié)土地市場的供求關系,實現城市規(guī)模有序擴張和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影響土地集約利用的因素較多,本文只選取了部分指標,指標選取科學性及權重的確定需進一步進行論證。

參考文獻

[1]梅衛(wèi)威,李建強,楊璐嘉.基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空間差異研究—以福建省為例[J].資源與產業(yè),2011,04:65-69.

[2]王銳,白玲,馬德濤,等.基于GIS的城市交通網絡要素可視化表達方法研究[J].測繪科學,2008,03:127-129.

[3]劉善開,韋素瓊.基于面板數據的福建省設區(qū)市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時空差異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6:74-79.

[4]李秀彬,朱會義,談明洪,等.土地利用集約度的測算方法[J].地理科學進展,2008,27(6):12-17.

[5]常青,王仰麟,吳健生,等.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程度的人工神經網絡判定——以深圳市為例[J].中國土地科學,2007,04:26-31.

[6]郭斌,任志遠,高孟緒.基于ESDA-GIS的土地集約利用空間分異研究——以陜西為例[J].測繪科學,2010,04:61-64.

[7]郭愛請,劉巧芹,劉偉.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的空間差異研究[J].商業(yè)代,2009,07:94-95.

[8]尚月敏,韓曉松.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土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潛力評價研究——以邢臺市為[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31:15435-15437.

[9]朱立志.層次分析法在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中的應用[A].福建省土地學會.福建省土地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福建省土地學會,2009:9.

[10]畢寶德.土地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1]王福林.農業(yè)系統工程[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責編:徐煥斗)

猜你喜歡
空間差異層次分析法
城市化包容性發(fā)展的綜合測度及驅動因素研究
城市化包容性發(fā)展的綜合測度及驅動因素研究
松嫩—三江平原地區(qū)農業(yè)水土資源匹配格局研究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大學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27:55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項目進度風險管理研究
價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1:02:43
關于三江源生態(tài)移民創(chuàng)業(yè)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研究
基層社會管理關鍵績效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03:21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乳制品品牌顧客滿意度實證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1:52:09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道路擁堵的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3:47
昆明市縣域經濟發(fā)展空間差異研究
商場現代化(2016年8期)2016-05-10 17:36:47
金溪县| 洛川县| 文安县| 南安市| 固安县| 亚东县| 赣榆县| 同江市| 天等县| 无极县| 贵港市| 桃园县| 周宁县| 田东县| 宽城| 汾西县| 新野县| 广汉市| 资中县| 都匀市| 纳雍县| 来凤县| 梁山县| 惠来县| 德安县| 南投县| 天全县| 巴彦县| 定边县| 分宜县| 嘉义县| 漯河市| 措美县| 仪征市| 墨玉县| 高安市| 金川县| 越西县| 宁化县| 高淳县| 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