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粟
摘 要: 近年來,對于家校合作及家庭、集體和學校三者的合作教育問題日益受到關注。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兒童在認知行為、基本判別能力和文化知識的吸收上都處于被動狀態(tài),所以基礎教育階段的兒童應該受到格外的關注。如何使處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兒童在社會化過程中更順利、更安全、更正確地引導,是一個值得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課題,也是家庭、集體和學校體現(xiàn)和完善其教育功能的一個課題。
關鍵詞: 社會化 基礎教育 家校合作
把學生,尤其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教育責任單方或簡單地歸咎于家庭、學?;蛏鐣娜魏我环蕉疾粔蚩陀^。所謂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也就是說兒童從出生至學齡前階段,大部分時間與家長和社會聯(lián)系更為緊密。在兒童進入基礎教育階段后,家庭、集體和學校三者接軌,合作完成對基礎教育階段兒童文化知識的攝取、認知階段的體驗和情感性格的培養(yǎng)。近年來,對于家校合作及家庭、集體和學校三者合作的教育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基礎教育階段的兒童在社會化過程中家庭、集體和學校的教育功能愈發(fā)應該得到重視。
一、社會化過程的含義及其與基礎教育的關系
(一)社會化過程的含義
社會化過程指人通過學習社會文化,培養(yǎng)社會屬性,進而從自然人學習成為社會成員的過程。
社會化過程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廣義的社會化過程指人終身學習過程。這個過程貫穿人的一生,并伴隨著人的生理、心理的成熟,隨著人的社會生活的深化而逐步深化。而狹義的社會化過程則專指人從出生到青年期這個階段,經過社會學習,初步形成個性,具備在社會中生活的資格的過程。本文以狹義的社會化過程為主進行分析。
(二)社會化過程與基礎教育的關系
中國基礎教育包括幼兒教育、小學教育、普通中等教育?;A教育的社會化過程主要體現(xiàn)在人生的童年期(通常指0~14歲)。兒童的社會化是指兒童在特定社會環(huán)境中逐漸獨立地掌握社會規(guī)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掌握文化知識和生活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適應社會生活的心理發(fā)展過程。這是兒童從一個自然人轉變成一個社會人的過程。在與周圍人相處過程中逐步形成社會交往中必需的心理特征,諸如對親人的依戀、同情心、友善行為、社會性情緒、交往技巧、個人氣質、自我約束、對攻擊性行為的控制、對外影響、道德情感,等等,兒童經過社會化這個過程,才能成長為符合社會需求的成員,并通過社會化過程重建或更新一個自己所屬的社會文化。
基礎教育的社會化過程可以分為很多種,其中最顯著的就是讓兒童進入相應階段的學校,因為這時候兒童不但需要接受一定文化知識的傳輸,更需要一定的同伴交流和一定的同伴間的沖突幫助兒童完成社會化過程。而人在兒童時期建立并維持社會關系的能力對其將來生活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體的同伴沖突是兒童發(fā)展視角、轉換能力的必要條件,是兒童擺脫自我中心的前提?!绷己玫耐榻煌欣趦和硇慕】蛋l(fā)展,有利于促進兒童社會性交往的發(fā)展,更有利于兒童人格和性情的塑造和發(fā)展,是幼兒社會化的重要途徑。
二、家庭、集體和學校在基礎教育中分別扮演的角色
(一)家庭在基礎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兒童最初的社會化過程是在家庭中進行的。在家庭中通過父母及其他親屬的影響和指導,兒童獲得了最初的生活經驗、文化知識、社會共識和行為規(guī)范。也就是說,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最初執(zhí)行者和基本執(zhí)行者。父母通過一定的教育行為將其具備的社會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及社會道德規(guī)范傳授給兒童,并由此構成了兒童社會化最基本的具體內容。
兒童在家庭中受到的社會化過程主要通過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養(yǎng)行為方式表現(xiàn)出來。一方面,家庭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兒童的社會化發(fā)展程度:比如,父母的職業(yè)和受教育水平等都與兒童的社會化發(fā)展有密切聯(lián)系。另一方面,家庭教養(yǎng)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兒童的社會化發(fā)展。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心理學家鮑姆令德(D.Baumrind)針對父母教養(yǎng)模式對兒童的社會化影響進行了長達10年的研究,并以教養(yǎng)方式的兩個維度(要求和反應性)總結出了四種類型的父母,即權威型、專制型、溺愛型和忽視型。這四種類型的教養(yǎng)行為下教育出來的兒童的社會化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家庭的結構模式和生活方式也出現(xiàn)了新變化。比如,網絡的普及、手機的廣泛使用等,這些都對兒童的社會化過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從積極層面來說,新的生活方式能夠加速兒童的社會化過程,幫助兒童更全面、更便捷地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獲取知識,這對兒童社會化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新的生活方式也影響了兒童正常地成長,容易使兒童沉溺在手機或網絡中,不但容易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而且魚龍混雜的信息更對尚未能夠甄別信息的兒童提出了較大挑戰(zhàn)。
(二)集體在基礎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隨著兒童年齡的不斷增長,無論是家庭整體,還是父母、親屬個人的影響力都會逐漸減弱,以同伴為主體的群體影響力則迅速增強。集體與家庭在基礎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完全不同。家庭中兒童接受的教育和教養(yǎng)大部分來自于成年人的教授,是成年人單方面地灌輸和教導。而同集體,特別是與兒童年齡相似的同伴的相處、交往,甚至是沖突和矛盾,對于兒童來說都是完全陌生的。此時需要把兒童置于一個群體當中,使之積極融入群體并逐漸為該群體所接納,最后甚至影響該群體。
在同伴關系中,由于他們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處于近乎相同的水平,因而他們是平等的、互惠的。交往雙方在交往過程中心理上相互影響,行為上彼此模仿,經過認同,內化融入自己的心理結構,促進自己的心理發(fā)展。這種新型的人際關系為兒童的社會化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廣闊舞臺。
所以在兒童集體交往中,成年人應當竭盡全力地提供兒童共同活動的便利條件,并鼓勵和尊重兒童的集體交往行為。而且要在兒童集體交往中適時引導。在這種情境下進行的引導會使兒童更容易接受成年人的建議和指導,更有利于兒童在未來集體交往中的發(fā)展和表現(xiàn),有利于兒童的社會化發(fā)展。
(三)學校在基礎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學校對基礎教育階段的兒童來說,是社會化過程的必經階段?;A教育階段的兒童大部分時間所能接觸到的社會環(huán)境就是家庭和學校。在學校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主要由教師、同學、學生組織和教材構成。上述集體包含了同學和學生組織的作用,所以這部分主要從教師和教材角度進行分析。
皮亞杰認為,10歲是兒童從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轉化的分水嶺,也就是說在兒童10歲之前,其對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主要依據他人設定的外在標準,即他律道德;但10歲以后,兒童對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大多依據自己的內在標準,也就是自律道德。所以,在基礎教育階段,教師對兒童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
以基礎教育中的低年級小學生(即10歲以前的兒童)為例,由于其道德判斷是受到自身以外的價值標準支配的,而他們又認為道德標準是由權威人士(即教師或家長)制定的,是不可逆且不可改變的。而往往在兒童的感受中教師的權威影響遠遠大于家長,所以他們在與教師的相處中,對教師的指令表現(xiàn)得更為遵從。但隨著兒童認知的不斷發(fā)展,10歲以后的兒童道德判斷逐漸開始受到自己主觀價值觀點的支配,也就是皮亞杰所說的自律階段。此時,兒童則表現(xiàn)為開始根據自己的喜好對教師做出評價。所以,教師的言行舉止、價值標準都會給兒童帶來深刻的烙印。
另外就是教材作用。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充分融入了社會的傳統(tǒng)文化、主體導向價值觀及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教材作為意識形態(tài)載體的形式傳授給兒童,為兒童帶來價值判斷的標準。兒童在獲取這些具有一定普世性且正確的價值觀時,尚未形成基本的判斷能力,就會全盤接收。所以在教材的選用上更要十分注意,引導兒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國內外的相關案例
(一)美國的相關案例
家長、集體、學校聯(lián)合參與基礎教育階段的兒童的社會化過程并不是一項新課題。在美國,有很多組織長期以來從事推動家校合作及家庭、集體、學校三者教育結合的工作。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PTA。PTA,即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也就是家長教師協(xié)會(以下簡稱PTA),成立于1897年。它是美國最早的和最大的只為兒童與青少年的利益服務的志愿者組織,上至州和全國,下至每所學校,都有相應級別的家長教師協(xié)會。其結構好比一個金字塔,最高的是全國家長教師協(xié)會,中間是州家長教師協(xié)會,最基層的是地方家長教師協(xié)會。美國每所中小學幾乎都設有家長教師協(xié)會,該校所屬學生家長均是家長教師協(xié)會的成員。除了州教育局、地方學區(qū)教育委員會之外,家長教師協(xié)會是最能影響學校決策的組織。學校在進行重大決策時,勢必會征求家長教師協(xié)會的意見;同時,家長教師協(xié)會可以組織會議專門討論學校的相關決策,并將其決議反饋給學校。因此,美國家長教師協(xié)會在完善學校教育管理與家校合作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PTA在其建立之初便確定了兩項宗旨:(1)對家長進行教育;(2)發(fā)揮家長在改進兒童受教育條件方面的作用。最初,由于政治和社會因素的影響,PTA的任務執(zhí)行情況并不如意,家長在教育中一直處于輔助地位。直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政府頒布了很多影響家庭與學校關系的重要法律、法規(guī)和項目(如《開端教育計劃》、《公法93-380》、《殘疾兒童教育法公法》等),家校合作才真正得到發(fā)展和改善。20世紀60年代以來,從國家、州到地方的PTA體系一直是研究、改革家校合作的中流砥柱。
家庭與學校的合作是各國教育和改革共同關心的話題,也是世界性的研究課題。在一些發(fā)達國家,家校合作有著相當長的發(fā)展歷史,并積累了寶貴經驗,這些經驗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二)我國的相關案例
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規(guī)劃提出“進一步完善家庭教育工作長效機制,推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為此我國也在不斷為家庭、集體、學校三者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做出努力。2008年年底,中國移動面向全國教育行業(yè)推出了全新的教育信息化產品“校訊通”?!靶S嵧ā蓖ㄟ^短信、通話、網絡等多種方式構建家庭與學??旖荨崟r溝通的教育網絡平臺,實現(xiàn)家長和學校溝通零距離。并充分調動社會教育資源,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架起學校、家庭之間實時、快捷、有效溝通的橋梁,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和諧共育的局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靶S嵧ā彼_設的業(yè)務范圍包括校務管理、家校互通、平安短信、親情溝通、家長網校學籍管理、氣象提醒和社區(qū)等。
除此之外,以遠程網絡時時授課系統(tǒng)為依托,網絡公司為中小學及幼兒園和學生家長開辦了網上家長學校,為中小學、幼兒園的學生家長提供了一個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的網上交流互動平臺。同時為家庭教育專家及家庭教育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向家長傳授家庭教育知識、方法及經驗的平臺。
在網絡平臺和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當下,我們有理由相信家庭、集體和學校的教育會日趨完善,也應該對基礎教育階段的兒童的社會化過程抱以更大信心。
參考文獻:
[1]夏扉.重視同伴交往促進兒童社會化發(fā)展.江西社會科學,2000(7).
[2]姜志堅.美國家長教師協(xié)會研究.研究生學位論文.
[3]珍妮·H·巴蘭坦.教育社會學:一種系統(tǒng)分析法.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4]韋樹懷.構建三位一體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集.
[5]馬忠虎.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美國家庭、學校合作的模式.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