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哲
法國著名教育學家第惠多斯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蔽覈逃铱鬃右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弊阋娕d趣的重要性。心理學表明: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求知的源泉,是學習的動力。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千方百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越來越喜愛生物這門學科。下面談談筆者的幾點看法和體會。
一、上好第一節(jié)課,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因效應”是指第一印象效應,是指認識或接觸某一事物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作為一名中學生物教師,如何利用好“首因效應”顯得尤為重要,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教師要在第一節(jié)課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男老師可以打扮得英俊帥氣,女老師可以打扮得大方漂亮,這樣不僅增強了教師自己的信心,更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重視他們的,他們自然愿意對這個老師所教的科目投入更多的精力。生物教師還要在第一節(jié)課上給學生留下一個“嚴慈并濟”的形象,使學生既不能為所欲為,又能熱情洋溢地參與課堂活動。在第一節(jié)課中,教師還應告知學生以后的學習計劃,讓學生心中有數;要推薦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少走彎路,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講一些生物學史的故事、生物學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生物學先進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給學生講著名的生物學家的簡歷及他們在研究生物學的過程中所經歷的故事,鼓勵學生樹立科學的探索精神;給學生講講癌癥的研究進展、人類基因組計劃、克隆技術等,讓學生知道生物學涉及的不只是我們周圍的生物,還有更深遠的研究等著我們去進行;讓學生了解如何用DNA指紋法破案,軍事上如何用仿生學迷惑敵人隱藏自己;等等。相信上完教師精心設計的第一堂課,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一定會大增。
拘一格,推陳出新。
三、PCR技術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PCR技術本身操作簡便,只需在小試管(Eppendorf管)中加入試劑,建立反應體系,在PCR擴增儀上控制變性、退火、延伸三步反應的溫度、時間和循環(huán)次數,數小時后即可將極微量的特定核酸片段,擴增至數十萬至數億倍份拷貝。但PCR的反應原理抽象,較難理解,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較好素材。學生通過靈活的思考、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推理等思維活動,積極探索難點和疑點,學會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科學方法。
教學中,教師要分析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讓學生的思維積極參與教學活動。PCR技術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學技術專題》專題1第二節(jié)的內容。它常用于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第一步獲取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構建基因表達載體的基礎。它利用的原理是DNA雙鏈復制的原理。在學習本節(jié)內容之前,學生已有了DNA復制的知識。因此可利用先行組織者理論來構建辨析新舊知識的認知框架。學生首先回憶細胞內DNA復制的反應條件,再設想如何在體外設置一個類似DNA復制環(huán)境,最后通過比較體內DNA復制和PCR技術的異同點,把PCR知識納入已有知識結構中。
教師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問題解決的過程盡可能地加強思考、討論、探究等較高層次的學習活動。如教學中,對學生產生的疑問:引物的作用是什么?為何不需要解旋酶?為什么加入的原料是dNTP(脫氧核苷酸三磷酸),而不是四種脫氧核苷酸?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在問題有一定難度時,通過設計小問題逐步啟發(fā)學生思考。
PCR技術是分子生物學的常規(guī)技術和關鍵技術。目前從事分子生物學研究的科研人員,幾乎每天都在使用PCR,可以說幾乎沒有一個分子生物學家沒有使用過PCR。因此PCR技術對大多數生物教師和未來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學生來說非常有深入學習的必要。有條件的學??膳渲肞CR擴增儀,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手操作的實驗條件。教師也可積極利用社區(qū)的生物課程資源,與大學或研究機構聯系,組織學生參觀基因工程實驗室,看完整的實驗過程,或嘗試讓部分學生參與PCR實驗,實驗結束后,以講座形式介紹給其他學生。這是高年級學生能夠做和樂于做的活動。
參考文獻
[1]朱正威,趙占良.現代生物科技專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黃留玉.PCR最新技術原理、方法及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3]保羅·拉比諾.PCR傳奇——一個生物技術的故事[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纾?998.
[4]楊佩娟.“利用PCR技術來擴增目的基因”教學的思考[J].生物學教學,2009(5).
(責任編輯黃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