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劉向、劉歆父子的五行災異說和新德運觀

2013-04-12 23:11丁四新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3年6期
關(guān)鍵詞:劉向夏侯災異

丁四新

劉向、劉歆父子的五行災異說和新德運觀

丁四新

劉向所傳《洪范五行傳》雖然與夏侯始昌所傳之文字相同,但他可能按照五行相生之序?qū)魑拇涡蜃髁苏{(diào)整;劉歆更進一步,對傳文作了多方面的改變:一者,他對《五行傳》作了結(jié)構(gòu)性的劃分,并分別稱名之;二者,他有意改作傳文,有許多地方確實與乃父所傳不同;三者,其《洪范五行傳論》前有一個類似《序》的導言,用以說明《洪范》“九疇”及《五行傳》所由作的理論原由,并對傳統(tǒng)的《河圖》、《洛書》提出了具體的解釋。在解說上,劉向、劉歆的《洪范五行傳論》差異很大,不過二人援《易》以作解釋則是共同的。而劉向劉歆父子為何采用五行相生順序的新德運觀,原因有多個方面,從總體上來看,乃是西漢經(jīng)學、哲學、史學和文化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一種結(jié)果;此種德運觀雖然一方面承認了秦得水德的既往看法,但是另一方并不承認其在德運歷史中的合法性。

劉向;劉歆;《洪范五行傳論》;五行;災異說;德運觀

《洪范》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獻,乃《尚書》諸篇在秦漢時期最為盛行者①;而《洪范五行傳》既依之衍生,又與之相互助長,影響亦十分深遠。西漢劉向、劉歆父子均寫有《洪范五行傳論》,系對于《五行傳》更進一步的解釋,它們也是《漢書·五行志》的重要內(nèi)容。目前,研究劉向劉歆父子之學術(shù)和思想的著作雖然十分夥眾,但是深入研究二人《洪范五行傳論》及其內(nèi)在差別的著作并不多見,還有待于更進一步的論述。

一、《洪范五行傳論》與《漢書·五行志》

劉向(前79—前8年)、劉歆(前50—公元23年)父子的災異說,以《尚書·洪范》的五行論為基礎(chǔ)。漢代中期,災異說經(jīng)歷了從陰陽災異說轉(zhuǎn)向五行災異說的變化?!稘h書·楚元王傳》曰:“向見《尚書·洪范》,箕子為武王陳五行陰陽休咎之應。向乃集合上古以來歷春秋六國至秦漢符瑞災異之記,推跡行事,連傳禍福,著其占驗,比類相從,各有條目,凡十一篇,號曰《洪范五行傳論》,奏之?!眲⑾蚓幾摹逗榉段逍袀髡摗肥且浴逗榉段逍袀鳌窞榍疤岬模逗榉段逍袀鳌窊?jù)說出自夏侯始昌②,參見《漢書》卷75《眭兩夏侯京翼李傳》、卷27中之上《五行志》。夏侯始昌,魯人,武帝時期經(jīng)學家?!段逍兄尽吩唬骸靶⑽鋾r,夏侯始昌通《五經(jīng)》,善推《五行傳》,以傳族子夏侯勝,下及許商,皆以教所賢弟子。其傳與劉向同,唯劉歆傳獨異?!边@說明劉向所傳與夏侯勝、許商相同,其《洪范五行傳論》均出自夏侯始昌一系。劉向的兒子劉歆則不同,亦作有《洪范五行傳論》,不過其所傳者“獨異”,在解說上作了較大的改變。③

《漢書》卷30《藝文志》載“劉向《五行傳記》十一卷”、“許商《五行傳記》一篇”,《藝文志》所載劉向《五行傳記》,即《楚元王傳》所謂《洪范五行傳論》十一篇。劉向等人的《五行傳論》,早已散佚不存,不過班固在《漢書·五行志》中做了大量摘錄。卷27上《五行志上》曰:

漢興,承秦滅學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陰陽,為儒者宗。宣、元之后,劉向治《穀梁春秋》,數(shù)其禍福,傳〈傅〉以《洪范》,與仲舒錯。至向子歆治《左氏傳》,其《春秋》意亦已乖矣,言《五行傳》又頗不同。是以打(擥,引取之也)仲舒,別向、歆,傳〈傅〉載眭孟、夏侯勝、京房、谷永、李尋之徒,所陳行事,訖于王莽,舉十二世,以傅《春秋》,著于篇。

《五行志》的摘錄,顯然是以董仲舒、劉向和劉歆三家為主的:董仲舒“始推陰陽”,以《公羊春秋》為主要經(jīng)典;劉向繼之,以《谷梁春秋》為主要經(jīng)典,并以《尚書·洪范》附之,著重闡揚五行災異說;劉歆以《左氏傳》為主要經(jīng)典,不過在班固看來其所說“《春秋》意亦已乖矣;言《五行傳》,又頗不同”。《宋書·五行志》更謂:“劉向廣演《洪范》,休咎之文益?zhèn)洹!薄端鍟そ?jīng)籍志》曰:“濟南伏生之《傳》,唯劉向父子所著《五行傳》是其本法?!背埃〝G)仲舒,別向、歆”外,班固又附載眭孟、夏侯勝、京房、谷永、李尋等大師之說,并采摘下訖王莽的行事以附著于《春秋》,如此構(gòu)筑了《五行志》文本的基本框架。④

所謂《洪范五行傳》,其實就是對《尚書·洪范》篇數(shù)段經(jīng)文的陰陽災異化的解釋。《漢書·五行志》大體上由《經(jīng)》、《傳》、《說》和《行事》四個部分構(gòu)成?!督?jīng)》即《洪范》兩段文本,《傳》即夏侯始昌所傳之《洪范五行傳》,《說》以綜述董仲舒以下西漢京師們的正統(tǒng)通說為主,《行事》則以《春秋經(jīng)》為綱,并附著下訖王莽的諸災異事件,同時抄錄西漢京師們的不同解說。從《五行志》來看,《經(jīng)》的部分,劉向劉歆父子二人所傳所錄者基本上是相同的,而在《傳》的部分,劉歆作了一定程度的更改;在《說》的部分,二人的解說則“頗不同”;在《行事》的部分,二人的解釋就相差更大了。

二、《漢書·五行志》所錄《洪范》五行經(jīng)傳及其問題

《漢書·五行志》所錄《洪范》五行經(jīng)傳,其文本及次序如下:

(1)經(jīng)曰:“初一曰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p>

傳曰:“田獵不宿,飲食不享,出入不節(jié),奪民農(nóng)時,及有奸謀,則木不曲直。”

傳曰:“棄法律,逐功臣,殺太子,以妾為妻,則火不炎上?!?/p>

傳曰:“治宮室,飾臺榭,內(nèi)淫亂,犯親戚,侮父兄,則稼穡不成?!?/p>

傳曰:“好戰(zhàn)攻,輕百姓,飾城郭,侵邊境,則金不從革。”

傳曰:“簡宗廟,不禱祠,廢祭祀,逆天時,則水不潤下?!?/p>

(2)經(jīng)曰:“羞用五事。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恭作肅,從作艾,明作悊,聰作謀,作圣。休征:曰肅,時雨若;艾,時陽若;悊,時奧若;謀,時寒若;圣,時風若。咎征;曰狂,恒雨若;僭,恒陽若;舒,恒奧若;急,恒寒若;霿,恒風若?!?/p>

傳曰:“貌之不恭,是謂不肅,厥咎狂,厥罰恒雨,厥極(殛)惡。時則有服妖,時則有龜孽,時則有雞旤,時則有下體生上之痾,時則有青眚青祥。唯金沴木?!?/p>

傳曰:“言之不從,是謂不艾,厥咎僭,厥罰恒陽,厥極(殛)憂。時則有詩妖,時則有介蟲之孽,時則有犬旤。時則有口舌之痾,時則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p>

傳曰:“視之不明,是謂不悊,厥咎舒,厥罰恒奧,厥極(殛)疾。時則有草妖,時則有蠃蟲之孽,時則有羊旤,時則有目痾,時則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p>

傳曰:“聽之不聰,是謂不謀,厥咎急,厥罰恒寒,厥極(殛)貧。時則有鼓妖,時則有魚孽,時則有豕旤,時則有耳痾,時則有黑眚黑祥。惟火沴水?!?/p>

(3)〔經(jīng)曰:“皇極,皇建其有極?!薄尝?/p>

傳曰:“皇之不極,是謂不建,厥咎眊,厥罰恒陰,厥極(殛)弱。時則有射妖,時則有龍蛇之孽,時則有馬禍,時則有下人伐上之痾,時則有日月亂行,星辰逆行?!?/p>

上述第二段引文中的經(jīng)文,乃《洪范》篇“五事”、“五征”兩處文本的抄錄。除此之外,《傳》文還暗中采用了《經(jīng)》的另一段文字:“六極:一曰兇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边@里,還需要指出,既然《洪范五行傳》以“五行”為稱,則其所據(jù)之經(jīng)文當然是那些能與“五行”相匹配的文本,而不必是對整個《洪范》文本的解釋。⑥

《經(jīng)》所謂“五行”乃天道之本,而《傳》則以人事災異附之,五行與五事之間有相配關(guān)系,蓋天道為本,人事為用。《洪范》“五行”水、火、木、金、土五者,在春秋后期與五方、四時相配,并依經(jīng)文的本來順序而自然地配上一、二、三、四、五之數(shù),后人更謂之為生數(shù),即“水,北、冬、一”、“火,南、夏、二”、“木,東、春、三”、“金,西、秋、四”、“土,中、五”是也。而在解釋的時候,從所引《五行志》文本來看,《傳》采用了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順序,這與《經(jīng)》文原本的次序不合。依常理來看,《傳》既然是用來解《經(jīng)》的,那么它應當遵循經(jīng)文原有的次序。今《五行志》所載《傳》文的次序不同于《經(jīng)》文,表明這有可能是由劉向更改所致的,而未必始自夏侯始昌。劉向歆父子以五行相生為基礎(chǔ)的新德運觀可為其證明。⑦

《五行志》所錄《經(jīng)》《傳》,由“五行”而“五事”,由“五事”而“皇極”?!拔逍小薄ⅰ拔迨隆痹凇秱鳌肺闹幸老嗌樞蚨帕?,然而問題在于《五行傳》為何要將“皇極”一段經(jīng)文抄出,加以解釋,看作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這是因為“五行”、“五事”與“五官”相配,代表五時之運,而“皇極”則與皇帝、王道相配?!稘h書》卷21上《律歷志》:“其于人,皇極統(tǒng)三德五事。”卷81《匡張孔馬傳》曰:“《書》曰‘羞用五事’、‘建用皇極’。如貌、言、視、聽、思失,大中之道不立,則咎征薦臻,六極屢降?;手粯O,是為大中不立,其《傳》曰‘時則有日月亂行’,謂朓、側(cè)匿,甚則薄蝕是也?!本?7下曰:“皇極者,王氣之極也?!苯钥蔀樽C?!盎蕵O”在彼時訓為“大中”,大中之道即為王道。顯然,“皇極”的原則超越于“五行”、“五事”之上,而成為它們的根據(jù)。因此,《五行傳》必將《洪范》“皇極”一段文字抄錄出來,作為解說的依據(jù)。

三、劉向歆父子的新五行德運觀及二人在《五行傳論》上的差別

1.劉向劉歆父子的新五行德運觀

《漢書》卷25下《郊祀志》后贊曰:

漢興之初,庶事草創(chuàng),唯一叔孫生略定朝廷之儀。若乃正朔、服色、郊望之事,數(shù)世猶未章焉。至于孝文,始以夏郊,而張倉據(jù)水德,公孫臣、賈誼更以為土德,卒不能明。孝武之世,文章為盛,太初改制,而兒寬、司馬遷等猶從臣、誼之言,服色數(shù)度,遂順黃德。彼以五德之傳從所不勝,秦在水德,故謂漢據(jù)土而克之。劉向父子以為帝出于《震》,故包羲氏始受木德,其后以母傳子,終而復始,自神農(nóng)、黃帝下歷唐虞三代而漢得火焉。故高祖始起,神母夜號,著赤帝之符,旗章遂赤,自得天統(tǒng)矣。昔共工氏以水德間于木火,與秦同運,非其次序,故皆不永。由是言之,祖宗之制蓋有自然之應,順時宜矣。究觀方士祠官之變,谷永之言,不亦正乎!不亦正乎!

據(jù)《郊祀志》,漢代的德運觀在士大夫階層發(fā)生了多次更變。文帝時期,張倉以為得水德,公孫臣、賈誼則欲更以土德,然而直到武帝時期得土德的觀念才得以實行,而兒寬、司馬遷等從之。公孫臣、賈誼認為漢代得土德,這首先承認了秦朝政權(quán)在王朝更迭史上的正統(tǒng)性和合法性,秦既然自認為得水德,那么據(jù)“五德之傳從所不勝”而言,漢取代秦,則是得土德。這一德運觀,一直實行到西漢末年。西漢成帝時期,劉向提出了新的德運觀,劉歆作了繼承,具體參見《漢書》卷21《律歷志》。根據(jù)《易傳·說卦傳》“帝出乎《震》”,劉向父子認為太昊伏羲氏帝始受木德(《震》居東方為春木),炎帝神農(nóng)氏受火德,黃帝軒轅氏受土德,少昊帝金天氏受金德,顓頊帝高陽氏受水德,帝嚳高辛氏受木德,帝堯陶唐氏受火德,帝舜有虞氏受土德,伯禹夏后氏受金德,殷受水德,周受木德。至于漢,劉向父子認為受火德?!稘h書》卷1下《高帝紀》說,劉向考“漢帝本系,出自陶唐”,“由是推之,漢承堯運,德祚已盛,斷蛇著符,旗幟上赤,協(xié)于火德,自然之應,得天統(tǒng)矣”。劉向從血緣聯(lián)系及符瑞兩個方面論證了漢得火德的問題。劉向父子的德運觀無疑屬于五行相生模式;不過,在這一德運觀中還需要處理秦的歷史位置問題?!督检胫尽吩唬骸拔艄补な弦运麻g于木火,與秦同運,非其次序,故皆不永?!痹诖?,劉向雖然承認了秦得水德的看法,但是并不承認其在德運歷史中的合法性,認為“非其次序,故皆不永”,從而否定了秦得天命而肯定了漢得天命的政權(quán)合法性。

簡言之,張倉所謂漢得水德的看法,無法將秦漢兩朝區(qū)別開來,即無法肯定新王朝應得新命的傳統(tǒng)觀念;同時,漢初由士大夫組成的知識界一直在反思秦亡的問題,他們在區(qū)別秦漢兩朝的同時也希望漢朝能夠超越秦朝,以求達到“永命”的目的。這兩重原因,決定了張倉所謂漢得水德的說法最終會遭到人們的拋棄。公孫弘、賈誼認為漢得土德,這既肯定了秦朝的歷史實在性,同時又明確地肯定了漢朝存在的合理性,即漢為得新命、承天之寵而勝秦的新王朝。相對于張倉或公孫弘、賈誼來說,劉向父子提出新的德運觀,所涉及的因素則要復雜得多:其一,自司馬遷之后,統(tǒng)一的中華古史傳說觀已經(jīng)形成,且據(jù)劉向的考證,“漢帝本系,出自陶唐”;其二,陰陽災異說日漸興隆并彌漫于宮廷及私家生活之中,高祖始起,“著赤帝之符”,這在德運觀中需要得到照應;其三,經(jīng)學日益發(fā)達并形成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整體,劉向所謂伏羲氏受木德即取自《說卦傳》“帝出于《震》”;其四,歷法的日益完善并面臨統(tǒng)一的任務,這表現(xiàn)在三統(tǒng)說上面。這些因素,在當時,作為劉向提出新德運觀的前提條件而存在。此外,劉向父子均是經(jīng)學大師,儒家經(jīng)學及文化的闡揚者,而整個西漢朝廷又以孝文化著稱,于是面對子克母的舊五行德運觀,他們實有必要作根本性的改變,由“子克母”轉(zhuǎn)變?yōu)椤澳競髯印保从上鄤俎D(zhuǎn)變?yōu)橄嗌牡逻\觀。又據(jù)《郊祀志》顏師古《注》引鄧展曰“向父子雖有此議,時不施行,至光武建武二年,乃用火德,色尚赤耳”,漢得火德之說直到公元26年才被光武帝采納和真正施行。

2.劉向歆父子《五行傳論》的不同及所據(jù)《傳》的差別

回過頭來再看劉向歆父子所據(jù)《傳》之不同及二人說解“頗不同”的情況?!稘h書·五行志》曰:

(1)庶征之恒雨,劉歆以為《春秋》大雨也,劉向以為大水。

(2)庶征之恒陽,劉向以為《春秋》大旱也。其夏旱雩祀,謂之大雩。不傷二谷,謂之不雨。

(3)庶征之恒奧,劉向以為《春秋》亡冰也。小奧不書,無冰然后書,舉其大者也。

(4)劉歆《聽傳》曰“有介蟲孽也”,庶征之恒寒。劉向以為《春秋》無其應,周之末世舒緩微弱,政在臣下,奧暖而已,故籍秦以為驗。

(5)劉歆《思心傳》曰“時則有臝蟲之孽”,謂螟螣之屬也。庶征之常風,劉向以為《春秋》無其應。

(6)劉歆《皇極傳》曰“有下體生上之痾”,說以為下人伐上,天誅已成,不得復為痾云?;蕵O之常陰,劉向以為《春秋》亡其應;一曰,久陰不雨是也;劉歆以為自屬常陰。

通過上引六條解說,可以看出劉向歆父子之言災異確實“頗不同”。不僅如此,在《行事》部分,劉向歆父子的解釋差異就更多和更大了。除此之外,《行事》部分還采錄了當時眾多經(jīng)學家的解釋,其異同在此得到了具體展現(xiàn)。值得注意的是,劉向的解釋更為靠近董仲舒,而劉歆的解釋則與眾人多異。具體情況,參看《漢書·五行志》,今不贅述。

從上引《五行志》原文來看,班固之所以說劉歆所傳《五行傳》“獨異”,是因為一者,他對傳統(tǒng)的《五行傳》重新作了結(jié)構(gòu)性的劃分,并分別命名為所謂《貌傳》、《言傳》、《視傳》、《聽傳》、《思心傳》和《皇極傳》。劉歆“《聽傳》”、“《思心傳》”和“《皇極傳》”的名稱,已見上引文。“《貌傳》”和“《言傳》”則見于《漢書》卷27中之上,“《視傳》”見于同書卷27中之下。二者,劉歆所傳之《傳》文,確實多有不同于乃父(劉向所傳《五行傳》文字同于夏侯勝、許商等經(jīng)師)之處。例如《五行傳》本曰“時則有龜孽,時則有雞旤,時則有下體生上之痾”,劉歆《貌傳》則改作“有鱗蟲之孽,羊旤,鼻痾”,并申述其改作的理由曰:“說以為于天文東方辰為龍星,故為鱗蟲;于《易》,《兌》為羊,木為金所病,故致羊旤,與常雨同應?!庇秩纭段逍袀鳌繁驹弧皶r則有介蟲之孽”,劉歆《言傳》則改作“時有毛蟲之孽”,并申述其改作的理由曰:“說以為于天文西方參為虎星,故為毛蟲。”再如《五行傳》本曰“時則有蠃蟲之孽,時則有羊旤”,劉歆《視傳》則改作“有羽蟲之孽,雞旤”,并申述其改作的理由曰:“說以為于天文南方喙為鳥星,故為羽蟲;旤亦從羽,故為雞;雞于《易》自在《巽》?!崩模段逍袀鳌繁驹弧皶r則有下人伐上之痾”,劉歆《皇極傳》改作“有下體生上之痾”,并申述其改作的理由曰:“說以為下人伐上,天誅已成,不得復為痾云?!辈贿^,對于這些改作及其申述的理由,班固多以“此說非是”、“說非是”予以呵斥或否定。

進一步,從班固《五行志》來看,劉歆《洪范五行傳論》前當有一個類似《序》的導言,用以說明《洪范》“九疇”及《五行傳》所由作的理論因緣,對傳統(tǒng)的《河圖》、《雒書》提出了具體的解釋。而這一點,在劉向的《五行傳論》中也當是沒有的?!稘h書·五行志》開篇即曰:

《易》曰:“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雒出書,圣人則之?!眲㈧б詾樘掫耸侠^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范》是也。凡此六十五字,皆《洛書》本文,所謂天乃錫禹大法九章,常事所次者也。以為《河圖》、《洛書》相為經(jīng)緯,八卦、九章相為表里。昔殷道弛,文王演《周易》;周道敝,孔子述《春秋》。則《乾》、《坤》之陰陽,效《洪范》之咎征,天人之道粲然著矣。

這段話,當為班固概括劉歆《五行傳論》的相關(guān)文字而來。其中,《易》曰“天垂象”一段數(shù)句,出自《系辭上傳》?!逗訄D》、《洛書》本系古人懸案,但也是自上古以來圣圣相傳的兩種瑞應符箓,孔子即曾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乎!”漢人對于《河圖》、《洛書》到底是什么,在當時的文化氛圍中,這是必需加以追究的問題。劉歆予以指實,根據(jù)《易傳》和《尚書》,他認為八卦是伏羲受《河圖》則而畫之的結(jié)果,《洪范》則是禹受賜《洛書》法而陳之的結(jié)果。也可以反過來說,他認為《河圖》即是指八卦,《雒書》即是指《尚書·洪范》。進一步,劉歆根據(jù)《洪范》開篇一段文字,指明“禹得《洛書》之意”,即通過受賜洪范九疇來使天下實現(xiàn)從“彝倫逌斁”到“彝倫逌敘”的理想狀態(tài)。劉歆還說,《洪范》“初一曰五行”以下六十五字,“皆《洛書》本文”。劉歆之所以作如此論說的意圖,無非是為了在與當時流行的讖緯思潮相應和的同時強化《五行傳》的神圣性。而劉歆本人(及前人)之所以要作《洪范五行傳論》,在他看來,乃是為了“則《乾》、《坤》之陰陽,效《洪范》之咎征,天人之道粲然著矣”。

最后,需要指出,無論是劉向還是劉歆,其《洪范五行傳論》雖然以《洪范五行傳》為綱,以《春秋》所列及下至王莽時期諸行事為緯,但是在具體的解釋過程中,二人運用了豐富的易學知識,易學在此具有方法論的意義?!稘h書·楚元王傳》即曰“歆及向始皆治《易》”,易學對于劉向歆父子確實產(chǎn)生了深遠且重大的影響。⑧而在《洪范》經(jīng)的原理性作用下,以《易》解釋《春秋》經(jīng)文及其災異現(xiàn)象,這是劉向歆父子《洪范五行傳論》的一個重要解釋特征。

總之,《漢書·五行志》所錄《五行傳》文本按照木、火、土、金、水的相生次序排列,與劉向的新德運觀一致,這應當出自劉向的調(diào)整。而劉歆對于《五行傳》文本作了多方面的改變,這體現(xiàn)了他在經(jīng)學和災異說上的新看法,不過他與乃父劉向在相關(guān)論證中都同樣重視《周易》的經(jīng)典作用。

注釋:

①劉節(jié)說:“《今文尚書》二十八篇中,在秦漢史最盛行者,厥惟《洪范》。伏生為作《五行傳》,劉向為作《傳記》,許商亦為作《五行傳記》,具見《漢志》。此外《呂氏春秋》、《春秋繁露》、《白虎通》皆引據(jù)其說。《史記》錄入《宋世家》,班固節(jié)錄入《五行志》,其學可謂極一時之盛矣?!币妱⒐?jié):《洪范疏證》,顧頡剛編著:《古史辨》第五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88頁。

②繆鳳林:《洪范五行傳出伏生辨》,轉(zhuǎn)見蔣善國:《尚書綜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13-114頁;徐復觀:《徐復觀論經(jīng)學史二種》,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第96-99頁;徐興無:《劉向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第288-290頁。當然,《洪范五行傳》是否原為夏侯始昌本人所作,尚值得討論?!稘h書·五行志》云夏侯始昌“善推《五行傳》”,據(jù)此,《五行傳》應當作于此前。後儒及今人多認爲《五行傳》出自伏生之手,例如張兵認爲《五行傳》本為《尚書大傳》中之一篇(參見張兵:《〈洪范〉詮釋研究》,齊魯書社2007年,第27-30頁)。但不管怎樣,很可能,夏侯始昌仍對于西漢中后期諸家所傳定本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③學者一般認為,劉向與劉歆的災異說在解說目的上存在較大差異,前者借災異說反對外戚勢力,捍衛(wèi)劉氏正統(tǒng),但是后者正統(tǒng)觀念淡薄,言災異鮮與政治歷史相結(jié)合??蓞⒁娡醺喏危骸秳⑾驗漠愓撝既ぬ轿ⅰ嬲搫⑾?、劉歆災異論旨趣之不同及其成因》,《安徽大學學報》第27卷第2期(2003年3月),第104-110頁。

④對于漢儒將《洪范》、《春秋》關(guān)聯(lián)起來,并作災異解說的做法,清人皮錫瑞曾作了譏評。他說:“《洪范》自《洪范》,《春秋》自《春秋》?!逗榉丁费躁庩栁逍?,《春秋》不言陰陽五行。孔子作《春秋》經(jīng),但書災異,藉以示儆,未嘗云某處之災,應某處之事也。伏生作《洪范傳》,但言某事不修則有某災,亦未嘗引《春秋》某事應《洪范》某災也。董劉牽引《洪范》五行,以說《春秋》災異,某災應在某事,正如《漢志》所譏,凌雜米鹽。董據(jù)《公羊》,劉向據(jù)《谷梁》,歆據(jù)《左氏》,三傳又各不同,尤為后人所疑?!眳⒁娖ゅa瑞:《經(jīng)學通論·書經(jīng)》,中華書局1954年,第65頁。

⑤《漢書·五行志》原無此“經(jīng)曰”句,今據(jù)《漢書》卷85《谷永杜鄴傳》補。尹自永說:“《漢書·五行傳》最末一段未引‘皇極’經(jīng)文,但引了‘皇極’的傳文?!保▍⒁娨杂溃骸秳⑾蚪?jīng)學思想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第147頁)學者多同此說。其實,《五行志》亦引用了“皇極”經(jīng)文,不過脫漏而已。另外,據(jù)《谷永杜鄴傳》及從《五行志》所錄《五行傳》來看,《五行志》所錄“皇極”經(jīng)文僅為“皇極皇建其有極”七字,而不是一整段經(jīng)文。

⑥《洪范五行傳》文本,參見清人陳壽祺輯:《尚書大傳·洪范五行傳》,《四部叢刊》本。

⑦徐興無認為《五行傳》改從相生次序,始自夏侯始昌,劉向繼之。(參見徐興無:《劉向評傳(附劉歆)》,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299頁)筆者認為,劉向雖然繼承了夏侯始昌的《洪范五行傳》本子,但是他仍然可能對文本的先后次序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作了一定程度的調(diào)整。據(jù)史書記載,相生次序的新德運觀乃劉向的一大思想發(fā)明。由此來看,劉向改變《五行傳》原本次序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反之,沒有證據(jù)直接表明文本次序的改變是由夏侯始昌肇始的。

⑧劉向、劉歆父子的易學思想,可參看鄭萬耕《劉向、劉歆父子的易說》(《周易研究》2004年第2期,第3-12頁)等文。

(責任編校:文 建)

A Study on the Theory of the Calamites and the Weird Based on the Five Agents and a New theory of the Recycle among the Five Powers of Liu Xiang and Liu Xin

DING Si-xin

Liu Xiang changed the textual order of the Commentary on the Five Agents of the Great Norms transmitted by Xiahou Shichang in light of the cyclical theory that one gives birth to another among the five agents.In addition,his son,Liu Xin,made three big changes on the commentary as well.Firstly,he re-analyzed its structure and renamed its different parts;secondly,he intently changed some of the text,therefore,it is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his father’s received one;and thirdly,he added a preface to the text,including the explanations about Hetu,Luoshu,and the making of the commentary.Despite a lots of differences,surely there are some common points in Liu Xiang’s and Liu Xin’s relative works,for example,one is that both the father and the son employed the Book of Changes to interpret the commentary,the other is that they set up a new theory of five power circulation to explain the history,in order to justify Han Dynasty,yet to deny Qin Dynasty.

Liu Xiang;Liu Xin;five agents;theory of the calamites and the weird;theory of the recycle among the five powers

丁四新,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國學院教授,博士導師(湖北 武漢 430072)

猜你喜歡
劉向夏侯災異
劉向《列女傳》與女性題材琴曲之淵源與流變
天理與國法:災異譴告話語中的慎刑之道
《清史稿》災異卷及《聊齋志異》的形象設(shè)定
別惹葡萄
劉向價值觀對編著活動的影響
獄中學《尚書》
淺析西漢災異思想
玫瑰之殤
《切韻》韻目小注反映的五家分韻之推測
以“五?!闭{(diào)適“三綱”:劉向整合兩種價值觀念的努力
资中县| 青岛市| 肥乡县| 乌兰察布市| 涞源县| 新龙县| 五家渠市| 射洪县| 通州市| 泸西县| 温泉县| 锦州市| 浮山县| 东光县| 民和| 晋中市| 广丰县| 德兴市| 磴口县| 陈巴尔虎旗| 黄骅市| 雅安市| 芦溪县| 浦江县| 塔河县| 酒泉市| 平南县| 慈利县| 梨树县| 巨鹿县| 泰州市| 砀山县| 五家渠市| 宁津县| 三原县| 峨山| 淄博市| 万源市| 曲水县| 屯昌县| 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