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熙
作為唐代進士試名選,德宗貞元八年(792)“龍虎榜”匯聚了韓愈、李觀、歐陽詹、李絳、崔群、王涯、馮宿、庾承宣、陳羽、張季友、許季同、侯繼、裴光輔、齊孝若等眾多杰出士人,對此后中唐政治、文學、藝術、學術思想、社會文化等方面產生多元影響。從科舉角度看,“龍虎榜”是此前一系列科舉革新思想與實踐的結晶,又指引了此后科舉變革的方向,最終促成科場風習在貞元末期的根本改變。這一線索與文學的關系突出體現(xiàn)在兩方面。其一,以貞元八年貢舉為紐帶,韓愈等人在此前后的科舉經歷,正是他們所秉持的新的文學理念與科場傳統(tǒng)風習相互碰撞的外在表現(xiàn)。其二,以“龍虎榜”為代表的中唐前期科舉變革,深刻改變了科場文風,進而對當時的文學理念產生了較大影響。文本即以這兩點為線索,借助科舉角度,考察文學理念在進入中唐后所出現(xiàn)的新變。
肅、代、德宗三朝是唐代科舉變革的重要時期,變革內容之一是對取士標準片面?zhèn)戎卦娰x文辭之弊的矯正。詩賦、帖經、策文進士三場試模式,于天寶年間定型。①以詩賦考察文辭水平,以帖經考查對古圣經典的掌握,其初衷本無可厚非。但考查標準過分糾結于文辭聲病,僅停留于記憶背誦,則造成及第者多文學才藝之士,不利于綜合型、實政型人才的選拔。安史亂后,楊綰、賈至、趙贊、陸贄等一批中唐士人開始反思這一問題,并展開諸多革新嘗試,力圖通過對取士標準、考試內容、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調整,引導讀書修業(yè)的士子從單純的文字技藝中解放出來,將目光投向經典所蘊含的義理思想之深處,社會現(xiàn)實問題之實處,在學問思辨與反思現(xiàn)實的過程中,將自己培養(yǎng)成致力于中興大業(yè)的人才。這種引導形成一股自上而下的力量,影響了當時的士子風尚。但詩賦取士的傳統(tǒng)并不容易改變。代宗時期的執(zhí)政者元載、常袞皆熱衷拔擢以文辭見長者,德宗前期雖短暫停試詩賦,但至遲在貞元四年(788)又予以恢復。一些“龍虎榜”成員正是在此前后初入科場。
現(xiàn)可考知進士試經歷的“龍虎榜”成員中,歐陽詹于貞元四至七年連續(xù)四次落第;韓愈貞元三、五、七年三次落第;李觀貞元六年春落第,當年秋的鄉(xiāng)貢資格又遭黜落;陳羽、李絳、崔群等人也曾體驗科場蹭蹬。進士試錄取比例很低,一試不中或屬正常,但若數(shù)次落第、久困科場,就不能不說是因應試者自身理念與科場風習不合所致。
從主試者角度看,貞元三至七年的知貢舉者共五人,其中蕭昕、杜黃裳分別在貞元三年(787)和七年(791)禮部初試結束后,因前任不能理事而被臨時任命接替權知貢舉,處理未盡事宜,故暫不論。其余三人,薛播與常袞為同道摯友,亦當受其詩賦取士思想影響,劉太真、張濛都以文辭見稱于朝,主試者個人趣味,決定了詩賦在這幾年的進士錄取中必占重要地位。從及第者角度看,現(xiàn)可考知這幾年的及第者中,五人曾拜相,其他官至郎官、侍郎、尚書、公卿、刺史、節(jié)度使者,二十一人,此外還有像裴瑾、崔立之、李方叔、李君房這樣雖名位不高,但身負才學,德行名重士林之人。由此可見,這幾年的貢舉在重視詩賦的同時,也綜合強調了應試者的才學、實際能力。這種情況下,像歐陽詹、韓愈、李觀這樣不乏才學與實踐精神的士子,為何屢屢落第。筆者以為,主要原因在于不認同詩賦考試,文章風格與科場時文不符。
在李觀、韓愈、歐陽詹等人的文章中,多有反對詩賦取士的言論。李觀《與膳部陳員外書》言:“有司于是乃以詞賦瑣能而軌度之,聲稱叢聞而搴擷之。謬矣哉?!雹诿鞔_反對詩賦取士?!杜c右司趙員外書》譏刺宋之問、嚴維、皇甫曾等文辭之臣“皆師延之馀音,況能愛世人之蠅蚊乎?”③認為正是他們開創(chuàng)了糾結聲病的不良文學風氣。韓愈在《上宰相書》中,對“試之以繡繪雕琢之文,考之以聲勢之逆順,章句之短長,中其程式者,然后得從下士之列”④的考試制度表示不滿。歐陽詹在《送李孝廉及第東歸序》中言:“邇來加取比興屬詞之流,更曰進士,則近于古之立言也,為時稍稱。其僥幸浮薄之輩,希以無為有,雖中干外槁,多舍明趨進?!雹萃ㄟ^對比明經與進士,指出文辭取士已成“僥幸浮薄之輩”投機取巧的捷徑。理念上不認同詩賦取士,自然會在文辭之士掌控貢舉的情況下處于劣勢。
此外,對古文、古道精神的堅持,也成為科場功名的阻礙。韓愈《答侯繼書》、《答崔立之書》、《與馮宿論文書》、《上考宏詞崔虞部書》等文中都談到因其文與時文不符而導致功名之路艱辛。他堅定地嘗試古文寫作,從而導致文章形式與科場時文不符。同時,他所尊崇的古道,在現(xiàn)實中也是“今之仕進者不要此道”⑥(《答侯繼書》)。這也說明貞元時期雖有一批渴望復興古圣賢之道、銳意進取的士子,但當時科場的普遍風習仍對此較為淡漠。無論有多么鮮明的文學主張,多么至善的為學信念,在科舉功名之路上都必須根據(jù)時風做好相應功課,才能取得好成績;反之必然受挫。這不僅是韓愈遇到的障礙,李觀文章風格也有與之相似的特點。歐陽詹之文在形式上雖沒有韓、李走得那么遠,還是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時文審美習慣,但其內在風格理念卻又與二人存在一致性。不然,韓愈也不會在《歐陽生哀辭并序》、《題哀辭后》中反復強調對歐陽詹的認同。此外,馮宿、侯繼、李博、崔群、李絳等人都曾被韓愈引為同道知己。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他們也有與之相似的理念。這些都決定了“龍虎榜”成員與科場時風之間的矛盾。
針對片面詩賦取士之弊所進行的變革,成為貞元八年貢舉的先導;而科場風習對詩賦取士、時文標準的延續(xù),則造成歐陽詹、韓愈、李觀等人在貞元初期的科舉失利。這些構成“龍虎榜”誕生的基礎背景。對比貞元三至七年貢舉,貞元八年貢舉更多承襲了科舉變革的精神,呈現(xiàn)出如下兩個突出特點。
貞元八年貢舉的主試者陸贄,是德宗朝主張革新科舉之弊的代表人物。早在貞元元年(785),他所編制的制舉策問便有意將對古道經典的理解與現(xiàn)實政務能力相結合,力求選拔“知本乃能通于變,學古所以行于今”⑦(《策問博通墳典達于教化科》)的人才。此次權知貢舉,使他得以更深入地踐行這一理念。盡管從外在形式看,進士試依然延續(xù)詩賦、帖經、策文三場格局。但內在選拔標準上,貞元八年貢舉卻改變了側重詩賦的風習,而主要通過策文內容,考察應試者的才學、為人為政理念與實際政事能力。由此,陸贄既照顧了因傳承已久而難以立變的科舉形式,又成功實踐了他的變革理念。這正是貞元八年貢舉的獨特價值所在?!褒埢瘛背蓡T的策文今已無存,但李觀在《帖經日上侍郎書》中提及,他曾向陸贄進獻一組省卷文章,這些文章今存,可作為考察“龍虎榜”成員策文風格的旁證?!稘h祖斬白蛇劍贊》、《文大夫種碑》、《項籍碑》評述歷史人物,言及古今治亂、君臣關系,多有獨特心得。《安邊書》、《請修太學書》涉及崇儒尊禮、華夷之辨、撫恤民生等問題,陳述時政亦中肯有的?!秷蟮軙贰ⅰ兜蹴n弇沒胡中文》、《邠寧慶三州饗軍記》或敘手足之情,或悼客死之悲,或贊軍容之盛,針對具體事件融入自我體悟,自然真摯?!吨]文宣王廟》則以頂禮膜拜的姿態(tài),頌揚孔子德行之崇高,表達了一位儒門弟子對先圣的敬仰。這些文章皆言之有物,充滿豐沛感情與真摯見地,而文中觀點都以儒學經典為立足點。從這個意義上說,李觀之文恰與陸贄“知本乃能通于變,學古所以行于今”的標準合拍。而用李觀自己的話說則是“上不罔古,下不附今,直以意到為辭,辭訖成章?!雹啵ā短浫丈鲜汤蓵罚爸币砸獾綖檗o”就是不糾結于文辭聲病與時文格式,只針對具體學問義理、現(xiàn)實問題展開行文。這種風格在此前幾年的科場中必遭淘汰,但在陸贄眼中,卻體現(xiàn)了人才選拔真諦。
貞元八年貢舉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在唐代科舉史上首次使用通榜方式,即主試者委托可信賴之同道,公開推薦其所了解的當年優(yōu)秀應試舉子,作為錄取的重要參考。⑨進士試錄取比例極低,每年幾千舉子,中第者不過二三十人。即使采取統(tǒng)一答卷這種看似公平的方式,最終錄取結果也難以使所有人信服。而通榜會加大人才選拔過程中少數(shù)人的決定權,那些與通榜者存在天然聯(lián)系的舉子,會在無形中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機會。這很容易引起廣大舉子的不滿。那么,陸贄為何要冒險開此先例?筆者以為,原因在于陸贄看到了進士考試僅靠應試者的詩賦、帖經、策文三份答卷,以及此前冬集的省卷,難以完全了解其能力。如果他還用這種流程,恐怕很難實現(xiàn)其人才選拔目的。而依靠通榜,主試者可以先找到與自己在理念上一致的同道,借助這些人的力量,定點、定向輸送符合要求的人才,而考試則成為通榜推薦的另一層保障。從實際情況看,貞元八年的通榜取得了成功。陸贄公開委任梁肅、王礎為通榜者,并通過梁肅間接委托崔元翰協(xié)助薦士。他們與陸贄在為學、為政理念上聲同氣應,在人才推薦過程中貫徹了陸贄的理念。⑩《唐會要》記載:“兵部侍郎陸贄,權知貢舉。時崔元翰、梁肅,文藝冠時。贄輸心于肅,與元翰推薦藝實之士?!保?1)所謂“藝實”,即能將自身才學、技藝落到實處。從日后作為看,梁、崔所推薦的這些“藝實之士”的確是陸贄希望的,既對古圣先賢之道有深刻領悟,又具實政才干的人。
貞元八年貢舉的革新實踐,催生了唐代科舉史上著名的“龍虎榜”,使韓愈等一批青年才俊進士及第。然而陸贄主試僅此一年,缺乏持續(xù)性,這就使他的選士理念很難延續(xù)。事實上,選士標準并沒有因此次貢舉而得到根本改變。接下來的顧少連、呂渭兩位主試者又回到詩賦取士的老路。正因如此,在接下來的吏部科目選中,一些“龍虎榜”成員再次因與科場時風不合而受折。
唐代禮部試及第僅可獲得入仕出身,此后還須通過吏部科目選或制舉等形式方可授官。一些“龍虎榜”成員在這一過程中亦飽經挫敗。韓愈貞元八至十年三應吏部博學宏辭科皆落第,此后放棄科考,通過入幕步入仕途;歐陽詹貞元十年應制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落第,貞元十一至十四年四應博學宏辭科,最后一次才及第;崔群貞元八年應博學宏辭科落第,后放棄吏部試,于貞元十年應制舉及第;馮宿貞元十四年應博學宏辭科落第,后改由入幕步入仕途;王涯直至貞元十八年才中博學宏辭科,此前經歷雖不可考,但很可能也曾遭黜落。上述經歷涉及最多的是博學宏辭科,這是吏部選試最主要的科目之一,考試內容依然包括詩賦、策文,可視為是禮部進士試的深化??梢姟褒埢瘛背蓡T的選試經歷,與貞元八年之后科場風習的流變仍有密切關系。
韓愈三試宏辭期間,曾作《上考宏詞崔虞部書》、《答崔立之書》。經歷三次失敗后,他又連上三書投謁時相希求汲引,但最終未果。上述五封書信,集中涉及韓愈對其科舉經歷的反思。在貞元八年博學宏辭試中,韓愈本已被吏部詮定,但在上報中書省復審時又被駁下。他在《上考宏詞崔虞部書》中總結此次失利:
華實兼者也,果竟得之,而又升焉。……實與華違,行與時乖,果竟退之。如是,則可見時之所與者、時之所不與者之相遠矣。(12)
他以華實關系形容文章風格。所謂“華實兼者”當指內容、風格皆能迎合時文風尚。而“實與華違”則是風格內容與時文風尚相違背。韓愈認為自己不僅是文章“實與華違”,連行事也是“行與時乖”,即其秉持的信念與浮囂急進的科場風氣格格不入。這種表面的自我否定,實則充滿了對華而不實的科場風習的怨憤。
韓愈三應宏辭試前作《答崔立之書》,詳細描述了此前四試進士,二應宏辭的心路歷程:
及來京師,見有舉進士者,人多貴之。仆誠樂之,就求其術,或出禮部所試詩、賦、策等以相示,仆以為可無學而能,因詣州縣求舉。有司者好惡出于其心,四舉而后有成,亦未即得仕。聞吏部有以博學宏辭選者,人尤謂之才,且得美仕。就求其術,或出所試文章,亦禮部之類。私怪其故,然猶樂其名,因又詣州府求舉,凡二試于吏部,一既得之,而又黜于中書,雖不得仕,人或謂之能焉。退自取所試讀之,乃類乎俳優(yōu)者之辭,顏忸怩而心不寧者數(shù)月。既已為之,則欲有所成就……因復求舉,亦無幸焉,乃復自疑,以為所試與得之者不同其程度,及得觀之,余亦無甚愧焉。夫所謂博學者,豈今之所謂者乎?夫所謂宏辭者,豈今之所謂者乎?誠使古之豪杰之士若屈原、孟軻、司馬遷、相如、揚雄之徒進于是選,仆必知其懷慚。(13)
起初,韓愈認為詩賦、策文“可無學而能”,但經過多年科場蹭蹬,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理念與時文相去甚遠。對禮部、吏部為何要一以貫之地實行詩賦取士,他更是“私怪其故”。為謀求中舉,他不得不嘗試寫作“類乎俳優(yōu)者之辭”,這令其“顏忸怩而心不寧者數(shù)月”。在對科場風習的抵觸情緒和屢考不中的失落感中,他開始了“乃復自疑”的反思,并得出“所試與得之者不同其程度,及得觀之,余亦無甚愧焉”的結論。從充滿信心到連續(xù)挫敗,進而自我懷疑,又在痛苦的反思中重新尋找到對自我信念的確認。
在《上宰相書》中,韓愈又以旁觀者姿態(tài)對整個科舉選拔制度進行批判:
國家之仕進者,必舉于州縣,然后升于禮部、吏部,試之以繡繪雕琢之文,考之以聲勢之逆順,章句之短長,中其程式者,然后得從下士之列。雖有化俗之方、安邊之畫,不由是而稍進者,萬不有一得焉。(14)
上述三段文字,從博學宏辭科延伸到整個禮部、吏部試,從個人得失擴展到科舉制度對國家的影響,體現(xiàn)了一個科舉親歷者的深切思索。從矯正片面強調文辭技藝,加強對真實才干考核角度而言,韓愈對科舉時風的批評切中時弊。但從現(xiàn)實情況看,他那與時文不符的古道信念卻會成為前進的絆腳石。
陳寅恪先生曾指出“唐代科舉之盛……極于德宗之世”的原因是“德宗本為崇獎文詞之君主,自貞元以后,尤欲以文治粉飾茍安之局面。”(15)經歷建中、興元間的諸藩之亂,德宗已由進取轉為茍安。這種心態(tài)也影響到他對科舉的看法。在他看來,進士取士,最重要的不是為未來發(fā)展儲備賢才,而是搜尋一批可以粉飾太平的文辭之士。李肇《唐國史補》中的一則事例,很典型地體現(xiàn)了這種滿足虛假繁榮而無遠略的心態(tài):
貞元十二年,駙馬王士平與義陽公主反目,蔡南史、獨孤申叔播為樂曲,號《義陽子》,有《團雪散云》之歌。德宗聞之怒,欲廢科舉,后但流斥南史、申叔而止。(16)
《唐國史補》記載的精確性有待考證。據(jù)徐松《登科記考》考證,獨孤申叔于貞元十三年(797)中進士,德宗只流放了蔡南史。(17)拋去史實問題不言,結合李記與徐考分析此事,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陸贄等眾多朝臣對革新科舉所做的努力,都沒能從根本上引起統(tǒng)治者對科舉時弊的重視,而兩個士子以文辭譏刺皇室內事,卻讓德宗動了廢除科舉之念。這說明德宗所認為的進士當以文辭裝點皇家威儀,而一旦不能做到這點,甚至反其道而行,那科舉選士就是對王朝有害的行為。第二,獨孤申叔最終因此事而以文辭揚名科場,于貞元十三年中進士,德宗也在平息憤怒后不再追究其罪。形成這種結果,其決定因素還是那兩個字——文辭。在這樣的科場風習之下,像韓愈這種不愿甘為文辭之士,希望憑借才學治國安邦的士子,便顯得不合時宜。
同樣的情況也存在于歐陽詹身上。其《珍祥論》、《陶器銘》、《刖卞和述》等文,體現(xiàn)出返璞歸真、去華尚質、反對聚斂的思想,針對當時的社會風氣形成一種積極批判。但這卻未必能給他帶來實際好處,反而使其被時風孤立。他五試進士、四應宏辭,比韓愈更為波折。此外,馮宿在貞元十四年(798)應博學宏辭試所作《百步穿楊葉賦》被時人奉為典范,但卻最終落第。文辭優(yōu)異仍遭黜落,這不能不說是他在理念上還有與科場風習不相容之處。崔群貞元八年與韓愈同時被黜于博學宏辭試,此后通過制舉策問才改變命運,這也是頗為耐人尋味的。馮、崔亦為韓愈同道,或許正是他們身上共有的某些與時風相左的特質,造成了這些結果。
貞元八年貢舉的革新理念雖在此后數(shù)年未得延續(xù),但科舉變革的趨勢已不可阻擋。貞元十五年(799)至二十一年(805),高郢、權德輿前后六知貢舉,而他們在理念上與陸贄可謂一脈相承。
高、權二人同樣輕詩賦、帖經,而側重以策文考察應試者的經義素養(yǎng)與實政思辨能力。今存高郢貞元十六年(800)貢舉進士科策問,權德輿貞元十八、十九、二十一年貢舉進士、明經、道舉、弘文、崇文生諸科策問。這些策問或強調對儒家經典的義理辨析,或考察對社會時政的見解。今存白居易貞元十六年進士策文,元稹在《白氏長慶集序》中分析白居易之所以能憑借這份“博覽經史,關心時事”(18)的答卷中舉,正是因為“禮部侍郎高郢始用經藝為進退”(19)。權德輿策問特征更鮮明,往往在一道策問中圍繞某一問題,先敘上古先賢之道,再敘今人對古道傳承之缺失,最后要求考生立足古道對所涉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這種三段式結構,顯然受陸贄貞元元年制舉策問的影響。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進士策問中,還出現(xiàn)了要求考生指出現(xiàn)有科舉制度弊端的試題。應試者永遠都是最大的科考主體。借助考題“逼迫”應試者自我否定之前遵從的科場風習,這樣就達到了從科舉主體內部矯正科舉之弊的目的。而在人才推薦方式上,權德輿更是繼陸贄之后再次采用通榜形式。
如果說貞元八年貢舉因短暫而沒有產生持久效力,那么高郢、權德輿則用七年時間,將肅宗以來的科舉變革主張深入持久地貫徹到實踐中,使科場風習得到根本轉變。這一轉變的直接表現(xiàn),就是選拔出了大量如陸贄所言“知本乃能通于變,學古所以行于今”的人才。(20)這種得人之盛的局面,也與“龍虎榜”成員的薦士活動有密切關系。或許正因飽經科場蹭蹬,一些“龍虎榜”成員在博得功名后,往往盡己所能幫助仍然困于科場的同道。如貞元八年,李觀即以門生身份向梁肅推薦孟郊、崔弘禮。貞元十七年(801),歐陽詹作詩勉慰、揄揚徐晦,終使其在來年以狀元及第。
在眾多薦士活動中,韓愈貞元十八年(802)的薦士最為典型。此年,權德輿以通榜形式委托陸傪推薦人才。韓愈時任國子監(jiān)四門博士,與陸傪相交。他作《與祠部陸傪員外薦士書》向其推薦十人。韓愈在信中直言之所以向陸傪薦士,正因其作為通榜者與主試者權德輿的密切關系:
執(zhí)事之與司貢士者相知誠深矣。彼之所望于執(zhí)事,執(zhí)事之所以待乎彼者,可謂至而無間疑矣。彼之職在乎得人,執(zhí)事之志在乎進賢。如得其人而授之,所謂兩得其求,順乎其必從也。(21)
韓愈指出主試者的職責是“得人”,通榜者的職責是“進賢”,而他要使“兩得其求”。為此他希望陸傪在推薦這些人才時,能做到“主司疑焉則以辯之,問焉則以告之,未知焉則殷勤而語之,期乎有成而后止可也?!保?2)這種薦士活動的確收到了很好效果。韓愈所薦十人“五年內,皆捷矣”(23),被傳為佳話。
上述情況仿佛是貞元八年的翻版。貞元八年主試者是陸贄,直接通榜者是王礎、梁肅,間接通榜者是崔元翰。貞元十八年主試者是權德輿,直接通榜者是陸傪,韓愈則充當了間接通榜者。對于這種角色對應,韓愈自己有極清楚的認識:
往者陸相公司貢士,考文章甚詳。愈時亦幸在得中,而未知陸丞相之得人也。其后一二年,所與及第者皆赫然有聲。原其所以,亦由梁補闕肅、王郎中礎佐之。梁舉八人,無有失者,其余則王皆與謀焉。陸相之考文章甚詳也,待梁與王如此不疑也。梁與王舉人如此之當也,至今以為美談。自后主司不能信人,人亦無足信者,故蔑然無聞。今執(zhí)事之與司貢士者有相信之資,謀行之道,惜乎其不可失也。(24)
韓愈正是“梁舉八人”之一。他以親歷者的口吻深情回憶貞元八年貢舉通榜薦士的情況,并不無驕傲地宣稱“所與及第者皆赫然有聲”。對于陸贄得人之盛與崔、王進賢之當,作為“龍虎榜”一員的韓愈具有強烈認同感。他對通榜在此后數(shù)年內“蔑然無聞”表示遺憾,更因權德輿、陸傪的“相信之資,謀行之道”而生出“惜乎其不可失”的薦士欲望?;诖耍艜滦ж懺四甑男问?,以間接通榜者的身份向陸傪薦士。從貞元八年到貞元十八年,韓愈的身份由被薦者變?yōu)樗]士者。這種轉變成為一條紐帶,將科舉變革的理念從陸贄、梁肅傳遞給權德輿、陸傪,最終完成了科場風習的轉變。
針對詩賦取士之弊而進行的變革在進士科中的表現(xiàn)是,詩賦、帖經、策文三場試形式雖未變,但錄取標準則由偏詩賦變?yōu)槠呶?,重文辭變?yōu)橹貎热荨_@種變化首次在貞元八年貢舉得以實踐,進而影響了貞元十五至二十一年貢舉。吳宗國先生曾對這一變化過程進行概括,并指出其導致了中唐科舉與初盛唐科舉的不同。(25)由于這種變化與不同,主要涉及與文學密切相關的詩賦文章,因此必然影響到文學理念之變。
詩賦取士標準在天寶時期定型,符合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以文辭頌揚太平,在兩種時代最突出。一是經過長期勵精圖治而迎來繁華盛世的時代,一是經歷巨大動亂劫后余生進入茍安的時代。玄宗天寶時期即屬前一時代,德宗貞元中后期即屬后一時代。在盛世達到頂峰,開始醞釀危機時,玄宗沒有及時矯正浮華之風,而這最終過了頭。安史之亂的爆發(fā)促使人們重新思考文學的定位。在繁華不再、危機四伏的時代,文學不再是糾結聲病、狎昵辭藻的工具,而是借以反思時局、闡發(fā)治世之道的表達方式。在這樣的文學理念轉變中,一批渴望中興的有識之士開始批判詩賦取士之弊。而此時,德宗卻還要通過詩賦取士,滿足其以文治粉飾太平的需求,這自然不合適宜。正因如此,貞元中后期是詩賦取士延續(xù)的時期,也是對其變革最劇烈的時期。
由此可見,科舉取士標準的變革,實則體現(xiàn)著文學理念的變革。而這也導致中唐文士與盛唐文士的顯著差異。
歷數(shù)盛唐著名詩人中進士出身者,如:王翰、張子容、王灣、王維、崔顥、祖詠、儲光羲、崔國輔、綦毋潛、王昌齡、常建、陶翰、劉眘虛、閻防、李頎、岑參等。他們大多在仕途上無大作為,許多人長年困于一尉,或以漁樵終老。即使如王維晚年位居高官,但心態(tài)卻與現(xiàn)實政治完全疏離??梢哉f,他們大都是單純的文辭之士。
這種局面在大歷時期有所改觀。此時,進士出身的詩人有李嘉祐、劉長卿、鮑防、張繼、郎士元等。上述諸人除郎士元外,都屬江南地方官詩人群體。這批人已不單純是文辭之士,他們在長年的地方官生涯中培養(yǎng)了良好的政務能力,在廣泛接觸民生的過程中逐步成為維護唐政權穩(wěn)固的中層力量。(26)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都是在天寶年間因文辭出眾而進士及第。但經歷安史之亂,他們開始自覺轉變自己單純文辭之士的身份,這正是文學觀念轉變的一種表現(xiàn)。
再來看貞元、元和時期,僅以此時最著名的五大文學家:韓愈、元稹、白居易、劉禹錫、柳宗元為例。其中元稹明經及第,其他四人進士及第。韓愈一生致力于中興大業(yè),在貞元、長慶間曾有突出政績,晚年官至吏部侍郎。元稹、白居易將詩歌作為針砭時弊、干預政事的工具,共同領導新樂府運動。二人都有長期任職地方和在朝為官的經歷。白居易雖在晚年由兼濟走向獨善,但其早年大力創(chuàng)作諷喻詩的政治勇氣則是元和士人精神的光輝代表。元稹一生奮斗仕宦,渴望建功立業(yè),曾于長慶間拜相。劉禹錫、柳宗元是永貞革新的參與者。盡管此次事件徹底改變二人政治命運,但也足以說明他們都是積極干政的文士。
由上可知,中唐文學家,幾乎沒有哪個是純粹的文辭之士。他們都將實現(xiàn)中興、建功立業(yè)作為人生信仰的首要目標,自覺投身于政治實踐。事實上,這種情況也正是科舉取士標準變革與文學理念變革共同作用的產物。貞元八年“龍虎榜”就是很好的證據(jù),韓愈、李觀、歐陽詹、李絳、崔群、王涯、馮宿、庾承宣等人,都是此類中唐文人的代表。
①(25)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 149—155、160—164 頁。
②③⑤⑦⑧(19)董誥等《全唐文》,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5416、5408、6028、4746、5415、6644 頁。
④⑥(12)(13)(14)(21)(22)(24)韓愈《韓愈文集》,劉真?zhèn)?、岳珍校注,中華書 局 2010 年 版 , 第 648、678、3074、686-687、648、823-824、824、825 頁。
⑨關于通榜的形式、流程特點,參見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228頁;王素《陸贄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82-87頁。
⑩梁肅、崔元翰早年皆曾師從獨孤及,是天寶儒學在代、德時期最有影響力的傳承者。權德輿《兵部郎中楊君集序》言:“自天寶已還,操文柄而爵位不稱者……趙郡李公遐叔,河南獨孤公至之。狎主時盟,為詞林龜龍……安定梁肅寬中,平夷朗暢,杰邁間起。博陵崔鵬元翰,博厚周密,精醇不雜?!泵鞔_將李華、獨孤及、梁肅、崔元翰并舉,不僅串聯(lián)了兩代人的師承關系,也勾勒出大歷、貞元間一組雖位卑卻以才名享譽儒林的名士群像。梁、崔所倡導的儒學復古思想與陸贄立足圣賢之道、學古通今的理念十分吻合。中唐前期,梁、崔與陸贄分別在學術思想領域和時政領域,為尋求中興做出了不懈努力與卓越貢獻。
(11)王溥《唐會要》,中華書局1955年版,第1384頁。
(15)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第2頁。
(16)李肇《唐國史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6頁。
(17)徐松《登科記考》,趙守儼點校,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502、514頁。
(18)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63頁。
(20)韓愈在《唐故相權公墓碑》中談及權德輿知貢舉得人之盛:“前后考第進士及庭所策試士踵相躡為宰相達官,與公相先后,其余布處臺閣外府凡百余人?!?/p>
(23)王定?!短妻浴?,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82頁。
(26)蔣寅《大歷詩人研究》上編第一章《江南地方官詩人創(chuàng)作論·江南地方官詩人的群體特征》,中華書局1995年版,第17-21頁。